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数学的日记(汇总9篇)

数学的日记(汇总9篇)

小编:HT书生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数学的日记篇一

学习“数学”我曾有过许多的困难,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想过放弃,不过我对数学的好奇心很大,总想把题目做完做好。困难一步步向我进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们击败,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时正在学环形的面积,当时我只知道求圆的面积,可现在两个圆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样求了,我没认真思考,就放弃了,结果作业做得不好。我想: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课时我认真听了老师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道题我知道怎样做了:一个环形它内圆半径是10厘米,外圆半径是1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圆的面积:3.14×152=706.5(平方厘米),再求出了内圆面积:3.14×102=314(平方厘米),那么环形的面积就是:706.5-314=392.5(平方厘米)。嗨!太简单了。所以说: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换一个角度

不久前,我们学了轴对称图形,我发现好神奇哦!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比如 这个图形,开始我只看出了一条对称轴。当时我不小心把试卷弄到了地上,我俯下身子去捡,却意外地看出了另外一条对称轴。我欣喜万分!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图形,结果发现了三条对称轴!我知道了,一个图形,只要换一个角度,就有新的发现,就像这个图形,最终发现了几条对称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这与《画杨桃》的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

别让“验算”溜走

据我的经验得出,口算题的验算是用得数加/减/乘/除其中一个数,看所得的数是不是另一个数;填空题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读一读,背一背,正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方程验算,把得数代入原式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最难的、最麻烦的是应用题,首先要保证式子符合题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验算。

好了,朋友们,验算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你努力,它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懒惰,它会让你难受。朋友们,千万别让验算溜走,因为它寂寞,你也会寂寞。最后,祝你们拥有验算,取得好成绩。

数学的日记篇二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菜。我们刚到菜市场门前,发现车流如潮。

里面人很多,热闹非凡。摊主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唱出了一曲美妙的歌。菜场里有卖蔬菜的,有卖肉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鱼的。我和妈妈先来到蔬菜区。市场里的蔬菜琳琅满目,各种各样。

那些蔬菜五颜六色,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先拿了土豆、黄瓜、豆芽,妈妈拿了西红柿、大白菜、娃娃菜,爸爸就拿了一些鸡肉、排骨。妈妈问:“孩子,你数学好,你算算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胸有成竹的说:“很简单!

土豆花了1元6角;黄瓜花了4元;豆芽花了2元;西红柿花了3元4角;大白菜花了6元4角;娃娃菜花了8元;鸡肉花了20元;排骨花了50元。算式为:1.6+4+2+3.4+6.4+8+20+50=95.4(元)。

因此,我们一共花了95.4元。” 妈妈高兴的夸我:“孩子,你的口算真好呀!

数学的日记篇三

准备材料:12厘米长的吸管四根,9厘米长的吸管四根,6厘米长的吸管四根,粘土做8个顶点和剪刀。

第一次变形,先把上面的材料拼在一起。做两个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把剩下长六厘米的吸管插在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把一个长方形反扣过来,插在另一个长方形上。当当当!长方体变形记,做第一次就做好了。

第二次变形:把上面的长方体改成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已知特殊的长方体有八条相等的棱,有两个相对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先把这个长方体拆掉,把长为9厘米的四支吸管剪成长为6厘米的吸管。重复上面的方法(只是先拼两个长12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其他的方法和上面一样,当当当!长方体变形记,第二次变形就已经完成啦!由一般的长方体改为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第三次变形:把特殊的长方体改为正方体。已知正方体12条棱的长度全部相等,也就是把12根吸管都改成一样长的,把长为12厘米的吸管也剪成长6厘米。先把上面的特殊的长方体拆掉,你就可以做正方体了。(新片两个边长为六厘米长的正方形)其他的方法也和上面一样。当当当!长方体再次变形成功,把特殊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第三次变形就完成啦!

长方体变形计,三次变形神不神奇呢?快去准备需要的材料,动手做一做长方体变形计吧!

数学的日记篇四

数学的奥妙无处不在,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去发现线的奥密。

线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过马路的斑马线是一条条线段;在塔山上看见一盏往远处投射的探照灯是射线;还在火车的铁轨上发现了直线等等。自从教了这一课之后,我明白了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廷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坐在车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刚学的内容考一考爸爸。可爸爸却说: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火车的铁轨上不是有弯道吗,而且还有起点和终点,怎么也能算是直线呢?我也不甘示弱地说:火车的铁轨也有直的呀!如果这样的话,那公路岂不是也是直线了。爸爸也穷追不舍毫不相让。为了这个问题我们各抒已见争论不休。

最后我打开了百宝箱,拿出我的数学教科书,书本的图片上铁轨就是直线。爸爸哑然无语,我高兴极了。

数学的奥妙真是有趣呀!它什么时候还会再给我惊喜呢?

