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优质16篇)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材料(优质16篇)

小编:XY字客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一

您曾说:“虽然没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虽然失去光明,只要心中升起太阳,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负伤后的您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在人生的另一个战场“继续为梦想奔跑”,历经三年不间断的康复训练,在克服重重困难后重返战位,继续书写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传奇。

您的故事感人至深、令人敬佩。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雷场,您和战友在探雷器的指引下,发现了藏在泥土里的加重手榴弹。“你退后,让我来!”面对生死抉择,您选择冲锋在前。手榴弹爆炸时,您下意识地向战友方向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自己却身负重伤,永远地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危急时刻,一句“让我来”,体现的正是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英雄精神催人奋进,在您的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虽然不会经历惊心动魄的排雷现场,但是我们依然有属于我们的“战场”——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防汛抢险……每一项工作都关系着千家万户,每一次付出都与群众息息相关。“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面对繁杂的工作时,党员干部要怎么践行初心使命?您为我们做了诠释。凭着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工作的热忱,您始终走在前、挑担子,上千次进出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把青春汗水挥洒在一次次的排雷任务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您看齐,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把自己切切实实融入到基层工作中去,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在工作前沿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带头干,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人民群众带去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艰难困苦面前,只有不服输、敢拼搏、勇奋斗才能走出困境,取得胜利。您在负伤后,目不能视,袖口空空,但您没有颓废,而是坚毅地说道:“扫雷的长征路刚刚结束,要开始新的长征路,这条路上,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康复期间,您积极投入康复训练,练体能、练写字、学知识,让自己始终保持“奔跑”的姿态。新时代奋斗的号角已吹响,前进的征途还有许多未知的风险挑战等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勇往直前打倒困难这只“纸老虎”。要在新征程上努力奔跑,在基层“试炼场”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锤炼“真本领”,成长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虽未谋面,但我们同是党员,我们都是9671.2万分之一,在这里,要祝愿康复出院、重返战位的您在人生的“新战场”继续加油,千千万万的我们也将和您一起接续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续写新时代的新荣光!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二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于_年_月_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看完之后令我们热泪盈眶,感动中国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他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永远尊重。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同志自2014年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还有其他的感动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作为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榜样为方向,努力前行,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三

那日,他和战友艾岩在云南省麻栗陂县的一个雷场进行雷场排查的作业任务,杜富国刚进阵地雷场后不久就看到了裸露于地表的手榴弹弹体,这个弹体下可能隐藏着雷窝。杜富国在向领导汇报情况后,根据指示进行“查明有无诡计设计”,他让艾岩后退,自己则开始排雷作业。

然而在清理浮土时,弹体突然爆炸,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一把护住了一旁的战友艾岩。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将杜富国炸成了血人,防护服瞬间被撕裂为棉絮状,而杜富国抱住艾岩后晕倒在血泊中。

接到艾岩的紧急呼救后,所在军队即刻派去医护人员进行救治,随后将其转院,专家全力对其救治,在和死神搏斗的4天,医护人员终于将杜富国从死神手中抢夺过来,虚弱不堪的他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艾岩没事吧?”

就像雨果曾说:“让自我的内心藏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杜富国在失去健康的苦刑中用向上的乐趣支撑自己不断前行、不断突破。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四

2018年10月11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雷场扫雷作业时,杜富国和战友发现了一个危险性极大的加重手榴弹,杜富国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正当杜富国小心翼翼操作时,弹体发生爆炸,杜富国失去了双眼和双手。由于杜富国的舍生忘死,他的战友才幸免于难。

“你退后让我来”,简短的几个字,坚定而有力,却诠释了众多的意义,刻画了在危险来临之际,一心想着战友的深厚同志之情,彰显了在重大困难面前,毫不退缩的迎难而上精神,诠释了在面对生死较量时,舍生忘死的奉献情怀。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不停地问,我不停地找,不停地想。”我开始思索,奉献到底是什么,奉献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个人是这样来诠释奉献的。

爱是奉献的本质。奉献就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所以说有爱是奉献的本质。我们青年人要发扬奉献的精神,就要爱自己的国家,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爱我们的党,历史和实践证明,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谋幸福。要爱自己的家庭,有家才有国,千千万万的小家庭构成祖国大家庭,青年人应该尊老爱幼,夫妇友爱,打理好自己的家庭,构建和谐美好的新生活。

自强是奉献的根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必定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只有自我强大,才有能力去奉献他人,自强是奉献的根基。青年人,正直风华正茂的年纪,当有自强之心,自强之意,把握好青春韶华,点滴积累,提升自我,努力进取,开拓创新,把自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在自强不息的拼搏进取中,创造辉煌,奉献社会。

付出是奉献的底色。奉献的本质就是付出,所以说付出是奉献的底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宣扬奉献的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我进步的精神支柱。甘于付出,敢于奉献,是个人自我价值的升华,是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青年人,应该继承优良传统,把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

“你退后让我来”,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奉献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奉献就在你我的身边。

杜富国,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2010年参军入伍,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2018年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出生在湄潭县太平村,坐落于遵义这个革命老区的一隅,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鲜艳夺目。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杜富国从军报国的志向明确,19岁的他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云南边防某部的一名战士,他工作尽心尽责,训练努力刻苦,淳朴、勤奋、钻研,成立领导眼中的“好苗子”。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手榴弹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同组战友安然无恙,他却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排雷负伤前对战友说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动中国”的丰碑上,更印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杜国富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的真正含义,担当不仅要敢于担当,也要善于担当。在杜国富身上,当面对危险和死亡的时候,他选择了让战友退后,自己挺身而出,他的大公无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担当”二字的最好解释。

