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通用8篇)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通用8篇)

小编:XY字客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一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而这本书便是阿德勒的巅峰着作。

我一直认为,想要读懂一篇着作,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因此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特意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可以说作者一生经历了很多挫折,阅历丰富,幼年患了佝偻病,5岁差点因为肺炎而送命,但是作者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医学博士,并且和弗洛伊德共同进行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研究,所以这本书无疑是值得我们去仔细阅读和揣摩的。

这本书一共有十二章,从生活的意义到爱情与婚姻。通读全书,除了欣赏作者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的事实论证之外,对作者的很多观点也有着强烈的赞同感,不得不说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作者提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出防止神经性疾病产生的唯一方法就是培养合作精神。看来合作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之外还有保持身心健康的功效。

关于心灵和肉体的关系,作者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心灵和肉体之间并不存在支配关系,这只是人生中的两种表现形式。作者举了个植物种子发芽生长的例子,说明了身体是基础,生命在于运动,而精神的核心力量是有预知能力并指导自己的发展方向,植物就算知道自己即将被践踏也无法移动,但是人却拥有这种支配自己的能力,因而我们更应该重视和珍惜自己这种灵肉之间的联系。

书中的观点和案例实在太多太经典,在第三章中提到了自卑和优越感之间的联系与冲突,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足以点明《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自卑心理是个体心理学的伟大发现,作者以神经官能症患者举例,说在这些自高自大的人心里,其实都有一种隐藏的自卑感,他们绝不会承认自己自卑,甚至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却饱受自卑的折磨。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在作者看来,自卑感的表现多种多样,我们不能认为表现安静、乖巧、稳重的人就是有自卑感的人,而那些开朗外向的人就没有自卑心理,如果我们只是单一的去看他们的行为,会发现根本没有目的性可言,这也说明了生活中为什么很多人在做着千奇百怪的事情。当然,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但是同时人人都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并且具有唯一性,这种优越感对我们的激励是作出社会贡献的源泉。

正如前文之中所说,这本书有着简单而又深刻的含义,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让人更加清晰的了解了人生的本质和生活的意义。我们要试着发觉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避免由于这种心理而造成的失误,同时在追求优越感的激励之中努力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二

希腊帕特农神庙的门柱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这是我上学时写作文喜欢用的一句开头。对于未来尚未展开,人生尚未经历的孩子来说,自我的追问和追寻早早就开始了。

看阿德勒的这本书,比我想象中要艰难得多,一个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人,很难理解书中许多的语句和案例。

这让我想起看过的《文心》的第一篇,两个初一的学生要学习一篇文章和一首诗,读来吃力的很,父亲说,文章和诗是古人、大人作的,写的是当时的景色和感受,作为今人、小孩的你们,理解起来自然困难得多。

当然这样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成长、学习、领悟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在时间的流逝中没有将自己的思考力想象力打磨到水平线的程度,这是个人学习结果的失败。读书的过程,每一次挣扎都是自我鞭策,曾经落下的所有都要一步步补上来。这份补偿,就从认识自我剖析自我开始吧。

2

认识自己,是每一个思考者第一个会想到的问题。抛却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首先看到的必然是自身的种种缺陷。行动,改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每一种改变都是很难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这条认识自己的道路,注定要走得艰难而长久。

在阿德勒的所有理论观点中,自卑与超越都是能作为代表的一个核心词组,而这也是与他整个的克服自卑、不断超越的生活风格和人生态度相一致的。

与弗兰克尔一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建立,也是依赖于解决自身的问题。他的成长经历,一直都在与自己的自卑作斗争,他的成功也验证了自己的理论,放下自卑,勇于超越,这是阿德勒的信条。

人人都有自卑,那么自卑到底是什么?阿德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自卑感的补偿是优越感。人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种优越感。它取决于人们赋予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单单是浮于表面,而是体现在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模式上,它像一个独特的生命基调贯穿人的一生。

