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论文研究综述(优质15篇)

2023年论文研究综述(优质15篇)

小编:字海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论文研究综述篇一

关于秘书的论文:秘书职业化研究综述。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新行业或职业,被誉为“第361行”的秘书职业也出现在现代职业之列。在美国的26种普遍性职业中,秘书的就业增长率占第一位,也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职业化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兴起和发展的。目前,秘书职业化在西方国家已经实现。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秘书逐步从官职中分离出来,成为分类众多、前途广阔的社会职业之一,存在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秘书职业化已经成为国际通例、世界潮流。

一、秘书职业化的含义。

关于秘书职业化的含义,科书学界的专家学者初步形成了共识。

赵映诚认为,秘书职业化是指秘书工作依据一定的职业规范,成为一种可供广大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行业类型。他将中国秘书的职业化分为形成(1980―)和确立(至今)两个阶段,并认为我国秘书职业化具有渗透范围广、外延扩大化、工作智能化和社会化四个特点。李丽认为,职业化是指如今的秘书由特定的官方职务演变为不属于任何一个行业但又为任何行业所必需的职业。文先玉、李小平认为,职业化就是秘书职业在社会上广泛存在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其职业行为由一定的组织加以培训、考核并且有相关法规体系给予保障的职业发展模式。沈蕾、张虹认为,秘书工作的职业化,是指在组织上制度上建立秘书的分级分类体系,明确各类秘书的职责范围,通过专业教育手段培养从业人员,以规范的.考核评定秘书的就业资格和工作水平,实现秘书工作的专业化管理。她们还指出了我国秘书职业化推进的三个有利条件:秘书从业领域社会化、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行业性特点突出。艾洪涛认为,职业化是指某项工作已成为一种相对固定且为人们所认同的社会职业,从业人员中大多数将终生以此为介入社会、谋求生活的方式,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作者同时对其内涵作了揭示,即从业人数扩大,形成社会群体;业务专门化,职业准入规范化。钟筑、张居玲认为,秘书的职业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作为职业的秘书工作的职业化和作为从业人员的秘书人员的职业化。郭建庆指出,秘书职业化包括三层含义,职业精神、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并且指出秘书职业化的基本特征是身份职业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知识技能专业化。

从上述观点可以归纳出:秘书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从业领域不断扩大,从业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从业者要遵守秘书职业行为规范,其服务对象呈现多元化特征。

因此,秘书职业化,就是秘书工作要职责明确、分工恰当,体现工作内容的职业化;秘书从业人员要符合职业标准、具备职业技能,体现工作者的职业化,并使二者统一起来,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二、秘书职业化的功能。

对于秘书职业化的功能或作用,秘书学界的主要观点如下:

秘书职业化是预防秘书腐败的措施。吕锦如认为,将建立秘书职业化体系作为治理秘书腐败的基本途径,要从秘书职业道德体系、教育培训体系、选拔任用体系、监督制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五个层面建立与完善,这为秘书职业化的制度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杨硕林认为,职业化是防止秘书腐败的有效途径,具体从职业化在技能的专业性、服务的适用性、工作的规范性、地位的提高性等方面的表现以及秘书工作内容、工作程式、工作技能、工作环境规范化对秘书腐败所起的防范和抑制作用两个方面作了论证。

秘书职业化是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秘书人才的国际化成为现实,这对秘书人员的国际素质提出了要求。为此,就需要对秘书工作者进行严格的、规范的职业化训练,让他们学习国际秘书工作经验,推动中国参与世界发展。

秘书职业化是实现工作高效率的必由之路。方国雄对秘书职业化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梳理,认为秘书职业化有利于优化管理系统和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环境因素更加多元化,社会发展节奏更快,各项实践活动更具适变和应变活力。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整体调控能力和敏捷的反应力,这就需要作为参谋助手的秘书人员提供综合性辅助和服务。可以预见,随着职业秘书队伍的壮大,秘书工作职能的强化,秘书人员素质的提高,秘书职业化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推进秘书职业化建设。

职业化已成为国际职场通行的规则。我国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秘书职业化进程缓慢。20世纪80年代,秘书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职业;198月,国家《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和《秘书职业技能鉴定规范》颁布试行;6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秘书职业资格培训工作方案》,并在北京、上海等10省市进行秘书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秘书职业化开始走上规范化道路。3月16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榴用各种从业人员规定》,决定从207月1日起,凡规定中涉及的各行业的技术种类和有关人员,上岗必须持有该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秘书被正式列入其中。这标志着中国秘书职业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因此,对于秘书职业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秘书职业技能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技能鉴定、资格认定等。郑崇田对秘书职业技术职称的等级、标准、申报程序、分级考评、评聘双轨制、职称管理和实施等进行了探讨。沈蕾、张虹提出的秘书职业化的措施有:规范职业地位,提高社会认识;明确秘书分类;明确秘书等级和资格认证考试;建立适应实际工作的秘书教育体系。

第二,秘书职业化发展的环境建设。蔡璐遥对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的经济、法律、政策、教育、社会文化等环境做了比较论述,认为我国秘书职业化程度较低,要推进秘书职业化必须注重营造外部环境。刘秋言对秘书职业化发展的不利和有利因素作了总结,提出了秘书职业化发展的应对策略。章玫平对影响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因素集中在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秘书职业的专业性不完善上面,为此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对秘书职业的认知、完善学科体系、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借鉴国外优秀成果等对策。薛果对秘书职业化实现所需的个体动力和社会动力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应从传统观念(秘书是官还是职业的较量)、现实环境(名与利的较量)和具体技术操作层面(理论、方法、标准)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第三,改革秘书教育,推进秘书职业化发展。钟筑、张居玲提出,以职业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职业认知为始,职业能力为终,以培养具有相当职业化程度的人才为目标的,既重视职业技能培养又着力于秘书的职业精神、职业行为规范锻造的人才培养模式。郭建庆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秘书人才,在秘书教育中注重实务教学、能力教学的改革措施。冯兰义对职业化秘书教学的教学内容模块从知识、素质、技能方面进行了设置。吴加才从培养目标制定、课程结构安排、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本科秘书专业如何适应社会需要进行教育改革的意见。杨静、郭子辉探索了如何按岗位流程构建职业化实训基地,并对日常课时实训、学科系统实训和模拟综合实训作了系统设计,提出了有效使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方法。这些研究者都指出,秘书职业化的发展主要应依托高校的秘书教学,学校要从培养秘书人员的职业化意识开始,然后稳步进行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精神的培育。

综上可见,秘书职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明确的。现在的任务就是如何推进秘书的职业化,我们认为,确实需要一套完整、细致、可行的职业准入、职业规范、职业培训、职业鉴定、职业评级、职业保障等制度建设。这需要广大秘书研究者、秘书从业者和秘书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奉献精力。

参考文献:

[1]赵映诚.论我国秘书的职业化[j].秘书之友,(12).。

[2]李丽.国外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j].秘书,(2).。

[3]文先玉,李小平,试论我国秘书职业化发展[j].四川档案,(6》.。

[5]艾洪涛,我国秘书工作职业化的现状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4).。

[8]吕锦如.秘书职业化体系内涵及其有效运行[j]嘉兴学院学报,2001(6).。

[10]方国雄,论中外秘书工作职业化[j].理论月刊,1995(5).。

[11]郑崇田.关于建立中国秘书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的探讨[jl.秘书,(4).。

[12]蔡璐遥.浅析我国秘书职业化的发展环境[j].秘书之友,(9).。

[13]刘秋言,论秘书职业化发展趋势[i].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15]薛果.秘书职业化需要解决动力问题[j].秘书,(3).。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山东潍坊学院)。

论文研究综述篇二

南楼。

作者:谢应芳朝代:元体裁:词且自为埋铭,及赋诗自挽。既而失去行囊之资用,然康强无恙。余故作生死隔年期。刘伶老似痴。动教人、负锸相随。惊得青蚨飞去了,无酒饮,却攒眉。春暖典春衣。还堪醉似泥。趁清明、雨后游嬉。杨柳池塘桃杏坞,春水漫,夕阳迟。

