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形势政策论文(精选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形势政策论文篇一
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说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首先要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从这些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认清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首先,大学生们应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再者,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我们还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认清形势,肩负责任:首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这个目标是鼓舞人心和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
21世纪的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新的技术革命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丰富的资源更充分更有效地用于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是具备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批科技人员和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成长起来,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我们仍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
回顾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沿着“五四”运动开辟的振兴中华的道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的潮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终于使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并且为其自强、自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更是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你们有一切机会学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本领,你们有一切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只要你们方向正确,你们的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受到珍视,都应当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正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相吻合,这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荣誉和责任。“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到建国100周年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会胜利地得到基本实现。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创造,世界各国抢占知识经济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
面对这一切,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前人已经取得伟大成绩的基础上,承担起这个事业赋予的重任,勇于竞争,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努力成为历史的开拓者、完成复兴大业的实干家,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形势政策论文篇二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心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形势政策论文篇三
摘要:宁波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权益以及企业合法的经营权益,使得宁波市的经济能够稳定发展。调剂最低工资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在实施政策历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下面综合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给出一些有效的政策建议,愿望对宁波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有所赞助。
关键字:有效措施,最低工资,监督,鼓吹
1、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从本文的总体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最低工资的就业正效应明显,即使在一些情况下出现负效应,负效应也对比小。另外宁波市最低工资标准仍然偏低,在宁波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最低工资标准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甚至与平均工资水平相比,也出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最低工资在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条件吗,调剂宁波市居民收入结构,逐步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促进产业结构调剂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现行根基上提高工资标准是可行的。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不同性别、行业、年纪、学历等群体有各自的特征,最低工资在这些特征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就业效应。所谓适度提高,就是遵照各自特性确立最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之间的联动机制,在提高最低工资水平时要考虑把失业率把持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尽力发挥最低工资正效应,避免引起失业负效应。
2、制定更加细化的最低工资标准
从理论和实际结果也可以看出,在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女性的“就业歧视”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若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不考虑这些因素,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不仅使得劳动者的权益受到危害,而且部分行业的用人单位也很难去履行最低工资规定。所以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需要在统一口径的根基上,分行业、分性别断定其标准。目前宁波市的最低工资的实行情况不佳,与制定标准不合理有关,虽然细化的最低工资标准制定起来会对比繁杂,但是这种繁杂的最低工资标准最合理,有利于各用人单位去履行,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可以立足实际、充沛调查,制定出真正有利于企业履行和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又避免对就业产生影响的最低工资标准。
3、增强最低工资的监管和履行力度
在宁波市最新的《最低工资规定》中,进一步完善了最低工资制度,但是在实际履行的历程中,仍有不少用人单位知法犯法,不履行最低工资标准,或者用加班加点,降低员工的福利待遇等来变相不履行最低工资政策,企业的这些行为都与最低工资的相关规定相违抗。宁波市政府部门如果在最低工资的.履行历程中选择不作为,甚至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身业绩而放弃最低工资的监管履行,就会严重降低最低工资制定时预期的效用。要充沛发挥最低工资的功效,就要加强最低工资制定、履行等环节的监督和对违法行为的处分力度。
另外,社会和媒体也要充沛发货其监督、鼓吹作用。现在很多劳动者甚至用人单位负责人对最低工资规定并不熟识,对其中的具体内容更不领会,所以出现了很多类似包吃包住来抵充最低工资的情形,劳动者也没有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通过合法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益。我们要发动各种媒体对最低工资进行积极的鼓吹,相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组织则要深入各单位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劳动者进行制度的介绍和教导。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查处力度,建立企业违法记载登记,以求在社会上形成正确认识,自觉遵循最低工资规定的效应。
总之,最低工资是一项有首要意义的制度设计,与就业也确凿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很好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最低工资制度的核心问题,只有根据不同情况,找出最低工资相应的就业效应,才干确立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
形势政策论文篇四
论文摘要: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形势政策论文篇五
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创新性举措,也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党中央关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推动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安排部署,笔者通过对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徐家堎村和中洲乡西塘村两个行政村和20份个人调查问卷的调查,尝试浅析基层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徐家堎村委位于樟树市张家山街道,距离市区有13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户籍户数502户,常住户数485户,常住人口2295人,耕地面积2827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由于地处市郊,当地的农户大都在家务农,闲暇之时去城里做零工,生活倒也安逸。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大有改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乡风民俗纯朴,尊师重教,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全村上下大力推行村民自主自治,发展村级经济,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34元。近年来,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村脱贫成果显著:2015年底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75人,2019年年底只有1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人。
西塘村委位于樟树市中洲乡,距离市区有55公里,下辖12个自然村,户籍户数478户,户籍人口2016人。全村耕地面积4420亩,山林地面积5800亩,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850元,是十三五规划的省级贫困村。经过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脱贫攻坚战,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的可喜成绩。
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收集了20份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提交的问卷。大家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富裕了,交通便利了,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而且变宽了,医疗保障更全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攀比之风也渐长,特别是结婚彩礼这块。徐家堎村的彩礼已高达20多万,除了彩礼有的女方还要求男方在市里买房,有的还要买个10多万的车,结婚费用高达七八十万。再有一个请客送礼也是农户生活中较大的开支。大家普遍反映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有资金、人才和技术,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首先,农村劳动力流失,空心化趋势严重。目前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形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这种人口的单向不可逆流动,不仅使得一些生态条件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乡村凋敝景况;更使得山区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缺少了必要劳动力的支撑。像中洲乡的西塘村,全村户籍人口478户2016人,其中整户外出1250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谋生,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工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使得人口流失无法逆转,造成该村目前劳动力严重匮乏,呈现严重的老龄化和空心化。
其次,脆弱的生态条件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洲西塘村由于山区村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剧了该村的人口流失,使得这里大片土地严重撂荒,土壤更加贫瘠,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后,农民思想观念滞后、文化素质较低,乡村振兴的实施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客观讲,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上,这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形式变化的需要,也制约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部分农户甚至缺乏改善生活质量的内生动力,具有普遍“圖安稳”的思想观念。
一是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发展,以“一村一品”带动乡村形成产业发展的循环系统。像徐家堎村距市区较近,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和稻田养虾产业,现已建好1000亩蔬菜大棚基地和600亩的稻虾养殖基地。西塘村已建成130平米的平菇种植大棚12个,千亩枳壳基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深入进行农产品开发,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将特色食品产业化,打造绿色农产品产业基地。
二是实现乡村人的振兴。推动乡村人的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要鼓励下乡发展、回乡创业,也要带动职业转换,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职业培训。要让青年在乡村找到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和舞台,重点是实现乡村要素与城市要素的结合,将城市需求与乡村的供给、乡村的需求与城市的供给,通过青年人返乡创业、城市居民下乡创业、农村居民留乡创业结合起来,实现全要素综合配给。
三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在产业振兴与人的振兴带动下,赋予传统乡村文化新的内涵,发展新乡村文化;二开展农村度假休闲游,通过对环境、设施等的改善吸引游客,发展自然休闲娱乐、农家乐等;三要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乡土风情、传统村落等,让乡土文明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绽放新的活力。
四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既要实现乡村生活生态环境美,又要实现乡村居住生态环境净,如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庄龙玉,龚春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理念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