我们时常会说,我感到自卑,但是好像没有仔细去思考过自卑来自于哪里,怎么表现,如何克服,怎样补偿,什么程度的解决才是真正的消除自卑感。

我的感受,自卑更多的是一种情绪,落实到行为表现就是畏惧和逃避。很多时候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某种下意识的反应,在看书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书中说,当一个人失去自信,认为不可能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克服自卑的时候,他将走向一个反面,就是沉醉于一种优越感中,强迫自己认为自己有优越感。这样不但不利于自卑的克服,反而使自卑感不断增加。看到此处才第一次认识到,我的幻想来自何处。

原来幻想来自于,我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行,我要在自己构建的世界中,接着做自己的中心,做一个永远不会失败的成功者;或者我不能通过一步步的努力获得改变,或者这种改变实在太慢,我渴望尽快的脱离某种不喜欢不舒服的情绪,只能在自己幻想的美好中得到一时的安慰。而脱离了实际生活的幻想,却一点点偷走我面对现实的勇气,这份不能实现的超现实的优越感,让我愈发的自卑和难过。

我总是在幻想和现实巨大的差距中撕扯,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看到书中的解释才明白,原来自卑情结早已深入我心,却用另一种表现方式表达出来。那些我不愿意承认的卑微,深深的埋在我高傲的姿态中。

3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困难和挑战,性格和能力好一些的可以在打怪升级的过程中逐步变得强大,差一些的就败下阵来。失败的经历并不是好的记忆,这时候如果家庭和学校引导不好,孩子就很容易失去信心,要不就是放弃,要不就是逃避,而幻想就是逃避现实的途径。

幻想根源于优越感,也就是人人追求的优秀、成功、受人肯定。没有人不渴望鲜花和掌声,但是从小没有人告诉我们,要得到鲜花和掌声,我们要怎么一步步的去努力,需要付出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的答案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更没有人告诉我们,失败之后要怎么去面对和修复自我,更多是一句没事的跌倒了重新爬起来,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没有人准确的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都可以收获鲜花和掌声。

教育体制给所有的孩子同一个衡量标准,做的好的孩子未必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做的不好的孩子更加不知道怎么找到自己的定位。每一个孩子都是从幼时的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走出来,他在自己的世界中家庭中所得的优越感在与社会碰撞的过程中逐步粉碎,再拾捡的过程都异常艰难。

个人意识的重建需要以社会和外界为基础,也体现了一个人与外界和谐相处的能力。阿德勒的理论,将与人合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中心位置,他认为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

但是我却认为,与人合作只是检视自我理论是否正确的途径,还是先有理想和追求,才有实现理想的步骤,才有与人合作的机会。

就像认识自己,先从检视自我评判自我开始,把眼光放在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中,得到一个结论再去生活中发现,得到一个计划再去生活中实践。与世界接触是完善自我的途径,殊途同归,归于归途,归根结底,我们最终要面对的还是自己。我的成功与失败,我的渴望与压抑,我的快乐与悲伤,我的成长和领悟,都只有我感受最深刻我最在乎,都只和我息息相关。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三

自卑是什么?曾经认为它是与人交往中通过与他人物质精神多方面比较产生的弱者思维。害怕交际、害怕他人低看你,会更倾向于逃避人群或是躲闪他人目光,也是所谓的优越感补偿,而这一切毫无意义可言。

我们都曾经是最弱小的婴儿,在母亲及其他家人的关爱下成长,有的人习惯了被爱被帮助,而有的人却能懂得合作及爱人。童年及早起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行为及心理成长至关重要。不过我们都只是平凡的大多数,你不可能期盼回炉重造出生在一个父母绝对优质可以完美引导你成长的家庭,所以自卑感也是大众普遍存在的,它并不可怕。反而是后期的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学习与社会经历,能让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并修正自己。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正是合作背后的意义,它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促进你与他人甚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你不是一个人,是整体的一部分。你将是强者,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职业、社交、婚姻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必然面对、必然选择是问题。凡此种种交往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进步、成长、完善,而非索取、占有、寄生。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抑郁症甚至想轻生的人,我想应该是她们把太多关注放在自己身上,忽略了周围的一切。当我们试着接受人生的意义(对整体做出贡献),懂得合作的重要性,转移更多目光在他人及社会上,试着做出哪怕一点点奉献,一个微信,一句赞美,一个拥抱,治愈他人的同时你也正顽强自愈着。

