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精选12篇)

2023年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精选12篇)

小编:雅蕊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一

贵阳东门的文昌阁,是我国千百年来实行科举制度的产物,它建于十六世纪末(公元1596年、明万历24年),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文昌阁造型独特,其结构为三层三檐九角不等角攒尖顶。底层为四方,二、三层为九方。顶角的划分是将四周等分后,再将正面(西面)一条弧三等分,其余三条二等分。据考证,这种造型的阁楼为目前国内仅存。近日,文昌阁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人为什么要修建文昌阁并供奉文昌为神?文昌是什么样的神?它与科举文化有什么关系?

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不免产生宿命论和迷信思想,认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都由神在操纵。我国是多神教的国家,读书人供奉的神就是文昌。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天文学家就发现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以之作为夜间辨别方向的标志。七颗星中有四颗(第一至第四颗)排列成长方形,古人称之为斗魁,第五至第七颗排列成一条线,称之为斗柄(半杓),总称北斗七星或文曲星。

汉代,实行开科取士,设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等,选拔有学问的人,授予官职。有的人被选中,有的人没选中,于是,就有人把读书人的命运与北斗星联系起来,说什么七颗星中的第一颗叫“奎”,“奎主文章”(《孝经·授神契》)。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天官书》说:“斗魁戴匡(筐)六星,曰文昌官(即七颗星中除一颗奎星外,其余六颗合称文昌宫)。六颗星分别主宰人间的功名禄位,并各有名称:“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唐宋时,读书人为了追求功名,大都供奉组成文昌宫的六颗星。元代仁宗延佑3年(公元1316年),诏封文昌宫六颗星为文昌帝君,于是开始有人立庙祀之,并把它塑成帝王之像。

贵州地处西南,元代尚未正式建省,亦未在贵州举行乡试(举人考试),故贵州境内立庙供祀文昌帝君者极少,仅有乌撒卫(辖今威宁、赫章县地)有文昌庙一座,建于公元1324-1327年间,是省内最早的一座文昌庙。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二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贵阳市武胜门旁修建了文昌阁,文昌阁选址在东门,高踞在武圣门旁,居高临下,从大十字上东门,地形一路升高,体现办教育的崇高地位,文昌阁成了贵阳城文气最足的响当当的地名。文昌阁的出名,一是出在文人蔚起,二是阁楼建筑的独特性在全国绝无仅有。

文昌阁还以其独特的`平面形式和奇妙的结构在全国古建筑界极负盛名:阁高20米,通圆阔11.47米,进深11.58米,为三层三檐九角翘檐,九面开窗,除底部为四方形外,二、三层皆为九边形,屋顶为九角,梁为十八根、柱为五十四根,二、三层的楞木各为九根。底层为四方,二、三层为九方。九角亭阁,已属罕见,更妙者是九角划分,尤为独特,它是在东、南、北三面90°内各划成三等分,而西面(正面)的90°内划成三等分,形成一个不等边而又有规律的九角形。各檐的翼角挑枋,前挑翘角,后挑井口柱,中间以檐柱顶撑,起到“杠杆”作用。全国古建筑名师考察文昌阁独特的建筑后,冠以一个地位很高的名字叫绝世奇楼。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三

贵阳文昌阁,地处老东门附近,是一座以文昌阁楼为主体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古朴浑厚,典雅端庄。主体建筑文昌阁楼,造型别致,结构奇特,国内仅见。颇具艺术和科研价值,深受建筑专家的注目,受到中外游客的称赞。鼠州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楼,坐东向西,楼体高20余米,通面阔11.47米,进深11.58米,为三层三檐不等边的九角攒尖顶。两侧配有重檐悬山顶的厢房,阁楼对面有月台、水池、倒座、花台,组成封闭式的四合院,布局缜密,颇壮观瞻。阁楼底层为正方形四角,二三层为九边九角,东、南、北三面等边,各方均为二,唯正面(西面)等分为三,组成不等边九角形。除底层外,二、三层均出飞檐,梁架结构独特,第三层的全柱和第二层的重檐金柱,均不穿过各层楼板,第二层九根檐柱,仅有四根是一层的重檐全柱,平面布局为一平方形,其余五根檐柱分别立于底层的顺梁上。顶部雷公柱空悬,由九根角梁共撑,以第三层的金柱和檐柱为支点,承托宝顶。整个用料为榫卯,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如此枋梁承桃,逐渐收缩的回旋处理,既分散承重支点,增强阁楼的稳固性,具有防震效果,又扩大了各层的空间和使用面积。

