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楷模心得体会(汇总8篇)

最新楷模心得体会(汇总8篇)

小编:文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楷模心得体会篇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杜富国响应号令,在南疆扫雷行动中为了人民利益时刻冲锋在前,为了战友生命血染雷场。“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百炼成钢”。杜富国的英雄壮举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汗水浇铸、靠实践锻造、靠血性挥就。

负重前行当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若心中没有人民、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便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负重前行当勇于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的最崇高的体现,体现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精神,彰显“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无畏气概。“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受伤前说的一句话。当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以命令的口气对同组战友艾岩说。这是军人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更是不怕牺牲敢于主动承担危险的大无畏。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负重前行当履职尽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增强责任意识、作为意识,不断改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在其位谋其政,立足本职,勤业敬业,为国家、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始终以身作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新时代的满意答卷。

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航船上需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扛重担,接重任,带着使命负重前行。

杜富国,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参军入伍,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人物”荣誉。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出生在湄潭县太平村,坐落于遵义这个革命老区的一隅,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鲜艳夺目。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杜富国从军报国的志向明确,19岁的他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云南边防某部的一名战士,他工作尽心尽责,训练努力刻苦,淳朴、勤奋、钻研,成立领导眼中的“好苗子”。

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手榴弹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同组战友安然无恙,他却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排雷负伤前对战友说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动中国”的丰碑上,更印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杜国富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的真正含义,担当不仅要敢于担当,也要善于担当。在杜国富身上,当面对危险和死亡的时候,他选择了让战友退后,自己挺身而出,他的大公无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担当”二字的最好解释。

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党的干部要善于担当,要不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调查研究,加强业务能力锤炼,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把担当职责履行好。

杜富国,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20参军入伍,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年11月18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0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人物”荣誉。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

杜富国出生在湄潭县太平村,坐落于遵义这个革命老区的一隅,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鲜艳夺目。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杜富国从军报国的志向明确,19岁的他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云南边防某部的一名战士,他工作尽心尽责,训练努力刻苦,淳朴、勤奋、钻研,成立领导眼中的“好苗子”。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手榴弹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同组战友安然无恙,他却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排雷负伤前对战友说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动中国”的丰碑上,更印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杜国富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的真正含义,担当不仅要敢于担当,也要善于担当。在杜国富身上,当面对危险和死亡的时候,他选择了让战友退后,自己挺身而出,他的大公无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担当”二字的最好解释。

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党的干部要善于担当,要不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重调查研究,加强业务能力锤炼,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把担当职责履行好。

“你退后,让我来。”

杜富国每次与死神打交道时,都会对战友说的“口头禅”,“你退后,让我来。”短短六个字却不简单,生动地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军人的不负国家,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用生命坚守初心的英雄本色。

在新长征路上,依然有高山深谷、激流险滩,党员干部将面临不同的“扫雷”危险,唯有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给党和人民,涵养起像杜富国那样在困难、危险面前“你退后,让我来”的大爱情怀,才能在新时代的考卷上书写出“临危岂顾生”的责任与担当。

党员干部要涵养“你退后,让我来”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前方道路平坦,不是因为有好运气,更不是本该如此,而是有人为你搬走了挡路的“石块”,帮你填补了道路的“泥泞坑洼”。一句“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用血肉之躯,为同事保住了一条命,自己却身受重伤,永远失去了臂膀,也永远失去了光明,他呈现出钢一般的意志和保家卫国、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作为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干事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在关键时候顶住压力、经受风险、战胜挑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维护好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员干部要涵养“你退后,让我来”敢想敢干的担当精神。“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杜富国和战友艾岩面临加重手榴弹的危险时,杜富国以组长的身份,命令战友“你退后,让我来”,挡住了飞向战友的弹片,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党员干部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敢谋大事,敢抓落实,敢于突破,走前人未走的路,在未知领域探索,在空白地带作为;要心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撸起袖子随时向前一步“让我来”,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担当者、践行者,让担当作为在大地蔚然成风。

党员干部要涵养“你退后,让我来”技艺精湛的工匠精神。杜富国入军以来,苦练本领,他的战友每次与他进入雷区时,都被他娴熟的排雷技艺所折服。三年多来,面对一片片未知的雷场,杜富国俯下身子穿枝拂叶、抽丝剥茧般为边境的群众扫除安全隐患,把红城儿女遵道循义、自强不息的精神写在边境大地。今天,我们虽然已经处在和平的工作环境下,但干事创业面临的复杂局面,仍需要我们发挥杜富国“排雷”的工匠精神,掌握“排雷”的过硬本领。在疑难险重面前,有化解矛盾问题的方法、有服务群众的能力、有改革探险的路子,当得了“施工队长”,我来就有来干成事的本领,做到“出手”就是高手。

古语云:英雄心事无古今,神物风云各有时。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我们有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当今的和平岁月中,我们更有杜富国这位征服在死亡地带的“雷神”英雄。不管是前人英雄还是现世雷神,折射的都是当下新时代军人应当具备的优秀品格,昭示的都是新时代奋斗者矢志如一的价值追求,更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许党报国的殷切信念和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应有的家国大义。

杜富国,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一名普通战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用血肉之躯将战友护在了身后,年仅27岁的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面却是冰冷无情的火光。写到这里已情难自禁,看到你伤后坚定的样子,既心疼,又已深深折服。富国,我们永远记得你最帅的模样,记得你排雷后像个小孩开心的微笑。

时间拨回到2018年10月11日,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你重复着每天的排雷工作,却不曾想突遇爆炸,在这危急时刻,你用身体换来了战友的平安,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军人的勇敢与担当,温暖和感动着世界。当你听到中越边境扫雷云南段最后一块深排雷场被彻底搜排完毕并移交给边境百姓这一消息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你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边境扫雷人”的责任担当,更是中国军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我知晓杜富国同志先进事迹的那天夜里,我思忖了很久,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从中领悟到什么,或者说学习到什么。