自卑不可怕,这恰好是一次认识自己的契机。只要一直保持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和满意的方法改善环境——来使我们摆脱自卑。实现自我超越!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四

人,作为社会动物,看似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因为就脆弱的个体而言,生存能力甚至不及一只蝼蚁,只有协作是唯一出路,这与自由的天性本就是相悖的。因此为了生存,如何与他人协作这个问题贯穿生命的始终,在解决这个问题中,究竟是相信自己的感觉还是跟随他人,是每个人心理不变的思考,甚至于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来源。

自卑,是个体在于群体协作中用以认识自己所去对比他人产生的必然后果,这种为了保持内外同步性的对比,必然是不能完美,这时的选择就是关键,而人却又必须保证自我存在,其对自身认知的惯性是所有病态心理的根本动因。在出现差别之时,自我与他人两者之间的矛盾需要补偿,如何补偿即是所谓的超越。

当自己不如他人时,可以奋起直追,也可以尖酸刻薄地嘲讽,亦或是身在其外漠不关心,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弥补自卑所做的补偿,而不同的补偿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对一个人的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极其长远的,乃至于出现偏激和极端的情况,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精神疾病,也是超越能力不足的借口,如当代流行的焦虑症、抑郁症,都大体源自与此。

自卑之于人生之不可回避,也奠定了本书的基本意义,自卑是普世的,超越也是普世的,因此看待他人的问题转变为如何看待自卑与超越。

作者也给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与他人协作,以弥补内外的矛盾,即以合作代替对抗,统一内外价值观。这种解决问题的角度并不是抛弃自我而迎合他人,而是作为人类一份子对于人类整体命运的前辈和自愿合作性,因为自私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否则我们的祖先必然不能存活,但协作思维在消解自私的同时求同存异,保留了个体的实在性,甚至于,在个体提倡协作的过程中群体会鼓励这种行为,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都产生良性循环,最终在人类整体上获得总体效率的提升。

致此,精神疾病从某种意义上消失了,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个超越自卑能力高低的人类,或者说,大家只是病得重一点或者轻一点罢了,并没有谁是真正病态的,而我们最好服下作者给的良药——协作。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五

今天阳光明媚,在沙发上窝着晒着太阳,看大师的经典著作,感觉真的不错,遂有意想把看到的,对自己有启发的东西梳理一下,一来对自己来说是个梳理强化记忆的过程,二来把自己的拙见与大家分享,也是很惬意的一件事。

此书为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黄光国所译版本,共计分为12部分内容,今天我只看了不到两个部分,大师的书确实比较难懂,所以花的时间也比较久,却只看了一点内容。而且我认为想要有所收获,一遍可能远远不够,可能每看一遍,感触都会有所不同。今天是我第一次看这本书,希望把对我有所感触的地方与大家分享。

译者序:

此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阿德勒的生平及主要观点贡献,阿德勒的生平,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只想说一下对我有所启发的他的主要观点:

1、1907年,阿德勒发表的有关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论文,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他认为: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早先,弗洛伊德主张:补偿作用是由于要弥补性的发展失调所引起的缺憾,受了他的启发,阿德勒遂提出男性钦羡的概念,认为不论男性或女性都有一种要求强壮有力的愿望,以补偿自己不够男性化之感。

3、弗洛伊德把因果关系当做心理学的一项基本定律,他强调儿童时期的经验对人格有决定性的影响,但阿德勒却认为:促使人类作出种种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而不只是过去的经验。

此部分主要探讨我们经常会思考的问题“生活的意义”以及人们受什么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的意义”的认知。

1)生活的意义?