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党的干部要善于担当,要不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调查研究,加强业务能力锤炼,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把担当职责履行好。

_月_日,在央视播放的“感动中国”的颁奖盛典上,我们的杜富国同志——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在边境的扫雷活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他没有退后,而是勇敢的向前迈进脚步,导致严重负伤,并把自己的双眼和双手奉献在这次的边境扫雷活动中,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平凡的军人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在此之前,杜富国先后进行扫雷1000多次,拆除雷2400枚,每一次的扫雷活动无疑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之前的每次扫雷活动都安全渡过,最后一次扫雷活动却让他永远的失去双眼和双手,再也无法拥抱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再也无法看见那一片由雷区变为绿油油的庄稼地。

他不仅是一名军人,还有另一个身份——共产党员。在入伍之前,杜富国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加入扫雷大队一年后,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因为他看见出任务时,在前面的战友都是共产党员,他们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身后的战友,他把前面的战友当成自己的榜样。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无数像杜富国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牺牲小家,牺牲自我,他们的肩上扛着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不能在危险面前退缩,要做铁骨铮铮的汉子。

国富则民强,民强则国盛,国盛则民安,民安则天下太平,杜富强以血肉之躯挡住危险,用鲜血证明这句话的重要性。他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共产。

时代楷模杜富国忘我排雷、舍身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众人,在困难面前他毫不退缩,勇于担责是我们青年同志学习的榜样,“你退后,让我来”是勇于担当的责任和气魄。

在受伤之后,有人问杜富国,“你为什么会用身体为战友挡弹片?”杜富国说:“我和战友是以命相托的兄弟,换了是谁,都会这样做。”在日常的排雷作业中,杜富国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技术比你好,让我来”,“班长,这种小事让我来就行了”,“你们让我走第一吧,我比较熟悉”。.。.。“让我来”,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源于对战友的保护,对工作的热忱,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他在生死关头“让我来”,在重担面前“让我来”,在生死关头“让我来”,“让我来”是军人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更是敢于承担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舍身忘我,传承砥砺战斗作风,新时代赋予军人新的使命和新的责任,新时代也需要我们广大青年新的使命和新的责任,有勇于担当责任的胆量和气魄,在紧要关头也能挺身而出,大喊“让我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排雷兵,是和平年代里离死神最近的人,他们为了清除雷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对于军人,敢于担当,为国奉献,不是一句承诺、一声口号,而是在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发生重大事件时,充分发挥新时代主心骨作用,杜富国正是这么做的。扫雷英雄杜富国在任务面前、生死关头对战友说“让我来”。他在任务当头冲锋在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生死一线舍身相挡,以“让我来”的新时代精神践行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忠实履行使命任务,身心力行谱写了新时代青春赞歌,悠扬而响彻云霄。

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扫雷英雄杜富国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如今他依然坚持每天跑3公里,做平板支撑,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军人,不能拖后腿。杜富国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直面磨难的刚毅品格,书写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他的精神感召着更多的“杜富国们”纷纷加入扫雷大队递交申请书。

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杜富国英勇负伤后,军地领导机关和医疗机构全力进行抢救。经多级医疗机构接力营救和精心治疗,目前杜富国已脱离生命危险。

英雄,流血显本色,壮举定乾坤。入伍以来,杜富国先后获得嘉奖2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1次,荣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杜富国面对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对同组的战友呐喊一声:“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战友一侧……。他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

认准了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必将成就一番事业。面对危险“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通道“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国这个年轻战士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体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爱,是支撑杜富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迹的爱;这种精神,是把爱国、爱军队和爱人民统一起来的崇高精神。杜富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切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在他和他的战友们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怕千难万险、不惜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扫除雷障为人民的“扫雷精神”得到了弘扬。

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这是杜富国灵魂深处最珍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们欣喜地看到,无数杜富国式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奉献在云岭大地。无数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召唤,纷纷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们在鲜艳的战旗上续写着我们的荣光。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五

杜富国,1991年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2021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2021年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一次。12月,陆军党委召开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向献身强军备战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

2021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同年5月16日,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同年5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同年7月31日,授予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并向其颁授奖章和证书;同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2021年3月,由“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担任主播的“播音员杜富国”系列节目开播。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六

我国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杜富国,在执行边境扫雷任务过程中,舍生忘死、身负重伤,失去了双眼双手。他的英勇事迹在网上传开后,广大网民既对年仅27岁的杜富国落下终身残疾感到痛心,更对他以身报国的壮举表达崇高敬意。媒体称,杜富国及战友们“每一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遗书放好,再去执行扫雷任务。每一天晚上回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复修改遗书”。这些年轻战士在地势险峻的雷场内人工排雷,待任务完成后,手拉着手徒步走过雷场的每一处角落,证明脚下这片土地已绝对安全。他们在携手行进中的歌声响彻边陲。

杜富国和他的战友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如果不是媒体宣传报道,恐怕我们很难想象,在和平年代里,像杜富国这样的年轻人每一天还要面临生死考验。而他们正是在用自我的生命与献血,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杜富国是那样的临危不惧,他在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便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细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猛烈的爆炸随即发生。他被炸成()了血人,永远地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在命悬一线的关键时,杜富国用奉献担当的精神诠释了谁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此刻实际行动上。有的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能说对党忠诚吗有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打埋伏、八小时之外找不到人,能说对党忠诚吗这样的干部,真到了关键时刻能靠得住吗”