敢于担当,做迎接挑战的勇敢者。危急时刻的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短短六字,蕴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年轻的杜富国在危险面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发出的一声长啸,“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无不使人动容,深深折服。“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富国同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赞歌,悠扬又响彻云霄。作为同样充满激情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杜富国不惧挑战、敢于担当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勇往直前,特别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精气神,鼓舞着青春的我们,行荆棘路,做勇敢者。

心系百姓,做干事创业的有心人。富国心系饱受“雷”害的边境百姓,立志为人民扫除最后一片雷场;我们党员干部心系基层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决百姓困难。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是使命,是责任,是交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时时做到为民着想,与人民同甘共苦,才对得起人民的信任与期待。如今,人们去兰考看到焦桐怀念焦裕禄,望见大亮山蓊郁的林场想念杨善洲,看到政和欣欣向荣的新区建设,自然想到廖俊波。这些甘为“樵夫”的共产党人,把群众利益看得比天大,为民披荆斩棘,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时代丰碑,留给后人瞻仰、学习。总而言之,干部干得好不好,百姓心中那杆秤明白着呢。

富国,记住你最帅的模样,那是属于你无悔的青春;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那是对你伟大事业的嘉奖和表彰;被守护的那一方土地的百姓的笑与泪,更是对你人生的无上认可和褒扬。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很多种,你用最壮烈的一种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你永远帅气的脸庞。对于我们广大同样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虽然职位有所差异,但和“杜富国们”一样,都是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富国”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楷模心得体会篇二

近日,参加了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听的是聚精会神、热泪盈眶,每到感人动人之处,都会不自觉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台上台下传递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感动,凝聚的是力量,昂扬的是斗志。

一位英雄,一份初心,向老英雄致敬!

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始终挺身在前,自觉对标对表,真抓实干,务实进取,普通群众要牢固树立“来凤命运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来凤品牌;要把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落实到正己修身处,始终坚持严以用权、严以修身、坚持严以治家,争做新时代楷模。

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锋。

张富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及感想【4】。

战斗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不负铮铮誓言。

他叫张富清,一名普通的*员,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12月3日,湖北省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发现,这座宁静安逸的小城里竟“藏着”一位有着卓著功勋的战斗英雄。

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上,记录了这位张富清老人在硝烟战火中的九死一生:

1948年10月,他作为十四团六连班长,在永丰战役中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了敌人碉堡两个,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获军一等功。

……。

张富清告诉记者,1948年3月他参加了解放军,不分白天黑夜的战火纷飞,早已记不清打过多少仗,受过多少伤,但印象最深的是永丰城那一仗。

“我是夜间跃城,第一个跳下城墙的。很快在脚下刨了个土坑,把捆好的八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弹环上栓了个绳索,我猛地一拉,炸药和手榴弹同时,炸毁了敌人的第一个碉堡。”讲述起往事,老人的脸上洋溢着昂扬斗志。张富清说,他端着冲锋枪朝敌群猛扫,突然感到头顶仿佛被人重重锤了一下,他并没有在意继续战斗,直到血水顺着脸颊滑下,用手一摸头顶,才发现一块头皮被揭了起来……这是一颗子弹擦着头皮飞过,在头顶留下的一道浅沟。

这场战斗一直打到天亮,他炸毁了两座碉堡,缴获两挺机枪,四箱弹药。因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张富清获得西北野战军甲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斗结束,张富清死里逃生,而突击组的另两名战友却从此杳无音信。

“收复永丰以后,和我一起的两名突击组的战士,我到处去找……找不到,他们到底去哪儿了?”张富清喃喃道。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他们很少留下照片,但他们的影子却深深印刻在了老人的心底,六十余载,成为老人最挂念的人。

对于父亲的往事,小儿子张健全表示,几十年来,他只知道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从未听他说起过这些赫赫战功。

这些战斗功勋,为什么从来不讲?

张富清说:“很多战友,为党为人民献出了生命,他们的功劳都比我高,我有什么资格居功自傲、炫耀显摆自己?”

瞒得再紧,瞒不过最亲的人,只有妻子孙玉兰最清楚丈夫身上的伤。

“他的牙齿是假牙,我问他牙齿怎么回事,他就说炮弹打过来把他牙齿炸掉了。我经常笑他的脑袋,我说你是个癞脑袋,他说我这脑袋是在战场上受伤的。”孙玉兰笑道。

枪林弹雨,视死如归,大义凛然。那些留在身上的伤痕,是张富清戎马一生抹不去的“勋章”!

1955年初,张富清退役转业,他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或者回到阔别多年的陕西老家,从武汉一路向西,来到地处偏远、人才匮乏的湖北恩施来凤县,怀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憧憬,先后在县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把余生奉献给了这座小城。

1985年,张富清在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从转业到离休的30年里,这位曾经的战场上“排头兵”,在平凡岗位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

如今,张富清已经95岁。耄耋之年的他,经历了人生中的又一次“变故”。

7年前,88岁的张富清因病左腿高位截肢,家人都以为他的余生会在轮椅上度过。但卧室中的轮椅,张富清却很少使用。他装上义肢,想要依靠自己,重新站立起来。

“我当时想的是,我要发扬保持突击队员的精神,我要站起来!”张富清说,比起失去生命的战友,他的生活是幸福的,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

他用双手撑着辅助行走支架,一遍一遍在家中练习行走。练习初期,因为走不稳经常摔倒,受伤流血的意外时有发生。家里的墙壁上,至今还留有他为了重新站起来时流过的血迹。

靠着一股打不倒的执拗,如今的张富清已经可以自由走动,可以下楼买菜,还会亲自下厨给老伴炒几个小菜。

一家四代人,如今有6名*员,后辈们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子孝孙贤,是晚年张富清最满足的事。

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告别军旅,初心不改。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张富清靠的是一个*员的忠诚信仰;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扎根深山,张富清为的是不负一个*员的铮铮誓言。

