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传承艺术的唯美句子(优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传承艺术的唯美句子篇一
作为传统艺术的继承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在这条道路上的重任。在传承艺术的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水平和技艺水平,更加深了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深入了解传统艺术。
作为一个传承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传统艺术。只有对传统艺术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让它得以传承。在我学习传统艺术的过程中,我努力地去了解每一项工艺的历史、特点和技术方法,并尽可能地去体验和研究这些传统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技能,我们才能够将传统艺术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发展。
第二段:注重实践和创新。
在传统艺术中,实践至关重要。我们既要将传统艺术的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去,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增加艺术作品的观赏性和时代感。在我的创作中,我努力地尝试着将传统艺术融合进当代的艺术鉴赏中,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创作更加具有独创性和原创性。
第三段:不断完善自身技艺。
作为一名传承者,我们必须具备过硬的技艺才能够真正地将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因此,我始终将技艺的完善放在首要位置。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努力地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每天都进行雕刻练习、刺绣和缝制等训练,以便更好地把握传统工艺的精髓。只有不断的磨炼,技艺的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第四段: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我深深地意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铭记其价值和意义。在我的传承过程中,我一直注重向更多的人传递这些文化价值,并将其融入到我的作品之中。我希望通过我所传承而创造的艺术作品,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段:心怀感恩,持之以恒。
在传承艺术的过程中,我始终流淌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我的师傅、父辈们的传授和指导,让我能够有机会成为一名传承者。同时,我也注重持之以恒,不断地进行练习和创作,不断推出更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传统艺术真正的传承给更多更广泛的人群,以期能够吸引更多人投入到传统艺术的研究和传承中。
总之,通过传承艺术的道路,我深深地感觉到了学习和创作的美好。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长期坚持传承艺术,持之以恒地将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并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输出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承艺术的唯美句子篇二
“永福人太喜欢彩调了,逢年过节唱,婚嫁开业庆典唱,田间地头,休闲在街头也在唱,过去下田做农活,劳作累了,放下锄头唱起彩调,今年我已过63岁还在唱,每年还要演出几十汤。”10月12日,参加在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举行的广西第三届彩调艺术节的永福居民秦林告诉记者。
彩调又称“调子”、“采茶”和“嗬嗨戏”,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形式活泼、通俗易懂、情趣盎然,剧目内容十分贴近群众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永福是广西彩调发源地,在这里迷恋彩调的有成千上万人。66岁退休教师曾玉芳带着老年大学彩调班学员参加彩调艺术节,她说,她一家四代唱彩调,她从7岁开始唱,已唱了60年。如今她三岁的孙女也在学唱彩调,她希望彩调能一代一代弘扬下去。
据了解,永福现有业余彩调队70支,乡乡有彩调队伍,彩调队队员2000多人,他们每年下乡巡演100场以上。在永福,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茅江之夏”农村彩调大赛,组织“凤山之春”、“金色之秋”等彩调传承展演活动极大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彩调已成为永福文化符号。
《刘三姐》是广西彩调的成功代表作。上世纪60年代,《刘三姐》曾在海内外巡回演出一千多场,誉满全球,当年改编自彩调戏的电影《刘三姐》亦声名远播,家喻户晓。
为彰显彩调艺术魅力,推动彩调艺术的传承发展,10月11日为期4天的广西第三届彩调艺术节在永福县开幕。19个现代剧目,29个传统剧目的彩调大戏将轮番登场,为观众献上一场视听的艺术盛宴。旨在展示彩调艺术成果、研究其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彩调的发展与繁荣、还戏于民”理论研讨会也将同期举行。
传承艺术的唯美句子篇三
江西民间舞蹈文化受商周文化的影响较深,东周时期江西地理位置极为复杂,处于吴、越、楚三国争雄之地,因此形成了商周、吴、越、楚文化并存,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多源头文化形态的江西文化历史背景。楚文化对江西民间舞蹈影响深远,楚乐舞巫风盛行,商周遗传巫风至楚更胜,江西傩舞就是巫风文化影响的一种舞种,它取材于民间祭祀并流传至今,其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宗教巫术祭祀是属于民俗活动范畴,人们有着浓重的崇神意识,我国现存的江西龙舞有十余种,再有旱情时会用来雩祭,可见江西民间舞蹈传承受到了巫风、楚风、宗教民俗等因素的深远影响。西周以后江西民间舞蹈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汉代是我国古代乐舞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乐舞特点是长袖细腰,富丽华贵,汉代宫廷事傩舞场面更加宏大。