塑造年轻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需要杜富国式的奉献担当精神。年轻干部虽不要在雷场扫雷,但时时事事要在人生路上“扫雷”:当工作中遇到“烫手山芋”时,敢不敢接手、能不能办好?当组织安排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时,是不是真心愿意去?当遇到挫折打击时,有没有打“退堂鼓”?当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冲突时,如何权衡把握?……如果年轻干部不能义无反顾地扫掉急功近利、拈轻怕重、眼高手低、贪图享受、作风漂浮的“雷”,而是精于自我设计、自我包装、拜高踩低、贪名图利,那就难以堪当大任,走不好成长成才之路,迟早要栽大跟头。现实中很多典型案例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身陷囹圄,遭到党和人民的唾弃,都是从看似小枝小节的地方出问题开始的,本质上是背弃了信仰、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最终误入歧途、追悔不已。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七

2018年11月,云南中越边境上的坝子雷场,几十名解放军战士手拉着手高唱着军歌,齐步踏过这片曾经埋有几千颗地雷的死亡地带,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乡亲们,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安全了,在队列中本来应该有一位名叫杜富国的战士,可是此刻,他再也没有机会拉着战友的手亲眼见证这特殊的时刻。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一个多月以前,此时的杜富国已经在边境扫雷部队中服役三年多,他出入雷场上千次,拆弹2400多枚,从一个年纪轻轻的边疆卫士逐渐成长为扫雷尖兵,这个九零后的战士甚至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雷神”,前不久他刚刚结婚,本该好好的享受新婚以后的甜蜜生活,他却毅然告别了妻子,返回了雷区战场。

10月11号,27岁的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再次踏上坝子雷场。杜富国轻轻的向艾岩挥了挥手,示意他远离爆炸物,“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在排雷现场最常说的一句话。爆炸的瞬间,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艾岩所在的方向,他挡住了四散的弹片和冲击波,时间被定格在了十四时三十九分。

距离爆炸点不足两米的艾岩在杜富国的保护下,只是脸部受到些擦伤,而身处爆炸中心的杜富国保护衣被冲得粉碎,棉条被烧得滋滋作响,鲜血混杂着爆炸的硝烟浸染了全身。

经过两天的抢救,杜富国终于保住了生命,然而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杜富国的父亲含着泪将儿子的伤情如实地说了出来,他颤抖着哽咽着,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慰自己的孩子,杜富国平静地微笑着,他让亲人们不要担心他会坚强。而他的妻子王静知道,这个男人习惯了把所有的痛苦一个人咽下去。作为妻子,她要做的就是,在丈夫的身后撑着他,照顾他,从今往后成为他的眼睛。

随着最后一片雷场的交接,曾经的死亡地带正在被乡亲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实的双手开拓成满山的田地。曾经的雷场上,一棵棵树苗正在蓬勃生长,一簇簇老山兰默默吐露着芬芳。这老山兰不就是我们的英雄之花吗?杜富国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见过最美的风景,就是在我扫完的雷区上面盖上房子,老百姓可以安心种地生活。”虽然他再也无法亲手触摸这片重获新生的红土地,再也无法亲眼领略这和平宁静的风景,可是在他内心深处早已装下了这最美丽的画卷。

告别婚房,走向雷场,那是军人的使命;你退后让我来,那是勇者的担当;岁月静好,那是英雄的守护;人民安宁,那是国家的誓言。

2015年6月,上级决定抽组人员赴云南执行扫雷任务。听到这一消息,杜富国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南疆雷患迟滞沿边经济发展长达30多年,有的村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冒险趟雷区,有个村寨87人被炸得只剩78条腿。每当看到这些报道,杜富国的心里都久久难以平静,恨不得马上把雷魔彻底铲除,还人民安宁,促边境发展。

当杜富国把请战书交给连队后,有的战友劝他:“地雷可不认人,何必去冒这个险?”但他却认为,作为人民子弟兵,人民有危难,国家有需要,理应冲锋在前。不少战友见杜富国如此坚定,也纷纷报名。杜富国将微信名取作“雷神”、qq昵称标为“征服死亡地带”,以此激励自己建功雷场。就这样,杜富国和来自不同单位的400余名战友,踏上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新征程。

“跟死神打交道,没有两把刷子不行”,这是排雷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干工兵,杜富国是半路出家,第一次摸底考核,排雷理论只得32分,技能课目也是一塌糊涂。杜富国告诫自己,想担当就要有硬本领,想干事就要有真本事。为掌握排雷理论,他把知识要点制成小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背一背;为训练探雷针手感,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将营房前的草皮翻了个遍;为娴熟操作探雷器,将铁钉、弹片等混合埋设,采取斜放、覆盖等方式增加难度,把笨拙的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3个月临战训练结束,杜富国所有科目考核全优,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爆炸物排除方法,实现了从“门外汉”到“专业通”的成功转变,拿到了走向扫雷战场的“入场券”。