论文研究综述篇三

内容提要:新世纪伊始,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了灵商理论,认为心灵智力是人类的最高智力,探究人类灵魂的深度,成为激发人的潜能的核心聚变力、主宰个体成功的主要聚合力、决定个体幸福的主要缔造力。本文从灵商理论提出的背景出发,首先概述了近十年有关灵商内涵的研究进展及其与智商、情商的关系,然后梳理了灵商研究的现状及其教育意义,最后提出了灵商培养的路径。提升灵商,对于个体完善自我、促进入际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灵商;终极智力;内涵;培养路径。

灵商理论认为,灵商(心灵智力、灵魂智力)是一种能够治愈我们自己和创造我们自己整体的智力,是一种能创造性地发现新价值的智力。灵商是智商和情商有效运转的必要基础,是我们的最高智力;它侧重于对意义、价值、评价的追诉,即“我们用它来提出和解决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它在一个更为宽广、更为丰富,并且不断提供意义的环境里安排我们的行动和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用它对行动的某个过程或者某段生命历程进行评价:这一段比那一段更有意义。”

因此,灵商较之智商和情商更好地解释了人类智力的复杂性,心灵的灵动性和创造力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灵活变通的能力(积极的和自发的适应性);高度的自我意识;面对和利用苦难的能力;面对和战胜痛苦的能力;被想象和价值所激励的生命本质;不愿引起不必要的伤害;倾向于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询问“为什么”、或者“如果……将会怎么样”等问题,并寻找“根本性”答案的明显倾向;存在心理学家称之为“场地独立性”的特性——具有反对习俗的能力。

达纳·佐哈与伊恩·马歇尔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恰当地表明了智商、情商和灵商的区别:电脑具有高智商,它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并且能够遵循规则不犯错误;动物往往具有高情商,它们具有其所在环境的情感感觉,并知道如何作出适当的反应;但是,电脑和动物都不会询问为什么我们拥有这些规则和这个情景,或者两者是否有可能不同或者是更好。[7具体来说,智商可以量化,与智力因数有关,反映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一个人的生存基础;情商难以量化,与非智力因数有关,反映一个人的生存能力,是一种生活智慧;而灵商不能量化,也与非智力因数有关,反映一个人创造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的生命意义。蒙田说过:“没有心灵去支使,知识又有何用途?”灵商是使得知识充满活力、生发力创造力的核心物质;它统合着智商和情商,是智商、情商有效发挥效应的必要基础和条件;同时,智商和情商又是灵商发挥最大效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为灵商效能的发挥提供“原材料”,制约着灵商的高度。二、灵商的研究现状及其教育意义2000年,发展心理学家达纳·佐哈与伊恩·马歇尔合作出版《sq:connectingwithourspiritualintelligence》,正式提出了灵商理论,【10】引起学界极大兴趣,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缺少相关研究成果的引入。《sq:connectingwithourspiritualintelligence》出版的第二年,国内学者就马上出版了译本,【ll】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灵商的范本,国内研究者主要从两条线展开对于灵商的研究。

(一)在认识论领域继续探索灵商自身。

尽管上述研究者从认识领域的不同角度继续探讨灵商的内涵,并做了一定的意义延伸,但是核心还是达纳·佐哈与伊恩·马歇尔对灵商所做的界定:一种能够治愈我们自己和创造我们自己整体的智力;一种能创造性地发现新价值的智力;侧重于对意义、价值、评价的追诉。

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觉悟”就是意识、理念这个层面的内涵,就是对意义和价值的清醒体悟和把握,而这些都是灵商的主要内涵。开发灵商对于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实现人际和谐具有重要意义。灵商的培养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获取丰富的知识。

丰富的知识是生理基础之外灵商得以存在和发挥效能的必要条件,个体应当努力学习尽可能丰富的知识。一般来说,个体主要有三种途径攫取知识:直接学习、间接学习、社会实践。对于教育来说,灵性课程的设计和完整人格的塑造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同时,还必须以灵商培养高素质的教师,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培育丰富的感情世界。

感情是知识和能力正常运行和高效发挥的“活水”,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标志。培育丰富的感情世界,主要应该提高个体的情商,而提高情商又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课程是学校教学心脏,是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蓝图,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无论对智商还是情商、灵商的培养都将是有力的促进。

(三)培育旺盛的创新能力。

有学者提出教育的三个境界:最低境界是教知识,其次是教方法,最高境界是教心态;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心态的依据就是灵商,而方法是达成灵商的必经途径,因为,灵商就是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灵商理论认为,智商和情商不会对规则询问为什么,追诉意义和价值,只能在界限之内玩“有限的游戏”;而灵商则允许人类进行创造,改变规则,变动情景,允许与界限玩“无限的游戏”。因此,旺盛创造力的培育可以有力推动灵商的培养。

文档为doc格式。

论文研究综述篇四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人们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传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交流,大家熟知的报刊、广播、电视的方式被扩展,这样开辟了人们的交流空间,它使这个空间变得开放和自由。人类想象中的情景和听上去遥不可及向往,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事实,让人们亲身体会乐享其中。在网络这个无边际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尽情发挥、畅所欲言,人们可以在家中享受到无穷的生活乐趣,还可以获得信息和资源,丰富自己,更可以在网上进行贸易和商贸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有这些对人们的生存都能提供无尽的财富,人们似乎活的更丰富多彩。

网络的两面性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人们急速的进入网络时代,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网络中的某种不良现象,它利用网络隐蔽性的特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留言板上的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肆无忌惮的虚假新闻,充斥网上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所有这些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具有超时空性,它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立体途径,这种立体途径体现互动性、多媒体化,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面。人们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网络中青少年的互动渐渐淡化了这种属性,甚至去除了交往双方的这种属性。人们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人们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在一项调查报告中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上网的人都缺少被监督的压力,人性中恶的一面在低约束甚至无约束的约束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青少年网上道德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而且这种虚拟世界的道德弱化会影响现实中的道德行为。因此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网上的信息资源其实是取之于现实,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的,网上信息资源其实是对现实信息的重组,相当于网络中的问题与现实中的问题是相联系的,是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具体体现,并不是单独的新鲜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中和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是相联系的,虚拟和现实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探讨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此网络文化的存在为青少年构建了更加艰难凌乱的外在环境,需要青少年在困难面前积极应对,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网络道德水平,青少年要认清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网络文化对人类的道德生活有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双重的。首先,网络文化它改变着人类的价值体系,并且网络文化还推动着人类活动的科学化、技术化、和知识化,也就是新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工作方式、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促成了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产生;网民所需要的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正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各类道德规范的形成丰富了人类道德的内容。其次,网络文化会产生负效应,网络使工作方式改变,体现在运用和传播中,由于互相之间的隔离会使人们变得孤独寂寞,导致感情逐渐变淡;网络犯罪的出现呈现低龄化、专业化、国际化等特点,它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在侵蚀青少年的头脑,传播不良内容、截取情报、侮辱他人、侵犯隐私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盗窃金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第二,道德在网络文化的运用、传播和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道德是一种社会精神,它是依靠人们所具有的某种内在力量和外在力量而形成,比如信念、习惯和受教育情况,以及舆论这个外在的支撑,所以道德可以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其次,道德对网络文化具有评价和指向功能,评价和指向即用道德评价人们行为的善与恶、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判断,通过评判来推动网络文化的正方向,评判的依据是阶级和社会的道德标准,并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加以引导,使其方向不发生偏差。再次,道德的规范和调节功能,也就是说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对个体的约束,个体之间的约束,以及利用个体自身内化来积极主动地来进行调控。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动传播教育的施教者,通常在道德水准和个人素质方面都可被认为是佼佼者,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虑都具备广泛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条件。

青少年的自制能力弱,好奇心强,辨真假能力差,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如果想在网络生活的道路上平稳行进,就需要通过及时和良好的引导。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很明确,会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崇拜,可以利用教师的领导者形象言传身教,掌握德育的领导权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并且调动其积极性。网络道德教育方式以交谈为主,教师要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不仅体现在地位上的平等,还应该在生活和互联网中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形势下,青少年网络德育教育从观念到方法面临改革与创新的需求。树立新的网络道德教育观念;持之以恒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教育;解放思想,更新方法,建立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经涛.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01(2).