现今保留的作品《攀杠》、《小鬼爬杆》便是汉代百戏之遗存。宋代时期江西远离战乱之苦,经济复苏超越了当时的中原,此时的江西民间舞蹈受到古乐舞的影响,舞姿变得优美恬静,潇洒飘逸。明清时期戏曲得到飞速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对江西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有所影响。江西民间赣南采茶舞就极具代表性,它根植于民间土壤,汲取民俗民风的养料,同时心里崇尚交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舞蹈体系。19工农武装建立,开辟了红色革命根据地,江西民间苏区歌舞也在此时诞生,文化受到马列主义教育的影响,更多的汲取民间艺术元素,创作出大量革命题材的歌舞。
二、当代文化融合背景中江西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江西民间舞蹈艺术一直处于活态传承中,在与当代文化融合的同时,江西省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加大了传承、保护、开发江西民间舞蹈的力度。江西民间舞蹈艺术历史悠久,它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民间艺术文化的宝贵资源。江西民间舞蹈艺术在进入21世纪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涌现出许多原创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富有江西文化特色。《瓷魂》这部舞剧的创作就具有江西特色的瓷文化,反应赣文化的舞蹈,它显示出江西瓷文化的博大精深,舞剧蕴含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弘扬了民族的创新精神。《井冈山》是一部当代优秀的大型情景剧,反应出江西红色文化根据地的历史文化记忆,整部作品在写实和浪漫的双重构建中,刻画出悲壮且唯美的井冈山,竭尽全力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树立江西的形象。《赣傩的表情》这部作品是传承赣傩文化的优秀歌舞作品。《水之韵》是反应江西悠久文化历史孕育下的鄱湖文化。以上举例的作品,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江西民间舞蹈艺术的文化特质,表现出独有的美学追求,这些作品更像是一个万花筒,折射出江西地方文化的价值取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民间舞蹈艺术具有较为明显的地方特色,它积极吸收外地舞蹈的优良元素,经过不断发展变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另外一种独具一格的舞蹈形式。
传承艺术的唯美句子篇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人都能充当新闻摄影。但作为一张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必然存在某些重要要素,下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刊blossom进一步分析高校校园杂志中的新闻摄影要素。
高校校园新闻摄影的主体是校内形形色色的事物,但不同的杂志也会有着不一样的定位,由我们学校英文学院文化传媒社自主创办blossom是一本以传播学院动态,展现学院风采为宗旨的杂志,所以院刊里所有的新闻摄影都与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内部动态相关。
英文学院的院刊blossom的主要读者是英文学院的老师及学生们,院刊的功能划分是在于英文学院这么一个主体,所以拍摄的主体自然也是那些与英文学院相关联的人或物。在我们这本院刊的封面内页及封底内页的“英院精彩镜头”版块,可以看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学院里发生的一些新闻摄影。如下图所示,左边的照片摄于运动会期间,展示的是英文学院的运动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右图的照片重现了当时英文学院举办的外国语歌唱大赛的表演瞬间。英文学院所参与的以及举办的各类活动,都收录于我们院刊的新闻摄影镜头下。
新闻摄影与文字是密不可分的,即照片的标题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对于新闻摄影来说很重要,你要让读者直截了当的知道这张照片是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照片是用来吸引读者并用以结合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图片只能部分地而不能全部地告诉读者新闻对象是谁,在干什么,这时候就需要文字说明来辅助完成摄影记者的表达意图。这么说来,文字说明对于摄影记者也作出了要求,摄影记者不仅要完成摄影工作,还要写好文字说明。
如下图,如果没有文字说明,我们看图片得到的消息就是有两群穿着不一样衣服的人在干些什么,可能是在玩,又或者是在发表一些讲话,这些都是不确切的。而现在就需要文字说明的辅助了,该标题为“与管院联谊欢乐时光”,如此往来,我们读者就能清楚了解到这张摄影照片讲的是我们学院与管理学院在进行联谊活动,简洁明了表达了照片的主题。
但其实相对于社会上的新闻杂志,高校校园新闻杂志的新闻摄影对于文字说明这一块还是比较欠缺的。毕竟大多数学校都不是专业的新闻类学校,学生对新闻摄影文字说明的体裁选择及如何述写都不太了解。一些组织里的新闻摄影记者基本上都是通过上一届传授经验来学习的,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所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变得尤为重要。
新闻摄影当然缺少不了摄影器材,我们一般观众只看到照片的成品,很少会有人知道这张照片是用什么样的摄影器材拍的。相对于商业性的报社全副装备,我们这类型的高校杂志创办组织所配备的器材虽不齐全,但也配备有单反相机,基本上能满足校园里大大小小的新闻摄影。当然,如今有些手机相机都可以媲美单反相机的,所以我们也有运用自己的手机相机进行新闻摄影。