排雷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军事任务之一,排雷兵走的是“阴阳道”,拔的是“虎口牙”,过的是“鬼门关”,每上一次雷场,就是一次生死考验。有一次,杜富国和班长许猛搜排作业时,发现一枚性能不稳定、杀伤威力大、装有诡计装置的反坦克地雷,这是他们首次遇到这种情况,手里都捏了一把汗。许班长命令杜富国退后、他来处置。可杜富国知道,人工搜排是生死相依的团体战,谁多排一次就多担一分风险,也能多给战友一分保护,回想一年来每次遇险许班长总是冲在前面,杜富国强烈地意识到,危难关头自己也应该挺身而出。杜富国立即拉下面罩抢先站到地雷前说,“班长,让我来!”他小心翼翼清除浮土、去除伪装层、拆除诡计装置,那一刻杜富国虽然全身被汗水浸透,但特别激动,他为成功排除首枚反坦克地雷而骄傲,为人民群众消除一处雷患、一份平安而自豪。

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这是排雷兵的真实写照。记得和队友唐世杰排雷作业时,发现一枚引信朝下的40火箭全备弹,清除表面浮土后,又连续发现4枚,并且引信裸露在外,处置不当就会引爆“雷窝”,这是排雷最危险的情况之一。唐世杰主动请缨,杜富国以组长的身份命令他撤到安全区域,自己上前排除了一触即爆的雷患。其实当时杜富国也很发怵,但作为一名党员骨干,危急关头就应该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雷场就是战场,随时面临伤亡。去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在作业时突遇一枚加重手榴弹爆炸身负重伤。从此,他再也不能拥抱亲爱的妈妈,再也不能看见心爱的妻子,再也不能和战友们并肩征战雷场,但他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让杜富国高兴的是,在他负伤一个多月后,56名战友手拉手、唱着歌,趟过当初血染的雷场,将其圆满移交当地政府;让杜富国欣慰的是,扫雷任务部署后,大队官兵人人再次递交请战书,继续战斗在一线,履行着他未完成的使命,杜富国等着他的战友们胜利归来!

杜富国虽然对排雷中的伤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知道自己失去双手双眼后,他也是心乱如麻。有过担心,担心自己还这么年轻,本该尽孝的年纪却因伤残让父母以泪洗面;有过彷徨,彷徨将来面对新的生活时是否能撑得下去;有过无助,无助自己连最简单的吃饭如厕都显得这么艰难。

前段时间,参加过边境作战的5位战斗英雄来到杜富国的身边给他加油打气,双目失明的安忠文英雄教杜富国如何使用盲人手机学习娱乐,双腿截肢的王曙光英雄讲述他如何考研读博、成家立业的收获体会,这些都让杜富国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杜富国知道今后的路还很长,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必须勇敢走向新的战场,迎接新的挑战。

洗脸,对正常人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可对于杜富国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妻子搀扶着他去洗漱间时,杜富国悄悄记下了下床后的步骤,但当自己尝试时,用残臂开门是最大难题。一次不行,再来一次,臂弯磨出血痕后也不放弃,坚持训练了4天才拧开门。为了圆播音主持梦,他每天跟着手机软件学普通话,跟着妻子的朗读背记内容,当花一周时间把500多字的排雷故事完整播出后,杜富国仿佛又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他深知:想要活得更有价值,就必须经受伤残的考验,不断接受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让伤后余生更加出彩。

在炮台山创造世界爆破史上新纪录。

1992年,珠海机场扩建迫在眉睫,却被炮台山拦住去路。炸掉它,是最佳方案。

一筹莫展之际,钱七虎带领团队七赴珠海,反复试验,最终设计出科学可靠的爆破方案。那一年的12月28日,1.2万吨炸药在38秒内分33批精确起爆。

直到今天,被称为“亚洲第一爆”的炮台山爆破,仍保持世界最大爆炸当量的爆破纪录。

科技强军,为国铸盾。钱七虎始终放眼国际前沿,急国家之所需,制定了我国首部城市人防工程防护标准,提出并实现全国各地地铁建设兼顾人防要求;2000年,他参与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的专著《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2004年,他开创了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先后组织编制了全国20多个重点设防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有力促进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他参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的战略咨询,提出能源地下储备、核废物深地质处置、盾构机国产化等战略建议,多次赴现场解决关键性难题。

钱七虎一生获奖无数,其中一项格外特别:201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称号。

非常之奖,缘于非常之功。21世纪初,钱七虎建议在长江上修建越江隧道。后来,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上马。这个工程是当时已建隧道中地质条件最复杂、技术难题最多和施工风险最大的,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

而专家委员会主任的重担,落在了钱七虎肩上。设计单位提出采用“沉管法”的建设方案。但钱七虎调查发现,三峡等水利工程减少了长江下游泥沙含量,江底冲刷大于淤积,“沉管法”存在较大隐患。由他提议并经反复论证,盾构机开掘成为最终建设方案。

后来,钱七虎又攻克盾构机突发故障停工等一系列重大难题。2010年5月,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运营。当年,这项工程获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10多个奖项。

峥嵘岁月矢志强军报国。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血腥的战争逼迫邻近的江苏昆山人民流离失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钱七虎在家人逃难途中出生。因家中排行老七,取名“七虎”。

解放后,依靠政府的助学金,钱七虎完成了中学学业。在强烈的新旧社会对比下,他心中深深埋下了矢志报国的种子。

1954年8月,钱七虎迈进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大门,成为哈军工组建后招收的第三期学生。18岁那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一心为党、忠贞报国的壮丽人生。

