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苗族文化特色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精选12篇)

最新苗族文化特色 苗族文化调研报告(精选12篇)

小编:温柔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苗族文化特色篇一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现在的必修课,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

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察、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一般没有音乐伴奏。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舞,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落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最好能跳出潇洒自然的动作(我们的两位队员尝试了一下,跳了几下下就被吓得跳了出来)。

三人鞋也是很有趣的,三个人同穿一双“鞋”(两根长板),苗家姑娘们很厉害,还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节奏感很强,游客观众们惊叹不已。

苗族服饰主要表现在:服装、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几个方面,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现在他们只有在传统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上本族传统服饰。

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年节、四月八、龙船节、六月六。节日那天,村民都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

当游客们进入苗寨时,苗家人们会进行苗家拦门“三道卡”风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谓“卡歌”,即当远方的客人到苗寨来做客,苗寨里的青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卡鼓”,即在进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们会用击鼓拦门的方式,同客人比试鼓艺,并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舞智慧。

“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门口端着自家酿造的包谷烧或米酒拦门,苗家人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问,客人答对并喝下拦门酒,则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并被试为最尊贵的客人。这是非常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苗族人们的能歌善舞以及对歌舞的热爱在这里表露无遗。记得我们到达的那天已经晚上十一多了,可村里面那回荡的苗歌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一直延续到晚上十二多才停下来!

调研中还得知扭仁村是周围人口较少然喇叭最多的村,通宵达旦的歌声在这也是常有的事。

调查中发现这里的小孩几乎都不懂不会这些传统的东西,一方面是他们的父母很少有时间也没有这份心去教他们,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不喜欢难得静下心来学习。当然这其中更大的是没有被重视起来,社会风气和现状的驱使,大家都在忙于为生计奔波跟本就难以顾及这些。平时的对唱更多注重于各自的一种休闲和爱好,而没有想过如何继承和发展。

这些事实的反映不得不让我们为祖国文化遗产的继承感到担忧,即使在这种地方都被利益深深的覆盖那些所谓的保护政策起到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当然这也不是一个政策那么简单的事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整体形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更需要苗族同胞们乐于奉献,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和继承祖辈的传统。

苗族文化特色篇二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如醉如痴。“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负责敲击的大鼓。由两人持双槌敲击鼓皮,一人持单鼓槌敲击鼓梆,参加集体作舞的人们,没有人数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击鼓者用本民族语言歌颂发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为对祖先的祭奠。然后,众人便在鼓点的伴奏下围鼓成圈翩跹起舞。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来于各类生活动作的模拟,其中还加入一些武术成分,使舞蹈动作柔美而刚劲。《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苗族民间舞蹈《猴儿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拟猴子各种习性与击鼓姿态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时,由一名鼓手在鼓后击鼓作乐,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装、画猴脸谱的舞者。舞蹈动作多为模拟猴子啃吃苞谷、荡秋千、看鼓、试鼓、惊鼓、相互嬉戏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击鼓,也可以槌击鼓。整个“鼓舞”不但风趣、热烈、技艺性极强,而且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苗族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时,先由一名少女边歌边走入场内,然后继续歌唱并击鼓伴之。歌词内容基本为召唤,如姊妹们不要错过时机,快来作舞等。随后,众多盛装的苗族姐妹便聚拢在鼓架周围,面对皮鼓踏节而舞。在舞蹈进入高潮时,外围的男女老幼观众也可进入舞场,组成若干层同心圆圈共同作舞。舞蹈动作自由、欢快,时有两腿颤抖而带动全身的特点。流行于黔东南的《反排木鼓舞》,现已成为苗族节日庆典以及出访他国的代表性舞蹈,被邻国友人誉之为“东方迪斯科”。新中国成立后,在苗族诸多种自娱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础上,人们又创造出了由四人同时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这种“鼓舞”流传在湘西的凤凰县和贵州省松桃县苗族聚居的地方。该舞男女均可参加,四人分别站在鼓面前,双手持槌击鼓。在统一的节奏下边击鼓边表演规定套路。每一套路动作完成后,大家按顺时针方向换到下一鼓面位置,再进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娱乐性。苗族演奏芦笙、以芦笙伴舞的历史,自宋代已有记载。清代刻本《广舆胜览》中的舞蹈形象与“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是对所谓《铜铃舞》的记载。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鸟为图腾,因而今日苗族妇女的头饰银冠与彩条长裙,仍充满着锦鸡羽毛的斑斓色彩和飞鸟图案。至今贵州省黔南苗族,保存着一种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芦笙堂》。表演时,由男子吹奏芦笙,专人敲击铜鼓,身着盛装、头戴银冠的少女,微乍双臂作鸟态款款起舞。这种情景与云南省开化出土的余年前铜鼓鼓面上的纹饰极为相似。此外,从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形贮贝器上的“击鼓歌唱图”中,可进一步窥探到苗族与古代百越部族及铜鼓文化间的密切关系。在苗族的自娱性舞蹈中,还有头戴银冠、身着彩条长裙模仿锦鸡动态的《锦鸡舞》;头戴羽冠、模仿雉鸡相斗、跳跃、嬉戏,含有杂技技巧的男子双人《芦笙舞》和源于妇女刺绣、搓麻等家务劳动的《板凳舞》等。中国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除以上介绍者外,贵州省“花溪苗”的《芦笙舞》、“红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树舞》、流传在丹寨县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芦笙舞》、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牛》、《牵羊》、《花棍舞》等,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苗族文化特色篇三

