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登鹳雀楼鉴赏感悟 登鹳雀楼诗词鉴赏(精选16篇)

2023年登鹳雀楼鉴赏感悟 登鹳雀楼诗词鉴赏(精选16篇)

小编:XY字客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感悟,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感悟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感悟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断阔进取的精神。作者不断地去看更大的世界,不断地去欣赏更美好的景致。用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对抗时间的流逝,去面对世界的浩大。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夕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的景象也是壮阔的,气势雄浑。这里,诗人是运用了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先生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文档为doc格式。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三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5。千里目:眼界宽阔。

6。更:再。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四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

加暗淡,可称为静景,为静怡之美;黄河向海而流,这不是所谓“定格”,而是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雄壮气势存于永恒的运动中。两句动静结合,形成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又瞬息多变的壮丽图画。

虚实结合。

首句着笔远景,天空一轮白日西沉消失在万山丛中,次句由楼下近景奔流的黄河延伸,直至远方的海洋。这样,西边的落日和东边的流水,把看得见的落日和意念中的.大海(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结合起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巧妙溶合为一,由远及近再及远,使画面无边的宽广和深远,这样着墨也为后两边诗词安排了无穷的遐想。

景入理势。

日本遣唐使高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思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哲人似的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全文对仗。

该诗是一篇全篇都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色由四个五言句组成,共分为两联,绝句没有对仗的硬性规定,所以一般可以不对仗。很多对仗的绝句也只是有一个对仗句了。而出现两个对仗句式时很容易造成堆砌的感觉,处理不好会非常僵化。这首诗首联采用正对,句式极为工整,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相关评论。

《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余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这三首中,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王之涣、畅当的诗则是五绝,均题作《登鹳雀楼》。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脍炙人口,畅当的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畅当之诗终输一筹,没有王诗有韵律、有激情,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2011年9月,根据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对唐诗影响力的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一书。其中,《登鹳雀楼》排名高居第四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五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王之涣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七

引言:《登鹳雀楼》,唐诗名,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为著名作品之一,下面就和一起品味这其中的诗意吧!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

【诗意】。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八

这首诗是一首五绝,只有二十个字。我们先看一下诗题:《登鹳雀楼》,如果把“鹳雀”去掉,它就是“登楼”,而其实这个诗的原名就叫《登楼》。“鹳雀”两个字是宋人后来把它加上去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鹳雀”,是鸟雀的“雀”,其实还有一种版本是喜鹊的“鹊”。鹳雀楼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这个楼已经没有了——元代初年毁于战火。其实这个楼的修建,是南北朝的北周时期修建的。当时修建它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军事筑楼,历经隋唐与宋到元代初年在战火中间被毁掉了,一共存在了大约七百多年的时间。鹳雀楼虽然是一个军事筑楼,但是后来它的军事功能淡化了,却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人写登鹳雀楼的诗,其中写得最好的就是王之涣的这一首。

这首诗的内容。

下面我们先看看这一首的四句,二十个字,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何它会这么有名。我们先看首句:“白日依山尽”,这个首句,它写了两个意象:一个是“白日”,即落日,“依山尽”是一轮落日傍着远处的山冉冉下沉,一直到最后全部沉落在地平线下面,这是写落日的晚景。这是首句。王之涣写诗、写景有一个特点,他所写的景都是大手笔的景。换句话说,王之涣写的这个景色是非常开阔的,他不是写那种局部的小景,比如写一个虾,写一朵花,写一片草。王之涣的景色描写非常好。这种写法也非常适合他作为一个边塞诗人,写那个边塞景色的时候所用的习惯,这是首句。