“当时防护工程专业选的人很少,因为要跟黄土铁铲打交道,但是我始终服从组织分配,让我学什么就学什么。”钱七虎说,大学6年他只回过一次家,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学员,是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1960年,钱七虎又被选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深造。1961年,周恩来总理赴苏联参加苏共二十二大会议,期间周总理接见了中国留学生,并合影留念,勉励大家努力学习,回国后更好地建设新中国。钱七虎深受鼓舞。

1965年,钱七虎学成回国。从那时起,为国家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就成了他毕生的事业追求。

“国家间的军事竞争就像两个武士格斗,一手拿矛、一手持盾,拼的是矛利盾坚。我军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敌人先打了我们,我们要保存力量进行反击,靠什么?靠防护工程。”钱七虎归国后有一段时期,我国面临严峻的核武器威胁,在他看来,防护工程是“地下钢铁长城”,也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他的使命就是为国铸造最强盾牌。

钱七虎在核空爆防护工程理论与设计方法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研制出国内第一套核爆炸压力模拟装置,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相关成果被编入国家规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新型钻地弹、钻地核弹,动辄数十米的钻地深度和巨大的威力让人不寒而栗。为此,钱七虎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深地下超高抗力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并带领团队开始了艰难攻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研究,他和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构建了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研究了地冲击诱发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运动规律和深部施工灾变孕育演化机理,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装上了“金钟罩”。

杜富国,1991年出生,贵州遵义市湄潭县人,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8年多的军旅生涯中,他有过3次重要选择:第一次是参军来到云南某边防团,他原本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边防战士,却选择参加扫雷;第二次是来到扫雷队后,队长发现他的炊事技术不错,有意安排他当炊事员,但他选择到一线扫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险时,他选择让战友退后,独自上前排雷。

“当兵就要上战场,国家有需要,我们应该站出来、顶上去。”2015年,当驻守边防的杜富国得知上级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奔赴排雷战场。

在执行排雷任务的3年里,杜富国常常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千余次进出雷场,累计作业300余天,搬运扫雷爆破筒15吨多,排除各类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起。

“你退后,让我来。”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他说:“我只是做了军人应该做的事,假如再给我机会,哪怕一千次、一万次,我也会坚守初心,做出同样的选择!”

负伤后,杜富国依然保持战斗的状态,从走路跑步、穿衣吃饭等最基本生活技能开始,每天积极投入康复训练。同时,他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态度,练体能、练写字、学知识,渐渐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

杜富国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荣获“时代楷模”“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19年,当选“最美奋斗者”。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八

“经南部战区陆军党委研究决定,给你记一等功1次。现在,为你颁授奖章和证书……”2018年11月24日,一场特殊的授奖仪式在排雷英雄杜富国的病房中庄重举行。10月11日下午,中士杜富国在雷场作业时让战友退后,独自处置不明爆炸物,突遇爆炸,下意识地向身后战友那一侧倒去,英勇负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荣立一等功,英雄背后留下一方净土。生活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当向那些为民负重前行的英雄致敬,更要力行致远。

负重前行当牢记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若心中没有人民、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便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负重前行当勇于担当。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折射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境界,体现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精神,彰显“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无畏气概。于党员干部而言,“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品质,__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领导干部要敢于真干事就要坚持不推诿扯皮,做“太平官”,遇事不回避、不躲避,直面问题的存在,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负重前行当履职尽责。“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增强责任意识、作为意识,不断改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在其位谋其政,立足本职,勤业敬业,为国家、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始终以身作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____________的满意答卷。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无尽的付出,不尽的努力。作为党员干部,在____________的航船上需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扛重担,接重任,带着使命负重前行。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九

得知杜富国的遭遇,“滚雷英雄”安忠文急忙赶到医院。介绍完自己的伤后生活经历,这位坚强了一辈子的老人,却背过身哭了:“我没有眼睛,但是还有手,富国连手都没了,他以后可怎么办啊?”

从医几十年,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科主任刘宏亮从未遇到过杜富国这样的病例。“哪怕还有一点儿视力,或者一根指头也好啊。”刘宏亮说,视觉和触觉是一个人感知外界最重要的两个通道,但这两个通道在杜富国身上关闭了,连一条细小的缝隙也没留下。这意味着,杜富国今后要实现生活自理、人生自立,将非常困难。

对于这些,刚从昏迷中醒来的杜富国并不知情。他甚至还充满信心地对医生说,自己要抓紧康复,早一天回到雷场。

云南边境的雷场战位,杜富国再也回不去了。等待他的,是更大的“人生雷场”,其中遍布的未知与苦痛,随时可能像地雷般炸响。

2018年11月17日,杜富国负伤后的第38天,医生和部队领导告诉他全部的伤情。刚才还靠在床头有说有笑的杜富国,瞬间呆住了,无边的沉寂,弥漫了整个病房。许久过后,他轻声吐出一句话:“我知道了,请大家给我一点儿时间。”

“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倒下去,他还活着,应该怎么对待他?”

杜富国自问自答,说出了他经过多个不眠之夜找到的答案:“不要管他,也不要扶他,让他自己站起来!”