苗族是华夏民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国周边地区原住民的骄傲与象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历史背景,苗族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苗族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精神气息。

第二段身临其境的体验。

在一次苗族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与苗族的朋友聚在一起,分享着他们祖先留下的故事和传统。他们和蔼可亲,热情好客,给了我最深刻的印象。在聆听传说的过程中,我被这些传说深深吸引,被苗族先辈们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命运的解读所感动。

苗族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多样性,这个多样性建立在其宗族、地域和信仰的区别上。这种多样性很好地体现在苗族的服饰、歌舞、节庆、饮食等方面,其中以花鼓文化最为有名。每一种区域的花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韵味,深入了解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

第四段传统和现代的交融。

苗族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现代社会的一些元素已经融入了苗族文化体系中,例如:以前的村寨显得比较封闭,社区中人与人交流也较为简单,而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行,苗族人逐渐接受来自外界的文化,并将其加入到了自己的文化中去,以此来顺应时代发展。这样的交融使得传统与现代生成了全新的中国苗族文化。

苗族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和文化风情。这种传统和文化风情所强调的人际关系、亲情、爱情无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同时,苗族文化还在不断地发展进行,吸纳着周围世界的因素,保持着其生命力和活力。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仅要珍惜苗族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还要通过不断了解和学习,将苗族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传承做出新的贡献。

苗族文化特色篇四

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苗族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独特的民族性格及多样的传统艺术而闻名于世。最近,我有幸深入了解和体验了苗族文化,着实为之折服。无论是苗族的音乐舞蹈,还是民间艺术和建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苗族音乐舞蹈的魅力。

苗族音乐舞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曾亲身参与了苗族的迎宾舞和踩竹竿这两个经典的舞蹈表演。苗族舞蹈独特的动作和美妙的旋律让人痴迷。迎宾舞中,舞者以身体的灵活性和舞姿的优美性将祝福和喜庆的情感传达给观众。而踩竹竿是一项需要舞者的巧妙协作的技艺,这项舞蹈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同时也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团结和勇敢精神。

第三段:苗族的传统艺术及手工艺品。

苗族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也是其文化的瑰宝。在我参观苗族村落的时候,我见识到了苗族的蜡染技艺和刺绣艺术。蜡染是苗族传统的染色工艺,通过在布料上涂抹熔化的蜡,然后将布料染色,最后再熨平布料,蜡就会脱落,留下美丽的花纹。刺绣则是苗族女性的传统手艺,她们用鲜艳多彩的线和绣针,在织物上绣出各种图案,如花、鸟、昆虫等,细腻而华丽。这些传统艺术在现代仍然保持着活力,成为苗族文化独具特色的符号。