次句“黄河入海流”,鹳雀楼有一个特点,它的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它的下面是滚滚而去的黄河水。所以,可以看到黄河,但是至于入海,那肯定是看不到的。在山西——咱们且不说永济——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如何能看到黄河入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句跟次句的两句写景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了。首句的“白日依山尽”是实景,次句的“黄河入海流”是虚景,这个景色的描写是虚实结合来写的。“入海”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而“白日依山”是所见之景,一实一虚、虚实结合,但是虚实结合仅仅是它的局部特色。并不是全诗的特色,仅就写景而言这两句是很有特色的,一实一虚。

后两句名气更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穷”字是我们理解这首诗非常关键的一个字。这里要区分“穷”的古义和今义:“穷”的今义是没钱,但是“穷”的古义不是没钱的意思,“穷”的古义是尽,我们今天说的“穷”,古人不用“穷”表达,而用“贫”,古人的“贫”相当于今天的.“穷”,古人的“穷”相当于今天的“尽”。所以“欲穷千里目”就是想让我们的眼看得更远,能够看到千里之遥的地方,那就需要在鹳雀楼上再登一层。鹳雀楼一共三层,我们根据最后一句来看,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原本所处的大概是比较低的楼层。他觉得想要看得更远,那么就需要登得更高,你才能看得更远。因而才有了后两句——非常有名的哲理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将全诗的格调大大提升了。这首诗之所以有名,其实并不在前两句的写景,这首诗的名气,完全在于后两句的说理。所以我们今天去欣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实最重要的应当看到这首诗它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九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十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是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的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且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就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是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历代评论。

《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诗薮》:对结者须意尽,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着一语不得乃可。

《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增订唐诗摘钞》: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而庵说唐诗》:作诗最要眼界开阔。鹳雀楼,今在河中府。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已极壮观。而之涣此作,亦遂写煞。

《唐贤三昧集笺注》:上二句横说楼所见之大,下二句竖说楼所临之高。

《唐诗别裁》: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唐诗笺注》:通直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沈存中曰:“鹳雀楼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以虚笔托之。

《诗法易简录》:先写登楼,再写形胜、便嫌平衍,虽有名句,总是卑格。此诗首二句先切定鹳雀楼境界,后二句再写登楼,格力便高。后二句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此种格力,尤臻绝顶。

《唐诗近体》:王尧冲曰:首二句已尽目力所穷矣,下作转语,言若欲穷目力之胜,庶此楼上再上得一层更好。此诗人题外深一层作此虚想也。

《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馀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十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更多。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十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写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画有古诗内容的图画、《登鹳雀楼》课件、自制古诗挂图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画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你抬头看那天边,一轮落日,伴这群山渐渐落下去。

(3)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二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那看那黄河奔腾、咆哮着向那大海一泻千里。

(3)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三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景色真美啊,你还想看到那更远的美景吗?

(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3、出示第四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再登上一层吧,那样会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的'。

(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二、观看课件,学习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1、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我们一起来念一念。(3遍,和古诗解释)2、教师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指字认读。(变换节奏念)三、用肢体动作来吟诵古诗,并感知韵律美。

1、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2、请幼儿来表演。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随堂测试题。

一、变色龙。(多音字注音组词)。

二、咬文嚼字。(解释下列词语)。

1.白日:______2.千里目:______。

3.穷:______。

三、名句赏析。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3.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古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另两句激励人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为doc格式。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十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写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画有古诗内容的图画、《登鹳雀楼》课件、自制古诗挂图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图画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你抬头看那天边,一轮落日,伴这群山渐渐落下去。

(3)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二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那看那黄河奔腾、咆哮着向那大海一泻千里。

(3)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2、出示第三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景色真美啊,你还想看到那更远的美景吗?

(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3、出示第四幅图。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老师用概括性语言总结:

陈老师看见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再登上一层吧,那样会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的'。

(3)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陈老师用完整的话说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来跟着老师来说一说吧!