这是一条充满荆棘和痛苦的康复之路。

上士田俊,杜富国的同班战友,是他与医护人员一起,辅助杜富国学习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一个心灵手巧的成年人,突然要像婴儿一样从拿勺子开始学起,而且做得还不如婴儿,你能想象那种煎熬吗?”田俊介绍说,在扫雷排爆大队,杜富国是出了名的聪明能干:窗外的简易防盗板是他钉的,转运爆炸物的沙箱是他做的,连队的临时灶台是他砌的……可如今,他不得不“系统重置”,从零开始。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其实,最初照亮杜富国内心的,除了组织的关心、战友的鼓励、社会各界的厚爱,还有他对现代医疗技术的期望。

为了让杜富国早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西南医院组织国内外10多位专家集中会诊,为他制订康复方案,专门引进先进的肌电手和视觉补偿系统,这让杜富国一度可以依托工具做出简单的抓握动作,但由于缺乏人体的视动反馈,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我在黑夜中找到了自己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未来。”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十

“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呼唤更多像杜富国那样的英雄战士、时代新人。”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媒体,陆续在重要版面页面、重要时段集中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向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致敬,掀起了宣传报道排雷英雄杜富国先进事迹的又一波热潮。

《人民日报》20日刊发长篇通讯《强军思想引领下的英雄战士》并配发评论《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文中写道:“广大官兵要自觉向杜富国学习,‘听党话,跟党走’;时刻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时刻牢记我军宗旨,用生命担当使命,用奋斗书写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杜富国在雷场上一次次‘让我来’的英勇壮举感动了中国,被人们称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新华社19日播发长篇通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并在《时代需要“让我来”》的评论中写道:“杜富国‘让我来’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他给新时代青年官兵心中立起了一个打赢的标杆,履行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标杆,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观的标杆。”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节目19日播出《时代先锋——扫雷英雄杜富国》,并配发短评《铮铮铁骨富国卫疆》。《光明日报》20日在头版刊发题为《排雷英雄》的人物通讯并配短评《时代呼唤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解放军报》20日在头版刊发长篇通讯《英雄壮举撼边陲》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做忠诚战士当时代新人》。

杜富国同志英勇负伤以来,中央媒体和云南、贵州两省主流媒体多次深入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等地深入采访,践行“四力”要求、讲好英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挖掘采访英雄事迹。杜富国负伤之地在麻栗坡县,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和优势,及时跟进报道杜富国先进事迹,大力弘扬英雄精神,为深化改革加油,为脱贫攻坚鼓劲。《云南日报》、云报客户端、云南网、《春城晚报》等系列报刊网端先后刊播了大量形式多样的稿件,深入宣传报道杜富国先进事迹。其中,《云南日报》去年11月以来先后刊发了《用热血守护边陲安宁》《以担当践行忠诚誓言》《扫雷勇士的身姿》《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雷场又见老山兰》《意气相期共生死》等一系列稿件,将杜富国们的英雄事迹广泛传播。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十一

事情发生一年之后,杜富国慢慢地习惯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每次有医生前来协助他进行复健治疗,杜富国都积极配合。不过,即便有很多人都在齐心协力地帮助杜富国,可身体是自己的,很多医疗过程中的锥心之痛,还是得由杜富国自己来承担。

杜富国全身遍布了很多因为爆炸导致的伤痕,这些伤痕呈凸起状而且还都有毒,需要长期依靠打针来进行调理。每次打针时,一打就是六十针。

想想我们平时打一针都害怕地瑟瑟发抖,又何况是六十针。每次医生过来时,身边总会跟随几个壮实的士兵,普通人一定想不到,这几个士兵,竟然是用来按住杜富国,以免他因为打针过程中的剧痛,而影响医生正常操作。可想而知,这六十针,需要杜富国经受多大的痛苦才能承受得住。

平日里,原本可以雇佣一个阿姨来照顾自己的杜富国,却坚决不要别人来帮助自己。他坚决要求,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完成自己生活中的日常所需,他并不想因为这次意外,就彻底成为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

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琐事中,身体不便的杜富国明明非常吃力,可他却一定要亲力亲为。也许对他而言,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感知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价值。

早上醒来,杜富国会根据医生教授的方法自己穿好衣服,而穿衣服前,他首先要做的,便是用自己残缺的双臂把衣服架起来,然后再用自己的鼻子,来感知衣服的正反。在衣服穿好之后,杜富国还要坚持自己叠被子,而且按照一个军人的标准,杜富国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被子,叠成像以前一样的豆腐块儿。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十二

“经南部战区陆军党委研究决定,给你记一等功1次。现在,为你颁授奖章和证书……”2018年11月24日,一场特殊的授奖仪式在排雷英雄杜富国的病房中庄重举行。10月11日下午,中士杜富国在雷场作业时让战友退后,独自处置不明爆炸物,突遇爆炸,下意识地向身后战友那一侧倒去,英勇负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荣立一等功,英雄背后留下一方净土。生活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当向那些为民负重前行的英雄致敬,更要力行致远。

负重前行当牢记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若心中没有人民、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便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负重前行当勇于担当。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折射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境界,体现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精神,彰显“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无畏气概。于党员干部而言,“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品质!