[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因此,乡村振兴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对于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础建设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要走出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发展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实力不足,乡村基础条件较差,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硬件资源,乡村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乡村人员外流较多。部分乡村出现“空心户”“空心村”现象,因此,必须增强乡村吸引力,重视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现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明显,一些大中型城市建设表现突出,与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资源和公共资源向城市聚集,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差明显。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乡村范围广阔、受众面广,能够改善的环境条件相对有限[1]。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乡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由于广大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仍然依靠手工为主以户为单元的家庭劳作方式,使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存在较大难度。乡村人居环境因乡村规划滞后呈现无序状态,乡村环境状况堪忧。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如小学、中学撤并使部分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难;乡村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待遇差,难以留住医护人员,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居民就近就医难。
第二,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大部分乡村经济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经济是社会管理较为特殊的对象,它是以乡村管理为主体的治理单元,由此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特别是许多乡村没有发展规划,排除在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之外,乡村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加上政策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性质,除了土地流转之外,不能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影响农村利用土地发展经济的步伐,导致大部分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发展缺少必须的资金来源,乡村发展后劲不足。以村为单元的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政策改革后,村集体缺少了以收取提留为主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呈现空心化。大部分乡镇经济实力较差,投入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缺少动力[2]。
第三,乡村吸引力功能弱化,乡村人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吸引力明显下降,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十分明显。部分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值守的人员只有老人和孩子,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家庭举家外迁,只留下空房子,成了“空心户”,由此出现了部分“空心村”。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部分乡村中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的主体,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甚至部分出现了农田荒芜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的田亩少,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此导致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二是新一代农村居民的乡村观念淡薄,缺少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吸引,在城市环境熏陶下对乡村依赖性减弱,选择离开乡村,而乡村吸引力差,没有可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回流;三是现阶段城镇化与乡村建设脱节导致乡村人员外流增加,使乡村发展缺少劳动力,而且有加剧趋势。
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发展环境参差不齐,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好乡村振兴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要消除城乡差别,必须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针对各个区域内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推进,有序进行乡村治理。一是做好区域内乡村建设规划,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因为发展状况和区位差别形成的经济条件悬殊,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要充分重视大部分乡村发展缺少规划的问题,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纳入全域發展范围,统筹运行;要将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加大乡村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进行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城镇化改变乡村分散难管的状况,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四是做好乡村公共配套服务措施。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乡村资源条件,提升乡村宜居指数[3]。
第二,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促进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支柱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改变乡村经济状况,促进乡村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现代乡村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要根据区位特点,寻找并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集中开发农户单个的土地,实行农业产业园管理,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集中耕作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田园经济。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对传统的种粮种菜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针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向往需求,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从发展休闲农业入手,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又比如,可以让部分少地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组织他们从事乡村田园管理,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工商业。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加大乡村招商力度,做实乡村发展基础,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乡村发展有资金保障。
第三,重视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增强乡村吸引能力。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人员发展,因此,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针对乡村实际,增强乡村吸引力,使乡村人员流动保持在合理范围,优化村级结构,进行乡村、村组间的合理布局,有效节约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防止空心村的出现。一是要加强乡村人文建设,培育本土乡村文化,让乡土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使他们增加对乡村的留恋,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二是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发挥乡村各级组织的凝聚作用。要选用有号召力愿意投入乡村建设的人士充实到乡村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投入乡村发展。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要在乡村培育文明新风,改善乡村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指数。
由于我国乡村范围广,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防止人员外流,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做好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从而吸引乡村人员回归,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程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
摘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原动力,是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就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当前广东省粤中西地区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教育水平偏低、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因此,需要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平、加强产教融合、发挥专业服务产业功能,并在政策保障、招生制度、就业制度等方面实现创新,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职业教育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三农”的枢纽和培养新型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质量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同步优先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省粤中西地区的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以肇庆为例,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一员,占有独特优势的地理位置,但同时也是大湾区城市群中农村化程度高城镇化程度最低,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个城市。如何更好更快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是首选,而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职业教育是提高村民职业技能、就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解决粤中西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1教育水平偏低
城市经济及生活水平高,就业空间大,农村经济收入来源严重受限,因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当前,来自农村的从业人员学历低、专业技能欠缺等问题非常突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广东省“各种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果显示,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全省常驻人口的91.79%,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74.71%。另外,我国第三次农业普查中“广东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的数据显示,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农村生产经营人员高达98.9%,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88.6%。可见,在广东省常驻人口中,文化教育程度整体还是偏低,这不仅不利于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也阻碍了乡村产业振兴。以肇庆为例,农村孩子受教育情况呈金字塔形,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农村孩子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时,根据学业成绩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在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及辍学打工中做出选择,这三者分别约为25%、45%、30%,其中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占比最高,家庭经济条件成为做出选择的关键性因素。选择读高中的那部分孩子最后由于学业成绩及个人志向等原因,在大学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和辍学打工中做出选择,这三者分别约为20%、45%、35%,其中选择高等职业教育的占比也是最高,这时学业成绩成为做出选择的关键性因素。农村教育水平偏低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多数人的传统意识里,职校是普教落选、落榜的学生选读的,在所有全日制的教育机构来看,职校是相对低层次的,由此导致很多农民都看不起职业学校,认为在职业学校学不到什么东西,普教才能培养出精英人才,既然孩子考不上普教,那还不如早点外出打工赚钱。二是现有的大多数职校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待遇低、就业范围窄,大多数学生到了职校后学习松散甚至弃学。由于政府经费投入有限,职校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较欠缺,真正合格的“双师型”教师甚少,普遍出现一个老师同时讲授多门课程的情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处于弱势地位,教学质量提升缓慢,由此导致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不足。
