查字典范文网 >> 考察报告:南平、河源发展启示录

考察报告:南平、河源发展启示录

小编:

考察报告:南平、河源发展启示录

南平、河源发展启示录:

在我省追赶超越的发展背景下,福建南平市和广东河源市作为与安康的资源禀赋及发展路径有着一定相似性的两个市,已然成为安康追赶超越学习参照的对象。日前,我随赴两市学习考察组,参观了两市有关园区、企业、镇村和正在开发的项目,一路所见所闻虽是管中窥豹,但足以震撼我心,现将个人点滴感悟芹献大家分享。

一、三市发展概况比较

南平市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是福建省重要的水源保护区。1994年设地级南平市,辖2区3市5县,总人口319.86万。本世纪初,该市在福建率先提出并坚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1457.74亿元,年均增长10.6%,财政总收入119.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2.9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1.6:43.2:35.2;全市有5个贫困县(省定)351个贫困村、2.71万户6.86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该省标准为2017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497元),其中国定贫困人口4.79万、省定贫困人口2.07万。境内山峰耸峙,低山广布,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落其间,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南平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生态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之一,还有一级至三级旅游资源实体180多处。南平是福建农业大市和老工业基地,全市10个县(市、区)均为中央苏区县,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6.46%,%,毛竹林面积占全省40%、全国十分之一;铌钽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现有武夷山机场(军民合用,正规划建设武夷山新国际机场)一类航空口岸,京福高铁等3条铁路,有205国道、316国道等9条高速公路过境;还有2条高速、2条铁路在建,并有闽江干流、建溪、富屯溪等航线及航道。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1988年设地级市,辖5县1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60万人。河源是环珠三角的生态明珠,森林覆盖率74.2%,境内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蓄水量139亿立方米,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一类标准,是香港及珠三角主要城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境内稀土资源丰富,约占我国南方稀土总量的21%.1992年8月河源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赣深高铁动工建设,将融入环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和深莞惠经济圈一体化发展。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5.95亿元,同比增长8.6%,人均生产总值2.9万元,增长8.1%.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初步构建以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2017年末三次产业比例为11.5:45.8:42.7.河源高新区2017年成为粤东西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电子信息、模具制造、新型材料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450亿元,5年增长2.8倍,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67家,市中心城区扩大到43.5平方公里,入围中国最干净城市十强。按照广东省定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新标准,有贫困人口12.59万。

南平、河源和安康虽都是各省的欠发达地市,都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生态旅游区、革命老区(或苏区),有着相似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发展理念、路径也较为相似,都承受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都是优势在生态,责任在生态,出路在生态。虽然发展条件、阶段、特征和水平有较大差异(我市十二五发展增速高于两市,而两市发展条件优于我市,发展阶段先于我市,发展水平高于我市,发展后劲强于我市,尤其是脱贫攻坚难度低于我市),但南平、河源两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对建设西北生态强市的安康不无启示。

二、两市最突出的印象

在南平和河源两市考察期间,我屡屡被两市一些匠心独到的发展布局、别出心裁的创新模式,独步天下的发展气魄所震撼,最突出的印象有三点。

1、发展战略敢于以绿取胜。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在南平调研时提出"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山区特色发展路子,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南平提出大力发展"绿、旅、新" (绿色、旅游、高新科技),打造中国南方生态绿谷发展思路,以"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城乡、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绿色生态"等"四绿"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坚持有矿产不盲目开发,有森林不大量采伐,茶价高不毁林种茶,创建成4个国家级生态县、5个省级生态县,16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速,并位居全省前列。南平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产业数量上做减法,在产业质量和发展内涵上做加法,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竹加工、机电制造、新型轻纺、生物医药和旅游养生、文化创意、现代物流"5+3"产业及现代农业。食品加工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功能型、营养型、方便安全食品转变;竹产业重点打造全球竹林生态保护和绿色开发样板,建瓯市龙泰竹业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竹制品企业,年销售额上亿元;旅游养生着力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首创低碳旅游护照,打造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机电制造加速"两化"融合,抢占高端市场,如南孚碱性电池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生物医药瞄准高精尖,如蒲城县灵芝产量和质量誉满全球,被誉为"中华灵芝城".南平绿色经济特征明显,优势突出,前景广阔。