论文研究综述篇五

崔海正先生于1997年初发表的《近十年姜夔词研究述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月)对1987年至1996年近十年的姜词研究作了详尽和精辟的论述。本文对1997年至1999年世纪末三年的姜词研究作一简单回顾。

近三年关于姜夔的研究论文多达30篇。相比1987年至1996年这十年的20余篇,可谓多矣!这表明姜夔正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姜词题序的研究。

姜词现存约84篇,除3篇外,其他皆有题序。其中长序31篇,短序包括词题50篇。20世纪末期的几年时间里,关于姜词题序的研究论文达4篇之多,约占总数的1/9。其中论述新颖的是陈洁的《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陈文指出姜夔词的题序创作之所以典型,不仅在它数量多,更因为词人对这一文体所倾注的浓厚兴趣和真挚的感情。特别指出81篇题序只有一些词题和短序在作词之前完成,而长序则多作在词作完成之后,甚或是后来补作而成。作者还运用统计的方法,发现在姜词中,长序与慢词、自制曲、短序和小令形成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即慢词、自制曲多用长序,令词多用短序。姜夔制作题序的目的,已超出了单纯记录创作经过、缘起的藩篱,而把自我情感的酝酿过程置于重要地位。题序与词的关系,由外而内,呈现出一种感情上的关联。陈文接着指出作者对制词的缘起、思路的提示和情感基调的铺垫,使题序成为一条深入理解词作相对可靠的捷径。其同时也指出了词序的弊端,认为两者互相重合,令人生倦;同时有少数词的情调与题序也不完全一致。最后作者认为,当读者跟着序文的线索读完全词之后,便会觉得不过如此,失去了在神秘状态中探求未知数的成就感。词的多义性和隐喻性才是具有魅力的源泉。因此,当词与题序产生矛盾时,研究者应回到原文。姚大勇的《姜夔词小序研究》(《新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认为姜词小序内容不拘一格,文笔轻灵活泼,多富自然之趣。姜夔拓展小序的领域,是对传统小序概念的突破,体现了词人新的词学观。并认为姜对词小序创作的重视,实是当时推尊词体思潮的一种反映。

姜夔对音乐具有相当的造诣,其词作无形之中会受影响。这四年来,从音乐角度研究姜词的论文也有4篇。其中以赵曼初《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一文最有特色。赵曼初首先认为姜夔词调可能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声辞配合观念;其词调正处于宋词格律由平仄规律演化为四声规律的`重要转折阶段;认为姜词调具有长期的典范意义,在词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然后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进行了研究。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从音阶、音高、音长、音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姜词语音四声与乐音的联系形式,探求了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规律,认为词的格律形式已由平仄规律发展为四声规律,并且是宏观守平仄规律、局部守四声规律,其中体现了宋词格律的基本原则和完美标准。该文所提供的研究结果与方法,有助于揭示汉语歌曲声辞配合的一般规律,并可为词谱学研究开辟一个联系实际歌唱的新境界。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方式,代表着宋词歌唱的成熟的格律形式,是继周邦彦词之后本色当行的一代典范,其引商刻羽的协律技巧为元曲的格律形式精密化开了先河。

三、对单一词作的解读。

对于姜词精神底蕴和美学魅力的开掘是近年来姜词研究中的重点,但能推陈出新的论文不多。杨海明先生的《无枝可依:姜夔的飘零之感和恋家之情》(《齐鲁学刊》1999年第4期)指出,作为一名“江湖词人”,姜夔虽以其出众的文才而广受当时达官贵人的赏爱,但终究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仍是一位没有独立政治地位、旅食于豪门的清客文人。这样的“角色定位”便决定了其词作中始终潜隐着一个“无枝可依”的寒士所特有的身世飘零之感。而对温馨的家庭生活和男女情爱的眷恋与缅怀,又使其词中透出一股热切和带有艳情气息的恋家之情。二者相反相成地共同构成了白石词作为一名“江湖词人”之词的重要人生意蕴。

李康化的《从清旷到清空——苏轼、姜夔词学审美理想的历史考察》(《文学评论》1997年第6期),为我们勾画了从苏轼到姜夔之间的词学演进轨迹,抽绎出二者之间相关联的美学意旨。通过比较,作者认为并非稼轩承苏轼遗风,实姜夔承东坡衣钵。长期以来,论词者认定辛弃疾是东坡的最佳继承者,作者并不否认词史中“苏辛”并称的理由。认为在对词的观念和功能的看法以及题材的扩大和深化上,特别是使词脱离音乐的束缚进而发展成为一种以抒情为主的长短句格律诗,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他们之间的相似点仅限于这些文本形式外在方面。一旦超越这个范围,尤其是在具体的人生态度、审美趣味等深层精神风蕴方面,则罕有相同点。作者指出,从深层次的词学审美心理和人格精神建构的维度看,白石较之稼轩更得东坡词学审美理想的神髓。因为他们之间的精神品格惊人地相似,对词的抒情功能的认识亦相同。因此与东坡精神相似的白石在词学审美理想上自然会呈现趋同苏轼的迹象,在柳永、辛弃疾之外别树一帜。苏、辛、姜三人都有气格,但辛只有气格,只能属豪放。苏、姜二人在有气格的前提下,出之以高淡,调遣清疏的文藻。但东坡表现为“清旷”、姜夔表现为“清空”,这体现在“清空”较之“清旷”更多来自运笔的讲究与语辞的雕饰。东坡乃天然标格,白石注重字句锤炼。

孙维城先生的《“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兼论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指出姜夔钦羡晋宋风韵,希望自我价值被发现被肯定,能得到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但由于社会的现实,对自由生活与独立精神的追求往往是幻想,造成了姜夔狷洁简傲的性格特点。而姜词把对山水的深诣与对爱情的执着融为一体,在宋词中更是绝无仅有的。再加上狷洁的个性与瘦硬清冷的章法语言,使我们透过他的词作,能够聆听到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表达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艺术态度。姜词的意义已经溢出了词学领域,而体现出士大夫构建理想文化人格的愿望。

杨柳的《论姜夔艺术化人生的悲剧性》(《陕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一文则认为“理想执着追求和这种理想在现实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就会产生悲剧意识。理想失落而失落者对理想又有着永远的怀念和执着,也会产生悲剧意识。”悲剧意识一经产生,其人生无疑具有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作者指出白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态度都透露出,他所追求的理想人生,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解放的艺术化人生。但他所设计的理想自我与真实的自我,存在一个永远的距离。因此给他的艺术化人生抹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作者最后指出,白石的生命价值也正是在这种困惑与超越的不懈追求当中。其艺术化人生别具一种悲剧美。

纵观世纪末几年姜词研究,我们发现,对姜词进行总体研究因为很难出新,已不多见,对姜夔词史地位进行评价的专门文章也未出现。因为没有新资料,对姜夔生平的考订也没有进展。而对单一作品的解读,从新角度对姜词进行研究则已形成一种趋势。姜夔乃才子,除词外,对诗、文、音乐无所不通。因此展望21世纪,对姜夔的研究不能仅限于词,对其诗、文、乐等也应进行同步研究。或许,当我们在对姜夔诗、文、乐的研究有所进步时,蓦然回首,姜词的研究可能早已另上层楼了。

论文研究综述篇六

摘要:高液限土通常含有大量的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黏土成分;其主要的特征是压实性差,经过压实后的土的压缩性仍然较大,且有明显的应变软化。水的因素和人的活动是导致高液限失稳的主要原因。高液限土边坡破坏防治必须坚持“先发制坡,以防为主”的原则,必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1、概述。