1、他认为:我们一直是以我们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它,我们所感受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它们经过解释后的意义。

2、经常会有人呼喊“我们是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但阿德勒断言,人们只有在遭受到失败的时候,才会发出这种疑问。细想确实如此。

3、因人而异的.生活意义是多得不可胜数,每一种意义都有其错误的成分,同时每一种意义也不会是绝对错误的。

4、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纳于: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

5、错误的“生活的意义”的共同特征: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并将其赋予的是私人的意义而非共同的意义。

6、最终得出结论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心理学有别于生理学或生物学,就是它能利用对“意义”以及它们对人类行为及人类未来之影响等事情的了解,来增进人类的幸福。

2)童年生活情境对个人形成“生活的意义”认知的影响

他认为,在生命开始第五个年头,儿童已发展出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对付问题和工作的样式。它们不会轻易地被放弃,在少数情况下,个人凭自己的力量能够成功的完成改变,但大部分要借助于受过训练而了解这些意义的专家。以下三种童年情境最易使人形成错误的“生活的意义”的认知:

1、器官缺陷;

2、骄纵;

3、被忽视;

母亲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让她的孩子感受到她是值得信赖的人,然后她必须把这种信任感扩大,直至涵盖儿童环境的全部为止。

最初的记忆和梦

要了解个人赋予自己和生活的意义,最大的帮助来自其记忆,它之所以能够被想起,即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要弄清一个人对待生活的特殊方式已存在多久,以及何种是影响其生活态度形成的最初环境,儿童早期的回忆是特别有用的。原因有二:第一,个人对自身和环境的基本估计均包含在其中。第二,它是个人主观的起点,也是他为自己所作记录的开始。例如一个女孩她最初的记忆是“咖啡壶掉在桌子上,把我烫伤了”,在后来的人生里她总是无法摆脱孤独无助感而高估生活中的危险与困难。看起来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使我在回忆我最初的记忆,我最初的记忆印象中应该是“爸爸跟妈妈说带我出去玩儿,实际上他带着我去打牌,让我自己坐在一个很高的凳子上,而且是反坐,只要我不乱动,就不会掉下去,就这样我一动不动地坐了一下午”,现在分析来跟我现在的某些行为确实是有很大关联的。我对我的另一半很黏,我希望两个人有很多时间在一起,只要能看到他,我就会感觉很踏实,一旦看不到,心里就会感觉不踏实,就会烦躁,缺乏安全感。这跟我的最初记忆应该有很大的关系,爸爸自己打牌,不陪我,使我有很强的孤独感,把我放在高高的凳子上,我一动不敢动,因为我害怕掉下去,在那个时候应该是我缺乏安全感的起源。

阿德勒还认为:当新婴儿降生时,要得到年纪较大的孩子的合作,最好是让他帮忙照顾他,使他们对他产生兴趣,并分担保护他的责任。如果得到了他们的合作,他们便不会把父母集中在娃娃身上的注意力当做是对他们重要性的一种威胁。我认为很有道理。

3)学会合作之道

合作是我们拥有的防止精神病倾向发展的唯一保障,因此,儿童应该被鼓励及被训练以合作之道。只有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的人,才能够以勇气及较大的成功机会来克服困难。

这部分我读起来感觉比较吃力费解,不像第一部分有所理解。这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到底是心灵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控制心灵”这个问题。

阿德勒认为:肉体和心灵二者都是生活的表现,他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要以整体的概念来了解其相互关系。它认为预见运动的方向是心灵最重要的功用,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心灵或灵魂。心灵决定动作方向,占主导地位,同时肉体影响心灵,心灵只能在肉体力所能及范围内指挥肉体。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六

行动果然是缓解焦虑的最好办法。

还记得去年暑假,我也是刚送走一届毕业生,按照三年一循环的规律,我估计自己会被派去教七年级,已经三年没有当过班主任,我想这次一定无法豁免的,所以整个暑假我几乎是见人就会说“我可能要当班主任了!”当时我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

