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各数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3篇)

2023年各数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3篇)

小编:ZS文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一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学习比10更大的数,教材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境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3、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识结构中。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活动教学等。从学生的学来看,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和动脑思考。

我把教学环节设计为:

1、以旧引新,引出课题;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3、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4、系统练习,巩固提高;

5、总结评价,领悟体验。

第一环节:以旧引新,引出课题。

我创设师生做手势数数,复习旧知: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从而引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一开始,我便展示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呀?一条一条的白线是什么标志呢?”

“过马路,我们一定要走人行道。这位老师一共带了几个小朋友过马路?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过马路约有多少人?再看一看周围还有些什么的人?让我们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一直数到19人,再添上1人是多少人?接着数人行道共有多少个白色格子?同时通过这个活动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3第三环节:动手实践学新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儿童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因此,在以下的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数小棒来感悟新的知识。

(一)数的组成和读法。

在数的组成和读法的教学中,摆小棒是主角。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数。首先,我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然后捆成一捆,知道1捆就是1个十,10个一是1个十。再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几,并且说出这个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例如:11,因为有1个十和1个一,所以读作:“十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如此类推,数到19时,我觉得19到20是教学上重要转接点,于是我提出了问题:再添1根是多少呢?大家认真地数一数、想一想。数到20时,再把10根单根小棒捆成一捆,使学生看到,2捆是2个十,就是20。这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让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会读各数。

接着是“做一做”:

1、让学生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

2、读一读,读出小朋友衣服上的数。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11-20的手指游戏”作为练习。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小朋友举起十个手指,另外一个小朋友举起几个手指,合起来就是十几。

4设计这个手指游戏不仅使学生练习的形式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使用方便,对课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辅导很有帮助。小棒不可能随身带,小手指可长在我们身上。我们可以在课间、饭后、午睡前都可以玩,学生在校在家都可以玩,而且他们不会觉得是负担,反而会乐在其中。

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每个小朋友都动起手来,具体形象,很符合一年级学生好玩的性格特点。

(二)数的顺序和大小。

首先,我会让学生把直尺上0-20的数读出来,这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然后,向学生提问:

(1)11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

(2)19的相邻数是()、()。

(3)13和17比,谁大?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那几个?接着就是学生找出数学书的第8、12、17、20页,这是从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四环节:系统练习,巩固提升。

在一节数学课中让学生动笔练习是很必要的,在这里我设计了几道既有针对性又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做。

1、“我会填”:数的顺序、大小练习。

2、“我会数”:数出动物的数量,并把10个圈起来。

3、“小画家”:按1-20顺序把点连起来,看是什么图样!

4、“猜一猜”:数的组成练习。

13、14、16、17、18、1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出来举卡片,其他学生马上读出卡片上的数,说出它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后让学生再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第五环节:总结评价,领悟体验。

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互相谈谈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有什么值得表扬或需要改进呢?这样做,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附:板书设计: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二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11至20各数、读数和写数、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通过猜小棒的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最后在综合应用中创设“小小运动员”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设置问题如“每次都这样一根一根数,感觉怎么样?”“看这些运动员上场,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了教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数的组成,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让学生在重复猜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小棒中体会,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通过在看尺子提问题时,生生之间的抢答,在“小小运动员”时,运动员介绍自己,然后下面裁判的评价、提问题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同时,这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表现之一。学生在互动中,使知识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发展,情感在交流中体验。

总之,整节课中,教师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突出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三

这是说课的开篇语,要向听众详细介绍具体的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前后联系,说清这一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是在学会或掌握什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节内容对以后学习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

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具有可操作性。

在说课中,说教法和学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可以上好一堂课,因此经常要用到多种方法。说课者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设计符合新课改新理念要求的教学方法,还要说出本课所采用的教具。我认为教法和学法在这只是概括说明,具体还应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

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我认为在说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说课中,我认为要给自己说课赋予一些基本思想。

说课不仅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如:你的教学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教育理论支撑下展开的;而且教学理论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但切忌空洞,理论支撑要有力,能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2、说课要有层次感。

简到难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满足。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总之,说课应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便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有效陈述,该展开的内容充分展开,该说透的道理尽量说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四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五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小棒,猜一猜,有几根?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根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根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

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

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

生:17。

师:19比20少几?