在使用这些器材前,我们都会有专门的培训给新入门的摄影记者,授予一些关于单反相机及手机相机的基础知识。单反相机很专业,那么手机相机又怎么专业呢?大部分的手机都具有构图辅助线功能,打开手机的构图线,就会形成一个标准的九宫格,使用构图线拍摄照片,可以更容易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iphone系列手机需要在手机设置中找到“照片与相机”,然后打开网格,即构图线;而一些安卓系统手机可以在拍摄界面的设置中打开构图线。在光线不足又不想使用闪光灯时,我们也可以调节手机相机的iso感光度,同样的在拍摄界面的设置中可以选择。
手机相机不仅方便,而且还不用负担起昂贵的摄影器材费用,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比较简便的。同时,在遇到突发的事件中,手头上又没有相机的时候,手机是一个很好的摄影设备,能够及时的把新闻拍摄下来。但我们也要把手机相机应用得当,在平时生活中要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手机拍摄功能,熟练掌握拍摄功能才能让摄影记者在短促的时间内发挥出手机摄影的功能。
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需要勇气,果敢及责任感。现场对于记者而言是最重要的,文字记者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材料,摄影记者更需要和新闻现场接触,只有在新闻现场才能拍到照片。
校园的新闻摄影记者都是学生,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担任摄影记者,还带有着一种青涩,不敢于去拍摄。因为是高校校园杂志,大多数校园里的新闻都是讲座,或者一些晚会类型的。这就需要摄影记者的勇气及果断,敢于在人前拍摄,并且不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并准确传达照片的内容。虽然校园新闻没有像我们平时在电视新闻或者报纸新闻上看到的那么多危险性新闻,但我们也是一样要靠近新闻现场。著名的新闻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因拍摄西班牙内战而成名,他说过一句话,“如果你的作品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在校园新闻摄影里也一样,在你进行一项讲座拍摄时,如果你不敢于站在听众前拍照,你的照片也就不能达到你所预期那样的足够好。
虽然有很多新闻素材都能提前得知,但也有一部分是未知的,这就需要摄影记者能克服自身的不可抗因素,迅速到达新闻现场。因为我们是新闻摄影记者,我们要与时间赛跑,因为有些瞬间就这么一瞬即逝,你赶不到现场,就没有办法拍到你错过的画面了,你无法编造这样的画面,新闻就是要真实。
关于高校校园杂志的新闻摄影,它的定位有其独特性,拍摄者由学生组成,这就对这批新生新闻摄影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了。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要有的对照片的解说,对器材的基础认识,对自我素质的培养的能力。通过分析blossom了解到高校校园杂志在新闻摄影方面有着其独特之处,但仍需不断完善提升自我。同时能夠有所创新,在学习与新闻摄影工作之间,活出一名大学生新闻摄影记者的风采,共同为高校校园杂志的更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传承艺术的唯美句子篇五
一身旧中山装,一顶老式的鸭舌帽,一张黝黑而又饱经风霜的脸,不知何时,我们校门口来了一位捏泥人的老人。
老人面前摆着一个木箱子,上面插着各式各样的泥人,什么“孙悟空”、“机器猫”、“喜羊羊”、“樱桃小丸子”……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这天中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老人的摊前,只见老人正用着中刚刚完成的“小画眉”出神呢,过了一会儿,他把这只“小画眉”放到架子上。于是,我蹲下身子仔细欣赏起来。这只“画眉”身穿深褐色的晚礼服,玲珑的面也上有一张纤长的嘴,眼睛虽是用彩泥捏的,但我却觉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韵。
在我欣赏“画眉”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个“猪八戒”的半成品已经展现在我眼前。只见那位老人一手举着“猪八戒”,一手摸着下巴,似乎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老人拿出了一些红色和绿色的泥,左揉右捏。就变成了一块“西瓜”。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团黑色的泥,小心地给“西瓜”装上了“瓜籽”。你还别说,简直像极了!接着,老人把精心设计的月牙儿西瓜,放在“猪八戒”的手里,哈,“猪八戒吃西瓜”终于完工了:你睢,“猪八戒”那贪婪的馋样儿被老人表现得真是淋漓尽致。围观的人们都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多少钱”,我问。
“两元”老人回答道。
我付了钱,赶紧接过老人手里的“猪八戒”吃西瓜,生怕有谁把我的宝贝抢先一步买走了。看着手中这个巧夺天工的泥人,我由衷地佩服这位老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捏泥人的老人背后一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吧。
传承艺术的唯美句子篇六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导致了中国传统艺术类型具有多样性特点。传统艺术类型除了最常见的绘画之外,还包括剪纸、书法、戏曲、服饰、陶瓷、篆刻等众多妇幼中国特色的艺术类型。中专美术教学的目的性、实用性相对较强,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能对其中最具代表性和使用价值的艺术门类有所涉猎。中国传统的绘画大致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两大类,特征明显,成就极高,适用范围广,可以作为中专美术教育必学的内容。学习传统绘画,能为中专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拓展学生创作思维和眼界。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又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也可被纳入教学范围。