负重前行当履职尽责。“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增强责任意识、作为意识,不断改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在其位谋其政,立足本职,勤业敬业,为国家、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始终以身作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新时代的满意答卷。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无尽的付出,不尽的努力。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航船上需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扛重担,接重任,带着使命负重前行。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十三

在叠被子的过程中,杜富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床边摸索,折叠、拍打自己的被子,最后再把叠好的被子艰难地移到床头。

众所周知杜富国根本不需要这么做,也没有人要求他这么严格对待自己,可每当想要劝他随意一点的人刚开口,杜富国就会马上拒绝,并且表示,自己身体虽然受到了重大的残缺,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以后的人生就可以懈怠。

同时,即便每天只要好好接受治疗,军队便会按时给杜富国发放经济补贴以维持他的正常生活,可杜富国却始终要求,自己一定要从事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于是,播音主持的工作便慢慢融入了杜富国的生活。

就像大家所说的,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重新打开一扇窗。以往只知道拼命训练、认真排雷的硬汉杜富国,在这次受伤后,竟然出奇地发掘出了自己播音主持的新技能。

每次轮到杜富国的节目,连队里的将士们都会非常认真地倾听,也许是人生中有了太多深刻而复杂的经历,从来没有专门学习过播音主持的杜富国,在这一刻却声音格外的洪亮,并且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再加上他亲身经历的各种感人事迹,让很多听众都不禁感动到落泪。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十四

杜富国——又一个英雄的故事在云岭大地、军营内外被人们争相传颂。

应对险象环生、突如其来的险情,是把危险留给自我,还是研究自身安全。杜富国,这名90后战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为了保护战友,不幸英勇负伤,失去了双手、双眼。杜富国的选择,令人感概,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入伍以来,杜富国始终把忠诚和信仰镌刻在灵魂深处,把使命和职责矗立在南陲边疆,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扫雷战场,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务面前、关键时刻、危急关头,用一次次“让我来”的铁血担当,诠释了当代革命战士坚决听党指挥、勇于献身使命的铮铮誓言,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为祖国为人民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时代风采。

杜富国同志在参与文山边境扫雷作业中,始终牢记使命、冲锋在前,不怕吃苦、不畏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使命担当,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作风,是“老山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杜富国应对这牺牲的危险,挺身而出、英勇无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誓言,杜富国是是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用奋斗书写时代篇章的光辉榜样。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十五

2019年2月18日,杜富国以自己强大的坚韧力和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成功的感动中国上万甚至更多素不相识的人民群众,成功的被选为了“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当身残志坚的他,站到感动中国人物节目的舞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台下无数素不相识的观众,都留下了参杂着无限敬佩和心疼的眼泪。

此外,各种“云岭楷模”、“时代楷模”、“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也伴随着杜富国坚韧不拔、不因为眼前的困境而自暴自弃,接踵而至。

如今,杜富国日复一日的在连队中,从事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即便身体因为军队任务而出现了如此巨大的残缺,也不曾过度抱怨。反而时刻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始终从容面对眼前的苦难,成为了无数青年儿童们的时代楷模。

在杜富国的人生里,有过因为努力工作而获取的巨大荣誉,也有过因为意外而不得不去接受的可怕灾难,可不论生活带给杜富国什么样的境况,他都从来不会过度狂喜而骄傲、或者过度悲伤而消沉。

在杜富国的身上,小时候就存在的那一份坚韧从未消失,就像出生时候的他,虽然家境贫寒而生活艰苦,却总是能够在每天一点点的收获中苦中作乐。相信在以后的日子,杜富国会因为自己内心的美好,而重新获得更加灿烂的人生。

八一勋章杜富国事迹简介篇十六

(完整)

,供大家参考。

在杜国富身上,当面对危险和死亡的时候,他选择了让战友退后,自己挺身而出,他的大公无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担当”二字的最好解释。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一勋章“杜富国”优秀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在这样的雷场排雷,每天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成为排雷兵的3年里,杜富国出入雷场1000余次、排出了2400多枚地雷、处置各类险情20余起,身心经受的考验可想而知。

受伤之初,杜富国的手臂常有“幻觉痛”,感到手还在,“手指头”会痛。这种疼痛有多痛?陪护战友问医生,医生答复说:“就像刀子割肉一样痛。”

面对探视,杜富国习惯性地试图起身敬礼,但没能成功,只能动了动右胳膊。这名老兵,再也不能敬军礼了。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扫雷四队队长李华健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他手那么巧,如今却没了手;那么爱笑的他,却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

是的,昔日杜富国那双有力、灵巧的手,精通爆破、搜排、销毁等各项技能,还探索出开辟通路“田字切割法”、人工搜排“十六字要诀”,设计制作10余种安全转运沙箱,有效提高了排雷效率和安全系数。

威力巨大的爆炸不仅夺走了杜富国的双手和双眼,还在他的脸部、四肢、胸腹等处留下触目惊心的疤痕。起初,历经5次大手术之后,每隔10天左右,杜富国还要一次性注射20针以上的瘢痕消退针,针针注入神经血管密布的瘢痕深处,每一针都伴着剧痛。时至今日,这些疤痕依旧,记录和见证着那次爆炸的恐怖和英雄经历的伤痛。

又一个3年过去了。这3年,在杜富国身上,关于伤痛的故事有太多,每个故事都让人鼻子发酸。就在前不久,记者曾电话采访杜富国,聊起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磨砺,末了,记者问他,疼吗?后悔吗?他答,疼,不后悔!放下电话,那句“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的歌词长久在记者耳畔回荡。

2010年12月,杜富国在遵义市湄潭县的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旁,穿上绿军装,戴上大红花,成为一个兵。前往军营那天,杜富国仰望红军塑像,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从此开始自己的军旅征程。