数学的日记篇五

小熊在山村中开了家水果店。苹果1粒0.8元,西瓜一颗3.2元。

山村中的'小鸡、小猫、小狗等都往小熊店里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小猫说:“我买苹果6粒,一粒是0.8元,6粒就是4.8元,我给你10元,你找我5.2元。”小狗说:“我买西瓜3颗,3.2×3=9.6元。”小熊忙得乱七八糟,只好连声说道:“好,好,好。”

忙了好一阵子,终于可以安静安静了。

不料,狐狸来了,说:“我买20粒苹果,20颗西瓜。为了方便,我们就算苹果和西瓜平均数2元。合起来是40元。”

小熊算了算,好像不止40元。还拿来计算机算一下,应该是80元,少了40元呀!

小熊和狐狸不停地争论,还是拿不定主意。他俩便去找山羊伯伯。

他们找到了山羊伯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山羊伯伯。只见山羊伯伯语重心长地说:“其实你们都上了平均数的当了。”后来,山羊伯伯便一点一点地告诉小熊和狐狸怎么算。

原来,应该用乘法分配律,将苹果的单价加上西瓜的单价再乘以它们总数量:(0.8+3.2)×20=40(元)。

小熊和狐狸这才恍然大悟,数学在生活中有这么大的用处,以后应该好好学习数学了。

数学的日记篇六

数学考试我一直都不太好。这次……哎,别提了!

大课间的`时候,我们都在走廊里尽情地玩耍。这时,数学课代表捧着一份试卷走过来。整个走廊和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注视着试卷,想得知考试的成绩。当发试卷是,那种冷静会使你其鸡皮疙瘩。“黄磊,97.5!”大家都以羡慕地目光看着他。不过一会儿,他课桌旁围满了人,想“采访”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高的分数。

可是,当试卷跳到我桌上时,却以如此低的分数欢迎我——“91.5”。同学们都不屑一顾。“天哪,他们怎么对我这样?”我抱怨道。可这张试卷还是默默无闻、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

我只好不情愿地订正试卷……

数学的日记篇七

一节“未知如何”的课即将来临了。那节课是由刘老师上的,在这之前,我们尊敬的刘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些课件。刘老师将课件给我们播放了,课件的内容课丰富了!里面有:例题、答案、概念……课件的背景虽然“平淡”可又十分精彩。录象课的内容是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已经“大概”地学过了,因此这次录象课是为了我们更加地牢固并加深认识。这节课过后,我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求法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长方体各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

我们曾学过求长方形的面积,然而因为长方体每相对的'两个面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先求长方体的三个面,最后再乘以2,得出的结果就是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了。正方体也一样,因为它6个面都相同,因此只用求正方体的一个面,最后并不乘以2而是乘以6。只要我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就不再死记硬背了。刘老师为了我们不凭空想象,叫我们自制一个正方体及长方体,这样我们可以对照着想了。刘老师真为我们着想啊!以后还会有许多考验等待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去理解并思考,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死记硬背,因为死记硬背不但会与其他知识混乱还会很快忘记。

数学的日记篇八

最近,我在学校学习了《认识图形》,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学会了画这些多边形,还能把这些多边形通过分割变成其他多边形呢。

在一个四边形上添上一个线段,可以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也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还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或者两个四边形呢,真是变化多端呀!在这些有趣的题目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把多边形分成三角形了,我不但会通过画图来分图形,我还探索出了其中的规律呢!不信?我说给你听。

四边形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五边形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六边形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以此类推,a边形就可以分成a-2个三角形,被分成的三角形个数总比图形的边数少2。运用这个规律,我就可以很快的算出多边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了。你问我100边形至少可以分成几个三角形?简单!100-2=98个三角形呗!所以,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我们要在观察中不断去反思、总结其中的规律,这样才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呀。

数学的日记篇九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菜。我们刚到菜市场门前,发现车流如潮。

里面人很多,热闹非凡。摊主的叫卖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唱出了一曲美妙的歌。菜场里有卖蔬菜的,有卖肉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鱼的。我和妈妈先来到蔬菜区。市场里的蔬菜琳琅满目,各种各样。

那些蔬菜五颜六色,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先拿了土豆、黄瓜、豆芽,妈妈拿了西红柿、大白菜、娃娃菜,爸爸就拿了一些鸡肉、排骨。妈妈问:“孩子,你数学好,你算算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胸有成竹的说:“很简单!

土豆花了1元6角;黄瓜花了4元;豆芽花了2元;西红柿花了3元4角;大白菜花了6元4角;娃娃菜花了8元;鸡肉花了20元;排骨花了50元。算式为:1.6+4+2+3.4+6.4+8+20+50=95.4(元)。

因此,我们一共花了95.4元。”妈妈高兴的夸我:“孩子,你的口算真好呀!

热点推荐

上一篇:傅雷家书读书心得初中(模板14篇)

下一篇:2024畅通生命通道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