广东是全国发展最快的省市,河源曾是广东发展最慢的地市。河源自称广东最穷的地级市,欠发达的很大原因在于地处东江源头,因为要保证东江水质,所以淘汰了很多污染型企业,保证了深圳、惠州的发展。这一点与安康尤为相似。河源和安康这样的重要水源地城市,在发展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能否后来居上迎头赶上?河源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河源市已连续3年发展增速列全省前茅,发展后劲居全省第一。秘笈就在于作为珠江东岸生态屏障和深圳、香港等珠三角城市水源保护地,河源牢牢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坚持打造粤港澳的后花园,发展工业不走"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老路,而走"点上发展、面上保护"园区发展模式,即把河源的"一区七园"作为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实行集聚集约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绿富双赢的新路。河源加强深河合作,主动对接深圳"东进"战略,实施河源"南融"行动,加快推进与深莞惠在新兴产业、交通运输、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的"五个一体化"建设,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深圳优势产业、优质企业把生产和成果转化环节落户河源,打造"深圳总部+河源基""深圳研发+河源孵化"产业合作共建模式,有效借智借力,全面提升了河源综合竞争力。

2、发展产业敢于无中生有。在南平市参观考察的第一站就把考察组全体人员震住了——福建省首个、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科技水平最高的航天体验馆竟然在南平!航天体验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南平市共同打造,从各种按一定比例尺寸设计制作的导弹系列模型到神州飞船,从真实的神州飞船返回舱、宇航员航天服,再到模拟的航天员驾驶台、月球和火星地表等太空环境,从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每位宇航员图文简介,再到造型独特的圆形天幕影院、防滑的生态停车场、清洁环保的绿色公厕等等,一切应有尽有。而这样一个场馆,是巧借当地青少年科技馆改造和国有资产项目重组而成,从建设到开馆,只用了近3个月时间,可谓"航天速度".据当地同志介绍,开馆后不仅本地本省参观者蜂拥而至,华东各省游客也络绎不绝前来体验。航天体验馆拉近了航天科技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让航天科技服务绿色发展,成为科普航天知识、展示航天魅力的乐园。更令人称奇的是航天体验馆只是南平航天体验园项目的一期项目,二期、三期项目还包括武夷航天科学养生馆、武夷航天生态园。这样高大上的项目不是落地在厦门、福州这些城市,甚至没有建在独具研发、生产和监测三大航天基地的大西安,而是选择了与航天科技毫不沾边且群山环抱的南平,首先是因为拥有"双世遗"品牌的武夷山优异的生态人文环境对航天科技有超强的吸引力,更因为坚守绿色发展的南平市武夷新区,正朝着国际旅游度假城市、闽浙赣三省交界的新兴城市、海西重要交通枢纽、新兴产业基地的目标奋进,这与中国航天精神相契合,最终促使双方牵手成功。

这类敢于无中生有的产业项目,在广东河源市则是以巴伐利亚庄园那种让人朝思暮想的面貌出现,中西合璧的巴伐利亚庄园,以"健康养生、禅修养心、旅居养老"三养为理念,打造"互联网+欢乐旅居+花海农场+体育教育+健康三养"的度假乐园,无处不体现出创新和创造,无处不给人以从未有过的参与体验和感悟,极大地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两市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发展不能因循守旧,有时还需反弹琵琶。只有敢想敢干才有思路和出路。

3、发展企业敢于做强做优。人们只知武夷山天下闻名,殊不知南平还有很多全国第一、国际知名的企业。这些企业有的是由国企改制上市而青春勃发,有的是从乡镇企业白手起家,成为国内外同行业的龙头。位于南平建阳区的福建青松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林产化工龙头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松节油深加工企业及全球最大的樟脑生产企业,公司产品65%出口到欧美、印巴、东南亚等国,其合成樟脑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5.32%,全球市场占有率为42.64%,公司专注于做强松节油深加工产业链,年产值8亿元。将企业做大做强一般指工业企业,没想到养鸡也能雄冠天下——1983年傅光明先生辞职下海养鸡,靠2万元贷款起家,在南平光泽县创建个体养鸡场,如今已发展成为自繁、自养、自宰全产业链模式,有200多个生产基地、1.6万名员工、年产白羽肉鸡5亿羽的圣农集团,成为全球唯一完全自主拥有从祖代种鸡养殖到深加工完整产业链的肉鸡养殖加工王国,产品覆盖国内外中西餐饮、KA等渠道,占领亚洲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并成为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光泽县以76%的森林覆盖率、大气质量国家一级标准和水环境质量国家二级标准,为圣农集团提供了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环境,圣农集团实现了产品无菌无尘生产,拿到了产品销往全球的质量安全通行证,建成了亚洲首座以鸡粪、谷壳为燃料的发电公司和国际领先的有机肥生产线,生产排放及周边环境数据由国家环保总局实时监测,形成了"零废弃、零排放、零污染"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光泽县提供了占全县三分之一的GDP、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超过8亿元的慈善收入。