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莫道无名,人心是名。和平年代,英雄事迹和精神仍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将英雄精神赋予新的时代,让英雄人物、英雄精神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坐标,让不朽功绩永不磨灭,让英雄精神熠熠生辉。

张富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及感想【5】。

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

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

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

现在,他95岁,仍然坚持学习。他说:“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

……。

所有这些,只因他是一名*员。

他就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张富清。

(一)。

月3日,来凤县城。

来凤县委政法委干部张健全,小心翼翼地怀揣着一个包裹来到县人社局。彼时,县里正在按照上级统一安排,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

张健全带来的东西,是父亲张富清一生珍藏的宝贝。

“那是下午5点20分,我正准备下班。看到闪耀着光芒的勋章,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对那天的情景,来凤县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专班信息采集员聂海波记忆犹新。

在聂海波注视下,张健全郑重地一一取出包裹里的物品——。

一本立功证书,记录着张富清在解放战争时立下的战功:立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

一份西北野战军的报功书,讲述着张富清“因在陕西永丰城战斗中勇敢杀敌”,荣获特等功。

一枚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奖章,镌刻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

激动地看完张健全带来的材料,聂海波深感震撼:“没想到我们来凤还隐藏着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大英雄!”

(二)。

“永丰战役带突击组,夜间上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机枪两挺,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坚持到天明。我军进城消灭了敌人。”

这是立功证书对张富清1948年11月参加永丰战役的记载。

发生在陕西蒲城的永丰之战,是配合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况异常惨烈,“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

对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95岁的张富清仍历历在目。

张富清所在的连是永丰战役突击连。张富清又是突击连的突击班成员。27日夜,他和两名战友匍匐前进,扒着墙砖缝隙攀上城墙。张富清第一个跳下城墙,与围上来的敌人激战。

“打死七八个敌人后,我逼近碉堡,用刺刀在城墙底下刨了个洞,把我带的八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码在一起,拉着了手榴弹,炸毁了碉堡……”

因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张富清获得军甲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48年3月参军,8月入党,在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城等战斗中都冲锋在前——这位陕西汉中小伙子历尽了九死一生。

(三)。

陕西、、北京、南昌、武汉……。

几经辗转,1955年初,已是连职军官的张富清面临退役转业的人生转折。听说湖北西部恩施条件艰苦,急缺干部,他二话不说:“我可以去!”

听说来凤县在恩施最偏远、最困难,没有丝毫犹豫,他又一口答应:“那我就去来凤。”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从武汉动身,一路向西,再向西。恩施是湖北西部边陲,来凤更是边陲的边陲,怀着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憧憬,张富清来了。

“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员不来,哪个来啊!”——带着一个*员的赤诚,张富清来了。

工作挑最苦最难的干,从不争名争利。张富清把余生献给了来凤,献给了这片曾经毫无关联的大山。

浴血奋战,战功卓著……自从到了来凤,过去的一切,都被张富清刻意尘封起来。

60多年,无论顺境逆境,张富清从不提自己的战斗功绩。证书和军功章被他藏在一个随身几十年的皮箱里,连儿女也不知情。

(四)。

瞒得再紧,瞒不过最亲的人。

孙玉兰和张富清是同乡。战争期间及之后的几年,村里人都以为张富清已经不在人世了。1954年,张富清回了趟家乡,大家才知道,他还活着。

共青团员、妇女主任孙玉兰,和长自己11岁的张富清一见钟情。不久后,被爱情召唤的孙玉兰,追随张富清到了来凤。

这一来,就是一辈子。

上世纪60年代,为给国家减轻负担,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他的理由很简单:“国家困难,我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占群众、公家的好处……要精简人员,首先从我自己脑壳开刀……”

同挚爱的人在一起,多苦都是甜。

夫妻俩生养了四个孩子。大女儿患病,至今未婚,常年在家靠母亲看护;小女儿是卫生院普通职员;两个儿子凭自己的本事上学、工作,从基层教师干起,一步步成长为县里的干部。

几个子女,没有一个在张富清曾经任职的单位上班。

如今,最小的儿子也快到退休年龄。形容自己眼中的父亲,张健全用了一个词:“平凡”。

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像一块砖头,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乐观、朴实、真诚……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差别。

(五)。

张富清是“战斗英雄”的消息,在来凤迅速传开了。

不少人感到震惊。“只知道他当过兵,没想到他是那么大的英雄。”

有人感到不解。“别人没他那么大的功劳,还整天问组织要这要那。他老婆没有工作,大女儿又残疾,也没见他提什么要求。”

有人感到惋惜。“那么大的战功,如果当初留在武汉,早就成了高级干部。”

更多的人深受教育和感动。

去年,张富清做眼部手术。术前,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行长李甘霖特意叮嘱,张老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选好一些的晶体。但张富清听说同病房的农民病友用的是的,也选了的。

“我已经离休了,不能再为国家做什么,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衣服的袖口都烂了,还在穿;儿子给他买的新衣服,他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箱子里。

张富清的心里,几乎没有他自己。

“以前,只不过觉得他大我们一些,工作在我们前头;现在他从我面前过,我都要在心里默默向他致敬!”72岁的来凤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昌恩说。

(六)。

在张富清简陋的家中,珍藏着一个打满了补丁的搪瓷缸。

一面是熠熠生辉的*、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一面写着: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孙玉兰说,这是丈夫最心爱的物件。

从1954年起,这个搪瓷缸就是张富清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补了又补,不能再用,张富清就把它认真保存了起来。

上世纪80年代初,张富清一家搬到现在仍居住的建行宿舍。30多年过去,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一新,老两口的家还是老样子。

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虽然朴素,这个家整洁而充满生气。阳台上整齐地养着一排绿植,像是一队整装待发的战士。

1985年离休后,张富清一直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他特别爱看《半月谈》。

卧室的写字台上,一本版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被他翻阅得封皮泛白。

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做着标记——。

“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这不正是*员张富清一生的写照吗?