崇拜谁,就会。

学习。

谁。心里装着谁,就会越来越像谁。自幼根植内心的红色种子,在军营这片沃土萌发,成为杜富国的力量之源,让他始终不放弃、始终不迟疑,永远不懈怠、永远不退缩。

正因此,当得知云南一个村寨87个人被地雷炸得只剩78条腿时,杜富国毅然递交请战书成为一名排雷兵;当直面生死时,杜富国挺身而出,把勇敢、坚强、舍己为人这些充满血性和大爱的词语,写在人们心中。那句“你退后,让我来”,也和他的名字一道印在了边境扫雷战场,印在了飘扬的红旗上,印在了“感动中国”的丰碑里。

回首杜富国的从军路,列兵时就被破格推荐参加预提指挥士官集训,上等兵期间就担任副班长……他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每一步都留下印记、走得精彩。

可在扫雷队的战友刘新未印象里,杜富国其实并不算聪明。刚加入扫雷队,杜富国就遭遇了“雷区”——排雷理论知识。第一次摸底考试,杜富国连猜带蒙考了32分。但很快,刘新未就发现,杜富国这人不一般,“他年纪轻轻,骨子里却充满力量”。只有初中文化的杜富国找来一摞专业书籍,别人娱乐时他在学习、别人睡觉后他还在学习,于是,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第二次考试57分、第三次70分,第四次90分。

有一位作家说:“士兵的力量不仅仅在他自己身上……还在于他生长的古老土地上,在于他从祖辈继承下来的多年形成的历史之中。”

杜富国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一个小村庄,他家紧挨着一条县道。这条路,当年红军长征强渡乌江、保卫遵义会议召开时走过;这条路,杜富国从蹒跚学步到投身军旅,走了19年。

杜富国就读的小学旁有一座红军烈士坟茔,他曾问过老师为何墓碑没有名字。老师告诉他,长征中牺牲了很多战士,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没有留下姓名。后来,杜富国常想起这段对话,那些被历史铭记的无名英雄,在这个孩子心中留下了关于家国情怀、牺牲奉献的最初认知。

从“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汲取梦想精神力量,做“追梦人”,树牢人生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杜富国就读的小学旁有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坟墓,老师曾告诉他们红军长征中牺牲很多的人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杜富国自小将这些英雄视为榜样并且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要做英雄。翻看他的军旅生涯实绩,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雷排爆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次。即使在受伤康复期间,他成为了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的播音员,受聘为北京大学青年立德树人工作指导老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杜富国获得“八一勋章”提名。虽然目不能视,袖口空空,但杜富国曾说“虽然没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虽然失去光明,只要心中升起太阳,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梦想是最遥远的,但却是最有力量的,有了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找到了信念。青年们要做“追梦人”,无论是求学或是工作,要做排头兵,要做榜样者,要“奋楫”追梦,脚踏实地干出自己的精彩。在心里坚定的树立起发展目标,定下每天必定完成的计划,将梦想铭记于心里,将行动落实在实际中,星光定不负赶路人。

从“做负以责任并敢挑重担的人”汲取担当精神力量,做“赶路人”,勇挑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重担。“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对杜富国的评语。在日常生活中,杜富国作为连队的“三小工”,他几乎每天都拿着钳子、螺丝刀、试电笔,在院子里敲敲打打。只要有人喊一声“富国”,他就会立刻出现。战友家里遇到困难他都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并且积极动员组织战友之间互相帮助,同组战友艾岩的父亲重病住院,他二话没说从银行卡里转出1.2万元给了艾岩,再去找朋友借钱来凑。当代青年,要学习杜富国的担当精神,敢于冲锋在前,敢于挑重担,做“百事通”,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去,平常时候看得出来,要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气势处理急难杂症,更要努力提升本领,大事小情冲锋在前,勇担人生赋予你和锤炼你的重担,让青春在浴火中重生。

今年的7月4日,在贵州大学2022届。

学生。

毕业典礼上暨学位授予仪式,排雷英雄发表毕业感言,用三句话警示自己更送给在场的毕业学子,话语朴实、发自肺腑,让我们从他的个。

人事。

迹和精神话语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力量。

从“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汲取进取精神力量,做“奋楫者”,攀登人生一座又一座的高峰。自从受伤以后,杜富国除了积极的接受身体上的治疗,一刻没有停歇的丰盈自己。他请妻子买来智能音箱,听新闻、听书也听音乐。在看康复期间,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会在操场上跑步,依靠战友的帮助,最少的时候跑3公里,状态好的时候能够跑10公里,杜富国说,在那里自己能更清楚的听到军号声,感觉战友就在自己身边。一个内心拥有了激情和信念的人,是不会被轻易打倒的,“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当人生给予了你另一种选择,是“躺平”,是自怨自艾,还是奋斗,是“奋起拼搏”。杜富国毅然选择了后者。保持智慧和激情,是对人生中无论哪种境况都能坦然豁达面对,顺境逆境毅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并将这种精神带动身边的人,正如杜富国陪护战友刘新未所说,“其实是他在感染我。”刘新未说,原本性格内向的他,在陪护杜富国3个多月的时间里,唱过的歌比前2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积极向上的人总会时刻饱含对生命的热爱,让自己强大,也照亮身边的人。当代青年要学习杜富国的精神,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勇敢攀登,努力拼搏,不给青春留下任何遗憾,即使遇到困境和坎坷要保持激情和内心的定力,勇敢战胜一切困难。

热点推荐

上一篇:打牌检讨书(优秀10篇)

下一篇:最新刘秀祥事迹观后感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