1、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我们一起来念一念。(3遍,和古诗解释)2、教师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指字认读。(变换节奏念)三、用肢体动作来吟诵古诗,并感知韵律美。

1、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2、请幼儿来表演。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随堂测试题。

一、变色龙。(多音字注音组词)。

二、咬文嚼字。(解释下列词语)。

1.白日:______2.千里目:______。

3.穷:______。

三、名句赏析。

1.前两句是诗人所______,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3.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古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请你写出另两句激励人们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十四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周复纲说,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

加暗淡,可称为静景,为静怡之美;黄河向海而流,这不是所谓“定格”,而是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雄壮气势存于永恒的运动中。两句动静结合,形成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又瞬息多变的壮丽图画。

虚实结合。

首句着笔远景,天空一轮白日西沉消失在万山丛中,次句由楼下近景奔流的黄河延伸,直至远方的海洋。这样,西边的落日和东边的流水,把看得见的落日和意念中的.大海(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结合起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巧妙溶合为一,由远及近再及远,使画面无边的宽广和深远,这样着墨也为后两边诗词安排了无穷的遐想。

景入理势。

日本遣唐使高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思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哲人似的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全文对仗。

该诗是一篇全篇都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色由四个五言句组成,共分为两联,绝句没有对仗的硬性规定,所以一般可以不对仗。很多对仗的绝句也只是有一个对仗句了。而出现两个对仗句式时很容易造成堆砌的感觉,处理不好会非常僵化。这首诗首联采用正对,句式极为工整,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相关评论。

《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余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这三首中,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王之涣、畅当的诗则是五绝,均题作《登鹳雀楼》。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脍炙人口,畅当的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畅当之诗终输一筹,没有王诗有韵律、有激情,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9月,根据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对唐诗影响力的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一书。其中,《登鹳雀楼》排名高居第四位。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十五

一首绝句,“四句皆对”,有些像律诗中间的两联,写得不好,很容易带来单调板滞的毛病。这首诗却写得形象丰美,神韵飞动,气势不凡,难怪成为万口流传的千古绝唱。探寻它之所以能收到如此巨大的审美效应,就在于诗人虽然写成了四句皆对,却又丝毫不给人以对仗的感觉(“不嫌其排”)。沈德潜所谓“骨高”,就是说写的开阔宏大,命意高远。诗人啸傲登临,高视阔步,景与情会,才一气呵成了这首对似不对的杰作。

三层高阁的鹳鹊楼坐落在山西永济县的城楼上,下临由北直泻的黄河,地势高峻。诗人进入楼内,已是傍晚时分,举目远眺,淡淡的夕阳正挨着黄河西岸的峰峦缓缓下沉,给天空抹上几片晚霞;俯视城下,黄河正在脚底呼啸奔腾,想象它曲折远去,訇然流向大海的景象是何等壮观。这一联,一静一动,由实而虚,包涵了一个无比宽广的空间,展露出诗人坦荡的胸襟。但诗人游兴正浓,意犹未尽,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要登得更高,看得更远,于是便有了结尾的第二联。他兴致勃勃地要登上最高层,是为了穷尽千里之目。他要追上时光的步履,看到白日落下去的山那边的美好风光,看到黄河入海处轰隆澎湃的万千气象。他在不停地追求,不停地高吟,似乎要探寻出这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奥秘,这就把登临写景的诗提到哲理的高度,激发读者乐观向上的无穷情思,而诗人意气风发、潇洒出群的英姿也就矗立在我们眼前了。这第二联纯属虚写,而虚中含实,妙在用“欲穷”、“更上”前后呼应斡旋,使全诗显得意绪完整,酣畅流动。这种上下两句句意贯串的流水对,对疏通诗的意脉,化板滞为灵活方面是很有帮助的,用来收束全诗,为诗家所常用。

中唐畅当也写了一首四句皆对的绝句《登鹳鹊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模物写景不能说不逼真,但这原应是律诗中的两联,独立成绝句,语势显得局促,似乎收束不住全诗,读来似断缯裂帛,缺少一种神韵,与王作相比,高下是不言自明的。