(七)。

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出生入死,张富清靠的是一个党员的信仰——。

“我一直按我入党宣誓的去做……满脑子都是要消灭敌人,要完成任务……所以也就不怕死了。”

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扎根大山,张富清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

讲起这些,这位95岁的老人声音颤抖,泪水溢满了眼眶。

英雄事迹传出后,有媒体闻讯而来。张富清拒绝接受采访。记者越来越多,没有办法,张健全只好骗父亲:“这是组织的要求!”张富清这才答应——身为一名*员,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

张富清最欣慰的,是一家四代有六个党员。

考虑再三,让子女拿着立功证书去登记,出发点也是对党忠诚——。

“党和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我不如实向党报告,那就是对党不老实……”

(八)。

时光回溯到年3月17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近一个月后,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挂牌。

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军人是最可爱的人”“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随着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有序开展,许多英雄事迹,陆续被发掘出来。

九旬老兵张富清,不想给党、给国家、给添任何麻烦。不久前,在给曾经战斗的一封答谢信中,他情真意切地写道:

“希望你们坚决听党的话,坚决听从习近平主席指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

(九)。

军区某红军团,张富清当年战斗的英雄。年轻的官兵,正紧紧围绕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学习老前辈张富清英雄事迹,立志做新时代革命军人。

3月2日,派员专程到来凤,探望老战士张富清。

是夜,平素内敛沉默的张健全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眼含热泪,他写下深情的记录——。

来人了。

老兵心中掀起波澜。

面对军装上的军徽。

老兵用一条独腿坚强站立。

缓缓举起右手。

庄严地行上军礼。

……。

楷模心得体会篇三

一年多来,朱有勇已十几次来到澜沧县,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

他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有一个家,被村民们称为“院士之家”。在这里,他耐心解答着村民们的种种问题,“要选择合格的脱毒马铃薯种薯”“拱棚可防霜避雨避病,减少农药施用量80%”……还手把手去田间给村民们示范操作。

今年秋天,朱有勇的“院士之家”将迎来240个农民学生,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导班”的首期学员,分别参加马铃薯种植、林下三七种植、畜禽养殖、中草药材种植4个培训班,跟着朱有勇同吃同住,学习农学知识和农业技术。

“打工没技术别人不要,来跟大科学家学点技术。”“跟着院士学,收入能翻倍。”“院士说,干得好还能留下当老师哩!”前来面试的村民有的只上过小学一年级,但他们个个都有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在澜沧,素质性贫困依旧是难题。据了解,中国工程院正在向云南省教育厅争取产教融合项目,有望构建一个产教融合的普洱市职业教育澜沧分中心。

对于这所由院士牵头的职业学校,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提出,要走“抗大之路”,把学校办在田间地头,带动老百姓学到真技术,实现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有人问,院士教农民是不是大材小用?朱有勇摆摆手,笑着说:“搞了一辈子农业,积累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来扶贫就都用上了,把农民带富,心里真的感到高兴。”

楷模心得体会篇四

一个党员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服务群众,人民群众就信任他、爱戴他。我们要向张富清学习,学习他的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1948年3月份,24岁的张富清参加西北野战军,在二纵359旅718团二营六连当战士。期间先后两次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除了特等功,还3次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955年张富清从转业,来到了偏僻的鄂西山区,张富清居功不自傲,对自己的功绩和获得的荣誉隐瞒不宣,而是主动要求到偏远贫困地区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成绩。

张福清的一生是用诚挚书写了为民的情怀,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共产党人永远坚守的情怀,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张富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工作动力。牢记共产党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干什么。把人民群众需求放在最高的位置,把心思都要在了为民服务上,把群众之事,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

张富清为人正派,从不居功自傲,从不谈自己过去的荣誉和功勋。在工作中总是挑最困难的任务,在生活中从不要求自己。他在三胡区政府工作期间,舍小家为大家,时刻与人民群众同坐在一条凳子上,与人民走同一条马克思主义道路,不管大事,小事,烦心事,日常事,倾听群众呼声,回应人民期待,让人民群众感受党的温暖,党就在身边。

张富清用一生的故事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我们向张富清学习,就要学习他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用真挚的情感,不断拓展人生的价值,把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树在人民心中。

楷模心得体会篇五

黄文秀,1989年出生,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报名考取选调生,回到家乡,成为百色市委宣传部名千部。3月,黄文秀响应号召来到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让她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工作勤奋努力,任劳任怨。在驻村工作期间,她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她坚持以民为本、吃苦在前,作风过硬、工作务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生动诠释了一名年轻女干部的担当和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栖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保持和发扬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克难攻坚、勇往直前的气概,以奋发进取、锲而不舍的劲头,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楷模,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导学生。我们要牢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弘扬敬业精神,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发扬黄文秀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黄文秀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垂不朽!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家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此,要提高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文秀的选择是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黄文秀是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孩子,多少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为家乡、为故土、为乡亲做贡献的初心。研究生毕业之后,她有机会留在城市工作,但是她还是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建设家乡。有同学后来问过她这样选择的原因,黄文秀回答:“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一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体现了黄文秀对家乡的深情,也体现了她对建设家乡、发展故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文秀的选择是一名“先锋”共产党员的选择。在入党申请书中黄文秀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义,生存更有价值,我迫切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始终践行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广西百色,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女儿身却怀揣“巾帼梦”的她毅然担当起了脱贫攻坚的先锋。刚开始,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还不敢勇敢”,但是慢慢地,她跟贫苦户越来越亲,工作越来越熟练,一周年时,她说,“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扶贫路就好像新时代的长征路。二万五千里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宝贵长征精神。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一批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先锋,延续着长征精神,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是我们应该成为的人。