1.2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目前,中等、高等职业学校以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物流等热门专业为主,农村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农林畜牧等比较少。《2018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显示,201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点数3850个,涵盖教育部专业目录的19个专业大类,排在前3名的是财经商贸类(852个)、信息技术类(786个)、加工制造类(460个),而农林牧渔类专业布点数仅100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中2018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在校生结构显示,农林牧渔大类专业在校生仅占0.64%,水利大类0.17%,在19个专业大类中排名分别为第18、19,学生报读涉农专业的意愿不是很强,农业人才供给能力可想而知。目前,肇庆包括中职高职在内的20所职业院校中,只有一所农业职业学校,其他职业教育供给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学校也没有设置农业相关专业。可见,专业服务产业的功能尚未实现,使得农民游离在职业教育的边缘地带,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此外,从现有的专业建设情况来看,农业职校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一是专业设置未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要求。要么专业陈旧,要么忽略自身优势只顾追求新兴、热门专业,没有形成专业特色[1]。其二是实践技能培养不突出。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比重过大,过于关注升学而轻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实施落后,实践教学环境简陋,而现代农业技术已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学生学习陈旧过时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将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满足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需要。
1.3保障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相较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保障机制还不是很健全。资金和政策主要向补基础教育短板和建设一流高等教育方面倾斜。从目前体制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主要源于地方政府[2],经费来源单一,地方财政收入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往往会导致职业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难以在短期内立竿见影,导致个别地方政府忽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经济下滑、财政紧张的时候,就会首先考虑削减农村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经费是根本保障,如果经费投入不足,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课程开发力度不够、教学设施陈旧落后、实训环境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信息化水平低等,最终导致学校缺乏竞争力,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无法发挥,而越贫困的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越弱,以上问题就会越突出,也会因此陷入恶性循环。
职业教育是能着实提高村民职业技能、就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要实现粤中西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2.1提高全农民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平
大部分农民由于自身认知水平及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农民是不需要文化、不需要掌握技术的,从事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只要身体力行、勤劳肯干就可以。但事实上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有了巨大的进步和改变,农产品越来越多元化,种植养殖技术越来越先进科学,在科学技术的辅助下农产品产值也可以越来越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宣传,让广大农民开阔视野,明白现代农业是需要专业知识、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的,同时也让他们认知到自身的不足,提高全农民终身学习的意识。需要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中心,以继续教育学院或培训机构为辅助的职业教育网络,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而职业院校应当承担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任务,建立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线下培训讲座与线上远程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育方式,以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还可以把课堂移到田间[3],让专家们以“田间授课”的形式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现场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此外,还要向农民展示职业教育的成果及重要性,提高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及重视,使其明白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的非常实用的教育,孩子接受的职业教育也是一种高级的教育。
2.2办融合型职业教育
办“融合型”职业教育,就是加强专业与产业融合,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融合,将产教融合落实到乡村。首先,针对职业学校专业与产业对接性不强问题,职业学院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做好充分调研及评估工作,了解行业发展前沿、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及人才缺口情况,打造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实时对接农业岗位要求及需求情况,构建当地农业生产与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专业与产业融合。农民、在校学生、教师均可以通过平台实时共享资源,农民可以通过平台提出实际遇到的问题并通过与教师沟通寻求解决对策,在校学生与教师通过平台实时关注各农业项目动态,对于农民实际遇到的问题提出专业性的解决方案,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职业学校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4],成立校外实践基地,打造“政府、学校、农业经营主体、乡村”四方联动的合作育人平台,四方共同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设置与评估论证中,推动职业教育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发展,深化专业与产业融合。其次,创新教育理念,促进职业教育与农村文化融合。农村社区是展示职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用,将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以讲座、报告、宣传栏展示等形式直接传递给农民,打破职业学校与农村农民的空间限制,同时借助农村社区平台,展示农村文化,职业学校可以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将乡村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乡风文明教育及相关典型事例融入到常规教学中[5],让受教育者了解乡村振兴和现代农村的经济与生活新面貌,全面提升农民及其他职业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最后,整合教育资源,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借鉴发达国家集团办学的成功经验,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等办学模式,吸引社会力量以资金、技能或管理等各种投资形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当中,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实现产业与专业、农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
2.3办服务型职业教育
随着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粤中西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面临新的升级改造,需要新型的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需要办“服务型”的职业教育,以专业服务产业,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学校服务社会,将教育服务落实到乡村。一是农村发展过程中涉及的非农专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优化,比如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增加农村农业投融资管理、农业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市场营销专业增加农产品营销及农业服务营销的内容;机电专业增加农业机械内容;电商专业增加农村电商内容;旅游专业增加乡村旅游内容等等,通过这样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二是对现有传统的涉农专业及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优化,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6]。现代农业不再是传统的农业,具有机械化作业、批量式生产、个性化加工等特点,从而使农产品附加值大大增加。因此,职业学校需要及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项目进行更新优化,并将地方特色文化及传统手工艺融入专业建设中,将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技术融入实践教学中,打造特色实践项目。比如肇庆的特产贡柑、砂糖橘、肇实等的种植技术、裹蒸粽制作工艺、玉器加工工艺等;茂名特产水果荔枝、龙眼、树菠萝、橘红等的种植技术、海产品水产养殖技术以及橘红制作工艺等;阳江的阳春砂仁种植技术、海产品水产养殖技术以及阳江豆豉制作工艺等,将这些技术工艺带进实践课堂,或将实践课堂搬到田间和果园,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创新农产品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及加工工艺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切实发挥专业服务产业的功能,为乡村振兴培养乡村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专业人才,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作用。三是作为职业学校的直接管理者,当地政府应立足农村实际,鼓励并指导职业院校开展与农村发展重点相关的如农业技术研发、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等课题项目研究,有针对性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科学实验研究成果等。鼓励职业院校主动承担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政策法规解读和科普知识宣传等任务,全方位服务“三农”发展。
2.4办创新型职业教育
虽然从2009年起我国对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及农村户籍的学生实行免学费制度,报读涉农专业的还给予助学金奖励,但还是未能从根本上扭转涉农专业招生规模不增甚至萎缩的局面。因此,要办“创新型”职业教育,包括政策保障、招生及就业制度上的创新,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促使职业学院成为农村经济人才的摇篮,在乡村振兴战略道路上导航引领。首先是政策保障创新。粤中西地区大部分属于欠发达农村地区,当地财政收入不高,以地方财政作为当地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势必受限。因此需要完善财政收入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欠发达的乡镇和农村地区转移拨款力度,平衡优化资源,缩小教育质量水平差距,而且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及经费的合理支配使用,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障碍问题。同时还要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和方式,探索校企、校乡、校县、校校联合办学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构建可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师资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是提高农村职业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是从政府层面制定出台跟职称晋升、薪酬待遇、评优等有关的政策,吸引在职的优秀青年教师到农村挂职锻炼,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指导。将教师职称晋升、提高薪酬待遇、评优等与教师本人乡村服务经历挂钩,建立城区与乡镇、农村职业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学习制度,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师资质量。二是从学校层面制定出台政策,鼓励涉农专业教师进修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教师学习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构建具有农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与农业类大学的合作,通过在工资福利待遇、生活保障、职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倾斜支持政策,鼓励涉农专业毕业生从事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其次是招生策略创新。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不能仅靠学费减免及发放助学奖励金,要进行招生及就业制度创新。一是拓宽招生渠道,扩大招生范围。如职业学校到初中、高中学校重点讲解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前景等,提高学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知,为中考落榜、高考落榜的同学提高升学机会,增加报读率;面向农业户口的非学龄人员推出涉农专业扩招,让非学龄人员重新走入校园进行全日制学习,学习现代化农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二是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对在职农民开展短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农村建设者主体意识方面的培训,拓宽农民视野,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养有见识、有技能,热爱农业、关心“三农”发展的新型农业职业农民。三是职业学校与涉农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订单班、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校企双元导师制等实行定向培养或校企共培共育,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最后是就业制度创新。在就业方面,职业学校要创新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将就业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方面与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用人合作关系,定期向合作企业及其他涉农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鼓励毕业生回乡创业,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带回农村带回家乡,建设现代化农业。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而职业教育对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实施全农民教育,提高全农民教育意识;办“融合型”职业教育,将产教融合落实到乡村;办“服务型”职业教育,将教育服务落实到乡村;办“创新型”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道路上导航引领,提高新型农业职业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满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人才需求,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平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职教论坛,2020(3):73.
[3]韩丽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分析[j].农业经济,2020(3):86.
[5]高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19(4):138.
[6]印罗观,刘会平.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3):92.