在工程中判别高液限土的3个指标为: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大于50%、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目前边坡工程对具有膨胀性的高液限土设计思路基本是参考膨胀土进行的,除了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征外,更主要的特征是高液限土压实性差,经过压实后的土的压缩性仍然较大,且有明显的应变软化。很多边坡工程失去效用,都是由于认清楚高液限土的本质特征而引起的。

高液限土通常含有大量的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黏土成分。其中蒙脱石是由颗粒极细的含水铝硅酸盐构成的矿物,其晶格单元由两层硅氧四面体层夹一层氧化铝八面体层构成,层间联接依靠范得华力,较弱,水分子容易进入晶胞之间,增大晶胞距离,脱水后,又产生相应的收缩,其液限变化范围可达到140~710%,塑限范围为50~100%[1];在晶格之间,由于同晶置换作用,使蒙脱石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大量的na+、ca2+填充进来,产生双电层效应,导致粒间的膨胀。相似的,伊利石也具有2:1的三层晶体结构,但其吸附的阳离子主要为na+、k+,晶格间连接力较强,水分子不容易进入,所以伊利石亲水性、胀缩性不如蒙脱石,其液限变化范围为80~120%,塑限为45~60%。伊利石属于较不稳定的中间产物,性质介于蒙脱石和高岭石之间,并随着层间k+含量的逐渐减少,而接近于蒙脱石。高岭石的结构单元是由一层铝氢氧晶片和一层硅氧晶片组成的晶胞。晶胞之间的联结是氧原子与氢氧基之间的氢键,联结力较强,晶胞之间的距离不易改变,水分子不能进入,亲水性及膨胀性较前两种矿物成分小。

高液限土的工程性质与其母岩成份、含水量、密实度、外荷载大小及作用方式、其他物理化学作用等都有关系。根据大量工程实践可知:高液限土透水性较差;干硬时强度高,坚硬不易挖掘,不易压实;毛细现象明显,吸水后能长时间保持水分,故吸水后承载力小、稳定性差;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弱膨胀性和粘性。

3.1水的影响。

3.1.1高液限土吸水引起的土体抗剪强度降低。

高液限土的抗剪强度包括内摩擦力和粘聚力两部分。内摩擦力是土体受剪切时,剪切面上下颗粒相对移动时,土粒表面相互摩擦产生的阻力;粘聚力是使土体的颗粒粘结在一起成为团粒结构的力。粘聚力来源于两个部分:土吸力,是土体孔隙、气压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差,使之产生粘聚力;土中天然胶结物质对土粒产生胶结作用,而具有的粘聚力。随着雨水入渗,水分逐渐积累,土体渐渐饱和,一方面土体内孔隙气压减小,孔隙水压力增大,结果基质吸力减小,再者水分在土粒表面形成润滑剂,使内摩擦角减小,减小其的内摩擦力,高液限土的抗剪强度不断减小。

3.1.2高液限土边坡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引起坡体内应力的变化。

高液限土不同的矿物组成、不同的层厚、不同的接触关系以及坡体变形失稳影响范围内地表水、地下水不同的补径排条件,必然引起坡体局部的应力的变化,对边坡造成不利影响。

3.1.3坡体自重增加以及坡脚强度的降低。

高液限土吸水,必然引起坡体自重增加;高液限土含水量高,强度较低,尤其坡脚附近容易积水潮湿,容易产生由于坡脚强度不足,导致坡脚过大变形而失稳。

3.2人的活动。

对于人工开挖后高液限土坡,属卸荷力学行为,卸荷将引起堑坡位移场和应力场的改变,坡体内的应力状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于堑坡内坡缘拉应力、坡中部最大压力差、坡脚剪应力三大应力集中带,导致最大主应力和剪应力增加,并在坡脚附近和坡型突变处产生应力集中,并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下很可能演化为崩塌或滑坡[11]。

高液限土边坡破坏防治必须坚持“先发制坡,以防为主”的原则;依据高液限土的类别和挖方深度的不同,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边坡防治的措施。

4.1选择合理的边坡开挖方式。

高液限土边坡宜采用台阶级,加宽各级平台的宽度,把高边坡降低为矮边坡的组合形式,这样不仅减轻了高边坡土体对坡脚的压力,而且减弱了地面水对坡面的冲蚀,同时平台对坡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4.2设计较为保守的边坡坡度。

由于高液限土工程性质极为复杂,环境条件影响很大,很难确定边坡坡度和破坏位置。因此,坡比设计有必要比类似工程地质采取趋于保守的坡比方案。

4.3施工时补强措施和反压措施。

水是高液限土的大敌,对地表水、地下水均需处理。

4.4.1排水措施。

增设与加大路基坡脚的碎石盲沟,盲沟的纵坡适当放大点,以利于地下水尽快排放。在有挡墙的边坡应在挡墙位置增设仰斜排水孔,加大边坡的排水功能,尽快减轻边坡自身的重量。加强路堑边坡的排水处理,根据坡面渗水情况,适当加强设置仰斜排水孔;对于坡脚渗水,考虑渗水位置设置碎石透水层及管道排水。因坡面潮湿含水量较高,增设带边坡渗沟的路堑拱形骨架,渗沟出水口必须与挡墙的透水层和泄水孔连通。使其有规则的排放,防止其对边坡的浅层冲刷。

4.4.2隔水措施。

采用隔水措施来提高高液限土的遇水稳定性,隔水措施包括设置粒料吸收层,包芯法或包边法等;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辅助性的土工布、土工格栅等土工合成材料,起到增强强度的作用。利用隔离排水、掺粗粒土、土石混填等物理方法改变坡体内原有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使高液限土边坡安全稳定。

4.5其他措施。

4.5.1化学加固措施。

4.5.2生物加固措施。

生物加固措施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就是用活的植物,单独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和非生命的植物材料相结合,以减轻高液限土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主要是深根的锚固作用、浅跟的加固作用、降低高液限土坡体孔隙水压力、植被能降雨截留削弱溅蚀、控制坡体表面土粒流失。由于生物措施对高液限土坡加固程度有限,往往与其它措施配合进行。

高液限土是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目前对高液限土边坡的设计主要是参考膨胀土边坡的方法进行,但高液限土并不完全等同于膨胀土,要做出合理优化的设计,必须认识到高液限土与普通膨胀之间本质的不同;因此从微细观的角度分析高液限土的物质组成及空间组构,解释土体的特性及变形机理,以便找到一些防治措施,是高液限土坡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由于离心模拟技术能在原型应力状态下研究和观察高液限土边坡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可控性、可操作性、重复性及一定的可靠性,对模拟以自重为主要荷载的高液限土结构物的性状特别有效,可能也是高液限土坡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2]chukwezeh.pavementfailurescaqusedbysoilerosion.proc.2ndint.conf.case.historiesingeotechengrg.st.louis,pap.no.5.000936-9.