楷模心得体会篇六

20xx年4月21日,对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为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矢志奉献,党中央决定,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对在贫困山区奉献一生的张富清同志的关怀与肯定,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扎根基层,恪尽职守,一点一滴地做好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情。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xx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老英雄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转业后选择最偏远的山区,做最艰苦的工作,过最平凡的生活。这种牺牲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为我们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不忘初心。一是要牢记使命,忘记成绩,轻装上阵,时刻做好人生再出发的准备,绝不能自满于过往功绩而沉迷不前;二是要不惧平凡,但拒平庸,在基层岗位上、在日常工作中,只要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必须持之以恒,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好;三是从容舍得,才能自得,老先生扎根基层的一生是幸福的,战场上、工作里都能不懈奋斗,守住了初心。

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立足岗位弘扬奉献精神,突出优质服务弘扬奉献精神,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奉献精神,认真落实党章规定和。

入党誓词。

认真履行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甘入苦海、夙夜在公、以身许党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交给我们的重大任务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要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为榜样弘扬奉献的精神。

一是要始终知责尽责、勇于担当。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建设中,形成了吃大苦耐大劳的奉献精神,从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这种吃苦奉献精神永不过时、永放光芒。我们要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人生不可能一路坦途,我们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不作胆小的懦夫,要做敢于尝试的勇者。我们要永远牢记最初进入工作岗位时的信念,不必过于计较得失,要甘于奉献!精神上要向“四讲四有”的目标奋斗。履职上要敢担当,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敢于迎着困难上,一旦出现问题,勇于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在创新上有所追求,有动力有定力,善学善思善成,自觉运用于工作实践中。

二是要始终常在状态、创先争优。精神状态决定工作标准,展现敬业精神,事关能力素质,事关单位发展。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句鼓舞人心的。

口号。

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以不辱使命的崇高追求、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常在状态的自我加压,努力创先争优。要有奋发进取的工作干劲。要有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高标准、创一流,既是指导思想,又是科学的工作方法,既要苦身子,又要苦脑子,需要扎扎实实扑下身子去干、去创。要有精细求实的“工匠精神”和工作作风。作风实、事业旺,作风漂、事业衰。

三是要始终知恩图报、知足常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懂得知恩图报、知足常乐、知责奋进,清廉如水,不谋私利。在吃苦中奉献,在奉献中吃苦,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所在。看待名利待遇要知足,追求什么,关键要把握好“度”,“祸莫大于不知足。”时下在一些人身上存在的职务升迁上“嫌慢”、环境上“嫌苦”、事业上“嫌累”、待遇上“嫌少”、名誉上“嫌无”的现象,就是“不知足”的问题。在名利待遇上,要会“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精神不懈怠、学习不满足、工作不退后,要会“比较”,我们要尊重岗位,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岗位和工资。抱着一颗感恩之心,珍惜手中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我们弘扬奉献精神,要把自己的岗位当做人生舞台,施展自己才华,演绎精彩人生。用一颗无私的心面对身边人和事,与人为善,互助互爱,坚持对的事,只做对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就会使平庸变为优秀,使自卑变为自强,使消沉变为进取,使自满变为谦逊。我们还要学会放弃,从容面对人生,排除杂念,平衡心态,从而取得更多更好的事业和生活上的收获。

近日,每每点开学习强。

国学。

习软件,都可以看到对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赞扬他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时炸毁、攻占敌4座碉堡,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获西北军政委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曾经参与过退伍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在与退伍老兵的交谈中,他们讲起过去的战事如数家珍,充满了自豪。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曾经物质匮乏的生活、满目疮痍的年代已只能从老一辈同志的口中慢慢感悟了,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过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以及战争背后的残酷,深深的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勋章们身后的血与泪,在阅读张富清同志的光辉事迹时,满怀敬畏的从他的过去中看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领悟到红色共和国的深刻含义。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他兢兢业业的坚守着平凡的工作岗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作为战功赫赫的战争英雄,张老没有利用光辉的过去为自己、为子女、为家人谋取过一分名与利,张老夫妻二人仍住在80平米的单位分房中,在此次退伍军人信息采集之前,张老的家人甚至只知道“他曾当过兵”。许是见过太多的反腐信息报道,对张富清同志这样的党性,这样的坚守,我们心生敬意。

个人干净、勇于担当,是张老对自身的要求,也是我们要从张老身上学习的闪光点。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面对困难时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面对诱惑时要做到对党忠诚,面对工作要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将温暖送进群众的心中,像张老学习坚守住自己的工作初心—为人民服务。

有这样一位老英雄,“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他就是湖北来凤县离休干部,已经95岁高龄、有着71年党龄的张富清老人。

战争年代,在生与死之间,张富清选择不顾安危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战斗英雄。1948年3月,出身贫苦的陕西汉中洋县人张富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一名战士。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阶段,他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6月,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攻下敌人碉堡1个、击毙敌人2名、缴机枪1挺;7月,在东马村带突击组6人,扫清敌人外围,占领敌人碉堡,给后续部队打开缺口……3枚奖章、1份西北野战军报功书、1本立功证书,记载着他立下的赫赫战功。“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死……我情愿牺牲,为全国的劳苦人民、为建立新中国牺牲,光荣,死也值得。”任凭岁月磨蚀,朴实纯粹的初心,滚烫依旧。

和平时期,在小家与国家之间,张富清选择舍弃名利扎根山区,始终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光与热。1955年,退役转业时,组织告诉已升为连职干部的张富清,恩施地区条件艰苦,急需干部支援。山水迢迢,他深知这一去只怕再也回不了大城市。虽然心里惦记着部队,又想离家近些,他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带着爱人来到了恩施。到恩施后,他再次响应组织号召,奔赴来凤县。从此,两人扎根异乡山区,一过便是一生。从粮食局到三胡区、卯洞公社再到外贸局、建设银行,在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甘当螺丝钉。三胡区是来凤县最穷的地方,为了工作,他甚至都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由于困难时期工作任务繁重脱不开身,路太远,钱也不足,我想我不能给组织找麻烦,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们的最好报答。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不能考虑家事和私事,任何时间我都要考虑党和人民的利益,我要做的事符不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符合的我就做,不符合的我就坚决不做。”任凭光阴流转,清澈无私的初心,坚定不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张富清每一次选择,都在践行他在党旗下的誓言,都在诠释他始终不渝的初心。以张富清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