[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因此,乡村振兴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对于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础建设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要走出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发展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实力不足,乡村基础条件较差,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硬件资源,乡村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乡村人员外流较多。部分乡村出现“空心户”“空心村”现象,因此,必须增强乡村吸引力,重视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现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明显,一些大中型城市建设表现突出,与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资源和公共资源向城市聚集,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差明显。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乡村范围广阔、受众面广,能够改善的环境条件相对有限[1]。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乡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由于广大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仍然依靠手工为主以户为单元的家庭劳作方式,使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存在较大难度。乡村人居环境因乡村规划滞后呈现无序状态,乡村环境状况堪忧。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如小学、中学撤并使部分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难;乡村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待遇差,难以留住医护人员,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居民就近就医难。
第二,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大部分乡村经济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经济是社会管理较为特殊的对象,它是以乡村管理为主体的治理单元,由此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特别是许多乡村没有发展规划,排除在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之外,乡村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加上政策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性质,除了土地流转之外,不能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影响农村利用土地发展经济的步伐,导致大部分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发展缺少必须的资金来源,乡村发展后劲不足。以村为单元的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政策改革后,村集体缺少了以收取提留为主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呈现空心化。大部分乡镇经济实力较差,投入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缺少动力[2]。
第三,乡村吸引力功能弱化,乡村人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吸引力明显下降,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十分明显。部分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值守的人员只有老人和孩子,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家庭举家外迁,只留下空房子,成了“空心户”,由此出现了部分“空心村”。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部分乡村中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的主体,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甚至部分出现了农田荒芜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的田亩少,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此导致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二是新一代农村居民的乡村观念淡薄,缺少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吸引,在城市环境熏陶下对乡村依赖性减弱,选择离开乡村,而乡村吸引力差,没有可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回流;三是现阶段城镇化与乡村建设脱节导致乡村人员外流增加,使乡村发展缺少劳动力,而且有加剧趋势。
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发展环境参差不齐,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好乡村振兴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要消除城乡差别,必须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针对各个区域内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推进,有序进行乡村治理。一是做好区域内乡村建设规划,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因为发展状况和区位差别形成的经济条件悬殊,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要充分重视大部分乡村发展缺少规划的问题,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纳入全域發展范围,统筹运行;要将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加大乡村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进行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城镇化改变乡村分散难管的状况,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四是做好乡村公共配套服务措施。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乡村资源条件,提升乡村宜居指数[3]。
第二,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促进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支柱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改变乡村经济状况,促进乡村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现代乡村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要根据区位特点,寻找并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集中开发农户单个的土地,实行农业产业园管理,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集中耕作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田园经济。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对传统的种粮种菜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针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向往需求,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从发展休闲农业入手,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又比如,可以让部分少地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组织他们从事乡村田园管理,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工商业。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加大乡村招商力度,做实乡村发展基础,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乡村发展有资金保障。
第三,重视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增强乡村吸引能力。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人员发展,因此,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针对乡村实际,增强乡村吸引力,使乡村人员流动保持在合理范围,优化村级结构,进行乡村、村组间的合理布局,有效节约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防止空心村的出现。一是要加强乡村人文建设,培育本土乡村文化,让乡土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使他们增加对乡村的留恋,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二是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发挥乡村各级组织的凝聚作用。要选用有号召力愿意投入乡村建设的人士充实到乡村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投入乡村发展。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要在乡村培育文明新风,改善乡村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指数。
由于我国乡村范围广,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防止人员外流,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做好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从而吸引乡村人员回归,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程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战略。__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详细阐述整个战略的内涵与实施。我有幸作为培训班的一员,亲历了整个培训过程,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课堂上,聆听了学院教授铉玉秋、胡志宏所作的《浙江生态文明治理的“三治”经验》、《党建+生态:红色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的专题辅导,让我对湖州市践行习总书记两山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体的了解和宏观的感受。现场教学,先后观摩学习了长兴县水口乡的全域“景区+农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传统村落—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双林镇向阳村“魅力水乡、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模式,“中国白茶第一村”—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脱贫致富的路径、“两山理念发源地”—天荒坪镇余村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刘家塘村“慢生活”乡村旅游的理念、“田园鲁家”—递铺街道鲁家村“无中生有、创新发展”的过程,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镇“防风非遗文化”的开发和莫干山小镇发展郡安里(洋家乐)的做法,吴兴区仁皇街道桥西村“红色拆迁、发展集体经济”的举措,以及南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党建引领、实施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产业的成果等等。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最大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眼界决定高度,创新决定广度,思路决定出路,勇气决定举措,担当决定成效。只有“跳出右玉看右玉,走出朔州看朔州,对照安吉看右玉,对比湖州看朔州”,才能准确客观的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反思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解决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三是资源上要激活。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第三文化资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四是责任上要担当。从鲁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阳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决定、共担风险,处处闪耀着为民担当、干事创业的情怀。创新发展,先行先试,需要担当,就要大力传承弘扬右玉精神。一要有为群众为集体利益担当初心。二要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愚公移山的恒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天下为公的公心。这既是对干部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
五是党建上要加强。党群服务中心是每个参观点最突出、最显眼的标志。“为集体操心、让群众省心、请组织放心”、“村庄发展快,要靠书记带;群众生活美,要靠班子领;火车开的稳,要靠党员撑”、“党员农家乐”、“党员文明户”、“党员责任牌、责任区”、“党员请您歇歇脚、上下楼梯慢慢走”等暖心提示清晰显眼,处处体现了党员示范带头,服务群众的理念,体现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任何一个美丽乡村的建设,都离不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只有强一个支部,才能促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要通过党建引领,不断强化“三基建设”,激活基层党委、农村党支部内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观能动性。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首先,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主要包括农村意识形态弱化、乡村文化主体的空心化、城乡文化差距扩大阻碍城乡融合、乡村文化产品发展滞后严重、传统村落文化“空洞化”。其次,从强化意识形态引领地位、实施乡土文化重构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构建。最后,提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城乡文化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俱增。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使乡村文化重塑显得非常迫切。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严峻挑战,比如文化传承断裂、价值取向缺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弱化,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亟待加强等。乡村文化塑造可加强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构建乡村主流价值观,为实现城乡全面融合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1.农村意识形态弱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社会各个领域都普遍面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弱化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强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非主流意识形态存在不断蔓延的趋势,影响和阻碍了广大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接受。当然长期以来农民群体的话语主导权较弱、发声渠道受限,也是导致削弱农村地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素质偏低、宗教思想入侵、宣传队伍不健全等是农村农民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主要表现。