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3。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六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教学“认识1----5”这节课中,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开课伊始,师生交谈:“今天的课堂老师为大家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看有谁?”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数一数喜欢的小动物的个数,最后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通过创设这个儿童喜欢的情景串,既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在操作过程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新授“认识1—5”各数,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主要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进行:

1、摆一摆。

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根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二是根据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圆片个数。通过两部分的操作练习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摆一摆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由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的是否正确。

2、拔一拔。

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器的基础上,尝试着自己在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也就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利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在原来的数上添一得到一个新的数,可以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最后在小组内开展拔珠的活动,由学生独立的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强对“1-5”各数的认识。

3、写一写。

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师重点指导写5,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4、说一说。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重点。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周围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开始学生的思维并不活跃,局限于仅有的几个例子,于是我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为例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时间,想一想说什么,怎样说。在充分想的基础上,学生的兴致高涨,思维活跃,有了许多精彩发言:我们小组有4个人。我是一年级2班的学生。我家在xx路5号。……看到学生们积极参与的样子;听到学生们富有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我都不忍心打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不像想像中那样只是解答应用题,而是有趣得多,生动得多了。让大家深深体会到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行回答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如学生观察画面时,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评价:“你观察到的这么多,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多的收获!你在观察时还做到了按一定的顺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依据学生情况,进行课堂评价:“你的动手能力真强!把你想到的动手摆了出来,真了不起!”。通过及时、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评价语,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数学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在“说一说”一部分存在一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部分课学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计不足。因此,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的放失的进行课堂教学。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七

生猜。

师:猜得真多,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

生数(师展示)。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探索。

(1)摆。

生摆。

(2)说。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跟大家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生说。

师:还有与他不同的摆法吗?(师根据学生的说,作好展示)。

师:小朋友真不错,想了这么多摆法,咱们来评一评,谁的摆法最好?为什么?

生评。(奖励)。

哪些小朋友的摆法跟他一样?请举起你的小手。哇,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

(3)学。

师:想知道小明是怎么摆的吗?咱们一起去看看!谁说说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你们也能像他这样做吗?与好朋友合作绑一绑!

(师顺手拿一捆)问:你们绑的这一捆就是1个几?这个十里有几个一?

2、读数。

(1)看,小明摆的是多少?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现在你知道11是怎么合成的吗?(11)。

小结:对,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合成的!

(2)这又是多少?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合成的?学生说还有谁能说说!(12)。

(3)小朋友,你们带来的小棒是多少?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多个学生说!

小朋友,20呢?你们会摆吗?把你摆的举起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吗?(20)。

3、休息(咱们休息一会!)。

4、数的顺序和大小。

(1)师:小朋友,今天除了来了这么多叔叔阿姨外,还来了位特殊的朋友,是谁?

请小朋友拿出这位特殊的朋友,按顺序读读他身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说。

师:小朋友,看着这尺子,我想到了许多问题:

15前一个数是几?谁告诉我!

比16多1是几?

19比20少几?

18的邻居有哪些?

10离15近,还是19离15近?

师:谁也能看着尺子上的数提问给老师回答?(奖励)。

三、综合应用。

(1)师:小朋友,你能把咱们今天学的数字娃娃从你的学具袋里请出来吗?

瞧!他们好乱的,能帮他们排排队吗?说说你是怎么排的?还有不同的排法吗?

(2)听口令,找朋友:a、请你找出比11大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比18小3。

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15的邻居?、、、、、、

(3)小朋友,汤老师手上拿着一张数字娃娃,你们猜猜会是多少呢?“大了,小了,对了。”

四、小结。

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

唱歌曲走出教室!“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起!”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八

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使本课的新知不断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初步认识11-20各数,但是这种认识局限于数字到名称的简单对应。对于数字所包含在进一步、深层次的含义即数的组成,理解不够深刻。这是一个将两位数量化的过程。需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再逐步抽象成数字。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学习经验的把握,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

3.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4、了解数的文化,培养学生喜欢数学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数位的意义。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识的桥梁。因此打算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具小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主要采取观察法和自主探索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使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为了能很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班上有个评比台,于是我巧妙借助学生身边的资源,通过“每十个笑脸换一个大拇指”的评价规则,让他们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为后面的“满十进一”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我将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递进。

第一层次:用小棒表示11只海鸥。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一边摆10根,一边摆1根”,这种摆法能够让大家一眼看出是11根小棒,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知“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第二个层次用计数器表示13个小朋友。

我用计数器直观地展示了“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再由形象的计数器过度到抽象的数位表。并初步渗透了“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个层次根据数位表写数,理解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的含义。

引导学生交流“11”这里面的两个“1”意思一样吗?