学生可以先学写大字,锻炼腕力,然后再选择喜欢的字体来临摹。所谓“字如其人”,习得一手好书法对于中专学生来说,也是生活与工作的一大助力。而传统文化中的图腾、篆刻、传统纹饰等,都是某种观念的外化,如龙图腾代表王者、霸权、绝对力量,凤凰图案代表高贵,祥云图案代表吉祥如意。这些图案以其简单的外在形式蕴含了丰富的内在象征意义,对于中专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等工作有借鉴意义。学习传统艺术的目的不在于模仿和因循守旧,而在于推陈出新。例如中国传统服饰经过了从先秦到明清的漫长演变,融合了多民族的服饰文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中专美术教学中,可以涉及服装设计等内容,借鉴传统服饰的长处,结合现代需求进行创新,既能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理解,又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
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形式多样,美轮美奂。就其中最重要的绘画艺术而言,传统绘画中,写意画与工笔画两者各具特色。传统绘画作品尤其是写意画中,讲究的并非形似,而是神似。画面上的主体与真实形态是否一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面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是否高雅。正如《历代名画记》所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工笔画相对写意画则更接近真实生活,更讲求细致,但其创作目的与写意画异曲同工,都是通过某一画面来表现某种思想内涵和企盼。如北宋范宽作品《溪山行旅图》,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描绘出高大巍峨的山峦、浩浩汤汤的流水、山路和路上的车马,看似客观描绘,但表达出画家所向往人生图景。画面中的山水并非实景,而是画家理想中的山水,达到了“物”与“我”与画三者和谐融合的境地。在欣赏这种传统艺术作品时,教师要对作品的精神内涵有所把握,并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思考。建筑艺术可以说是最能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门类,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古代园林建筑,至今都被视为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集绘画、雕塑等众多艺术形态于一体,并较为明显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观”和“等级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专美术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带领学生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通过传统建筑认识传统文化,并将其与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思考各自的优劣,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传统艺术外在形式多样,但无论哪种类型的艺术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要真正理解传统艺术的内在魅力,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理解与学习传统艺术的必由之路。“中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而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注重更实际的追求。如《三味书屋》中写到先生案头挂着的《松鹿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要看懂这幅图的寓意,就需要了解传统文化中“松树”“梅花鹿”的象征意义。“树”谐音“书”,“鹿”谐音“禄”,这幅画意味着“书下有禄”,即与“书中自有黄金屋”同理。这样的象征意味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很常见,如喜鹊在梅花树梢上的图案意味着“喜上眉梢”,常用于古代出嫁女子的绣品中。加强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寓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于艺术创作中。因此,在中专美术教育中,结合专业特点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是很有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众多民族的交流融合,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遗产,这些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表现出民族特有的审美特征。在中专美术教学中,适当运用和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美术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专业技能,也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格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灵感,更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承艺术的唯美句子篇七
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
农历三月初八(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腊日】。
农历腊月初八,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传承艺术的唯美句子篇八
四、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化推广与传播。