2.乡村文化主体的空心化
农民是乡村文化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口转移的推拉力作用导致大量农业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且流向城市的大都是青壮年,大量老人、儿童和妇女则留在农村。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这种人口的持续外流构成了文化主体的缺位,对乡村文化振兴构成巨大挑战。人口流失改变了农村的人口结构,削弱了文化交流,文化活动变得更为单一化。人口流失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导致农村文化传承创新难以实现,传统乡村文化的主要承载者是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随着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他们最终会因不能及时更新知识或者跟不上时代步伐而被边缘化;而作为乡村文化主要传承力量的青年人却离开农村、涌入城市,最终导致乡村文化主体出现空心化,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
3.城乡文化差距扩大阻碍城乡融合
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乡村文化要振兴也同样要走城乡融合的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致使城市和乡村在文化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伴随大量农民进城打工,逐步在城市安家,城乡文化的差距带来的冲突,严重阻碍了城乡文化的融合。这种城乡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冲突。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致使一些優秀的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产生隔离,得不到城市文化的接受认同,乡土文化出现了收缩;另外农村的农耕文化与城市的工业文化所形成的巨大反差,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城乡文化的融合发展。
4.乡村文化产品发展滞后严重
乡村文化产品发展滞后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足与供给无效并存。市场经济中的产品主要由企业和政府供给,一般商品由企业来提供,公共产品则主要由政府提供。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人口密度普遍偏低,文化产品建设成本高,利润回收不易,致使企业投资农村意愿弱。而地方政府受财源限制,投入文化产品能力不强,再加上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较为单一化,侧重于有形物质的投入,而轻视对无形物质的开发,忽视文化产品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出现某些农村地区文化产品供给浪费和无效。
5.传统村落文化“空洞化”
城乡二元体制、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传统村落自身保护的不足等,使得传统村落文化出现“空洞”。近些年来,国家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效果明显,但二元体制仍然积弊甚深,致使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制约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另外,现代化快速发展,对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村落产生严重冲击,村落居民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崇尚现代城市文化。传统村落文化出现了更多的“空心化”“衰退化”。最后,传统村落自身保护能力不足也是“空洞化”的原因之一。传统村落大多数位置偏远,发展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投入严重不足,自身经济发展基础和能力较弱。大量村落中青壮年群体的迁移外流,使村落失去了保护和传承的生机活力。
1.加强意识形态引领地位
乡土文化重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在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乡土文化重构是对现代价值观和乡土价值观的融合,通过乡土文化重构使乡村精神面貌,进而吸引外流人口或能人返乡创业,助力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乡土文化重构是多维需求的重合。乡村居民对乡土文化的重构是内在自发的需求,乡土文化重构能为村民提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文化环境。其次,乡土文化重构也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乡土文化重构的全过程。从五大发展理念看,创新是乡土文化重构的源泉和动力,协调是乡土文化重构的内在要求,开放是乡土文化重构的必由之路,绿色是乡土文化重构的生态诉求,共享是乡土文化重构的价值目标。乡土文化重构,能促使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也能净化乡村生态、优化乡风民风,创造良好的乡村文化环境。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首要任务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摒弃城乡发展原有的思维模式,在城乡融合过程中要倡导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价值观念。实施城乡融合,要强调城乡要素互通,既包括技术、资金、土地等的融合,也包括城乡文化要素的融合。在所有要素的融合中,文化的融合是价值层面的融合,也是城乡各要素融合的前提。因此在乡土文化的重塑过程中,要注重城乡文化的融合,通过全方位、全要素的融合,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另外,还要加快解决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产业发展等相关制度的改革,破除制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障碍。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工夫。在乡村文化重塑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文化,使核心价值观能够统领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地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依托广播站、文化馆、展览馆、活动室等多样化的文化场所,充分利用村民会议、集中宣讲等重要活动,学习典型事迹,传播正能量,弘扬宣传核心价值观。同时要利用报纸、海报、电视、视频会议等现代新媒体手
形势政策论文篇六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梦”的阐述,在中华大地引发强烈共鸣,而作为“中国梦”的直接参与者——当代大学生来说,则非常有必要对“中国梦”的内涵和深远意义做深入的了解,只有发于心,才能付诸实践。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将“中国梦”植入当代大学生内心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思想道德方法
梦想,即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去努力,有努力才可能会实现。要让“中国梦”成为现实,“做”是最重要的,而在做之前首先要了解、要认知,要从内心发出力量。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参与者,一个学生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家庭几代人,他们可以左右梦想实现的进程,所以必须让当代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国梦”,让他们从当下发奋,让他们为实现“中国梦”去努力。而如何将“中国梦”植入到他们的内心,融入到他们的大学生活中,是本文主要探究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一)思想矛盾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关注国家时事和社会热点,对爱国行为能够产生共鸣,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较之过去有所增强;另一方面,他们对具体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并不用心,甚至排斥它,大多数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有人去用心研究这些理论存在的必要价值。举个例子,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都会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也都会按时上交思想汇报,毕业班最后会有将近18%的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但是必须承认,这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并不是很充分,他们的入党动机多样化、现实化。有调查显示:只有32.7%的学生是出于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而为了仕途发展和找工作的人却占到了62%和64.3%,还有5%左右的同学认为入党事不关己,同时,还有一些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淡漠,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淡漠的表现。
(二)道德认知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其行为基本不能达成一致。有调查显示:64%的学生赞同“人的价值体现为对社会的贡献”,51%的学生认为“高尚的人格体现了人的价值”,71%的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应高于个人利益”,90%的学生认为“应提倡节俭”,92%的学生表示“不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高度认可,大学生对基本行为规范自我评价性也较强。例如在上学期期末的一次调查问卷的总结中:评价自己社会责任感强的为91%,学生自我评价诚信度好的和较好的占83%,这说明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认为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应该讲诚信。然而,从现实中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所暴露的问题,足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疏离,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中纠结。
(三)功利主义
由于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改变,从单纯的求学生活转变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功利生活。从前的学生争当学生干部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同时还能为同学们服务,可现在有为数不少的同学是为了期末的加分,为了求职自荐书上漂亮的头衔而争当干部,甚至有的学生干部拉选票、搞小帮派,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都蔓延到了大学校园内。这些功利主义慢慢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让他们错认为金钱可以代替努力,关系可以代替进取,让他们忘记了对求学的初衷,忘记了父母殷切的期望,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本分。曾经有一名学生,她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困难学生,可在大三的评选中没选上,她居然满腹委屈地找到我要求重新选举,我问她理由,她说她认为班级同学不公平,不了解她的情况,我问她:那前两年是谁选的你?她无语了。人要懂得感恩,懂得知足,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国家给你资助,帮助你完成学业,如果被功利蒙蔽了心灵,那就会迷失在功利场里找不到出口,何谈实现“中国梦”。
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方式
(一)自我认知
被动地接受永远没有主动地学习效果好。当“中国梦”被大众热议的时候,我们的大学校园内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知道何为“中国梦”,他们甚至从未听说过:还有的同学只是在网页的标题处看到过“中国梦”这三个字,但对于具体内容一点也不清楚;只有凤毛麟角的部分同学关注过习关于“中国梦”的阐述,而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考公务员才关注的政治时事。多么可怜的事实啊,如此美丽的“中国梦”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居然是漠不关心的。也许他们也有自己的美好梦想,就比如考试不挂科,能考上研究生,能找到好工作,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等等。可俗话说的好:有国才有家,我们自己的小幸福是建立在国家大的幸福之上的,我们自己的梦想同样是建立在中国梦想的基础之上的。曾几何时,战火纷飞的中国,民不聊生,何来幸福?曾经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字眼至今仍历历在目,试问那样的年代里何来幸福?国家强大,她的子民才会被尊重;国家富裕,她的子民才能舒服的生活。“中国梦”这是强国之梦,富民之梦,美丽之梦,只有深深地植入心里,才能甘愿为之付出努力,才能付诸于实践之中。
当代大学生,他们有着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更有快捷的网络信息供他们了解世界,而且他们的年龄已经完全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因此,让他们用自己熟悉并能接受的方法去了解“中国梦”,比如网络、书籍、熄灯之后同学间的聊天。如果由老师出面单纯以说教的方式强迫他们去学习,不容易产生共鸣,反而会因为他们内心的叛逆而起反作用,就像学思政课一样,只应付皮毛,而不知其内里,只有入了心,才能有行动,才能去改变。
(二)师长辅助
作为师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提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督促他们自觉地了解中国的政治时事,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首要问题,教育者本身就是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教育者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程度,高校教师更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用自身的高尚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引导大学生。
其次,我们应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增长对“中国梦”的认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了解“中国梦”不仅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同时也是百姓之梦、个人之梦。同志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因此,只有把国家理想与个人梦想相互衔接起来,中国的发展才能迸发巨大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三)网络宣传
网络宣传是最容易被学生们接受的方式,虽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也可以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出力。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较多,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服务,一方面积极利用网络覆盖信息广、传播信息快的特点,加强在网络上宣传积极、先进的知识和思想,鼓励和组织学生们在网络上自行查找关于“中国梦”的内容,让他们自发地去学习“中国梦”的知识,引发对“中国梦”的思考;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力度,利用技术手段,对网上低俗信息进行过滤,净化网络环境。总之,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络宣传力度,让网络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学生们通过写微博的方式自由发表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在回帖与转发过程中把“中国梦”植入到内心。
三、结语
“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梦,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梦。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是“中国梦”实现的直接参与者,只有把“中国梦”植入他们的内心,只有让每个人引起共鸣,这个梦才会实现。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枯燥的,只有找到适合的方法,才能打开心灵上禁锢的门锁,才能支配行动。只有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更有希望,中国的梦想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思考[j].商情,2011(9).