另外,阁楼柱架用材数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数。尾顶九角,楼楞木二、三层各用九根。梁八十一根,柱五十四根,均是九的倍数。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匠心巧运。因为在封建社会,“九”表示最高权力,最高等级的象征。看来,这幢建筑还含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文昌阁属于祭祀性建筑。整座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贵州巡抚卫既齐在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公园1692年)《重修文昌阁碑记》中写道:“会城东郊外,有峰突起,是为木笔文星。支衍蟠曲而入城中,为院司场屋之祖。术家嫌其未尽茸拔,思有以助之,乃于子城之上建阁三层。中祀文昌、上以祀奎、下祀武安王,而总名之曰’文昌阁′。”记述了文昌阁建筑的始因。

贵阳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公元1620xx年),经多次维修和重建。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总督卞三元、甘文焜、巡抚佟凤彩重建;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巡抚卫既齐等重修;雍正中经略张广泗、乾隆六年辛未(公元1741年)布政使陈德荣皆重建;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郡人修复;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巡抚贺长龄捐廉倡修。现在文昌阁建筑群的布局是在嘉庆年间形成的。1982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对文昌阁进行了维修,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并拨补助款10万元。

修葺一新的文昌阁,高踞东门月城上,飞檐翘角,雄奇华丽,古朴幽雅。在正面二楼外檐下,悬挂楷书匾额“文昌阁”三字。在正面柱子及楼内,恢复旧时楹联三幅。一为清雍正五年任按察使,七年任巡抚的张广泗撰联:“盛世车书环斗极;遐方文物应奎垣”。一为清嘉庆时张大学撰联:“众山环绕供诗料;层楼高标入画图”。一为清人张先杰撰联:“浓翠万重当槛出;清光一片抱城来”。在阁楼的二楼上存放文昌阁楼宝顶,铜质,葫芦形,高一点五米。重四十公斤,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制造。1976年被雷击落。游人看后,无不赞叹我国古人的铸造技艺。现阁楼的宝顶,是重新仿制的。

文昌阁历来为文人荟萃之地,留下诗词和碑刻至今。文昌阁现遗存石刻古碑九块,其中八块是在阁楼内南北厢房的两头立放,有一块镶在院墙上。最早的是清康熙三十一年《重修文昌阁碑记》,最晚的是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贵阳东城文昌阁记》。碑刻主要记载着文昌阁的历史沿革及各次维修情况。还有遗存匾额三块:一为道光壬寅年(公元1842年)的“于帝其训”,一为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的“天下之母”,一为书写年代不能辩明的“永保子孙”。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四

文昌孔庙位于文昌县城文东路77号,史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1375年)迁于现址,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游游点之一.被誉为“海南第一庙”,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

还有清代康熙皇帝玺印的“万世师表”、嘉庆皇帝玺印的“圣集大成”、咸丰皇帝玺印的”德齐帱载”、光绪皇帝玺印的`“圣协时中”四块涂金描红的巨匾,赫然悬挂殿中。楹联,祭器齐全。文庙内诸多建筑上雕刻的花草、鸟兽、历史人物千姿百态,堪称杰作。后院两旁的庑殿内,新近还增添了孔子箴言和名家书画、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北京孔庙孔子72弟子图谱的展览。1993年重新复开放,1994年恢复了祭孔活动,举办“文状元”、“理状元”、“少年文状元”大奖赛,重振兴教助学之风。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游客。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五

文昌阁又名奎星阁、奎光阁。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建,嘉庆七年(1802)重修,增建斋舍并改称“文昌阁”。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曾多次修缮。