第四段:苗族建筑的独特魅力。

苗族民居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的传统建筑被誉为“建筑的百宝箱”。我曾参观过苗族的木楼和风雨桥,被它们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所吸引。苗族的传统木楼讲究坚固实用和美观大方,通常为木质结构,悬挑的屋檐上雕刻着神奇的面具图案,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风雨桥是苗族人民出行的重要通道,桥身由两端高高耸立的石柱组成,桥面则由木板铺设而成,使行人可以在桥上避风避雨。这些苗族特色的建筑物不仅展示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智慧的理解。

第五段:苗族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苗族文化虽然独特魅力,但也存在一些面临考验的困境。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情逐渐降低,传统文化逐渐朝向边缘化。然而,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苗族文化不仅是苗族人民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苗族文化的责任不仅落在苗族人民的肩上,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以确保纵横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得以发扬光大。

总结:通过对苗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我深刻体会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苗族的音乐舞蹈、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以及建筑风格无不彰显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苗族文化不仅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更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弘扬,以使其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苗族文化特色篇五

“游方”:黔东南苗族青年恋爱方式。农闲或赶集或节庆时,男青年结伴来到特定的地点,用吹木叶、打口哨等信号邀请女青年,女青年结伴应邀前去对唱情歌。游方的地点称游方坡,必须是公开的地点。男女青年在游方中相识,之后经过对唱情歌和单独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直到确定恋爱关系。

“牵羊”:贵阳、平坝等地苗族青年的恋爱方式。在“跳花场”上,小伙子们围成圆圈,边吹芦笙边跳舞。姑娘们现场围观后,掏出一条长带拴在某男的腰带上,表示爱慕之情。小伙子若看上就收下绣球,离开舞场互表情意。

“踩月亮”:威宁一带苗族恋爱习俗。夜晚,小伙子们走出家门拿着芦笙或木叶,来到山坡或高地上,边吹边唱,逗引姑娘。姑娘们听见,便出门与小伙子对歌“踩月亮”。

“抢发髻”:黔西北苗族聚居区的恋爱风俗,每逢赶场或花场,姑娘身着盛装,头戴发髻,到歌场游玩。小伙则追赶姑娘,边跑边追。追上姑娘就假装抢发髻,姑娘愿意让小伙抢走,表明有爱慕之情,反之则没有中意。

“背背带织锦”:织金一带苗族男女青年的传情形式。每年花坡场上,苗族女青年背着背带织锦到花场。背带上绣着的美丽图案,表明自己未选定对象。小伙子从背带上刺绣出的图案、颜色、式样等工艺来衡量姑娘是否手巧。男女青年在花坡场上互相对歌、谈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往来,彼此都中意对方,双方可选定吉日缔结婚姻。

“凑柴米,吃年饭”:威宁一带苗族青年的恋爱形式。每年初,邻寨的姑娘们凑油、盐、柴、米、肉等忙着办盛宴,未婚小伙则吹起芦笙串寨吃年饭。小伙子若遇上意中人,可留下多玩几日。如没有被姑娘相中,则继续串寨吃年饭,选求意中人。

“掐手传情”:松桃的苗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形式。每逢“四月八”、“龙舟节”等传统节日及其他对歌场合中,通过多次的对歌等方式,某男对某女产生爱慕之情,便伸手轻掐女方小指,试探女方态度。女方回应,表示接受男方情意,如果不愿意,以不理会为拒绝。