今年暑假前我加入了隆春晖名班主任工作室,因为知道班主任工作在所难免,所以这次我变被动为主动,放假前已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能够从七年级开始接手一个新班,带三年送他们毕业。暑假过半,虽然是在任务驱动下,才阅读完一本班主任工作室推荐的心理学方面的书。他们都觉得这本《自卑与超越》最是难读,可我第一眼就相中它了,我用了十天的时间每天读一点地读完了,再读第二遍,整理了近五千字的笔记。如果要问阅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更加从容,坚定。对即将到来的班主任工作,我在心理上已经准备好了,抚平了我内心蠢蠢欲动的焦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我们的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这种感觉。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所以直面问题,寻找解决之道,这是最直接地抵抗自卑的方法。

书中关于行为的根源——早期记忆,虽然我看完之后仍不具备作者那种能通过早期记忆,推测出一些隐藏的信息,但我还是非常认可的。这本书成书于1932年,后面出现的一大批心理学方面的书,应该都是以这本书中的理论为基础的。

合作的重要性在书中一再被强调。作者认为合作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问题儿童,罪犯,精神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训练的缺失,对合作的任何妨碍都会导致最严重的后果。

“没有学会如何了解儿童的人,是不可能了解成人的。”

“不能以友善的方式进行的教育便是错误的教育。”

“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这都是学校教师的工作。”

“教授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生活中的其他部分紧密连接,使孩子们能够看出这种教导的目的和他们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假如我们都能体会到合作和爱情是绝对无法用武力获得的,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一定可以避免没有必要的紧张和没有用处的努力。”

书中类似这样的句子像矿藏中的金子,总是能让我眼前一亮。

我想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可能本书的前50页会读得有点费劲,显得有点枯燥,觉得他这里所谈的问题都是些正确的废话,但这正是整本书的理论高度所在,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哗众取宠,纵观全书,书中观点是建立在事实和常识的基础之上,我反而觉得难能可贵,应该也是这本书经久不衰,畅销80年的原因之一吧!

对我而言,最具指导意义的部分应该是第六章家庭的影响。

“如果女人真正能够把家事看作是一种艺术,从中能获得乐趣,并能丰富光大她家人的生活,她就能够使它成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职业都不逊色的工作。

对自己的女性角色不满意的女人,她生活的目标会阻止她和自己的孩子作亲密的联系,她的目标和孩子们的目标并不一致,她经常念念不忘要证明她个人的优越,为要达成这个目标,孩子们便成了碍手碍脚的累赘。

和母亲发生关联的,有她的孩子,她的丈夫,以及围绕着她的整个社会生活。她必须对这三种联系给予相等的注意,她必须凭借尝试冷静地面对这三者。假如母亲只考虑她和孩子们的联系,她难免要宠坏他们。她会使他们很难发展出独立性以及和别人合作的能力。在她使孩子和她自己成功地联系在一起以后,她的第二个工作是把孩子的兴趣扩展到他父亲身上。以后,她还要使孩子的兴趣转向环绕着他的社会生活,转向家里其他的孩子,转向朋友,亲戚和平常的人类。因此,她的工作是双重的:她自己必须给予孩子一个可信赖人物的最初经验,然后她必须准备将这种信任和友谊扩展开,指导它包括整个人类社会为止。”

看到上面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不断在审视着自己,意识到我的思想误区,也找到了我在家庭生活中种种不和谐的根源所在。

总而言之:感谢工作室提供这么好的资源,我非常庆幸在这个暑假能有这样美好的遇见。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七

第一章生活的意义。

第二章心灵与肉体。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作者阿勒泰,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心理学三巨头”。大学时选修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选修课,以为学了以后会给人解解梦,可当时也听得云山雾绕,理解不了到底讲的什么,只记得授课老师患有腿疾,在轮椅上讲授这门课。

后来慢慢了解到心理学也分了几种流派,想着有机会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于是听书时听到了《自卑与超越》,就在搞活动时囤了这本书。