该阁为平面六角形,砖木构筑的`三层楼阁式建筑,总高15米。每层均有瓦檐,由下而上逐层缩小,六角攒尖顶,黄釉陶质葫芦形塔刹。底层南面开一门,门上方镶嵌“文昌阁”汉白玉石匾额,墙高4.6米,东南面和西南面各开一长方形的窗。第二层墙高4.03米,南面开一拱窗,东南面和西南面也有一个长方形的窗。第三层,墙高3.74米,南面开一圆窗,窗上端镶嵌“奎光”汉白玉石匾,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均开一长方形窗。整座建筑像竖立的毛笔,故群众俗称为“文笔”。曾保存过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1984年公布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六

贵阳文昌阁,地处老东门附近,是一座以文昌阁楼为主体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古朴浑厚,典雅端庄。主体建筑文昌阁楼,造型别致,结构奇特,国内仅见,颇具艺术和科研价值,深受建筑专家的注目,受到中外游客的称赞,是贵州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楼,坐东向西,楼体高20余米,通面阔11.47米,进深11.58米,为三层三檐不等边的九角攒尖顶。两侧配有重檐悬山顶的厢房,阁楼对面有月台、水池、倒座、花台,组成封闭式的四合院,布局缜密,颇壮观瞻。阁楼底层为正方形四角,二三层为九边九角,东、南、北三面等边,各方均为二,唯正面(西面)等分为三,组成不等边九角形。除底层外,二、三层均出飞檐,梁架结构独特,第三层的全柱和第二层的重檐金柱,均不穿过各层楼板,第二层九根檐柱,仅有四根是一层的重檐全柱,平面布局为一平方形,其余五根檐柱分别立于底层的顺梁上。

顶部雷公柱空悬,由九根角梁共撑,以第三层的金柱和檐柱为支点,承托宝顶。整个用料为榫卯,没有使用一根铁钉。如此枋梁承桃,逐渐收缩的回旋处理,既分散承重支点,增强阁楼的稳固性,具有防震效果,又扩大了各层的空间和使用面积。

另外,阁楼柱架用材数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数。尾顶九角,楼楞木二、三层各用九根。梁八十一根,柱五十四根,均是九的倍数。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匠心巧运。因为在封建社会,“九”表示最高权力,最高等级的象征。看来,这幢建筑还含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文昌阁属于祭祀性建筑。整座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康熙三十一年壬申,贵州巡抚卫既齐在《重修文昌阁碑记》中写道:“会城东郊外,有峰突起,是为木笔文星。支衍蟠曲而入城中,为院司场屋之祖。术家嫌其未尽茸拔,思有以助之,乃于子城之上建阁三层。中祀文昌、上以祀奎、下祀武安王,而总名之曰‘文昌阁’”,由此就记述了文昌阁建筑的`始因。

贵阳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公元1609年),经多次维修和重建。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总督卞三元、甘文焜、巡抚佟凤彩重建;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巡抚卫既齐等重修;雍正中经略张广泗、乾隆六年辛未(公元1741年)布政使陈德荣皆重建;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郡人修复;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巡抚贺长龄捐廉倡修。现在文昌阁建筑群的布局是在嘉庆年间形成的。1982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对文昌阁进行了维修,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并拨补助款10万元。

修葺一新的文昌阁,高踞东门月城上,飞檐翘角,雄奇华丽,古朴幽雅。在正面二楼外檐下,悬挂楷书匾额“文昌阁”三字。在正面柱子及楼内,恢复旧时楹联三幅。一为清雍正五年任按察使,七年任巡抚的张广泗撰联:“盛世车书环斗极;遐方文物应奎垣”。一为清嘉庆时张大学撰联:“众山环绕供诗料;层楼高标入画图”。一为清人张先杰撰联:“浓翠万重当槛出;清光一片抱城来”。在阁楼的二楼上存放文昌阁楼宝顶,铜质,葫芦形,高1.5米,重四十公斤,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制造,1976年被雷击落。游人看后,无不赞叹我国古人的铸造技艺。现阁楼的宝顶,是重新仿制的。

文昌阁历来为文人荟萃之地,留下诗词和碑刻至今。文昌阁现遗存石刻古碑九块,其中八块是在阁楼内南北厢房的两头立放,有一块镶在院墙上。最早的是清康熙三十一年《重修文昌阁碑记》,最晚的是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贵阳东城文昌阁记》。碑刻主要记载着文昌阁的历史沿革及各次维修情况。还有遗存匾额三块:一为道光壬寅年(公元1842年)的“于帝其训”,一为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的“天下之母”,一为书写年代不能辩明的“永保子孙”。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七