[4]杨平.浅析高液限粘土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11月.。

论文研究综述篇七

准社会交往源起于美国心理学家霍顿和沃尔1956年发表在《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文中指出人们会将媒介中的人物当成真实的人物对待,并会对媒介人物的言行举止做出反应。这一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尤其本世纪初以来,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但这种关注相对集中于心理学和传播学领域。且在概念定义上,学界各学者对于准社会交往的内涵认知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之前的研究,对准社会交往的概念、影响因素、影响结果行简要概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

二、准社会交往的概念。

近年来,关于准社会交往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因研究情境各不一致,学界对准社交往的概念定义也各不相同。虽广义上均以受众为中心,沿用霍顿和沃尔一文的理解,认为是受众对媒介人物的一种真实存在的幻象。但从狭义而言,对准社会交往的内涵理解存在差异,从整体上可分为四类:(1)沿用霍顿和沃尔对准社会交往的理解,将其定义为媒介受众与媒介人物之间基于媒介的主观想象的、亲密的关系。(2)将媒介细分至具体的情境,定义为受众与某种特定媒介人物之间的感知人际关系,如陈耀等基于微博的视角,将其定义为受众与微博人物之间的关系。(3)侧重于受众对媒介人物的情感感知,认为受众与媒介人物的关系基于其对媒介人物的情感依恋。(4)侧重于其互动性,认为受众会与媒介人物进行单向沟通,而媒介人物也会根据受众的反馈或换位考虑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本文认为,准社会交往的定义应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情境或者某一特定对象,而应基于其概念整体,具有适用性。

三、准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

以往研究主要从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对准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一)个体因素。

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对个体因素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特质和动机。女性的准社会交往水平要比男性的准社会交往水平高,这一结果主要是基于女性的情感更为细腻,更容易产生情感依恋。但学术界对此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例如朱秀凌关于未成年人的研究便发现,未成年人的性别对准社会交往并没有影响。同时,性格内向的人往往会因与他人交流少,而通过与媒介人物的交流来填补孤独感,因此准社会交往水平会高于外向的人。此外,准社会交往也会受信息寻求、社会交往和娱乐等动机和人际吸引等因素的影响,受影响越深,准社会交往水平会越高(韩啸等,)。

(二)情境因素。

对情境因素的研究集中于平台和准社会交往形式。在诸如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的准社会交往可能会更强,因为在这类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更为生活化、多样化。此外,发布的内容和形式也会影响准社会交往的水平,如发布情感性较强的内容更能将受众带入其设定场景。例如,看电视时常易随剧情发展而出现情绪起伏,甚至忽略周围环境的情况。同时,高质量的信息也能促进受众与媒介人物更进一步的准社会交往。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影响准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社会交往需要借助一定媒介作为信息载体,诸如电子设备,而媒介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会影响受众准社会交往的.水平。这其中,技术因素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再者,在准社会交往中,很大一部分源于追星现象。粉丝常因自己的“爱豆”去观看某些节目、听广播、打游戏或者使用社交网站等,这其中除去技术因素的关键作用,社会对于追星包容程度,及各类活动的举办都会对准社会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四、准社会交往的影响结果。

一般而言,受众与媒介人物的准社会关系越强,其越有可能产生下一步加强联系的行为。现有文献主要研究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情感联系。

情感联系是准社会交往研究关注较多的结果变量。研究发现,受众在准社会交往的影响下,会感受到与对方关系的亲近,产生对对方身份的一种认同感,进而提高对彼此感知关系的忠诚度。例如对企业的忠诚度或对品牌的忠诚度(tsiotsourh,)。此外,准社会交往还会对受众自身的感知产生影响,尤其是在追星现象中,由于明星在平台中塑造的形象大多是积极完美的,因此追星可能影响对自身的满意度。

(二)参与行为。

参与是关于准社会交往研究得最多的结果变量。如,在政治选举时,候选人通过社交网站与选民进行互动,分享观点和态度,可以有效地影响选民对候选人的印象和投票意向。购买行为也是较为常见的,例如,粉丝会因为某个明星的代言而购买某些自己并不是那么需要的产品,并且会对这些产品产生情感(包敦安等,)。此外,参与行为还包括内容转发、讨论参与等。

五、未来研究方向。

根据文献整理,本文发现以往对准社会交往已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究,但仍有所欠缺,需在未来进一步地进行研究。(1)准社会交往的定义,以及其与准社会关系的界定仍不明晰,需进一步明晰二者的定义和关系;(2)虽从各角度分析,准社会交往之前研究的作用机制是可以理解的,但它毕竟源于外国情境下的某些特定研究,其测量量表并不一定符合国内的实情,因此,本文认为需要基于国内的情况自制量表或者修改量表(3)由于准社会交往需要借助中介,因此还需探究发布内容等对受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

论文研究综述篇八

从前人的综述性研究看,一是数量极少,仅《四川德格县和西藏尼木县藏纸手工造纸调查》和《西南民族地区手工造纸研究综述》进行了文献综述;二是内容浅显,都仅停留在对前人研究的简单概括上,缺乏对造纸工艺各环节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植物学特征描述远多于根的成分分析。几乎所有研究都提到瑞香狼毒的外部特征,包括种属、花叶形态、植株特点,开花期和生长环境。涉及根的纤维组成或化学成分的描述仅有“根部含纤维18.5%”[1]438和“根含甾醇、酚性成分、氨基酸、三萜类及有毒的高分子有机酸”[2]42。(2)原料与造纸质量间关系的研究少且说法不一。一是根的最佳采挖时间。观点从6月到9月,说法不一。本人认为,从表象上看,最佳采挖时间因地理环境而异,非讨论重点,但深层次依据是何时根的毒性最强。有关这一层面的研究普遍认为其毒性在开花期最强,但也有人认为是在开花期后。二是根的粗细与造纸质量间关系。以《四川德格县和西藏尼木县藏纸手工造纸调查》为例,文章在介绍德格县造纸原料时说“狼毒草的根须越粗壮,造出纸质量越好。”[3]157在介绍尼木县造纸原料时说“对于造纸而言,狼毒草的根粗和根细都是一样的。”[3]159本人认为,根的粗细与造纸质量间关系不应受外部因素影响。可见,目前有关造纸原料的研究仅停留在外观描述上,深入的科学探索很少,研究成果缺乏说服力,如只说其毒性给纸张带来的优良特性却未深究其“纸寿千年”的化学机理。关乎造纸质量的关键因素也不明确。

由于两大藏区的造纸流程分别以德格印经院和雪拉村最具代表性,这里分别对两处造纸流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在比较中发现两者的差异。

论文研究综述篇九

执行力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高等学校关注的`重要课题,高校执行力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有效执行是高校实现战略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对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高校执行力方面的研究作系统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应加强理念和理论的系统研究,构建高校执行力建设体系,并加强比较研究和实证调研.

作者:刘应兰杨林卢朝佑作者单位:刘应兰,卢朝佑(云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林(云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云南,昆明,650092)。

刊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ofcultureand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校执行力建设研究成果提升途径现状评述与展望

论文研究综述篇十

对证施教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由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证施教”的概念由李家瑞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先行试点,后经吴祝平、周常青探讨论证,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

李家瑞、吴祝平、刘宗主、周常青、周腊意申报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对证施教教学模式研究》,被批准立项(项目编号0396)。本文是对其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

对证施教,即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对证施教是对双证制的完善和发展,它不仅要求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要求教学体系与国家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接轨。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成为相应专业的教学目标,是编制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互衔接,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使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也成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

对证施教的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对证施教决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也不是为了暂时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权宜之计。它有效地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对证施教是高职教育的一种模式,而不是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一种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作为惟一纲领,以学生快速掌握资格证书大纲要求技能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模式。对证施教模式是在高职教育中吸收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内容只是专业教学大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只接受培训的学生要强得多,因而具有更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并不矛盾,两者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对岗施教一般是根据某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对证施教是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而职业资格证书反映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因此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从本质上一致的。它们的一致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对证施教和对岗施教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达到就业的目的。

(一)对证施教是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是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所培养的人才既“高”又“职”的特点。“高”是指应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当智力含量的操作技能。“职”是指所培养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直接为职业岗位群服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的制度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性质和目标决定的。