三个层次的环节教学结束后,再次设计巩固性小练习,这种练习及时有效地带领学生把前面零散的知识回顾整理,总之在这个大环节中,我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操作学习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探究中体验,实践中感悟。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既然数字是由于生活的需要产生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1)基础性练习。根据表格和数位表写数。

(五)课堂总结,知识延伸。

知识的延伸是学习的继续,这个环节中我希望通过“数学小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十进制”是怎样产生的,不但吸引了学生是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的情感。

【设计意图】一方面可以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另一方面更是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后、生活中去。

10个一是1个十。

我设计的了简洁美观的板书,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认字不多,所以板书的字数不宜过多,除了课题以外,我就把“10个一是1个十”这个知识要点板书出来;至于“满十进一”究竟该不该写呢?我们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认为我们这节课,从开始的“大拇指”——“小棒”——“计数器”的操作中都渗透了“满十进一”,所以我决定板书出来,这为孩子以后学习更多数位的数打下基础。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九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教学“认识1――5”这节课中,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开课伊始,师生交谈:“今天的课堂老师为大家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看有谁?”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数一数喜欢的小动物的.个数,最后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通过创设这个儿童喜欢的情景串,既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在操作过程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十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知道这些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掌握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些事物是表示“11—20各数”的。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教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生:17。

师:19比20少几?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第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第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

情境图尺子图。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十一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以及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经历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数数才是解题的策略。

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揭题导入。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谁来数一数一起数一数。

2、加个要求数。

3、揭题看来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星期六,一群小朋友排队去动物园参观大熊猫,那么在小朋友排队中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一起去瞧瞧。

2、捕捉信息,读懂题意。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说说,在这些发现中和我们数学有关的是哪些信息。

从“小宇排在第15”这个信息中,你又能知道什么。

师课件出示问题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谁能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读图训练,培养分析问题的意思和能力)。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

(3)动手操作,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数一数。

11121314。

画一画。

画一画的方法。

4、回顾新知。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

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

1、玩滑梯。

2、坐车。

四、拓展练习。

看书问题思考比较观察和前面学习的排队问题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进一步灵活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唤起更多的生活经验)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解决的呢首先要找准信息,看清楚数学问题,在解决两人之间有几人时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同时记得在公共场所要文明排队,下课。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十二

(一)、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

(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知道这些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掌握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生3:我发现有14棵树、20条斑马线。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大家看看老师有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

生:[自由猜测]9、15、16、20……。

师:小朋友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好,我们数数看,。

生:1、2、……10,

师:好的,老师先把这10支捆成1捆,那么再接着数下去。

生:11、12……20。(再把这10支捆成1捆)。

师:这里一共是20支,你猜对了吗?(台下一片欢呼声)。

师:现在你们能像老师刚才的样子,拿20根小棒,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吗?

(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数)。

师:这些数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师: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些事物是表示“11—20各数”的。

(班上桌子的张数、男女生各有20人……)。

2、摆小棒,读数。

(教师直接出示11支铅笔)。

师: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

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11。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

生:[大部分学生抢着举手],1捆就是10根,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师:[拿起1捆小棒]简单地说,几个十?

生:1个十。

师:[再拿出1根小棒]几个一?

生:1个一。

师:还有好多同学都会说,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吧?[同桌互说]。

生:没问题。[同桌合作后个别汇报]。

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

师:好多小朋友都看不见你摆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吗?

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

师:也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生2:我摆的是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

[同桌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

3、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小朋友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看看尺子图,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生顺数、倒数、读单数、双数)。

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你发现什么?生:数字越来越大。

师:老师看着尺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15前一个数是几?后面又是几。

生:它的前面是14,后面是16。

师:比16多1是几?

生:17。

师:19比20少几?

生:少1个。

师:谁能学老师的样子,看着尺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并且比我提得更好?

[学生提问,其他倾听回答]。

师:好多小朋友还想提,那同桌合作,1个提问,1个答。[同桌内交流]。

师:小朋友能否把尺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行抢答。

师:13比14少几?19前一个数是几?2个十是几?[抢答]。

三、学习应用,巩固新知。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

生2:猜数字我很喜欢。

情境图尺子图。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篇十三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热点推荐

上一篇:市场简历样例 市场营销简历(模板14篇)

下一篇:最新刘秀祥事迹观后感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