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建立“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着力进行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及表演人员、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科研专门人才、文博专业人才和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管理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出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研究和管理队伍。首先是传承人及表演人才的培养。为了组建一支传承人队伍,应经常性组织开展具有传统艺术特色的校本教学活动,即让艺术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传统文化欣赏课,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同时,定期开设传承课程培训班、文化沙龙和学术讲座,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列入大学课程,聘请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走进大学传授技艺,解决传承队伍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一批能够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的表演队伍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传统艺术的合理开发利用,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基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其次是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日益升温,传统文化艺术的演出团体也日益增多,而这个产业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管理人才却处于亏缺的状态,尤其是从事传统文化艺术的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传统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是确保传统文化艺术在商业社会中能够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关键。因此,要尽快实施对艺术传承人“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服务,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及创新意识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管理人员,使其不仅能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项目本身提供管理方法,同时能够针对项目传承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随机、能动地调整管理模式。再次是科研人才的培养。制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具有普查积累传统文化艺术资料和文档工作能力的科研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要加强理论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尽快培养一支研究管理团队,同时要大力鼓励年轻人加入到传统艺术的文化传承工作中,从而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科学化,把所有文化资源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响、影像)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和动态管理。
六、结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承载文化艺术的母体。本文以东北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为基本资源,对其发展模式、战略重点及可持续运营进行系统研究和全方位的综合开发,从而达到构建传统文化艺术多维传承体系,为弘扬黑土文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创新传承思路,并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补充新的文化给养,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在探寻东北地区宝贵的多元文化艺术形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将以往的“标本式”保护模式转变为“动态式”传承,即不仅将散存在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转化为有形形式进行抢救性挖掘、收集、整理,使之得以“静态”记录和保存,同时更要寻求通过学校教育、艺术产业开发和文化专门人才培养等手段,实现传承主体继承、创新和发展基础上的“动态”传承的目标。总之,本文希望通过开展地方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传承的对策研究,提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模式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基于高度文化自觉和合理文化规划基础上的有效传承机制,力争摆脱在当今急剧变革的社会及现代文明发展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文化艺术所面临的消亡和继承的两难困境,使宝贵的文化艺术不仅能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并能最终形成地方文化艺术传承的自觉机制,促使整个区域传统文化艺术在历史发展中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