如何实现两种证书并重?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进行了很多探索,提出了并举模式、导入模式、对接模式等思路。这些模式的具体做法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同时实施学历教育和职业证书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分属两大不同体系。学历证书以专业分类和专业(学科)教育标准为依据和导向,职业资格证书以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和导向。专业分类和专业(学科)教育标准是国家学历文凭制度的起点,专业(学科)教育是制度的主体;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起点,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将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教育标准整合为一个标准,来组织教学,也就是对证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形成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二)对证施教是提高教育效益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存在着投入、产出和效益问题。对学校来说教育的有效产出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教育的投入包括教学的基础设施、实验实训设施、教学的人工费用、教学方案的调研设计费用等。对证施教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对证施教提高了教育质量。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又主要体现为学生是否获得了符合社会生产要求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以学历文凭为主的证书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评价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综合文化素质状况,但是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技能的检测。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校外评估制度,其职业资格的标准直接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参与制定,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对证施教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全面进行了改革,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对证施教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国家、学校和学生都非常关心和一个问题。学校的教育成本最终由国家和学生共同承担。降低教育成本也就降低了国家负担,降低了学生家庭负担。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应该分为五个步骤。实施对证施教教学模式只需做好三项工作,即按证书要求设计职业课程、组织教学、考核和评估。这样学校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

(三)对证施教是推行两年制高职的前提条件。

高职能否实行两年学制,关键要看课程改革能否到位。两年制对高职课程设置的要求是:

(1)面向整个职业,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即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工作过程、岗位的技术领域和任职要求,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

(2)在培养职业专门能力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原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原则。这些要求与对证施教的内涵完全吻合,实施对证施教教学模式就能达到上述要求,两年制改革的障碍也就清除了。

“对证施教”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教学改革工程,它的实施带来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其完整的实施过程至少应包括如下步骤:

1.分析本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体系。全面分析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体系和《国家职业标准实施手册》是充分了解本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的前提,当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体系如下图所示。

2.设计培养方案。“对证施教”的培养方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学制不拘泥传统的三年制,教学可以实行学分制,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3.整合课程体系。要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概念,采用“模块组合”方式,将各项知识与技能整合成相应的课程。在课程类别上,纯理论教学的课程要做到少而精,同时增加实验、实习、实训课程。

4.制订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是对课程体系的再次整合。编制专业教学计划要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按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安排不同课程的开课顺序与学时分配。

5.编制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真正起到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其中教学内容应涵盖证书考试大纲。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要求也是“对证施教”教学目标所在,故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必须以此为依据。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要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以体现实践课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原则。编制教学大纲是很重要的步骤,耗时耗力、工作量大,需要群策群力,必要时还应该邀请行业专家参加讨论。

6.组织专家考核。考核是对最终教学效果检验,并非一般的课堂测验或考试,它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依照职业工种的不同等级要求由高一级的操作能手进行具体的技能测试。只有考核通过后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切不可流于形式。

四、“对证施教”的条件要求。

“对证施教”绝不是一种表面形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改革要求。

(一)教师的“双师”素质准备。

“双师”即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具有相当的技术等级水平,对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了如指掌,能在讲理论课时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技能示范操作时将实践上升到理论,使学生能够受到正确的专业指引。目前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高校,有高学历与高职称,但没有在第一线工作的实践经历,也没有经过专业技术等级测试,势必会影响到专业教学,更谈不上“对证施教”。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一是将现有教师送到生产一线锻炼、回炉,让他们在生产实际中了解、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二是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含离退休人员)来学校作为兼职教师。这样不但能够解决师资的问题,还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也有利于专业与(下转第70页)(上接第68页)市场的结合,也只有这样“对证施教”在高职院校里才能成为可能。

(二)教学的实习实训要求。

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条件的要求和实习实训时数的要求。实习实训条件必须体现出现场和技术应用特点,也就是学生的实习场所要尽可能地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或服务场所一致;实训的设施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重点应该是技术应用而不应该是为了理论验证。高职院校除了上述场所、设施条件的要求外,还应该保障一定的实习实训时数,而不是走过场,要求学生要有吃苦耐劳思想准备,扎扎实实地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按照准岗位标准从事相应的工作,这一切也是进行“对证施教”的条件保障。

(三)教学效果的要求。

教学效果是教学形式的终结表现。“对证施教”的结果以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表征。但“对证施教”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又绝非是一一的对应关系,“对证施教”是一种过程,“职业资格证书”是结果,“对证施教”的效果的评价要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来体现。

【参考文献】。

[4]周常青.对证施教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j].职业,,(6).。

论文研究综述篇十一

从上文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采油工艺综合研究任重而道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研究的目的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l)对具体油田的工艺技术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选择,充分提高其适应性与科学性。同时,对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而又严格的制定,提高操作队伍配置的合理性与针对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应性较强的采油工艺综合实施规划,为相关科研和生产部分的组织工作与生产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2)通过对采油工艺综合研究进行有效的探讨,可以对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并科学、有效的对工艺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对采油工艺的科学性以及实用性进行有效的保证。

(3)对于采油工艺综合研究来说,它能够对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对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协调,并增强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一个有效的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必然能够对施工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对重复劳动进行规避。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推进有提开采技术的提高,促进管理水平的增进,进而对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提升。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和采油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是优化油田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节点。

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包含了多个环节,首先,它需要对当前状况下的工艺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对油藏采油工艺进行统筹兼顾,最终科学分析研究优化采油工艺。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l)油井的现状评价。通过对新井的'试油试验以及对老井资料层面和生产史层面进行有效的把握,对油井的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中,需要涉及到完井方法、开采方式、井身结构以及开发方式等内容。然后,对这些方面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判断,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新井的开发策略提供有效的现实依据。

(2)新井完井技术。通过对开发方案以及采油工艺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新井的井身结构方面、套管的程序、钻井液的使用方面、完井方法方面以及完井液方面内容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注重的研究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然后,结合固井的质量对其提出新的检测方法以及技术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射孔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并有效的设定射孔参数。(3)修井技术。对于修井技术来说,它是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这一内容之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地下的实际环境,然后科学预测未来开采设计的内容和相关工作,并提出针对针对性较强且行之有效的质量要求。

(4)采油金属。对于采油工艺综合研究来说,其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便是对采油技术的有效研究。针对这一核心内容,需要对采用注采压力的系统进行有效的动态分析和评价,并优化选择自喷管柱的型号,提高油井自喷生产期预测的科学性。

(5)增产技术。对油井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讨论与研究增产方式,计算相关工艺参数,设置所需设备,分析措施的规模以及施工的工艺。

(6)生产测试技术和试井技术。采油工艺综合研究可以提出开发过程以及生产测试过程中的工作内容、设备以及配套队伍。

(7)注水技术。注水在采油工艺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会对采油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采油工艺综合研究进行探讨,能够对水管柱的优化选择进行有效的实现,并对注水压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通过这些工作,能够实现对于吸水能力、水质标准的分析与制定,并最终提出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税金占之间的水质管理详细的技术做法和相关要求。

(8)技术经济分析。通过对计划措施的工作量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工艺措施的维护费用、设备投资、设备利用率与效率、可压费用以及措施费用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预测,充分保证各项规定的完成并对利润最大化与资本盈利的最大化进行有效的保证,实现整体工艺方案的统筹规划。

文档为doc格式。

论文研究综述篇十二

论文摘要: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有着不同的内涵,对岗施教是一个最终目标,对证施教是一个中间目标,但它们的本质与总目标是一致的。相对于对岗施教而言,对证施教既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有效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是一个便捷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对证施教对岗施教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最近,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出现了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的争论。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一、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有着不同的内涵。

对证施教,简言之,即是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教学。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于意见》明确指出:“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人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可以说,这是对对证施教的最具权威性的解释。

从以上解释中我们可以发现,对证施教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解决的问题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既定的前提下,如何组织教学的问题,具体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问题。

对岗施教,就是对照某一实际岗位(群)的要求组织教学。它包括以下要求:一是专业的设置要与社会需求一致;二是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一致;三是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形成职业能力,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岗施教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与它相对应的是那种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对岗施教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培养模式.对岗施教既要解决培养目标问题,又要解决培养方法问题。

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对岗施教的“教”是指教育,对岗施教是一种教育模式,它的要求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结果的评价考核等。对证施教的“教”是指教学,对证施教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仅强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育包含教学。如果仅从教学的角度来讨论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的话,显然,它们的不同在于教学目标的参照物不同。对证施教的目标是达到证书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岗施教的目标是达到某一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的本质是一致的。