【全诗】。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解】。

鹳雀楼:一作鹳鹊楼,唐代名胜之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故名。楼高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为登览胜地,唐人留诗者甚众,唯王之涣、李益、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此楼后为河水冲没,因于城角楼留匾以存其迹。后人或以王之涣所咏鹳雀楼即蒲州城西南角楼,殊误。这首诗为诗人登楼而作。

【注释】。

(1)鹳:形状像鹤一类的`鸟,常称鹳雀或鹳鹊。嘴长而直、尖而利。羽毛有白色、灰色或黑色,常见为白鹳。生活在水边,以鱼虾为食。鹳雀楼:又作“鹳鹊楼”,故址位于山西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唐属河东道)府西南城上。楼有三层,前瞻中条山,下观大黄河,为登临胜地。因处于黄河中段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故名鹳雀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557—581),北周大将宇文护镇守蒲州,为军事瞭望之用,后经整修,工制壮丽,遂成览景胜地。

(2)穷:极目。千里目:眺望极远之处的目力。

【译文】。

落日依傍着远山天光辉煌,黄河冲涌起浪滔流入海疆。

要放眼远眺尽览美景,唯有举步攀登向更高层楼迈上。

【赏析心得】。

盛唐诗人王之涣,出身名门,满腹诗书,却金榜无名、困顿一生。其诗雄浑豪放,“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名满天下。一个大好晴天的傍晚,他来到山西蒲州府城西南城楼上,只见城上一楼矗起,面山临水、雄伟壮观,这就是鹳雀楼。拾级而上,极目远眺,美景如画,大好风光,尽收眼底。诗人不觉脱口吟出千古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兴致勃勃,驻足欣赏。他眼光恋恋不舍,跟随光华犹射的白日,白日又依依不舍,沿着远方巍巍的群山慢慢滑落,直到完全看不见了,他才无限感叹地收住目光。然后,他又俯视楼下的不尽黄河,只见它浊浪滔滔,滚滚而来。这时,暮色渐浓,山河景物逐渐模糊,但诗人的想象力却得以充分发挥,望见奔腾而去,涛声隆隆的黄河之水,其河面由近及远,由带变线,由线变点,最后也像落日一样,看不见了。但他知道,这汹涌的黄河流水,最终都将注入东方大海。

落日依山而尽,河水奔海而去,浓浓暮色之中,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思想再度升华,悟到了一个极其简单而又深邃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其中的道理,还有更深的涵意,那就是楼的高度和层数毕竟有限,而人的思想境界,其高度、其“楼层”,却是无穷无尽的。鹳雀楼再高,层数再多,站在其上,终究看不见高山背后的落日,望不见黄河注入大海。人只有境界高了,视野才能开阔,心胸才能宽广。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融景、情、理为一体,衔接无痕、天衣无缝,极其自然。前面寥寥十字,白日依依,高山巍巍,长河滔滔,大海茫茫,奇景写尽,情寓景中:落日依恋群山,长河情注大海,情感倾泻,写到极致。后面十字,理寓景情之中,意境开阔,哲理升华,激情昂扬,奋发向上。夜已来临,意犹未尽,沉浸在诗境中的诗人,终于回到现实当中。吟完这首绝句,他感到无限充实,对自己委顿坎坷的一生,也就完全释怀了。要知道,诗人这时已过天命之年,《登鹳雀楼》不仅写的是夕阳,也是他人生的夕阳之作啊!岁月如流,人生如日。生命仅是一个过程,人生追求的境界却至高无上。落日依恋群山,长河追求大海,人生晚霞灿烂。诗人看见了,想到了,做到了。没过几年,诗人安详离世。但他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两诗,却雄居唐诗五绝、七绝之首,千古流传不衰!