铜鼓岭为海南景点,位于文昌市龙楼镇,距文昌市区40公里,以铜鼓岭为中心,包括淇水湾、月亮湾、石头公园、宝陵河、云龙湾、大澳湾等组成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海南文昌铜鼓岭。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部滨海地区龙楼镇,属海南岛最东部,东南两面均临南海,西至卫星发射基地,北靠铺前旅游区,规划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30公里,包括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石头公园、淇水湾近岸)、月亮湾、宝陵河等。旅游区具有我国稀有的热带季雨矮林、珊瑚礁、红树林等热带自然景观。旅游区规划陆地面积为46平方公里,该区域将与文昌航天城交相辉映,形成国内著名的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以及科普教育基地。按照规划旅游区将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生态滨海旅游区。该项目已列为海南省“”规划重点项目。

区内分为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淇水湾滨海度假区、月亮湾滨海度假区、宝陵河公共中心区、龙楼旅游风情小镇区、沿海生态保护区、外围生态控制区八大组团,集中了文化体育运动公园、五星级酒店、游艇俱乐部、高档住宅、生态公园、滨海浴场、石头公园、景观大道以及中国最长的滨海景观步行走廊等项目。据悉,该项目由鲁能集团、华隆集团做整体规划。

国庆节期间,伴着绵绵的秋雨,我们全家人游览了美丽的铜鼓岭。铜鼓岭位于未来的“航天之城”——龙楼镇,是一处有名的旅游胜地。

一路上,汽车飞快地奔驰着。望着窗外的雨景,我想:雨中的铜鼓岭,会是什么样子呢?

不知不觉,车子已经驶到了龙楼镇。从窗外望去,铜鼓岭像一位穿着绿衣服的巨人,屹立在远处。过了一会儿,车子到达了山脚下,一丛丛野花点头含笑,好像欢迎我们的到来。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盘绕而行,车子很快到达了山顶。我往下一看,绿色的田野,茂密的树林尽收眼底。远处烟雨蒙蒙,像是一团团白棉,又像是一缕缕轻纱,真是美不胜收!

一下车,我们便飞快地往观景台攀爬去。站在观景台上放眼远眺,再没有比秋雨洗浴后的铜鼓岭更迷人了。整座铜鼓岭,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风一吹,林涛四起,像群山深深的呼吸,给人一种神秘幽远的感觉。收眼近瞧,茂密的灌木丛里,鲜艳的野花在山风的轻抚下翩翩起舞。山上还有一座风吹能动、但却不会倒的大石头,叫“风动石”。风动石屹立在那,就像一位长者在眺望着美景。天上的云朵飞快地移动着,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显得分外壮美。西边山脚下的月亮湾犹如一面巨大的明镜,无数雨点落进水里,就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人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中。

啊!雨中的铜鼓岭,犹如少女蒙上一层轻纱,朦朦胧胧,好似蓬莱仙境。这么美的景色,要靠大家来珍惜、呵护,让铜鼓岭变得更加美丽,成为闪耀在海南国际旅游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我们去文昌的第二天。到了早上八点半,我们坐车去了铜鼓岭。

大约开了半个小时,我们到了铜鼓岭山脚下。铜鼓岭号称琼东第一峰,海拔338米。山上有一些稀有的动植物。下车之后,我们沿着车道往上爬。路两旁长满了花草树木因为是野生的,所以不想人工种的统一。车道像阿基米德螺杆一样盘旋而上的。我们爬到了半山腰看到了月亮湾,看到了海天一线的大海天气晴朗天空中的云像一架架飞机。

在上山路上,我看见了一棵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树。它的果子不是长在树枝上的而是长在树干上的。果子是绿色的,树干上没有叶子,真是一棵罕见的树。沿途我们还发现了了一些野果,他的壳很硬,外表像小橙子。

爬了一个半小时,我们终于爬到了山顶。再往上爬一点,可以看见一个小钟,小钟的旁边是文佛殿。在我们下山的时候,我看了一眼天空中的云,看起来和上山时不太一样,天空中的云,像一团团黑色的棉花。