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是否矛盾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看“证’,和“岗’,是否矛盾。如果“证’,和“岗”的要求是一致的,对证施教的结果与对岗施教的结果也就是一致的。反之,如果“证”和“岗”的要求是矛盾的,或者说是脱节的,那么对证施教的结果就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就是矛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指出: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定技能、专门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证明。也就是说,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符合职业能力标准的证明。 对岗施教是根据职业能力标准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对证施教是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组织教学,而职业资格证书反映职业能力标准,因此对证施教与对岗施教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一致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对证施教和对岗施教都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达到就业的目的。可以说“对岗”是最终目标,“对证”是中间目标,对证施教是实现对岗施教的途径。

三、对证施教是高职院校可行的选择。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就是对岗施教的具体要求。在这样的要求下,职业教育教学应分五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分析职业能力,就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并加以分析。

第二步是确定能力标准。能力标准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确定的,它是按照就业中所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和所必须执行的工作任务,就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以及这些知识、技能的应用所作的明确说明。

第三步是设计职业课程,是依据职业能力标准,遵循适应性、综合性和层次性诸原则,运用教育领域内系统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等重要成果来进行的。

第四步就是采取灵活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职业能力。这一步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的环节。

最后是对学生学习后的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估。

职业教育应该达到其最终目标。因此首先是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具体地说,就是要搞清楚以下问题:高职各专业毕业生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是什么?该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有哪些?各校都就此开展了一些社会调查,但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调查的深人度和广泛度都很不够,调查结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也难以令人信服,无法准确指导学校设计课程培养人才。而职业资格证书体现的国家职业标准、行业职业标准和企业职业标准,是国家权威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知名企业多年调研和实践的结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权威性。因此,可以说,职业资格证书已经大体规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掌握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技能、知识就能从事一定的工作,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组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一定的工作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已经分析了职业能力,明确了能力标准。因此对证施教只需做好三项工作,即按证书要求设计职业课程、组织教学、考核和评估。这样学校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降低教育成本。对证施教既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能有效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条捷径。

对证施教的结果能否适岗的前提是证的适岗性,关键是能否真正地把证的要求落实。对证施教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前提条件是“证书”本身的质量,即其适岗性,是否真正反映了职业岗位的能力和知识要求。证书的要求反映了岗位的能力知识要求,对证施教就能培养适应一定职业岗位工作的人才,反之,对证施教所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这个前提条件在我国基本具备。

对证施教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关键是要把证书的要求落实。对证施教并非为考证而考证,更不是简单地突击辅导考证,使学生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而是通过高职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达到职业资格证书所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论文研究综述篇十三

崔海正先生于初发表的《近十年姜夔词研究述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2月)对1987年至近十年的姜词研究作了详尽和精辟的论述。本文对年至世纪末三年的姜词研究作一简单回顾。

近三年关于姜夔的研究论文多达30篇。相比1987年至19这十年的20余篇,可谓多矣!这表明姜夔正日益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姜词题序的研究。

姜词现存约84篇,除3篇外,其他皆有题序。其中长序31篇,短序包括词题50篇。20世纪末期的几年时间里,关于姜词题序的研究论文达4篇之多,约占总数的1/9。其中论述新颖的是陈洁的《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中国韵文学刊》第1期)。陈文指出姜夔词的题序创作之所以典型,不仅在它数量多,更因为词人对这一文体所倾注的浓厚兴趣和真挚的感情。特别指出81篇题序只有一些词题和短序在作词之前完成,而长序则多作在词作完成之后,甚或是后来补作而成。作者还运用统计的方法,发现在姜词中,长序与慢词、自制曲、短序和小令形成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即慢词、自制曲多用长序,令词多用短序。姜夔制作题序的目的,已超出了单纯记录创作经过、缘起的藩篱,而把自我情感的酝酿过程置于重要地位。题序与词的关系,由外而内,呈现出一种感情上的关联。陈文接着指出作者对制词的缘起、思路的提示和情感基调的铺垫,使题序成为一条深入理解词作相对可靠的捷径。其同时也指出了词序的弊端,认为两者互相重合,令人生倦;同时有少数词的情调与题序也不完全一致。最后作者认为,当读者跟着序文的线索读完全词之后,便会觉得不过如此,失去了在神秘状态中探求未知数的成就感。词的多义性和隐喻性才是具有魅力的源泉。因此,当词与题序产生矛盾时,研究者应回到原文。姚大勇的《姜夔词小序研究》(《新疆大学学报》19第4期)认为姜词小序内容不拘一格,文笔轻灵活泼,多富自然之趣。姜夔拓展小序的领域,是对传统小序概念的突破,体现了词人新的词学观。并认为姜对词小序创作的重视,实是当时推尊词体思潮的一种反映。

二、从音乐角度研究姜词。

姜夔对音乐具有相当的造诣,其词作无形之中会受影响。这四年来,从音乐角度研究姜词的论文也有4篇。其中以赵曼初《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中国韵文学刊》年第1期)一文最有特色。赵曼初首先认为姜夔词调可能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声辞配合观念;其词调正处于宋词格律由平仄规律演化为四声规律的`重要转折阶段;认为姜词调具有长期的典范意义,在词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然后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进行了研究。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从音阶、音高、音长、音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姜词语音四声与乐音的联系形式,探求了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规律,认为词的格律形式已由平仄规律发展为四声规律,并且是宏观守平仄规律、局部守四声规律,其中体现了宋词格律的基本原则和完美标准。该文所提供的研究结果与方法,有助于揭示汉语歌曲声辞配合的一般规律,并可为词谱学研究开辟一个联系实际歌唱的新境界。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方式,代表着宋词歌唱的成熟的格律形式,是继周邦彦词之后本色当行的一代典范,其引商刻羽的协律技巧为元曲的格律形式精密化开了先河。

三、对单一词作的解读。

对于姜词精神底蕴和美学魅力的开掘是近年来姜词研究中的重点,但能推陈出新的论文不多。杨海明先生的《无枝可依:姜夔的飘零之感和恋家之情》(《齐鲁学刊》年第4期)指出,作为一名“江湖词人”,姜夔虽以其出众的文才而广受当时达官贵人的赏爱,但终究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仍是一位没有独立政治地位、旅食于豪门的清客文人。这样的“角色定位”便决定了其词作中始终潜隐着一个“无枝可依”的寒士所特有的身世飘零之感。而对温馨的家庭生活和男女情爱的眷恋与缅怀,又使其词中透出一股热切和带有艳情气息的恋家之情。二者相反相成地共同构成了白石词作为一名“江湖词人”之词的重要人生意蕴。

李康化的《从清旷到清空——苏轼、姜夔词学审美理想的历史考察》(《文学评论》1997年第6期),为我们勾画了从苏轼到姜夔之间的词学演进轨迹,抽绎出二者之间相关联的美学意旨。通过比较,作者认为并非稼轩承苏轼遗风,实姜夔承东坡衣钵。长期以来,论词者认定辛弃疾是东坡的最佳继承者,作者并不否认词史中“苏辛”并称的理由。认为在对词的观念和功能的看法以及题材的扩大和深化上,特别是使词脱离音乐的束缚进而发展成为一种以抒情为主的长短句格律诗,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他们之间的相似点仅限于这些文本形式外在方面。一旦超越这个范围,尤其是在具体的人生态度、审美趣味等深层精神风蕴方面,则罕有相同点。作者指出,从深层次的词学审美心理和人格精神建构的维度看,白石较之稼轩更得东坡词学审美理想的神髓。因为他们之间的精神品格惊人地相似,对词的抒情功能的认识亦相同。因此与东坡精神相似的白石在词学审美理想上自然会呈现趋同苏轼的迹象,在柳永、辛弃疾之外别树一帜。苏、辛、姜三人都有气格,但辛只有气格,只能属豪放。苏、姜二人在有气格的前提下,出之以高淡,调遣清疏的文藻。但东坡表现为“清旷”、姜夔表现为“清空”,这体现在“清空”较之“清旷”更多来自运笔的讲究与语辞的雕饰。东坡乃天然标格,白石注重字句锤炼。

