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精选8篇)

2023年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精选8篇)

小编:曼珠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篇一

《红星照耀中国》中一幅幅画卷展开,不带过重的色彩,却让革命先烈们有血有肉的站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有气魄有力量有风度有抱负的领导者,知道了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和活力的苏区,了解了一段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在书中,斯诺还对国民党进行狠狠的驳斥,驳斥了他们一直对外宣称共产党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的这种行为。他在书中对毛泽东大加赞赏: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除此之外,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战无不胜的林彪,令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还有彭德怀、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权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领袖,以及他们那讲不完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那火一样的爱国情怀,燃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用那铁一样的坚定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肿瘤。

作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的呈现在了这本书上。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四万万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作者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我们现在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不妨好好想想,是谁让我们过上了这充满阳光与微笑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即使现在是和平年代,不要也不能忘记无数在革命斗争中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是他们在那民哀国殇、狼烟四起、人人自危的年代挑起了民族的大梁,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80年后的今天,如书上所说,共产党已如一颗红星,照耀了全中国,让中国走上了富强繁荣的道路。

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篇二

由绿地集团投资拍摄的___历史题材影片《红星照耀中国》于近日全国公映。该片取材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西行漫记》一书。影片用镜头记录了一个美国记者在___根据地的所见所闻,通过外国人的视角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在___根据地的中国___人、特别是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为争取民族解放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___领导人交谈,亲眼见证了中国___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的风采,并写下了大量通讯报道,把“红色中国”推介给全世界,得出了“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耀全世界”的历史预言。

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不是脸谱化的肖像描写,而是将人物的性格特质传达出来。原著涉及人物较多,创作者在改编中删繁就简,重点对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宋庆龄、鲁迅、张学良等人物进行了个性化塑造,对农民、红军战士、儿童团员、国民党官兵等特定形象进行了群体刻画,将每个人物刻画成特定时代背景中的人物代表,这无形中拉近了主体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主旋律电影的叙述视角与表达方式。导演在忠实原著基础上,以斯诺西行为叙事主线,采访人物为叙事焦点,西行故事为叙事空间,以“点、线、面”的形式将整个故事贯穿起来,尊重史实,还原历史,使改编与原著间互文性紧密结合。在创作风格上,影片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尤其是结尾,毛泽东、斯诺穿越历史时空来到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给影片增添了诗意色彩与浪漫气息,强化了影片的精神内涵和观者的审美体验。

《红星照耀中国》一改主旋律电影对英雄人物塑造的固有创作模式,将关注焦点放在西方新闻记者斯诺身上。斯诺成为红色中国的宣传者和推介人,更容易让今天的青年认清美好生活的本质,了解中国___的成长历程、建党初心与历史使命。对斯诺形象的塑造,建立在具体历史背景和浓郁西北地域风格与历史语境之中。整部电影精雕细琢,将西北的粗犷风貌和南方的柔雅风情囊括其中,特别是将蒸汽火车,陕北村庄、窑洞、信天游、秧歌、黄土高原、山川地貌、金黄的稻谷地等民俗人情、人文景观与场景环境结合,把观众带入到特定历史场景之中,为影片注入了不同的历史意蕴与精神内涵。

这部影片让观众在艺术审美中重温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___人那段光辉卓绝的___岁月,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没有___就没有新中国!影片所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将鼓舞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爱党爱企,执着奉献,勇于进取,真正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文|陈顺利

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篇三

为了缓解爆炸式信息过载带来的不适感,最近我花了一个多星期每天大概一小时的时间重读了《西行漫记》这本书——一个外国人写的中国红军早期革命纪实报道。

一、《西行漫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今陕甘宁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纪实报道,先后在当时的国内外报刊连载,后来集结成书。书中描绘了当时的地理人情,刻画了很多朴实的红军形象,也描述了许多红军早期革命的历史事件。跟我们历史教课书上的内容对比,就像是看一场电影大片那般畅快。

关于书名,还有些小的曲折,书名第一稿是用英文写的,翻译成中文时,为了在当时的白色恐怖背景下掩护身份、便于传播,才起名《西行漫记》。

二、这本书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第一,它附有大量当时拍摄的人物照片。这是最珍贵的历史资料,因为这些照片无法重拍,无法修饰和篡改。这些照片也是从其他书籍和渠道无法获取的。在这些照片里,有党和军队的领袖,有普通士兵,还有很多普通的群众。而奇妙的是,如果用当时的眼光来看,后来新中国的主席和开国元勋们,从照片上看跟普通士兵和群众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没读书,光是浏览这些照片,就会让人游走于现实和历史之中,有着今夕是何夕的恍惚感,更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画面感。