最近几年,总有一些观点,把人成年后的不当行为归咎于童年时期的某个问题,而且让人感觉这些问题是不可逆的。阿勒泰倒也赞成部分观点,但他更赞同的是,可以通过分析产生自卑的原因,通过训练,实现自我超越。

第一章里,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只有抱有开放态度的人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人合作,实现自我价值。第二章则告诉我们,要帮助和教育人,就要对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在这个环境下,对人生进行选择时的思想和做法进行解读。虽然这本书是大约一百年前所著,但合作共赢、服务社会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受用。

第三章自卑感与优越感。

第四章早期的记忆。

很庆幸能够在这个时间读这本书。开学时,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给家长开出的书单中就有《自卑与超越》,今天读的两章,更让我感到生命初期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恰巧也是今年,因为一些事,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开始考虑优越感和自卑感这两个看似相对的概念。自卑有多种表现形式,感到自卑的人,也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有害怕,有紧张,也有些许高傲和冷漠。只有认识到自身自卑感深处原因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自卑,以及因为自卑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而早期记忆更是会陪伴我们一生的记忆,从书中的各种案例中,提醒我作为一个母亲,该用怎样的态度和心境去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反应,而作为最亲近的人,我的方式方法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长!

第五章梦。

第六章家庭的影响。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今天看来,大概是因为大脑皮层的局部兴奋活动所致。作者在一百多年前开始的对于梦的研究,不知道是否基于这个基础。通过对梦境的分析,以及梦中情绪的体会,作者给出了很多他自己的见解。由于我所接受的“大脑皮层”概念先入为主,则导致我对这章的内容有些质疑,不知通过对那些梦境的分析,到底能否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感受进行对应。不过,有些梦的确很美妙,让人想要活在梦境中。

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才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可无奈的是,做家长也只能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成长,有些经历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只能错过,于事无补,这也许是作为家长最大的憾事。虽然看过很多理论,但要和自身以及自己的孩子相结合,总会有些不大对路的地方。这也许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吧。第六章分析了家庭中,父亲、母亲各自的职能分工,以及各个通过分析各个孩子在兄弟姐妹中的排位,得出他们个性中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在当今的中国,可借鉴的其实并不多,毕竟二孩政策刚刚开始,家庭中最多也只有两个孩子,而往往第二个孩子都还很小。但作者贯穿全书的“合作精神”却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大力引导和培养的,这样,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他们终究要步入的社会中,他们的成长才会较为顺利,逐渐脱离家长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合作,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七章学校的影响。

第八章青春期的引导。

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分、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现在,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的父母,还是少数。于是一部分家庭想要将孩子的教育推向学校,企图孩子能在学校接受到更多的教育,改正自身的不足,殊不知现在的学校教育已经将家庭教育纳入其中,教育不能凭一己之力,也不能只是一方的努力。虽然老师和孩子朝夕相处,但毕竟是一对四十几的现状,所以,最了解孩子的仍然只能是孩子的父母,在教育上,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认为,学校的意义在于,孩子可以在除了家之外的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结交一些相对固定的伙伴,从而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培养社会意识。

回想自己的青春期,虽然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事情,但也曾有过一些故事。现在再想起时,青春期的小叛逆,小对抗,以及一些小悸动,其实就是在成长道路上,面对一些不可知未来的一些反应,经历过了,就会成为永久的记忆,有些确实可能会影响到接下来的人生。虽然我的孩子距离青春期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但我也要开始在这条道路上,聚集正的能量和朋友间的信任关系,为今后的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碰撞阶段做些准备。

第九章犯罪与预防。

读这一章时,看到那些案例,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我身边曾出现过的例子和人物,有些确实是少年时期在家庭中处于被忽略的位置,或者家庭关系并不融洽,虽然这不是引起犯罪的直接原因,却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不容忽视的生长土壤。与其说,这一章实在分析犯罪的原因及预防,不如说是在引导父母怎样教育子女,难怪老师要将这本书列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参考书目。

这一章,又多次提到了“合作精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合作是最为广泛地结识志同道合之人的方法。然而合作的基础是什么?也许“为他人着想”才是合作的基石。“不伤害自己,不影响他人”是我们给孩子们立下的第一规则。出入单元门,顺手扶门,是不影响他人的表现;在家轻轻走路,不蹦跳,也是不影响他人的做法。但这些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细微之处,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得继续在做合格老母亲的道路上,继续修行,努力前行!