【鉴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而望见的景色。写的景象壮阔,气势磅礴,有尺幅万里之势,而此楼之高迥,已见于言外。首句写西望,以“依山”作“尽”的状语,表现出随时间推移的动景,时空叠合,情景交融,“依”有“依傍”义,也有“依恋”义。遥望白日依傍绵延起伏的群山西行,似乎依依不舍,不愿沉没,而终于半沉、“尽”沉,这就赋予白日以深厚情感,而诗人留恋美好光景的襟怀,也曲曲传出。次句写东望,以“入海”作“流”的状语,表明黄河此刻未“入海”,但她奔流不息的目的是“入海”,这就赋予黄河以崇高理想,从而也表现了诗人的宏伟抱负。看吧:晚霞映照,河面上飞溅起万点金光,这条黄色巨龙,咆哮着奔向遥远的大海,诗人的目光,也被带到遥远的地方。当然,大海还是望不见的,而诗人的心,却早已飞向大海了。如果能看见海,那该有多好!于是水到渠成,转出三四两句。

题目是登鹳雀楼,自应先叙登楼,如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之类。然而这是五绝,只二十字,必须字字挥发出最大效应,因而一开头便写楼头所见。所见之景已极阔大,但诗人犹不自满,因“欲穷千里目”而“更上一层楼”,登楼之意亦顺便点出。构思何等精巧!此楼共三层,从结句看出,首联乃一二层所见景象。特留最高层继续攀登,读者的精神境界亦随之继续飞跃。至于“更上一层楼”之后视野如何,因二十字已用完,不能再写,也无须再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后两句既切鹳雀楼实境,又出于诗人的真实情感,兴象玲珑,非抽象说理,却蕴含深刻哲理: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为了眼界更宽,所见更远,就得层层攀登,向最高处迈进。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四句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说它“骨高”,当然不错。但四句皆对而不嫌其排的真正原因,乃在于两组对句各有特点。首联属正名对,以严整的对仗展现雄阔的景象,形式与内容高度谐合。然而次联如果仍用工对,便无流转之势,必流于板滞。作者改用流水对,“欲穷”、“更上”回环呼应,一气旋转,余味无穷。

登鹳雀楼鉴赏感悟篇十六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成名之作。他虽然只存下六首诗,但是王之涣这六首诗中间,有两首诗都非常有名。《登鹳雀楼》就是他传世的六篇作品中间,最有名的两首之一。

这首诗原名竟然是《登楼》?

这首诗是一首五绝,只有二十个字。我们先看一下诗题:《登鹳雀楼》,如果把“鹳雀”去掉,它就是“登楼”,而其实这个诗的原名就叫《登楼》。“鹳雀”两个字是宋人后来把它加上去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鹳雀”,是鸟雀的“雀”,其实还有一种版本是喜鹊的“鹊”。鹳雀楼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这个楼已经没有了——元代初年毁于战火。其实这个楼的修建,是南北朝的北周时期修建的。当时修建它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军事筑楼,历经隋唐与宋到元代初年在战火中间被毁掉了,一共存在了大约七百多年的时间。鹳雀楼虽然是一个军事筑楼,但是后来它的军事功能淡化了,却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人写登鹳雀楼的诗,其中写得最好的就是王之涣的这一首。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下面我们先看看这一首的四句,二十个字,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何它会这么有名。我们先看首句:“白日依山尽”,这个首句,它写了两个意象:一个是“白日”,即落日,“依山尽”是一轮落日傍着远处的山冉冉下沉,一直到最后全部沉落在地平线下面,这是写落日的晚景。这是首句。王之涣写诗、写景有一个特点,他所写的景都是大手笔的景。换句话说,王之涣写的这个景色是非常开阔的,他不是写那种局部的小景,比如写一个虾,写一朵花,写一片草。王之涣的景色描写非常好。这种写法也非常适合他作为一个边塞诗人,写那个边塞景色的时候所用的习惯,这是首句。