第二,因为它的成书时间是1937年,它描写包括党和红军领导人在内的各色人物所用的语言,完全没有建国后书籍那种避讳政治领袖的语言风格,而是极其平实的语言,读来就像在看一幅幅素描画像。比如,书中描写脱掉长裤乘凉和捉虱子的领导人,描写笑容憨厚的彭德怀和朱德,描写一个叫向季邦的小红军被人取外号“像鸡巴”的故事。当你沉浸在这些故事当中,你会发现,那些开国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也如我们普通人一样,在炮火冲天、战斗你死我活的革命岁月,他们也有狗血的儿女情长和生活的鸡零狗碎。“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作为普通人,看罢这本书,会有一种超然应对现实各种困难的豪迈感在胸中油然而生。

第三,书中有多名新中国伟人和名人的独家自传。写当年的伟人传记的书很多,但由伟人自述形成的自传,独此一家。书中有_、朱德、彭德怀、徐海东这些大人物的自述传记,还有一些小人物的自述故事。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旁观伟人的历史境遇,洞悉伟人的成长心路历程,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如何过好这一生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三、这本能带给我们什么

第一,是勇气。从作者写作此书的经历来看,作者可以说是一个勇士。1936年6月,国共内战正酣,日本全面侵华在即,西安事变尚未发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报刊的记者,是一种怎样的历史担当和毅力,促使他不顾生命安全,深入红色区域,成为报道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个外国人呢?靠的不是勇气是什么?而从故事本身来说,促使党和红军从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到建立闽赣革命根据地,到五次反围剿,到两万五千里长征,再到建立稳固的陕甘宁边区,一路走来,屡败屡战并最终站稳脚跟的,是什么力量呢?那是千千万万革命先驱的勇气。如果把自己代入那个历史年代,我们会有那般的革命战斗勇气吗?这是我们需要叩问自己的命题。

第三,是踏实过好生活的心境。读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回归自己的现实生活。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些为革命殚精竭虑的伟人,跟我们一样是血肉之躯,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跟我们一样是个普通大众。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我们现在享受着他们的恩泽,只有踏实过好现实生活,不辱先人,不祸后代,才是对他们艰苦抗争岁月最好的告慰。

新中国的历史是由伟人和千万革命先驱书写的,但与此同时,他们给我们写好了历史蓝本,等待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去续写辉煌。

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篇四

我推荐朋友读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家里现存的那本是17年前我从老家调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时买的,扉页写有“生命旅途,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感言。

书本记述的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压手段威胁中国接收广田三原则,大规模增兵天津和华北,德国和日本签订防共协定。战争一触即发,智慧之光何时照耀中国引导全民合力抗战?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斯诺于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冲破了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它不仅是一部采访录,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在诞生后的七十多年里,一直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选读物。

斯诺首先在当时苏区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主席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毛主席、周总理、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篇五

《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以下简称“红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但其实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

初读时还是中学时代,那时读书求快,一本书两三天读完最后留下就是模糊的印象。“红星”给我的初读印象就是这本书没有啥逻辑絮絮叨叨却很总有一种很密实的感受。

再读“红星”是工作三年后正面临着新的职业选择,一项考试要求写本自己喜欢的书。当时第一个跳出来的就“红星”,正好手边也有一本。匆匆一读上场阵亡,而后真的细读了一遍。这次读完之后,那种密实感的源头终于找到了。作为一个记者的采访,“红星”所展开的是一个神秘领域,简单直接写实的风格迥异于我们熟悉的新闻体,没有先入为主的情感铺垫,没有自以为是的讲理说教,更没有花样百出的故事新编,一切都建立在眼所见、耳所闻。最重要的是不设立场,不立旗,不求文章的前后呼应圆满。

最近的阅读是一次类考试,公司要求大家报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写读后感,“红星”又猛地跳了出来。我想了想,得搞清楚那新鲜的味道藏在哪儿。

不同年龄读书的体验不同,这一点在清朝文学家张潮的《幽梦影》曾有很形象地论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同一本书在不同年龄段去阅读其所得也自然不同。

中年“望月”,总会看得全面深入些吧!

没想到半个月只读了三页。我遇到的各种情况:各种开会,孩子需要陪伴、朋友们小聚!当然这都是借口,最主要的还是和手机这个最大的“敌人”搏斗。好在有一个小目标,终究还是慢慢地读了进去。

万万没想到,读到66页(董乐山译版),我的谜题就了。关于阅读的疑问其实都隐藏在文字之间,成功的作品其实是把答案写在最前面。往往当你读完全篇豁然开朗之际,才会明白开头那些看似无聊的文字是多么意义深远。

66页最后几段文字是这样的: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唿:“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对!“青年”这个词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词。这一刻,我忽然有一种战栗感,很多文字浮现在脑海中。往回翻页,一段段文字闪耀着骄傲的光芒。

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地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

我又进一步知道他姓姚,二十二岁,当红军已经六年了。六年!他该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讲啊!