[2]魏红伟。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3]李丽霞。重塑大学生的诚信品质[j].江苏高教,2003(5).
[4]蒋明军,徐松如。80后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系统比较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3(5).
形势政策论文篇七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1.史教科书事件
日本为了替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战争开脱罪责,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形势政策论文篇八
文字:汉语词汇文字:郭文景演唱的歌曲文字:诗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形势政策共同富裕论文2000字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坚持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推进乡村旅游开发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乡村收入差距、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方式、推进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实现。安徽省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同质化严重、开发层级初级等问题。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坚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发模式、融入文化内涵、完善融资体系等策略,为中部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模式借鉴,有助于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根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研究报告可以得知:中国文旅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主态势。乡村旅游指的是旅游主体在乡村地区进行,以获得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为目的的短暂居留活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新起点上,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旅游产业、促进文旅融合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开发显露出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1安徽省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
1.1旅游资源丰富
安徽省广德市的旅游资源从宏观层面出发可分为“一核两区三圈”,其中一核指的是以卢湖、甘溪沟为主体的卢湖旅游度假区;两区指的是太极洞旅游区和茅田山旅游区;三圈指的是北部生态农业旅游圈、中部特色文化旅游圈、南部山野风光旅游圈;从微观层面而言,其可划分为景区园林、山峰寺庙、人文遗址三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太极洞风景区、英烈山纪念馆、603探空火箭基地等。安徽省广德市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平均,旅游资源组合利用率高,能够最大限度释放旅游产业潜力。区域内各乡镇特色分明,构成了广德市整体旅游资源的丰富种类与多样层次,为广德市开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资源基础。
1.2历史底蕴深厚
安徽省广德市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历史底蕴深厚。广德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极高的战略地位。比如在淞沪会战时期,于此地爆发了广德保卫战,迟滞了日军对南京的进攻,保存了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为持续抗战创造了条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东南沿海动作频繁,我国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三线”建设,在这一国家战略中,安徽广德承接了中线的军事生产任务,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时刻面临着西方世界的核垄断和核讹诈风险,国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广德市誓节镇建成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基地并于196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探空火箭,为我国的核导弹事业作出了基础性贡献。从历史纵向出发不难看出:广德在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
1.3区位条件优越
区位条件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开发可行性和实施难度。安徽省广德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排头兵,旅游产业营商环境优越,生产要素流动顺畅,让旅游开发企业能够“引得来,留得住”。“十三五”期间,广德依托区位优势,建成了“两山”理论转化样板区、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基地、“生态绿+文化红”精美旅游画廊等旅游范例,让乡村旅游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获评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中国最美县域。广德市为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提供了多样选项,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区位条件优越,开发前景广阔。
1.4产业融合基础好
产业融合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时代选择,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倡导实行相互渗透、交叉和重组的产业发展模式。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在面临非刚性消费时,人们更倾向于获得非物质性、精神层面上的满足。这一消费倾向是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和最终目的。安徽省广德市毗邻宜兴、长兴、安吉、杭州,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开发基础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此外,这些地区开发历史较长,产业布局模式相对固定,难以进行产业二次融合,旅游产业发展进入相对停滞阶段。安徽省广德市在2018年发布的《广德县全域旅游规划》中首次提出发展全域旅游这一开发战略,现广德市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仍处于探索谋划阶段,整个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还未定型,可塑性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2安徽省v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劣势
2.1区域发展不平衡
安徽省广德市于2019年和2021年被评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整体经济实力强劲,但不容忽视的是:广德市区域内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南北差异显著。例如,南部乡镇柏垫镇因基本农田占土地总量比例高,无法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而只能以农业、竹制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2019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为3492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部乡镇新杭镇,其支柱产业为采矿业与重工业,2019年仅1―10月的财政收入达到12.18亿元,两者相差接近35倍。不同乡镇间财政收入存在巨大差异,其直接后果是财政收入情况较好的乡镇有足够的预算规划、建设与维护基础设施,而财政收入较差的乡镇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中因资金问题畏手畏脚、举步维艰。
2.2同质化严重
无论是何种旅游开发方式,其核心要义都在于人为制造一种资源感知上的差异并借此让自身旅游产业和产品的独特属性与别样价值得到突显,最终目的都是吸引规模化的游客群体前来游玩,实现开发――游玩――二次开发这一正反馈循环。这里的同质化所特指的是旅游产品开发方式的单一化、模式化与固定化。安徽省广德市虽然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其开发类型始终离不开农家乐、纪念馆、采摘园等,此类开发方式都极易被复制,具有极强的可替代性,导致其无法让广德市的旅游产业同周边地区形成显著差异,最终让广德市的乡村旅游始终是江浙旅游的“备选项”。
摘要:共同富裕是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中提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的“富裕”,但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依然存在部分差距,按劳分配依旧存在缺陷,只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才是真正没有差距的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工人阶级打破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是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只有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的基础上才能够摆脱经济上的一切不平等,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同时,共同富裕的实现还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基础。
1马克思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不平等的分配方式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产生,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仔细的剖析后发现:贫富差距产生的直接来源于資本主义狭隘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是对共产主义的期盼。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要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首先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国家政权,将剥削阶级变为劳动者阶级,将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使生产力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得到发展。一方面,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按照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同时这种社会生产力也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另一方面,剥削和压迫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也被彻底的消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消失了,不平等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消失了,社会财富占有上的差距也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特征,“共同”规定了“富裕”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性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属性,这种共同性使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贫富差距区别开来。共同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基础之上的,只有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只有全社会成员共同通过劳动参与生产,富裕才是共同的富裕。同时,共同性意味着阶级压迫的终结,意味着通过阶级统治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时代的终结,在生产资料国家有制的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劳动者阶级,也就不存在阶级压迫。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在生产力层面的要求,体现出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特征。“富裕”规定了社会成员占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体现出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富裕”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产品的丰富作为基础的,富裕是物质生活领域的富裕。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是富裕的内涵,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资料社会国家所有的条件下,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物质财富的丰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能够给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的发展和机器的普遍采用能够使劳动者从生产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使劳动者获得在其他领域发展的机会。另外,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物质生活领域的一切矛盾,同样,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差距上的矛盾。