95岁风雨人生,71年党龄,63载深藏功名,一辈子不改本色。近日,老英雄张富清的初心故事,触动了亿万人的内心。在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薄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的学习榜样。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从71年前冒着枪林弹雨,为人民求解放开始,张富清就把党旗下的誓言印刻在心,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一生做爱国奉献的“突击队员”,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是为了不断把新时代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在感动于老英雄的初心本色时,更多是要铭记初心、接续奋斗。

铭记初心接续奋斗,信仰是压舱石。“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不怕死......”面对“你为什么不怕死?”这个问题,张富清从未改变过答案。正因为有了铁一般的信仰,他才不顾生命,冲向碉堡,勇敢拉掉了手榴弹拉环,才毅然选择扎根偏远山区,“无我”奉献一生。人生如船,信仰就是压舱石。立足新时代,每名党员都要把信仰这块压舱石深扎在灵魂深处,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忠诚于党;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于核心;始终做“为党和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的先行者,忠诚于人民,才会让人生航船吃水更深、航向更准,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铭记初心接续奋斗,担当是试金石。“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了“为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老英雄再一次选择了当“突击员”,义无反顾地到最边缘、最艰苦、最落后的山区支援建设。这一干,便是一辈子。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它能检验出一个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纯度”与“硬度”。立足新时代,每名党员都要涵养“无我”的精神境界,坚守“整装再出发”的初心使命,以“我将无我”的担当情怀,以“党叫我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的实际行动,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辛勤汗水,勇于担当、敢于担当、乐于担当,把人生理想融入新时代逐梦之旅,才能创造出“不负人民”的辉煌业绩,才能赢得群众“这个从上面派来的干部,是真心为我们想!”的真心点赞。

铭记初心接续奋斗,清廉是磨刀石。“如果我给我的家属行方便,这不就是以权谋私吗?这是对党不廉洁,对人民不廉洁,我们坚决不能做。”为了支持改革,张富清率先从自己的“脑壳上开刀”,让妻子下了岗;为了给国家节约经费,他在白内障手术中主动装上了一个最便宜的晶体;他从不争名争利,尘封功绩63年,连儿女都不知情......一件件大事小节的选择,都映衬出老英雄清廉自守的鲜明政治底色。清廉是磨刀石,它需要每个党员用一生来磨砺。立足新时代,每名党员都要把清廉作为自己最鲜明的政治本色,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的初心使命统一起来,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铭记初心,接续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出清廉无私、纯粹洁白、顶天立地的“大我”精彩人生。

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党中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恰如其时,更能充分发挥革命老前辈先锋模范引领作用。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要以“真学、善学、实学”为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要“真学”以提升素质。张富清同志桌上有一本《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在书的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他写下:“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我们党员干部要学习张富清同志扎实学习的精神,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抓好自身教育,作出表率。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进“。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同应对化解各种风险挑战、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防止“两张皮”,进一步修身正心,以“严”促“实”。

要“善学”以掌控根本。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张富清、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人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人生价值观,自觉树榜样、立标杆、作表率,带头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反对拉帮结派的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地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汲取以全局谋划事业、提高履责能力的革命智慧。

要“实学”以学有所成。张富清同志在。

日记。

中写道:当时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工作任务重,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绝不能向组织提要求,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最好的报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通过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干好工作。因此,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强化学习成果转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使工作不僵化、不停滞,为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孔子曰:“下学而上达”。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楷模心得体会篇七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日前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向时代楷模张富清致敬。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这样一个军功卓著的老英雄,却在人间神奇地“消失”了60多年,仿佛“蒸发”了一般。若不是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老英雄还会一直“消失”下去。

张富清的神奇“消失”,给我们演绎了一曲英雄赞歌,让我们看到了老英雄的党员底色和军人成色。可以讲,凭张富清其中的任何一次战功,他都应该得到很好的工作安置甚至职务提升,更何况他是一个军功章累累、光环无数的大英雄呢?可老英雄没有这么做,将自己“降等”为普通的退役士兵。1955年初,张富清在面临退役转业时,主动选择到条件艰苦、急缺干部的湖北西部工作,听说来凤县又是最偏远、最困难的地区,他又选择来到这里。可自从来到这里,无论是在来凤县粮食局工作,还是在三胡区任副区长,抑或是在卯洞公社、外贸局、县建行工作,张富清都包好军功章,锁在皮箱,封存了这戎马倥偬的岁月。64年,无论顺境逆境,张富清从不提自己的战斗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张富清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大英雄,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英雄,他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感天动地。我们首先要学习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高尚情怀。张富清自打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坚定了信念,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他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就像他在部队主动请缨参战那样,在来凤县一“沉”就是几十年,耐得住艰苦、守得住初心。其次,我们要学习他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64年,张富清所经历的年代,有纷乱和迷茫,也有浮躁和功利,但他不为物役、不因境变,将自己视为一块普通的砖头,任凭风雨的浸泡与吹打。以朴实纯粹,证明了他是一块城砖,一块见证历史沧桑、丰富历史的城砖。再者,我们要学习他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操守。张富清在艰苦的来凤县历练了多个岗位,他始终不改军人的行事风格,干一行爱一行,树起好形象、留下好口碑,宁洒汗水不流泪水,对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让自己的履历始终镌刻着“奉献”二字。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时代需要呈现新辉煌。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以老英雄张富清为榜样,在艰苦的地方历练、在普通的岗位上坚守,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争当新时代的“战斗英雄”。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崇高的又是具体的;是平凡的又中伟大的。老英雄张富清的感人事迹,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警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入党誓词,看到榜样的力量,激情干事、不懈努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是否一如既地保持着入党之初的那份纯洁、是否坚定不移地保持着对党的绝对忠诚、是否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诚然,与老英雄张富清相比,我们是渺小的,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和他一样,同样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一份子,只要我们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心上,尽心尽责,勤奋工作。既便自己人生平凡、工作平凡,但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是有价值的。