次句“黄河入海流”,鹳雀楼有一个特点,它的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它的下面是滚滚而去的黄河水。所以,可以看到黄河,但是至于入海,那肯定是看不到的。在山西——咱们且不说永济——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如何能看到黄河入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句跟次句的两句写景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了。首句的“白日依山尽”是实景,次句的“黄河入海流”是虚景,这个景色的描写是虚实结合来写的。“入海”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而“白日依山”是所见之景,一实一虚、虚实结合,但是虚实结合仅仅是它的局部特色。并不是全诗的特色,仅就写景而言这两句是很有特色的,一实一虚。

后两句名气更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个“穷”字是我们理解这首诗非常关键的一个字。这里要区分“穷”的古义和今义:“穷”的今义是没钱,但是“穷”的古义不是没钱的意思,“穷”的古义是尽,我们今天说的“穷”,古人不用“穷”表达,而用“贫”,古人的“贫”相当于今天的“穷”,古人的“穷”相当于今天的“尽”。所以“欲穷千里目”就是想让我们的眼看得更远,能够看到千里之遥的地方,那就需要在鹳雀楼上再登一层。鹳雀楼一共三层,我们根据最后一句来看,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原本所处的大概是比较低的楼层。他觉得想要看得更远,那么就需要登得更高,你才能看得更远。因而才有了后两句——非常有名的哲理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将全诗的格调大大提升了。这首诗之所以有名,其实并不在前两句的写景,这首诗的名气,完全在于后两句的说理。所以我们今天去欣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实最重要的应当看到这首诗它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

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从《诗经》开始就有了哲理诗,但中国古代的哲理诗并不是很发达。我们在哲学思辨方面和西方的一些民族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虽然我们的先秦诸子中,有一些思想家,他的思辨能力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就诗歌中的哲理诗而言,整个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中,哲理诗的成就不高。而这首诗应当是中国古代哲理诗中非常有名的一首。但依我个人而言,它仍然不是中国哲理诗中最高的境界。

中国古代的哲理诗大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篇并不讲哲理的,但是它其中有一句两句讲的是哲理,这样的诗也叫哲理诗。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很有名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整个这首诗并不是讲哲理的,但后两句讲了哲理,这是中国哲理诗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就是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他这个诗就是一首比较完整的哲理诗了。它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两句说理,写景是为说理服务的,全诗的重心不在写景,重在说理,这是中国哲理诗的第二个境界。最高的一个境界、最好的一个境界不是这种形式,而是通篇看起来没有说理,实际上是在说理。比如王昌龄的《闺怨》诗,它表面上看起来是写一个闺中少妇的怨情,但实际上是一首非常高明的哲理诗。他讲的是目标和过程的关系问题。这首诗还只直接把哲理说出来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在王昌龄的《闺怨》中,全诗没有一句说理,但是全诗就把过程跟目标的`关系讲得十分透彻,那才是真正的最高层次的哲理诗。所以谈到这里,实际上我们从诗的内容分析讲到了这首诗的特点。

我觉得这首诗它其中最好的一点就是写景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它前面的两句十个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用大手笔、大写意的手法写了一个阔大的边塞景、写了一个非常辽阔的一个画面,如果这个镜头今天用摄影来拍的话,它一定要用广角镜头才能把这么一个宏大的画面收入自己的镜头之中。但这两句并不是诗人的主旨所在、并不是诗人落笔的重心里所在,诗人的重心在后两句的说理,他明讲出只有登高才能望远,这才是这首诗要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道理。