第十章职业问题。

第十一章个体与社会群体。

小时候的梦想,也许会贯穿人的一生。如果有了方向,并持续为之努力,迟早是会实现的,这也可以用之前很有名的“吸引力法则”来解释。

其实这两章的内容,我觉得可以用“定位”来总结。一个人如何给自己定位,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怎样的工作,可以为他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自己在每个团队中所处的位置,都需要自己对自己进行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大局观,成为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人。这种定位,还需时常进行自我调整,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越来越深入的自省和思考,又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由此可见,保护孩子最初的梦想是极其重要的,不论他们的梦想是否可行,作为家长都应不遗余力地保护他们的想法,并协助他们坚定梦想的方向,探寻真正的兴趣所在。

第十二章爱情与婚姻。

今天是最后一天的阅读,读起来也很轻松。

爱情和婚姻是每个人的一生中占比重最大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很多事情就会一帆风顺,而如果某个环节没有处理好,也许有些就像一根鱼刺如鲠在喉,看上去没有大碍,可只有自己知道,哪哪儿都不得劲。

作者认为爱情和婚姻,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但这条放在如今的社会,好像又有些牵强。能够在一起,首先还是相互的喜欢,并把这种喜欢贯穿在整个婚姻生活中。一辈子很长,谁也说不清后面的几十年中,自己曾经认定的那个人是不是能够陪伴自己一直到老的那一个,何况“人”才是整个过程中最大的变量。所以,如何甄别“那个人”才是爱情和婚姻中最大的课题。但愿我们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也但愿我们能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篇八

阿德勒是奥地利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是与弗洛伊德和荣格齐名的三大心理学家之一。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同时也是弗洛伊德的学术敌人。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小时候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了。童年的影响非常大,长大之后很难改变。

而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目标,改变命运。阿德勒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典型的逆袭。

他小时候体弱多病,成绩垫底,运动能力也很差,后来努力学习,从倒数变成尖子生,后来读了医学博士,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阿德勒认为,在这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自卑感。自卑感并不是某些人的特质,而是人人都有。自卑并不一定只表现为懦弱、胆小、畏首畏尾,有很多时候会表现为自负。很强势的人,并不是自信,而是自卑,甚至更自卑。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进步的动力,因为人人都想超越这种自卑感。

他说,无论一个人处于什么环境中,已经取得了什么成就,都不会满足,都会希望超越自我。在心理的底层,这是自卑感和优越感在联合驱动着。自卑感是一种推力,优越感是一种拉力。一个人想追求什么优越感,就是他想实现的目标,与自卑感直接相关。

所以,在阿德勒的定义里,自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它表示一个人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希望变得更好。正常的自卑感是一种前进的驱动力,但实际中很容易跑偏。阿德勒把这种情况称为"自卑情结",即当一个人无法解决所面对的难题,可能就会从错误的地方寻求优越感。

例如一个孩子面对强势的母亲,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可能会出现青春期叛逆,甚至可能出现自闭、犯罪等等。

怎样改变不恰当的行为,实现自我超越呢?

阿德勒说,真正束缚人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解读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而改变想法,摆脱过去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

真正决定人的行为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未来的目标。你需要做的是校准自己的目标,一切行动都瞄准这个目标。目标激发你改变行为,实现自我超越。

热点推荐

上一篇:社会实践自我总结(通用8篇)

下一篇:教师职称晋升述职报告范文 职称晋升述职报告模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