现在社会上有的党员同志工作的干劲不像入党之初那么足,讲困难讲条件的也有,有的嘴上功夫利害,出口成章,动不动就是长篇大论的演讲,但干起活来绵绵软软,还有的指挥别人一套一套的,自己却不带头干,或者是想干就干,有搞头就干,能提拨就干。环境好了,生活好了,人就逐渐变得养尊处优,缺乏忧患意识了,忘记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放底了做人做事的标准;另一方面将商品交换的原则运用于工作生活中,重利轻义,淡忘感恩,认为自己今天所拥有的幸福生活、稳定的工作,这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却没有清醒的地认识到,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享有安定和平的生活环境;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在各行各业的大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正是有了组织培养和领导及同志们的信任,我们才能有现在的工作岗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恩,积极主动,踏实工作,为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应有的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赞扬张富清老英雄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因为自己的外公也曾是经历战争的退役军人,所以当自己看到张富清的事迹时,更是感触良多。“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老英雄张富清看似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正是一个共产党员高尚风范的真切体现,是我们每一个后辈所学习的精神榜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读懂老英雄身上的坚毅执着。张富清原本是被抓入国民党军中的杂役,后来在一场战役中被“解放”,面对国民党的腐败黑暗与共产党的矢志为民,张富清并没有选择领上两块银元回家,而是选择了“为穷苦人打仗”。秉持这一信仰的他,在战场上一往无前,无惧死亡,每一场战斗都冲锋在前,导致身体今天还留下了片片伤痕,正因作战表现勇敢,入伍仅4个月的张富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无论岁月流转,一生追随,从未改变。从老英雄张富清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坚毅执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读懂老英雄身上的朴实纯粹。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是张富清离开部队时留下的一排排显著功绩,但如果没有一次普通的退役军人信息登记,谁能知道或许某个街头遇到的这位老人,曾经是威震敌胆的沙场尖兵。有的人要是能够取得这位老人十分之一的功绩,或许早就沾沾自喜不可收拾,但老人却深藏功名,连家人都不知晓其立功的事,仍旧住在一个不足80平米的老旧小屋里,只有阳台摆放得如“列兵”般笔直的花盆象征着老人那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从老英雄张富清身上我们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朴实纯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读懂老英雄身上的无私忘我。本来可以有更好选择的张富清,却响应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号召,携妻子来到了偏远的湖北恩施,当他知道在恩施,来凤最艰苦后,张富清夫妇又到了来凤,为来凤的建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满身军功章的张富清从来没有依仗自己的功绩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在国家困难之时,反而带头让自己的妻子“下岗”,做手术时,虽然是全额报销,可老人却选了最便宜的。老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和当初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能够活到今天,够幸福的了,不能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了。从老英雄张富清的身上我们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无私忘我。

95岁,71年党龄,坚毅执着、朴实纯粹、无私忘我,让我们向独腿站立的老英雄张富清敬一个最崇高的军礼!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

张富清于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71载,这位有着和新中国几近岁数党龄的老人,在他加入共产党的这71年里,把“共产党员”这个名字诠释得淋漓精致,他用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是怎样的,而我们应该:

一、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信仰共产主义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首要条件。在战场上,张富清英勇杀敌,冲锋在前;在转业时,他放弃了更好的机会主动选择到贫困偏远的山区工作;在离休后,他也依旧坚持学习,每日看书读报,关心时事,毫不懈怠。从入伍到离休,张富清用毕生行动践行了对党的誓言,坚定着对党的信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党奋斗终身,做好随时为党牺牲的准备,坚定信念,不为困难所屈服。

二、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格。党的性质决定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任何情况下都要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张富清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后,无论处于哪个岗位,他都挑最难的工作来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共产党员不来做,谁来做?”。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实事求是,“想”在基层,“走”在基层,“干”在基层,一切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做实事,努力办好每件事。

三、有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优良作风。从补了又补的搪瓷缸到上世纪的简陋老屋,从截肢后顽强地站起来到坚持自己买菜做饭的平凡生活,张富清坚决不取国家资源一厘一毫,不为组织添一分麻烦。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也要做到同张富清老人那样,淡泊名利,不忘初心,始终匡正人生价值坐标,在党性建设路上立好标杆,树好榜样,做一个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好干部。

做一个像张富清这样的党员干部,实干担当,忠诚于党;做一个像张富清这样的党员干部,甘于奉献,忠诚为民;做一个像张富清这样的党员干部,善于学习,不断进步,加强党性修养;做一个像张富清这样的党员干部,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极强的责任心去对待工作,时刻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只有这样,新中国才能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近日,湖北来凤县95岁老党员、战斗英雄张富清,入党71年来,不忘初心,对党绝对忠诚,在艰苦山区奉献了毕生精力的故事广为人知,感动了无数人。张富清轰轰烈烈战斗,平平淡淡生活,尽显淡泊名利、无我无私的英雄境界。

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战争年代,他英勇无畏,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建设时期,他主动扎根偏远山区一心为民;离休之后,他从不居功,不向组织提任何条件……他把老百姓对党和国家的期望,都化作默默洒下的汗水。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是张富清始终如一的坚守。他用扎根山乡的选择和兢兢业业的付出,交出了一名老兵、一名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赤诚答卷。

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立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张富清的一生,从没有一刻躺在功劳簿上。在部队,张富清保家卫国;到地方,张富清为民造福。粮食局、三胡区、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从转业到离休,数十年如一日,张富清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的选择,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名利观、荣誉观与责任观。

“无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矣。”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是张富清始终如一的坚守。英雄无言,他的光辉经历却掷地有声。张富清平凡而伟大、普通又崇高的人生故事,一辈子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的感人事迹,犹如一座朴实巍峨的精神丰碑,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楷模心得体会篇八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日前在湖北省来凤县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向时代楷模张富清致敬。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张富清事迹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向老英雄张富清学习。老英雄张富清95岁高龄,71年党龄,深藏战功60多年,每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名老党员无悔的初心。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张富清的坚强党性和光辉品质,正是新时代“绝对忠诚”的鲜活教材,引导并教育我们,在新时代的光辉征程中,对党忠诚、攻坚克难、甘于平凡。