婚嫁习俗。

苗族婚姻都有回门的习俗,即新娘嫁到新郎家后都要回娘家。黔东南地区送新娘回门是苗族婚礼最隆重的礼仪。当订婚后的第三天,女方家就派数名姑娘给新娘送衣服来,新郎家就积极送新娘回门用的两坛米酒、两只猪腿、一挑糯米饭、一挑糯米粑和两个有筛子那么大的大喜粑,还有鸡鸭等等。有的还要送一挑稻谷。届时,男方就按女方家长的要求邀请家族中的男女青年陪送新娘回门,新郎留在家中,不能参加陪送。

回新娘家的当晚,新娘的家长大摆宴席招待客人,并邀请本家族的青年男女来作陪,男子分桌就宴。席间,宾主的歌手们便开始对唱苗族古歌,互相盘问民族历史知识,边唱边向对方敬酒,这是互相学习和传授苗族历史文化知识的极好机会。次日早饭后,陪客者们便纷纷前来邀请客人到自己家中作客,使全村酒歌连绵,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待客人们走遍每家每户,最后回到新娘家吃告别饭,准备回新郎家。这时,男子都要给新娘家送财礼,多少随意,主人则送上一块白布手绢和礼物。当客人离开时,全村男女都出出来送客。走出寨子时,新娘村上的姑娘们便围着小伙子们讨彩色花线,在参加婚礼的人脸上抹上锅烟和彩色燃料以示祝福。顿时,又响起宾主送别的阵阵飞歌,回门礼仪到此结束,新娘就留在娘家长住。

传统习俗。

五彩丝线绣成的民俗服装,配上纯银打造的首饰,把苗家女人打扮得分外美丽,造型颇似中国清代古典宫廷风格。一般每个成年的苗族女人都有一套纯银饰品,重量约十斤左右,价值三万多元人民币。因其分量沉重,戴着银饰的女子无法随意奔跑跳跃,走路只得稳重小心。随着女子身形的移动,银饰吊链互相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在以土砖、青瓦、薄雾、绿树为背景的田间路上,苗家女子的这身装扮让人刹那间有时空错位的感觉。

苗家婚礼上始终贯穿着悠扬动听的歌声,整场婚礼共有5次对歌和1次讲歌场景,累计20余小时。男女两方的亲戚、媒人、歌师用苗语对歌,用歌声对话,诉说衷肠。歌词每首3段,每段3句,每句7字。对歌双方每方一首轮着唱。歌词没有书本可参照,全靠歌者的平时积累和临场发挥。歌词内容一般多为歌颂对方美德,自谦己方不足,说些客套话。遇上歌师厉害的,常常会有故意刁难、逗趣的情节,把旁观者听得哈哈大笑。整个对歌仪式里,歌词清新,内涵丰富,多用借喻手法,浪漫、含蓄而幽默,令人回味无穷。充分体现了苗家人的智慧与文化。

生完孩子再结婚,也是苗家婚俗的一大特色。孩子的满月酒与结婚酒一起办,喜结良缘,喜添贵子,俗称“双喜”。“双喜”并不是苗家传统,而是近些年随着农民打工潮出现的新风俗——在外务工的青年男女相恋后居住在一起,春节趁假期回老家举行婚礼,所以当地春节期间婚事也特别多。

苗族文化特色篇六

听扭仁小学龙校长、麻老师及麻志官老人说起:苗歌对上一辈的人来说就像我们现在的必修课,它主要包括感恩歌,祝酒歌,贺喜歌,庆典歌,其中用到了许多隐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且这些喻体大都来自自然的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因此唱出的歌也都是取自生活反映生活,需要演唱者有较高的观察、鉴别、领悟和创作能力;可称得上是心灵的造化,自然的灵现。苗歌一般没有音乐伴奏。

2、苗鼓。

居村民介绍,凤凰苗族鼓舞,大体上可分为猴儿鼓和花鼓两大类。猴儿鼓是娱乐者模拟猴子的动作翩翩起舞,其动作诙谐,难度大,舞得好的人不多;花鼓异常柔美,异常抒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凤凰腊尔山、山江、麻冲、落潮井一带苗区十分流行。