下山我用了四十分钟,今天我们玩得很开心。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八

考文状元最不容易,但到了光绪贵阳人赵以炯终于考取了一甲进士第一名,成为贵州第一个文状元。若从明嘉靖贵州开科乡试算起,那就是经过351年,贵州才算出了一个文状元。当时贵州籍的省内外学者、生员闻之,无不引为荣幸。在京的贵阳人曾任礼部尚书的李端棻贺以联云:“沐熙朝未有殊恩,听鸿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启吾黔久钟间气,忆神仙流传数语,五百年后果然文扬胜江南。”

在赵以炯考取文状元之后仅隔12年,即光绪24年,贵州麻哈今麻江县人夏同和又考取了文状元,这对贵州考生是一次极大的鼓舞。但就在这时,清朝统治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戊戌变法高潮。光绪30年宣布停止科举考试。

贵州两状元。

清代贵州一共出了两个状元,据清朱彭寿著《旧典备征》载:清朝自顺治3年开科起,至光绪甲辰停止科举止,这258年间,共举行殿试112科(次),录取状元人数114名(其中贵州2名),按112科计应为112名,多两名是因顺治壬辰、乙未两科满汉分榜,各取状元一名,故多2名。

明清两朝贵州产生了多少举人进士?据民国《贵州通志·选举志》载:

贵州自明代开科乡试以来至清末,共有文举人约6千名(包括明代举人1145名),清代举人4800余名);共有文进士714名(包括明代进士105名,清代进士609人)。故有6000举人,700进士的总称。

另有武进士134名(包括明代武进士32名,清代武进士102名)。

这些举人、进士,除一部分担任文武官吏外,大部分从事教育工作,担任府学教授、州学学正、县学教谕及各级训导、书院院长、山长,或私人开讲授徒等,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对贵州文化、教育的奠基、开拓、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九

各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首先,我先欢迎你们来到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地:紫禁城。我是来自北京旅行社的一级导游,也是带领你们游览紫禁城的导游。我姓李,名佳颖。大家可以叫我李导。当然,如果不想那么正规的话,也可以叫我小李。如果你想更加直率的话,就直呼其名,叫我李佳颖好了,这倒也可以。我们这次的目的地,不用说,就是紫禁城了!现在,让我们出发吧!

踏着轻快的脚步,我们转眼到了大门前。朱红的大门,金黄的圆圈,门环上雕刻这着狮子,十分威武。和大门一样,门槛上的颜色是朱红,十分好看。“好了!”停!现在,为了好好的保护我们大家共同的世界遗产,我要告诉大家几条注意事项;1.不得在宫墙上乱画乱写;2.不可以乱扔垃圾;3.不能碰的东西不可以随便乱碰;4.不可破坏各个文物;5.不可进入不能进的保护区内;6.不能乱玩文物;这一点,各位要管好自己的小孩哦!好了,现在,要上洗手间的去上,十分钟之后,我们就开始观光了!

好了,大家集合,我们现在要去乾清殿。这个地方是皇帝料理朝政。批阅奏折的地方。上方的牌子上写着:正大光明这四个字。好了!大家休息一下,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翊坤宫了!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十

贵阳东门的文昌阁,是我国千百年来实行科举制度的产物,它建于十六世纪末(公元15、明万历24年),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文昌阁造型独特,其结构为三层三檐九角不等角攒尖顶。底层为四方,二、三层为九方。顶角的划分是将四周等分后,再将正面(西面)一条弧三等分,其余三条二等分。据考证,这种造型的阁楼为目前国内仅存。近日,文昌阁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人为什么要修建文昌阁并供奉文昌为神?文昌是什么样的神?它与科举文化有什么关系?