要有对党绝对忠诚的赤诚与信念。张富清的妻子孙玉兰和大儿子原本都有正式的工作,但身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张富清却率先垂范,让她们第一个下岗、第一个下乡,为群众做表率,从来不考虑自己得失、家庭得失,在他的内心有一个声音:“我是共产党员,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党怎么想?”与集体的利益得失相比,张富清的选择是“舍小为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披荆斩棘,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张富清这样纯粹的党员干部,以对党绝对忠诚的一片赤诚和信念,默默地奉献青春、奉献自己、奉献一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着。

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张富清从来都是用行动来回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他之所以把工作地选择在来凤,是因为“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这种不怕苦、不畏惧、不懈怠的奋斗品质,见证了他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张富清的党性,在平凡的岁月中始终闪耀着对党绝对忠诚的金色光芒。当下,党员干部到艰苦岗位任职锻炼,就要从心底养一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决心和勇气,把老英雄的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要有甘于平凡的淡泊和知足。转业之后,张富清把军功章“藏”了起来,“从没向集体借过一分钱,也从没享受过组织对困难干部的补贴”。悄无声息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天然义务,张富清老人说过:“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党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生死考验的共产党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生死都看淡了,还有什么不满足,或者看不淡呢?而我们当下有些党员干部,跟组织讲条件、提要求,对比老英雄的事迹,应当及时反省,提高党性修养,安于本职,甘于平凡,知足进取。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的入党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听党话、跟党走、党把我培养成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一名国家干部,我要努力为人民服务。

今天学习了95岁的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张富清同志是解放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4个碉堡,有着赫赫战功的西北野战军突击队员;是转业时前往鄂西山区,为一方贫穷百姓,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是在艰苦岁月里藏起战功,甘守清苦,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的退伍老兵。

在所有的身份中,张富清最珍视的,是一名共产党员。那是1948年8月入党,从此70多年的漫漫岁月中,初心不改。带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在战场上张富清舍生忘死,为新中国、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张富清夙夜在公,哪里有困难,他就主动去哪里,吃苦在先、兢兢业业、不计得失。自家的日子再难,也从不向组织开口。他高度自觉:“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为党和国家分忧,不能跟党讲价钱。”

张富清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人们感动于英雄无言,更感动于一位耄耋老人历经岁月磨炼而始终坚守的初心。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履职尽责、许党报国是张富清一生的修行,也应该成为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修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经过学习95岁的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自己受到深深的感动。以后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关键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学习他们,就要把他们的思想、精神、作风体现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从自我做起,兢兢业业、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的推进,张富清老英雄的先进事迹才被人们知晓,并迅速引起网上网下热议,赢得了广大网民的衷心钦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也应学习张富清老英雄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朴实纯粹、淡薄名利的先进精神。

学习张富清老英雄,坚守初心,擦亮共产党员本色。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老英雄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当前锋打头阵,负伤不下火线,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了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急国家之所急,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不务虚功、矢志奉献,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擦亮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学习张富清老英雄,朴实纯粹,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在转业之后,张富清老英雄接受组织安排,先后在多个部门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张富清老英雄都始终坚持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朴实纯粹,始终做到表里如一,以执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内化于心、外律于行。

学习张富清老英雄,淡泊名利,正确对待功权名利。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退役转业后选择将功绩封存,从不以此要名誉待遇,不居功不自傲,真正把对党的无限忠诚融入血脉、刻在心上,以自己的淡泊名利、矢志奉献,为大写的共产党人写下了最好的注解。

今天,我们向张富清老英雄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党员本色,学习他朴实纯粹、表里如一的理想信念,学习他淡泊名利、矢志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段时间,有位老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他就是95岁的张富清,他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党员,但60多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直到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才重现在人们面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张富清老英雄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战争时,他不顾安危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战斗英雄。和平时期,他选择舍弃名利,到国家最艰苦、贫困的山区,始终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光与热。

张富清淡泊名利,默默奉献,铭记初心。不求名,不留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默默奉献,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不论在何岗位,不论身处在何年代,初心永远不变。如今我们生处和平年代,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必须凝聚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张富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学习张富清,爱祖国,爱人民,讲奉献,有作为,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努力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张富清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战功赫赫,被称为“战斗英雄”,同时他又从不居功自傲,更没有向党和政府索取什么;作为中央军委培养高级干部学校的学员,他可以有多种转业选择,但他却主动选择了湖北最偏远的来凤。

“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当记者问张富清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立功的事时,张富清哽咽了。在战争年代,张富清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冲锋陷阵,因作战英勇、贡献突出,荣立军一等功,赢得“战斗英雄”称号;在和平年代,张富清却低调得像“无名”人了一样,要不是县里进行军人信息采集,张富清的事迹恐怕连他的孩子都不知情。张富清,一名老革命,一位老党员,用英勇杀敌阐释了革命战士的赫赫人生,用淡迫名利展示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党员本色。

“党的干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张富清可以留着在大城市工作,这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以回到陕西老家,给父母尽孝,但他来到了地处偏远的湖北来凤。他在日记中写道:当时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任务工作重,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绝不能向组织提要求,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最好的回报。张富清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人也是如此。在国家自然灾害时期,党和国家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全面精简机构人员,张富清就率先动员妻子辞去公职。对于子女,张富清更是对他们严加管教,“在其位谋其政”,用自身行动默默影响孩子。张富清,是将个人行动融入到国家发展大战略中,服从、奉献、守正,是他的代名词。

张富清,95岁老人、71载党龄、63年深藏功名,用一生行动演绎了一位老英雄的初心本色。

热点推荐

上一篇:历史课心得体会 历史课的心得体会(通用17篇)

下一篇:2024畅通生命通道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