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分配方式。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定义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上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已经实现,但是在这个阶段上不平等的因素还是存在的,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量是进行分配的唯一根据,在按劳分配中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劳动者,从而社会成员参与生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的差异会导致社会成员财富占有的差距,这种分配方式忽略了社会成员在身体素质和家庭状况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但是在社会主义的阶段社会成员的这种差距仅仅表现为社会成员在生理层面的差距,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巨大贫富差距来说是一大进步。马克思对这种分配方式的批判是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的需要出发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按需分配下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真正的人”。同时,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继承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依旧是社会成员参与分配的前提,但是与社会主义不同的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是自觉自主的劳动,是作为“第一需要”的劳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目标,同时也是过程。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是收入贫富差距不断解决的过程,收入贫富差距需要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得到解决,共同富裕需要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得到实现,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贫富差距的出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并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会随着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得到解决。但是,收入贫富差距的出现并不是对共同富裕的否定,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共同富裕在“共同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普遍提高,其次,共同富裕不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量上的完全相同,也不是各个地区在发展水平中的完全同步,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域优势决定了东南沿海的发展要先与西部,城区发展要先与乡村。要求发展水平上的完全同步是不符合基本国情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收入调节、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保障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个人的努力对解决收入差距、实现个人价值方面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赵自文(1995-),男,湖北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共同富裕致力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战略选择。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出的高水平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为我国其他地方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水平对外开放、数字技术赋能、公平分配等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袁艺清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1130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把握“两个大局”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遵循。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到4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0%。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需要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来促进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学界围绕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厘清内涵、彰显意义、实现路径等方面。王一鸣(2020)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质量追赶、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共同富裕和绿色发展1”。高培勇等(2020)指出高质量发展体现出高度现代性,报酬递增、可持续是其重要特征,强调构建技术竞争优势2)。张军扩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目标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续,需警惕发展质量不高引致的中等收入陷阱,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途径,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3)。曾宪奎(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实质是高速增长方式的转换升级,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也有学者指出科学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满足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也助推我国加快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脚步5),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注入新动力,创新引领在供给侧发力,人民向往在需求侧翘首6)。在共同富裕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倡导并实行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但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财富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为此,学者们提出应推动构建以劳资共享为核心的现代产权制度,以制度创新推进共同富裕”。于政治层面,共同富裕代表了国强民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与奋斗旗帜。于经济层面,共同富裕表明了由全体人民共创共享物质与精神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迎接多维幸福生活。于社会层面,共同富裕意味着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的主体地位,形成和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应积极致力于“提低、扩中、调高”,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缩小人群、地区和城乡差距8)。刘洋(2019)认为实现共享需要牢牢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以创新驱动发展“做大蛋糕”,二是以优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分好蛋糕9)。还有学者指出我国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脱贫成果还需进一步筑牢。对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我国也仍有较长的距离。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命题,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探讨共同富裕也不能脱离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语境。如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依托于既有研究,本文从创造财富、共享发展、经济运行这三个方面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链条,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据此,本文提出既要充分学习借鉴先行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还应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持续寻求最优解的过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现实地看,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与惊险,需要各方长久努力。
1.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
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包含两维度,一是物质层面的富足,二是精神层面的丰裕。人民渴望获得物质财富以安稳生活,也希冀收获精神财富以充实自我,这是人民对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蕴藏着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美好生活具有多维内涵,环境质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都是新时代人民更加注重的生活特质。因此,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高涨,这对社会产品的供给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物质层面、数量层面来评判,这一类型的产品供给在如今看来似乎已不存在什么挑战,而精神层面、质量层面的产品供给则存在一定的缺口。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秉持数量和质量并行、更加注重质量的理念,意欲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供给端发力,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突破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的加持加快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有利于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制约不断强化的形势下,生产要素的成本变得愈发高昂。与此同时,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短板,这意味着过去那种粗放型的“三高”发展模式难再有立足之地,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提高供给质量,推动淘汰低端产业过剩产能,合理配置资源以增加中高端产业的有效供给,从而提升社会生产力。因而,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涌现扩大了有效供给,有助于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形势政策论文篇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人均口粮消费需求下降,而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消费需求上升。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今年以来,新冠疫情持续,汤加火山爆发、南美干旱、俄乌冲突等突发事件导致全球粮价持续震荡,引发全球性粮食供应担忧。构建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稳定供应,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粮食危机甚至社会危机。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依靠自身力量彻底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我国着力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互为补充,库存充裕,今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比去年的474公斤增加了9公斤,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里装满了中国粮。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国都有能力有信心保障“米袋子”安全,而且饭碗越端越稳,吃得也越来越好。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形势总体较好,粮食供应有保障,但这并不等于说不存在问题,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粮食不安全事件仍有可能发生。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粮食安全还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硬约束、种粮效益比较低、区域性供给不均衡及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保持粮食安全战略的定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个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