这是作者王之涣在坎坷的人生中悟出来的一个人生道理,他将其写到了诗中,成就了这一首边塞诗。因为边塞诗写景、抒情的比比皆是,用边塞诗来说理,而且把景色和哲理能够融合得这么巧妙、能够融合得这么样没有缝隙——完全是无缝对接,这是非常罕见的。这就是王之涣这首诗的高明之处,但是我们在理解上,还应当再加深一步。从表面上看他讲登高方能望远,但是他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只有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这层意思我们要简单说两句。第一层是为第二层做铺垫的,第一层说你只有登高,你才能望远,第二层说你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这个更高就是一个平台。如果你站在全局的平台上,如果你站在国家层面的平台上,如果你站在世界格局的层面上,如果你站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大趋势的层面上去看问题,那么你会看得更远、看得更深。当你处理眼前的问题的时候,你才会处理得更符合全局,所以这首诗的价值恰恰就在它的说理部分。

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

最后一点,我想谈谈这首诗的作者。这首诗的作者其实是个大问题。关于这首诗的作者问题,并不是我们的教材出了问题。而是记录这首诗的许多文献在记录中出了问题。这首诗的作者,我们一开始就讲了,我们今天欣赏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明确地说明它的作者是王之涣。然而其实这个作者王之涣,是很有问题的一个事情。我举一部书为例——这部书现在尚有流传——这部书叫《国秀集》。这个《国秀集》中收录了这首诗,但是和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本子有两点不同:第一,它的末句不是“更上一层楼”,而是“更上一重楼”,“一层”和“一重”是一个区别。第二,它的作者不是王之涣,是朱斌。即是说唐玄宗天宝三年大学士芮挺章编《国秀集》的时候,明确地记载它的作者是朱斌,那就带来一个问题,究竟它的作者是朱斌还是王之涣。而芮挺章编的《国秀集》是唐人编的唐诗集,也就是当代人编的当代诗歌集,所以按照一般的常理来说,可靠性比较强。之后宋人做了大量的唐诗整理工作,这里我们举两条文献来谈一下。一是宋代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他写有一部书叫《温公续诗话》。其中记录了“白日依山尽”这首诗,而且说明了它的作者是王之美,这出现了第三个作者。第二个我们需要知道的文献,是宋代一个著名的文人科学家沈括所写的《梦溪笔谈》。他在《梦溪笔谈》中,他提到了这首诗,还说这首诗的作者叫王文涣。王文涣跟王之涣就有点意思了,我估计大概用毛笔去写“文”和“之”的时候,可能由于写作和传抄过程中会出现一点错误,王文涣和王之涣还比较接近。

另外,宋人又一个出问题的地方,是在宋太宗时期编的三大书中:第一部是《文苑英华》,第二部就是《太平广记》,还有第三部书是《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和这篇作品无观。和这篇作品有关的是《文苑英华》,在《文苑英华》记录这首诗的时候,明确地记录“白日依山尽”这首诗的作者是王之涣。可见,把这首诗的作者定为王之涣的始作俑者是宋人编的《文苑英华》。《国秀集》的编纂是天宝三年,到《文苑英华》的编纂年限中间相差了四百多年。对于我们来说,是相信当代的唐人,还是相信四百六十年后的宋人?毫无疑问,我们应当相信《国秀集》的唐人。

而造成我们今天认为《登鹳雀楼》这首诗是王之涣的其实影响最大的是清人。清人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裁集》定这个“白日依山尽”这首诗是王之涣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个是流传更广的一个清人名为孙洙所编的一部《唐诗三百首》,它里面把《登鹳雀楼》的作者也定为王之涣。由于有《唐诗别裁集》,又有《唐诗三百首》都说是唐代的王之涣,所以这首诗就名正言顺地归入了王之涣的名下了。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负责任地说,《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这首名作不是王之涣的,它的作者应当是朱斌。可惜朱斌在那个时代去世太早,尚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朱斌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他的作品被王之涣冒名顶替了许多年,它成就了王之涣却毁掉了朱斌。到今天,我们应当为朱斌正名,这样王之涣仍然不失为一个伟大的边塞诗人,同时我们也应当给朱斌一席之地。

热点推荐

上一篇:五年级班级工作总结第二学期(优质14篇)

下一篇:信息时代人们需要练字辩论稿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