孙维城先生的《“晋宋人物”与姜夔其人其词——兼论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指出姜夔钦羡晋宋风韵,希望自我价值被发现被肯定,能得到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但由于社会的现实,对自由生活与独立精神的追求往往是幻想,造成了姜夔狷洁简傲的性格特点。而姜词把对山水的深诣与对爱情的执着融为一体,在宋词中更是绝无仅有的。再加上狷洁的个性与瘦硬清冷的章法语言,使我们透过他的词作,能够聆听到封建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表达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和艺术态度。姜词的意义已经溢出了词学领域,而体现出士大夫构建理想文化人格的愿望。

杨柳的《论姜夔艺术化人生的悲剧性》(《陕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一文则认为“理想执着追求和这种理想在现实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就会产生悲剧意识。理想失落而失落者对理想又有着永远的怀念和执着,也会产生悲剧意识。”悲剧意识一经产生,其人生无疑具有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作者指出白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态度都透露出,他所追求的理想人生,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解放的艺术化人生。但他所设计的理想自我与真实的自我,存在一个永远的距离。因此给他的艺术化人生抹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作者最后指出,白石的生命价值也正是在这种困惑与超越的不懈追求当中。其艺术化人生别具一种悲剧美。

纵观世纪末几年姜词研究,我们发现,对姜词进行总体研究因为很难出新,已不多见,对姜夔词史地位进行评价的专门文章也未出现。因为没有新资料,对姜夔生平的考订也没有进展。而对单一作品的解读,从新角度对姜词进行研究则已形成一种趋势。姜夔乃才子,除词外,对诗、文、音乐无所不通。因此展望21世纪,对姜夔的研究不能仅限于词,对其诗、文、乐等也应进行同步研究。或许,当我们在对姜夔诗、文、乐的研究有所进步时,蓦然回首,姜词的研究可能早已另上层楼了。

论文研究综述篇十四

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解释力。随着改革开放,人力资本理论逐渐被介绍到国内,并渐渐被接受,其影响力不断增加,运用范围不断拓展。本文把国内 199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较全面的理论综述,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的概念、产权,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和形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大部分学者都接受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定义,即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但有的学者对这个概念作了更深入的探讨。一是认为人力资本分初级和高级两个层次。前者是指健康人的体力、经验、生产知识和技能。后者是指人的天赋、才能和资源被发掘出来的潜能的集中体现――智慧(周坤,)。二是认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形态,提出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的概念。前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后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牛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丁栋虹,)。三是从个人和群体角度来对其下定义,前者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后者指存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和 (李建民,1999)。

二、人力资本的产权及其特性。

人力资本的产权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忽视产权的研究。一批中国学者从企业理论的角度对人力资本的产权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三种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义。1.把人力资本产权理解为人力资本所有权,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存在于人体之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乃至健康水平等的所有权(李建民,1997)。2.从企业产权角度来理解,认为人力资本产权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张维迎)。3.从产权的可交易性和合约性来理解,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本质上是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黄乾,)。

关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周其仁教授的论述有代表性。一方面人力资本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所有权,它天然归属个人,它的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周其仁, )。但有学者认为它的所有权可以是多元化的,但其“承载所有者”才是个人,人力资本“承载所有者”与其所有者是不同的,他们之间充满矛盾(李建民,1997)。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产权的完备性和关闭功能。它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当人力资本产权中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时,产权的主人可以将相应的人力资产“关闭”起来,以至于这种资产似乎从来就不存在(周其仁,1996)。

三、中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和投资问题。

1.关于人力资本现状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中国的人口数量虽然多,但真正高质量的人口却严重不足; (2)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特别是中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严重匮乏;(3)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 (张凤林等);(4)我国的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张凤林,1999);(5)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刘迎秋,1997)。

[1] [2] [3] [4]。

论文研究综述篇十五

摘要:人才流动的合理性能够使员工队伍不断优化,同时打破传统的模式限制,避免部门布局的阻碍,最大程度的激发人才潜力,从而创造出企业应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挥出人才资源的价值。本文将着重分析人力资源的流动与管理,通过了解相应的趋势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流动;管理。

人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同时又是改革的主体,因此在企业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团队中拥有高质量的人才,同时具备稳定可靠的人力资源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实现员工队伍的优化。现代企业应该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对于员工的激励来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同时创作出最大的工作价值,实现最大化的企业效益,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的流动性特征。

人力资源流动主要包含着人资的流出、流入以及组织内部发生的变动。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根本的支撑,其流动性关系到人力资源组织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组织大多是靠人力资源的流动来维持着源源不断的活动与新鲜血液,始终保持着组织队伍的活力与效率,因此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流动也被称为员工流动、职员流动及雇员流动。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类别区分,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地理流动、职业流动、社会流动三种,其中在职业流动下又细化出代际职业流动与个人职业流动,个人职业流动的动向区分又划分出企业之间与企业内部的流动。

二、人力资源的流动理论分析。

(一)目标一致理论。

在日本学者的理论中,处于组织中的个人,只有个人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时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效力,为企业的发展尽心竭力全力以赴,但是如果企业中的个人始终处于压抑状态,通过个人目标主动向组织目标进行靠拢的过程或者是在不同岗位之间进行的人才流动会使双方进入良性循环的阶段。

(二)相对有效理论。

人才往往对于效用的追求是人才流动的主要动力,分析一个特定的人,如果这个人对于组织的贡献能力在一个阶段中比较稳定,但是对于两个群体来说,一个人对于两者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其中一个群体的相对效用大于另一个群体,则会产生人才流动,这种人才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三、人力资源流动的管理。

(一)完善管理机制,优化配置体系。

人才属于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市场的供求关系时刻决定着人才的流动方向,因此重视人才商品的市场化、社会化以及价值化特征,激发人才流动的活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优化配置的体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人才市场,根据多方要求,确定好各自的职责与义务,保证引进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为市场的发展与人才的选拨建立可靠的平台,打破传统的制度束缚,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建立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流失会形成巨大的阻碍、也是企业不可避免的损失,人才流失预警机制是减少人才流失的重要举措。需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失预警机制,建设与人才保持顺畅沟通的专用渠道,时刻了解人才的真正需求与心理想法,及时处理不满情绪,同时制定有效措施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针对人才储备机制存在的不足建立危险处置机制,企业应该重视自身的人才储备情况与人才梯队建设,当发生人才流失情况时及时找到解决措施。

(三)建立人才跟踪管理机制。

当人员发生流动之后,应该对人才及时进行跟踪,查询其离职的具体原因,及时改善现有的组织管理机制,保证积极的对待人才流动问题。企业应该采用战略性的眼光看待人才流动的`问题,摒弃前嫌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及时获取流失资源的长期利用。抓住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分析企业的内在状况,保持企业内部进行定期交流,鼓励人才回归,展示企业的战略风采。

(四)建立规范综合激励机制。

经过专家学者分析,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出现人才流动情况的原因常会出现两种,一种是企业自身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企业政策以及人际关系等;另外一种就是运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不满情绪,使人才获得满意的情绪,因此提高工作效率。这样两种机制分别为保健机制与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应该积极重视科学规范的综合激励机制,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发生人才流动的情况,都应该采取激励的方式积极改善运营中的不足,建立完善的公司制度,及时处理人际交往的关系,保证营造出融洽的工作氛围。

四、结语。

人力资源的流动与管理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应该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加大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寻找合适的方式管理企业人才流动,保证将损失降到最低,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2]吉洁.浅析人力资源流动及其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116.

[4]耿炳莉.浅析我国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7:251.

热点推荐

上一篇:荷塘月色的心得体会 荷塘月色读后心得体会(优秀8篇)

下一篇:2024年质量月发言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