打花鼓(即花鼓舞)一般是两个人,但也有四人、八人的,另外还有一个站在鼓旁敲击鼓梆,控制舞蹈节奏的,谓之敲边鼓。花鼓的基本功有三:一是手功,二是腰技,三是步法。步法有快三步慢三步两种,步法是否踩到点子上,直接关系到花鼓的“套路”,因此至关重要。

3、苗舞。

盛传在湘西凤凰的苗舞主要包括:竹竿舞和三人鞋,这两种舞蹈简单易学。例如竹竿舞据说是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最好能跳出潇洒自然的.动作(我们的两位队员尝试了一下,跳了几下下就被吓得跳了出来)。

三人鞋也是很有趣的,三个人同穿一双“鞋”(两根长板),苗家姑娘们很厉害,还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节奏感很强,游客观众们惊叹不已。

4、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主要表现在:服装、头饰、银饰、银梳、银镯、银项几个方面,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现在他们只有在传统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上本族传统服饰。

5、苗族传统节日。

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开年节、四月八、龙船节、六月六。节日那天,村民都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

6、苗族待客礼仪。

当游客们进入苗寨时,苗家人们会进行苗家拦门“三道卡”风俗,即“卡歌”、“卡鼓”和“卡酒”。所谓“卡歌”,即当远方的客人到苗寨来做客,苗寨里的青年男女要肩拱肩、手拉手,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卡鼓”,即在进苗寨的路上,苗家阿姐阿嫂们会用击鼓拦门的方式,同客人比试鼓艺,并展示苗家人多姿多彩的鼓舞智慧;“卡酒”,即好客的苗家人在寨门口端着自家酿造的包谷烧或米酒拦门,苗家人将农事或家事编成苗歌后向客人提问,客人答对并喝下拦门酒,则表示客人看得起苗家人,客人方可入寨并被试为最尊贵的客人。这是非常典型苗族村野文化。

苗族人们的能歌善舞以及对歌舞的热爱在这里表露无遗。记得我们到达的那天已经晚上十一多了,可村里面那回荡的苗歌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一直延续到晚上十二多才停下来!调研中还得知扭仁村是周围人口较少然喇叭最多的村,通宵达旦的歌声在这也是常有的事。

苗族文化特色篇七

苗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之一,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的神秘民族。近期我有幸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苗族文化体验,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苗族的服饰、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都流露出了浓郁的苗族特色,令人着迷。

第二段:服饰中的文化秘密。

苗族的服饰是我最为吸引的一部分,他们喜欢以鲜艳的颜色装扮自己,尤其是女性,常常穿着色彩斑斓的长裙和特制的银饰。这些服饰不仅仅是展示美丽的外表,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例如,苗族的女性用手工刺绣亲手制作衣物,每个刺绣的图案都有特定的意义,比如花鸟图案象征美好的愿望,龙图案象征权力和勇气。通过穿着特殊的服饰,他们向外界传递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和个性。

第三段:音乐舞蹈的艺术表达。

苗族的音乐和舞蹈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化特色。苗族的音乐节奏独特,以竹笛、唢呐为主要乐器,音调欢快动听,富有激情。舞蹈更是苗族文化的瑰宝,他们通过独具特色的舞姿展示出苗族人民的勤劳、聪明、善良和勇敢。

第四段:苗族建筑的独特之处。

在苗族文化体验中,我也对苗族的建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苗族的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独特,又融入了当地的自然元素。苗族人民非常讲究屋的风水,他们认为如果房子面向阳光,屋顶中央有个窗户,能够使阳光直射屋内,这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俗称“阳光屋”。这种建筑风格注重与环境的和谐相融,显示出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五段:对苗族文化的深深感悟。

通过这次苗族文化体验,我深深感悟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多么的珍贵和弥足珍贵。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将不同的文化融入到一起,共同点亮人类文明的宝藏。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有限,以后要更多地去了解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并将这种尊重和包容的态度也传递给身边的人。苗族文化教给我们,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文化是一个人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苗族文化特色篇八