河源高新区与安康高新区同年获批国家高新区,在招商引资引大做强方面河源显然更具优势且技高一筹——在河源高新区,有手机及配套企业60多家,建设了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园区的70%,龙头企业有中兴通讯、西可通讯、美晨通讯和中光电通讯等,尤其是中兴通讯在河源投资100亿兴建占地6000亩气势恢宏的产业园区,几乎把该公司除总部外的研发、生产、检测等基地迁入河源,达产达效后将为河源带来每年超1000亿的工业产值。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将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光鲜背后,自有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唯有政府和企业及社会多方敢于付出和承受,才能攀登产业发展的座座高峰,这是两市发展给我们的又一启示。

三、两市发展最可贵的特点

安康、南平、河源三市,都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保护担重、发展要素欠缺等诸多不利因素,但在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上,南平、河源两市更有可贵之处。

1、贵在咬定青山不放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市对"两山"的认识比我市更早更深刻,绿色发展路径选择更自觉更坚定,也富有成效。"生态保护区就是生态发展区","只有落后的工艺,没有落后的产业","把资源转化为资本、资金,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这是我们在两市考察时随处可听到的话。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的迅猛发展,河源市没有自乱阵脚盲目牺牲环境发展工业,而是谋定而后动,坚持"一灭三改"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保护环境打造"广东绿谷",瞅准综合交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和优化结构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以"二区六园"打造次区域范围产业梯度转移承载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养生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提出全面建设全国低碳示范城市、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南平市2010年就编制并实施了《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刚要》,2012年制定了《南平市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行动方案》,2017年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贯彻落实<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的行动计划》明确了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具体任务,提出了6大类45项具体改革任务,其中主动先行先试自我增加任务16项。该市实施共建美丽南平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建立了创新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如美丽乡村万人保洁机制,合同环境管理机制,绿色产品统一营销机制,低碳旅游发展机制、竹林生态保护开发机制、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开展林权质押贷款等等,设立大武夷新区,走活了绿色发展满盘棋。两市发展实践证明,绿色发展不仅可行,而且大有可为,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打破牺牲环境换发展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以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产业创新开辟发展新境界,"绿、富、美"就不是梦。

2、贵在调动市场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败。考察中我们发现,在两市的经济运行中,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有机结合,释放了巨大能量。开发建设武夷新区,是福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南平市在合福高铁建成通车后,充分利用武夷山"双世遗"品牌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改善发展环境、打造发展平台的重大决策。总面积4132平方公里的武夷新区涉4市县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武夷山老城区、武夷山度假区、建阳城区及兴田、将口、童游新建城市建成区范围,总用地298平方公里,2030年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5万。武夷新区虽设在南平10县市区的中心区域,是全国唯一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的著名旅游胜地,是统领带动和辐射全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但新区原有建设水平不高,离南平市原驻地延平城区相距150余公里,如果紧靠政府操作,没有市场的积极参与,要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城市、闽浙赣三省交界的新兴中心城市、海西重要交通枢纽、新兴产业基地,无异难于登天。但在考察中我们看见,无论是南林核心区崇阳溪旅游景观带和慢行绿道(含马拉松赛道),还是武夷新区高新技术园区的武夷智谷?软件园,或是三木自驾游营地,抑或武夷花花世界和湘江茶业园,都有各类市场主体,有效承载优惠政策对接新兴产业,展露出迅猛发展的勃勃生机。特别可贵的是,当地国有企业以不逊于民企的经营灵活性,更以超强实力、活力,在资产重组、资源开发和军民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该市经济转型发展的独特风景。河源市的市场主体表现更为抢眼——在与河源国家高新区一江之隔的江东,依托高铁车站等交通优势,设立河源江东新区,作为河源市中心城区库容提质新城区、深圳产业转移承载区和河源产业发展新引擎,万达、碧桂园等地产界龙头在此注资开发,生命健康产业与生态资源有机融合,积极引进生命信息、高端医疗、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打造健康服务业、健康制造业和支撑配套业为核心的生命健康产业聚集区。积极引进和壮大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潜力和活力,安康需多多着力。