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我想,这些孩子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可是,这第一次遭遇不过是少年先锋队以后要使我感到意外的一系列事情的开端而已,因为我深入苏区以后,我就会在这些脸颊红彤彤的“红小鬼”——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的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得生气勃勃精神。

如此新鲜,如此富有活力,青年中国,青春的味道,向着埃德加·斯诺扑面而来,八十多年后的我感同身受!

解惑之后,以后的阅读就有了别样的滋味!透过一名从国统区进入尚在雏形边区的美国记者之眼,我们看到是一个“红星照耀下”的青春中国。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oh~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对于埃德加斯诺和千千万万为中国未来思考忧虑的人们来说,这“夜空中最亮的星”就是那颗闪闪的红星!

那群刚刚从艰苦卓绝的长征走来,进入到贫瘠荒凉的黄土地的青年们,所追寻的,所坚守的,最终成为了今日中国源起。此时回首,在“红星”照耀之下,历史的脉络如此清晰可见,关于今日中国的答案尽在其中。

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篇六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近代一场壮烈的抗争史。万千血肉筑长城,同仇敌忾中国魂。本书中最令人震撼的章节莫过于长征——一段传奇佳话。

长征之路,艰难险阻,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跨越了十四个省份。在漫漫长路中,自然条件犹如随时出招的暗器,对红军这支庞大的队伍肆意侵袭。红军面临的不只爬雪山、过草地这些看起来简单的行径,终年积雪的山脊寒风刺骨,峡谷大江汹涌险峻。可是在如此恶劣环境下红军战士仍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概。是红军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共同担起了伟大的革命理想。更重要的是,在如履荆棘般的长途跋涉中,在敌人连续不断的围追堵截的紧张情况中,在军队实力悬殊极大的情况下,红军以极富智慧的战术和英勇无畏的勇气节节制胜。虽然在长征中有千千万万的战士倒下,但长征精神深入人心,又有数以百计的人民加入了这段奇迹。中国工农红军以持久不衰的力量拯救了整个中国。

我敬佩红军因为他们把任何物质置于精神之外,他们坚信“一个国家没有独立,民族将前景暗淡”。他们用最实际的行动唤醒千万中国人民,使置身于水深火热中的黑暗社会底层的农民能够拿起武器,与红军战士一样听从红旗的指挥,为了中华民族的兴亡而奋不顾身地血战到底,这也正映证了中国的人民即便杀戮也不愿低头。红军战士们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他们在中国的版图留下一抹鲜艳的红色。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的精神撼动人心。

每一位红军战士仅凭一双草鞋一杆土枪,甚至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但有着共同的梦想,于是踏上了长征的征程,我深深为他们而感动。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每当我沉迷于做无用的事时,想一想伟大的先烈,他们用血肉成就了今天的生活,我们应当无比珍惜,从当下开始好好学习,不愧对于每一位革命先烈。

长征精神像一颗熠熠生辉的红星,正照耀着世界。

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篇七

80年前,红色的中国布满层层谜团。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他探索红色中国,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真实记录,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近日,我重读经典,内心依旧澎湃不已。整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斯诺对革命者的描写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通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

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本书一经发表,就产生了了巨大的反响。它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读完这本书后,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即使到了今天,它的影响力依然不曾消减。

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80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感悟700字

读红星照耀中国感悟篇八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让我感触良多,深受启发,为此记录下心得感悟!“那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耀整个世界。”这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共产党人的艰辛、努力及奋斗,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揭示了中国红军的真正形象及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坚定斗争。本书收集与记录了与革命将领等的谈话,以及与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的谈话,他还言断:这根本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丰富而又灿烂精华。

对我触动的,是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30多名先遣队员们以不怕牺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难的长征精神,用自己的钢铁之躯筑成屏障,为身后的队友铺平的道路与希望,可以说红军中的每一个志士,都是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在尚未吹响胜利的号角前,他们绝不退缩。

可以说,这是一部划时代性的巨作。它_了外界对中国共产主义的负面压迫与影响,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朝气的红色中国,而这样的国家与民族却更是不可战胜!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支奇迹般的部队,给予了人民、给予了国家与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_的共产国际主义,方可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感谢这本名著,他教会了我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赐予了我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胆识与谋略!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给女朋友道歉认错检讨书(大全15篇)

下一篇:激励公司员工的详细方案 员工奖励制度和激励方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