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一个分布广泛的民族。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保留着他们独特的双语文化,对于我来说,能够亲身体验并了解这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机遇。在与苗族人民的交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双语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双语苗族文化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自由、勇敢、奉公守法,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系统,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传承下来。这种双语文化的特点使得苗族人民在与其他民族交流中更加方便,也保留了他们自身的文化特色。

双语苗族文化对苗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双语文化使得苗族的思维更加开放。学习和掌握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使苗族人民能够更加广泛地接触世界,并在交流中不断融合各个文化的优点。其次,双语文化给苗族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掌握多种语言的苗族人民在汉族地区或者是国际交流中更容易找到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最后,双语文化也丰富了苗族的宗教和艺术领域。苗族的宗教信仰和传统艺术在语言的影响下更加独特、多样化,并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欣赏。

在与苗族人民的交流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双语苗族文化的魅力。他们热情好客、友善,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我学习了一些苗语,尝试了当地的风味菜肴,参加了苗族的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这些经历让我更加了解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双语苗族文化不仅富有独特的魅力,而且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考方式。

第五段:结论。

通过与苗族人民的交往和亲身体验,我对双语苗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使我深受启发,也促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并鼓励我学习更多的语言和文化。双语苗族文化不仅仅是苗族人民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种文化,以期在世界多元化的背景下,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魅力。

苗族文化特色篇九

1.赶年场。

农历正月。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年场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异常热闹。

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还可以参与或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青年男女也多利用这种机会,物色情侣,谈情说爱。歌郎歌娘更是大显身手,三五结伴,说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盘根,或祝贺,或叙述激进故事,或即兴演唱新词。

2.三月三。

3.赶清明。

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一马平川之中,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须到比较远的汉区赶场交换,经常受骗上当。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约以清明节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场期,互相交换物资,同时会见亲友。

这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清明歌会均有传统的中心会场。吉首市东部的苗族人民赶清明,其中心会场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场上。

4.看龙场。

每年从农历三月谷雨那一天算起。再逢看龙之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踊跃参与。若在这天干了农活,就属于犯忌。因此,苗族人民对于“看龙”事,非常重视。

苗族文化特色篇十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双语文化。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并体验了苗族文化,对于这种双语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

第二段:苗族双语文化特点。

苗族双语文化是苗族人民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他们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重要方式。苗族人民使用米苗文和汉字进行书写和交流,这两种语言完全不同,但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各自的功能和地位。苗族的宗教信仰、传统音乐和舞蹈都是以米苗文为主要表达工具,而汉字更多地运用在与外界的交流中。这种双语文化的存在,既是苗族人民传承和发展自己文化的方式,也是他们与其他民族交流和学习的桥梁。

苗族的双语文化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双语文化使得苗族人民在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他们能够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扩大了语言的表达范围。其次,双语文化提供了苗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机会。通过汉字的运用,苗族人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知识,实现文化的交融。最重要的是,双语文化为苗族人民保留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使用米苗文进行宗教仪式、传统音乐和舞蹈等活动,苗族人民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苗族双语文化给我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和尊重。苗族人民通过双语文化的活跃运用,不仅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还吸取了其他民族的长处,实现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重要,只有相互学习和尊重,才能够实现文化的多元发展。

第五段:结尾。

苗族双语文化是苗族人民自己创造的宝贵财富,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我深深感受到苗族双语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并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我相信,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双语文化将继续在苗族人民的心中闪光,为我们展示着多样而美丽的文化风貌。

苗族文化特色篇十一

第一段:介绍体验苗族文化的背景和目的(约200字)。

我是一名大学生,在暑假期间参加了一次赴贵州体验苗族文化的活动。这次活动是由大学组织的社会实践项目,旨在让我们了解和体验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增加对多元文化的认知。而我选择了苗族,因为这个少数民族一直以来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希望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苗族的传统文化,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详细描述苗族村寨和习俗活动(约300字)。