文昌神的由来。

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不免产生宿命论和迷信思想,认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都由神在操纵。我国是多神教的国家,读书人供奉的神就是文昌。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天文学家就发现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以之作为夜间辨别方向的标志。七颗星中有四颗(第一至第四颗)排列成长方形,古人称之为斗魁,第五至第七颗排列成一条线,称之为斗柄(半杓),总称北斗七星或文曲星。

汉代,实行开科取士,设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等,选拔有学问的人,授予官职。有的人被选中,有的人没选中,于是,就有人把读书人的命运与北斗星联系起来,说什么七颗星中的第一颗叫“奎”,“奎主文章”(《孝经·授神契》)。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天官书》说:“斗魁戴匡(筐)六星,曰文昌官(即七颗星中除一颗奎星外,其余六颗合称文昌宫)。六颗星分别主宰人间的功名禄位,并各有名称:“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十一

文昌阁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于武山南端高处,别名“奎阁”,故将此景称为“奎阁凌霄”。原建筑造于清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至民国时期已破败不堪。

1920__年,蒋介石从广东回乡扫墓,见其楹栋倾斜,于是就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重建,至第二年造成飞檐翘角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作《乐亭记》以描述其胜。但溪口人仍称之为“文昌阁”,文昌阁改建后,成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

1920__年蒋宋联姻后,常携宋美龄来此小住。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军委会“严加管束”,次年1月13日,被送到溪口幽禁。张学良到达溪口,最先的落脚点就是文昌阁,几天以后才被押送上雪窦山,1939年12月12日,6架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以后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1987年,政府拨款,在原址按原样重建,雕梁画栋,风姿胜旧。

现在我们去参观小洋房。这所三间二层小平房就是蒋经国先生住过的小洋房,建于1930年,由于当时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称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原是为美国军事顾问端纳先生所建。这房子背靠武山,面临剡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来居住于此,直至1939年到江西赣州任国民党行署专员,蒋介石曾为其子请了两位老师,严教不懈,以解除其马列主义武装,同时为其妻蒋方良女士教国文。蒋经国住读时。楼上东面一间为卧室,西面一间为书房,中间为客厅,屋顶平台较宽敞,楼下由伴读徐道邻、高理文等住宿。屋内有一石碑携刻着蒋经国手书的“以血洗血”四字,表示他对日侵的痛恨及替母复仇的决心。

介绍文昌的导游词篇十二

唐宋时,读书人为了追求功名,大都供奉组成文昌宫的六颗星。元代仁宗延佑3年(公元13),诏封文昌宫六颗星为文昌帝君,于是开始有人立庙祀之,并把它塑成帝王之像。

贵州地处西南,元代尚未正式建省,亦未在贵州举行乡试(举人考试),故贵州境内立庙供祀文昌帝君者极少,仅有乌撒卫(辖今威宁、赫章县地)有文昌庙一座,建于公元1324-1327年间,是省内最早的一座文昌庙。

明代永乐11年(14),贵州正式建省后,由于科举制度的推行,考生增多,信奉文昌者众,于是,贵州各地相继出现供奉文昌的神庙,有称文昌祠、文昌宫、文昌阁的。

贵阳最早出现的文昌祠。在贵州宣慰司文庙左,建于明洪武初。

明嘉靖(1535年),朝廷批准贵州在本省举行乡试后(在此之前,贵州生员须到湖广、云南参加乡试),贵州省内相继出现不少文昌庙。到了万历24年(15)贵阳新修一座文昌阁,屹立于东门月城上,阁为三层,规模最大,为全省之冠,并以其结构奇特著名全国(以上见明万历贵州巡抚郭子章著《黔记》及万历《贵州通志》)。

我国阁楼的传统模式,一般都是四角、六角、八角。而贵阳文昌阁却是九角。除阁的顶层表现为九角外,还有各层梁柱中处处表现九或九的倍数,如梁为81根,柱为54根,楼楞木二、三层各9根。

这是因为我国古人认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清人汪中《释三九》云:“凡一二之不能尽者,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如九重天、九霄云外、一言九鼎等,皆是以九形容极多、极高。文昌阁所以建为九角,楞木均为九的倍数,显然含有极高、极多之义,除显示文昌神地位最高外,也含有祝愿贵州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名列最高、人数最多之义。

魁(奎)星神的来历。

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各省举人进京考试,途中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往往连进士也考不上,争取考上前三名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有人编造说:考生试卷经主考官评出前三名,送请皇帝作最后圈点,才能定出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有的皇帝不懂文章,甚至不看内容,随意圈点,这当中就有神在操纵皇帝的御笔,这个神就是主宰文章的奎星。于是,考生们不仅供奉文昌,还要供奉奎星。

热点推荐

上一篇: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实用9篇)

下一篇:2024端午节活动前致辞 端午节活动致辞发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