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基石。在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的基础上,今年我国再次把粮食生产目标确定为年产1.3万亿斤以上。只有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才能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弥补结构性失衡问题。针对粮食生产效益偏低的问题,要加强政策供给,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抓粮积极性,激发粮食生产的内生动力,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持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大限度挖掘粮食供给潜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粮食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人均口粮消费需求下降,而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食物消费需求上升。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有限的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耕地要粮食,也要向草原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这些食物供给增加不仅能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而且能直接或间接替代传统主粮,为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从经济角度看,粮食种植效益低,有的地方抓粮食生产、保粮食安全的积极性不高。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更好地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肉盘子”“奶罐子”。
形势政策论文篇十
摘 要:“南海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定义,但都很难全面地反映“南海问题”应有的内涵。只有从“原发性”和“诱发性”两个因素深入分析南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才能很好地破解“南海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南海问题”;“原发性”;“诱发性”
随着南海局势的不断升温,“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于“南海问题”的成因也已达成某些共识,比如利益说、主权说、地区话语权争夺说等。但是,关于“南海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明白的、清晰的共识性的定义。本文力图在厘清“南海问题”的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对“南海问题”深层原因做出分析。
一、“南海问题”的定义及内涵
所谓“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周边国家围绕中国南海海域的领土、资源、海域划界、海上航行等方面的利益进行争夺而产生的问题(“原发性”),以及由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带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目的介入这一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诱发性”),而“南海问题”是这两类问题的“和”。“南海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在现有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关注的是“南海问题”的第一层面(“原发性”层面),即围绕南海周边国家的主权争端、海域划界、资源争夺等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主要从“南海问题”的第二层面进行研究(“诱发性”层面),即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介入南海战略层面进行研究。对于这些学者来说,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大国关系,“南海问题”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大国之间的问题。而笔者认为,“南海问题”不仅关乎大国因素,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南海周边国家因素,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它首先是一个地区性的问题。要想真正厘清“南海问题”的成因,就必须全面的把握“南海问题”,分别从“南海问题”的两个不同层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
“原发性”的“南海问题”是指由于南海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周边国家的性质及结构而必然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原发的特点,并不是人为的诱导。“诱发性”的“南海问题”是相对于“原发性”而言的,它不是原发的,是部分国家为其某种目的,而对“原发性”的问题进行诱导性的安排,从而产生一系列新的、复杂的问题。从这两个层次入手,本文将“南海问题”的成因分为“原发性”成因和“诱发性”成因。
(一)南海问题的“原发性”成因
“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发性”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来自于南海周边国家,尤其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另一方面的原因来源于中国。
1.南海周边国家的原因
南海周边国家导致“南海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逐利,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是自私的,也是逐利的。南海“有利可图”的现实不可避免地让南海产生“问题”。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多种矿物质。据探测,南海海域储藏油气量230—300亿吨,占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资源总量的1/3,是世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的美誉。其中,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储藏量约200亿吨。据科学家估计,南海海底的可燃冰储量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巨大的物质利益驱使部分国家铤而走险,将国际正义和道义抛在一边,“先下手为强”,纷纷掠夺南海资源,并与外国石油公司勾结,在南海开采石油。近三十年来,马来西亚、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五个国家与西方二百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油井约1 380口,年产石油量达5 000万吨,相当于大庆油田最大的年开采量。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领土主权争端,而笔者不这样认为,笔者认为领土主权争端只是南海周边国家为了逐利而采取的手段,因为没有主权就没有资源开采权,没有主权,就没有海域划界权。在侵占中国领土方面,越南在1975年4月解放西贡,并占领原西贡政权侵占的中国南沙6个岛屿,同年5月,越南刊登全国地图,把南沙群岛改名为“长沙群岛”,划入其版图。从1975年至1998年,23年的时间里,越南共侵占我国南沙岛礁29个。菲律宾在1970年至1980期间,采取军事行动,先后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8个岛礁。马来西亚于1978年开始,在我国南沙群岛南端的一些岛礁上树立“主权碑”,并把南沙2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新版地图。
2.中国方面的原因
南海自古以来就中国的,中国对南海拥有历史主权的理由充分、证据确凿。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的南海成为列国争夺的焦点呢?分析下来中国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中华民族具有传统的大陆性。中国强大的时候,要么闭关锁国,高傲自大,要么是在南海进行宣威,并不想走出南海像其他西方列强一样殖民其他国家,长期以来中国对海洋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并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传统的陆地国家。二是中国综合国力的起伏。尤其海上力量的起伏也是导致南海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中日甲午海战过后,中国海上力量开始一蹶不振,其他殖民国家开始纷纷乘隙而入,导致中国南海许多岛礁被他国占领,比如现在中国与越南有争议就一部分属于越南从西贡政权继承的。而今天中国发展了,变得强大了,肯定不能让这种耻辱继续下去。清华大学阎学通先生对日本将钓鱼岛问题国有化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强盗霸占民宅居住了几十年,由于害怕房主强大后来追讨房屋,干脆先向房主索要房产证。这一比喻也基本适用于南海问题。如果中国从强大开始就不再衰弱,这个问题就不会出现,同样,如果中国从衰落开始就一直衰落,不再强大,南海各国也不用这么耗费心机,因此,可以说南海问题成因中,中国国力的强盛与否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南海问题的“诱发性”成因
“南海问题”产生的“诱发性”主要来自于域外大国,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印度。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诱导“原发性”的“南海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中国的战略牵制和战略围堵,另一个方面是逐利。
1.美国关于南海问题的“诱发性”成因的因素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和战略牵制主要是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为了保障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战略。作为现有国际体系的最大受益国,美国不可能将此等殊荣拱手相让,肯定会对中国百般阻挡,四面挖坑,处处埋雷。当然对于美国来说,南海就是一个绝佳的场所,让南海产生“问题”,就成为美国诡计的诞生地。因此,“南海问题”变得如此这般复杂,可以说很大的原因是美国的战略诱导和牵引。在南海,美国一个方面是发展美国与菲律宾的盟友关系,将菲律宾打造成南海地区的“雷区”和其围堵中国的前哨阵地,美国预计在菲律宾部署4000~4500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并帮菲律宾升级更新现代武器系统,于2010年3月,美国赠送6艘配置重机枪的美军舰艇给菲律宾海军,2010年,美国将菲律宾正式纳入其“全球合作伙伴计划”,承诺向菲律宾提供军事安全保障和军备支持。另一方面美国不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在军事互访、武器销售、军事培训、后勤支援等方面的合作。美国在南海逐利主要体现在对战略通道的控制上。南海早就被称为“亚洲地中海”,处于菲律宾苏比克湾和越南金兰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中东、南亚、欧洲、非洲、必经的国际航道。通过南沙海域的船舶总吨数相当于世界船舶总吨数的一半,占世界石油运输量的一半,其通航量是巴拿马运河的3倍、苏伊士运河的2倍。当今世界,有95%的国际贸易通过海上运输,海上通道安全也就等于大国的生命线安全。目前,中国有39条航线通向国外,其中21条经过南沙群岛海域,全国对外贸易总量的60%经过南沙群岛。因此,对于美国来说,确保该通道畅通或者控制该通道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利益。
2.日本关于南海问题的“诱发性”的因素
日本对南海问题的影响,在域外国家中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日本积极展开穿梭外交,挑拨越南、菲律宾等国,插手南沙争端,达到使“南海问题”久拖不决的目的,在牵制中国崛起的同时扩大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争夺东南亚地区话语权。同时,日本诱导“南海问题”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也有为其在钓鱼岛问题上争取主动的战略考虑。
3.印度关于南海问题的“诱发性”的因素
印度搅局南海和诱导“南海问题”的战略目的主要是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极大地消耗中国的力量,为其在中印边境谈判以及“克什米尔问题”等方面争取主动权。印度逐利方面主要是近年来,印度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从南海获得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益驱动就成印度诱导“原发性”的“南海问题”产生裂变的主要原因。
三、结语
“南海问题”从其“原发性”的角度看本身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其成因也相对简单,主要是南海周边国家受物质利益的驱动,进而对中国领土提出主权要求以及中国为维护领土完整而与相关国家之间进行博弈,从而导致的“南海问题”。从其“诱发性”的角度出发,南海问题就变得相对复杂,而其成因也是相互交织。有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战略目的驱动,也有这些国家为谋求物质利益的利益驱动。看清楚“南海问题”的成因,针对“南海问题”产生的不同原因,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有可能有效地解决“南海问题”。“南海问题”是中国崛起和中国发展的绊脚石,是美国等体系大国围堵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同时,有效合理地破解“南海问题”对于培养中国的领导能力、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都大有帮助,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剑锋。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及我国面临的挑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3).
[2]越南、菲律宾等国抢采南海油气资源[j].国土资源,2012,(7).
[3]金永明。论南海问题法律争议与解决步骤[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1).
[4]娄亚萍。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云南社会科学,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