我所访问的苗族村寨位于贵州的一个偏远山区,这里的环境十分幽静,人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村寨中,我见到了一些苗族老人,他们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服饰和发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我还有机会参加了一些苗族的习俗活动,比如踩草鞋、打苗族竹筒鼓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还让我更加亲近了苗族文化。

第三段:感受苗族音乐和舞蹈的独特魅力(约300字)。

苗族的音乐和舞蹈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有幸欣赏了一场精彩的苗族音乐表演。音乐中采用了特殊的乐器,如苗族竹筒箫和芦笙,使得音乐有着独特的韵味。而舞蹈则充满了动感和活力,舞者们以稳定的步伐和优美的身姿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表演。这次体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苗族音乐和舞蹈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苗族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四段:认识苗族传统习俗的意义与价值(约200字)。

在体验苗族文化的过程中,我开始思考苗族传统习俗的意义与价值。苗族的传统习俗是他们人生体验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这些习俗,人们可以获得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使得族群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这些习俗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苗族的传统文化,使其不被遗忘和淡化。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习俗的存在,苗族的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五段:对苗族文化的反思和感悟(约200字)。

通过这次体验,我对苗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与感悟。首先,苗族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是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的,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丰富多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现代社会,苗族文化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最后,我将把我在苗族村寨的所见所闻与我的朋友们分享,希望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一起探索和传承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

总结:通过这次体验苗族文化,我深刻体会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并从中获得了不少心得与感悟。我相信,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国的多元文化。我将继续努力,将我的体验和感悟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一起共同探索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瑰宝。

苗族文化特色篇十二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其祖先是蚩尤。苗族的宗教信仰文化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具体请看下文。

宗教信仰。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同地区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还有少数苗族地区,如威宁、石门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于受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但总的来看,多数苗族群众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长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苗族的主要自然崇拜对象有天、地、日、月、巨石、大树、竹、山岩、桥等。在云南的金平麻栗坡等地的一些苗族中,每当农作物抽穗时都要祭“天公地母”,祈求天地使农作物丰收,这是苗族崇拜天、地的遗迹。

图腾崇拜。

苗族先民有自己崇拜的图腾。由于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广,他们崇拜的图腾有多种。如凤凰、枫木、蝴蝶、神犬(盘瓠)、龙、鸟、鹰、竹等。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先民把枫木作为图腾进行崇拜,认为自己的祖先源于枫木;另外他们还把蝴蝶作为图腾,认为其祖先姜央是“蝴蝶妈妈”所生。湘、鄂、川、黔交界地区的苗族先民还以盘瓠为图腾,至今这一带还保留了不少盘瓠庙、辛女宫。而贵州西部苗族则以鸟为图腾。

祖先崇拜。

时至今日,苗族中还十分盛行祖先崇拜。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从最早崇敬枫木、蝴蝶转为崇敬人类的始祖姜央,认为他是苗族的祖先,每个鼓社都设“鼓石窟”,供奉“央公”、“央婆”;湘西苗族崇拜的始祖是“傩公”、“傩母”。为了祈求祖先神灵的庇佑,各地都有规模较大的杀牛祭祖活动,如黔东南的鼓社节,铜仁、松桃叫“吃牛”或“椎牛”,黔西南和安顺、镇宁等地叫“砍牛”。湘西有“还傩愿”,祭祀“傩公”、“傩母”。每逢节日,苗族群众也都要举行祭祖仪式。许多苗族地区,家家堂屋正中都供有祖宗牌位,平时天天祭祀。

巫傩文化。

苗族信鬼尚巫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仍很普遍,所信的鬼神多达几十种。他们把鬼分为善、恶两类:认为善神能赐福于人,为此应该经常祭献,恶鬼则与人作祟,降灾降祸,应当祈解和驱逐。认为要达到此目的,就要通过巫师实行巫术。巫师是沟通人与鬼神的中介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受到苗族群众的敬重。巫师实行的巫术主要有占卜、禳解、招魂等。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高三的励志句子(模板8篇)

下一篇:最新刘秀祥事迹观后感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