3、贵在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深入开展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百日攻坚战’".在南平考察,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据介绍,从2月20日至2017年5月31日,是该市重点项目、重大行动计划项目、投资工程包、"五个一批"项目攻坚期,各类项目前期、招商、审批服务、征迁、开竣工、环境综合整治等数管齐下,市县镇村干部全部下到项目一线,到现场督促、协调、指导、推动项目建设,实行"一月一对账一销号",仗不打赢不收兵。真抓实干更体现在优化服务"马上就办"上,特别是对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全程代办至施工许可证发放,推行分级"容缺审批"和"费用统收"制度,深受企业欢迎。还深入开展"五晒四比"活动,晒签约、晒开工、晒投产、晒质量、晒成效,比干劲、比效率、比进位、比成效,攻坚克难、比学赶超的氛围十分浓厚,真是"人人有压力,个个在追赶".

几点感悟

在南平、河源两市考察,我们的感悟很多。感触最深的是,安康一定要有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一定要有区位自信、战略自信和发展自信。定力源于自信,自信源于自觉。追赶超越的道路或许漫长,追赶超越的举措或有很多,但尤需注意以下几点。

1、追赶超越需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倾心聚力。如果没有合福、赣深高铁,南平和河源的发展就难以提速。安康是全省最后通高铁、最后县县通高速的市,经济外向度不足1%,说明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仍是安康发展最大的瓶颈制约。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以最大努力和最实干劲,力促西渝高铁、安康新机场、平镇和安岚高速、二类口岸、"汽化安康"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提高境域内外路、电、汽、讯和智能物流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尽早形成秦巴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才能全方位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进关键项目落地,才能释放"山"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硒"的文章,提升创新和开放平台,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2、追赶超越需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上倾心聚力。武夷新区建设堪称南平发展的大手笔,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迁城之举,难度远大于安康中心城市北移东扩及三区两园建设。我市可开发的土地面积不足10%,"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是我市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这就要求必须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园区建设和各类产业发展绝不能走各自为战的老路,必须进一步加大全市资源统筹整合和要素配置力度,深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差异化目标责任考核,按产业链构建专业园区,各县区不再搞小而全的"杂货铺",消除招商引资产业同质化恶性竞争,让"三区两园"真正成为绿色产业聚集区,让"飞地园区"真正成为相关5县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要按照"国内一流、世界少有"和"一流生态、一流景观、一流设施、一流服务"的标准,切实加快中心城市北移东扩步伐,注重产城融合发展,力求50年不落后。我市要加强与京津、西安等受水地区的深度战略合作,建立南水北调生态经济圈,共建"飞地"(托管区),积极兴建跨省跨区域的产业飞地。在生态保护区要树立生态发展区理念,按照生态环境承载容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基地,发展生态旅游、康养等产业。

3、发展特色产业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绿色发展核心在产业,灵魂在特色。无论追赶超越,还是脱贫攻坚,培育壮大绿色循环产业都是重中之重,但不能猴子掰包谷,也不能一哄而上,要有愚公移山的志向,有精卫填海的毅力。要依靠千山万水,发动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不怕千辛万苦,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比如"硒""茶""水"是安康的特色资源,如何培育出产值过千亿的产业集群,需要多点发力,着重在打造五个统一平台(品牌平台、技术平台、质检平台、营销平台和融资平台)上下工夫,不妨先开发"安康红""安康绿"富硒茶饮料,以独特的高端品质低端价格占领市场,先提高安康地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整合全市硒、茶、水资源,开发享誉全国的系列富硒茶饮品。

热点推荐

上一篇:干部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初一学生竞选三好学生的演讲稿大全(22篇)

2023年发展团员工作细则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年大学生未入团团员思想汇报(模板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