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六学一体,小组评价

六学一体,小组评价

小编:

    素质教育开创了我国教育的新纪元。“学校教育应由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国家教委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整体、个体、主体”的三体课堂教学要求,全国教育工作者,正以百倍的信心和热忱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开创了我国生机勃勃、百花争妍的素质教育春天。

  传统教育时代走到了尽头,“高分状元”渐渐销声匿迹,老师的课堂“权威”动摇了……然而,素质教育作为一场伟大的教育变革实践,目前毕竟还是转型时期,诸多方面尚未完形,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各方面少有现成可取的经验和模式,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求索。究竟如何把客体的社会文化转化主体的素质结构,把外在的影响和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个体素质?究竟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一句话,课堂教学如何真正体现“三体”教学要求呢?致力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地寻求活新的素质教育经验,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不可回避的职责。据多年的探索实践,本人认为,采用“六学一体,小组评价”课堂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知情意行诸方面品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本人笔下的“六学一体,小组评价”教学模式,要求把一堂课分成六个学习环节,设计成一个比赛性活动整体,且以小组为单位,以评价激励为线索,让学生在具体的比赛活动中,强化学习意识,实施学习行为,养成学习习惯,习得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目标。

  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包含着三方面重点内容,即“六学”——六个学习环节;“一体”—— 一个活动整体;“小组评价”—— 一条评价线索。

  一、精心设计六学,确保主体教学。

  在该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六学”即六个学习环节,是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内容和形式,需要认真组织和管理。“六学”按教学程序便是:激情备学、独立自学、小组研学、质疑评学、精练赛学、总结说学。“六学”体现了素质教育“三体”教学要求,体现教以人为本,人以学为本,学以质为本教育思想。

  “六学”间,相互联系,逐层深化,然各自具有独立性。

  (一)激情备学

  美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有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教学伊始,教师就应该创设情境,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活动念想和参与意识,并且使其严阵以待,严格要求,规范上课行为,这便是教学一第一步——起点教学,亦即激情备学。这一环节,教师应讲清课堂整体要求,活动基本要求,并对学生已发生的课堂行为以小组进行小结评价。

  实现激情备学一般作法是:

  1、抛展精典内容,激起学生注意力。这里的精典内容指精典故事、精典声像画面或课件等。

  2、检查课前预习,激发学生主动性;

  3、严格上课常规,激起学生意志力;

  (二)独立自学

  当代西方优质教育学派——自由主义学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有效地培养个人行为,强调人为独立个体,学校提供学生知识及能力,使他们具有自学能力。”我国当代教学法之一——学导式教学法主张“激发学生求知欲,首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主动探索,产生兴趣。”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把自学引入课堂,不但是一种特别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勤思善思,独见独创等个性品质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这一环节教学应遵从以下几点:

  1、放手让学生自学,不作定向问题提示。主体教育思想主张学习的方向来自学生,不是来自教师。教学时,应让学生在已有学法,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教材,钻研教材,实现自我内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讲究自学的独立性。“教学是通过学生自己产生和解决问题达到对经验意义的理解”(美教育家罗杰期)。自发地独立学习,同学间之不询问、不研讨,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独立的思考、分析、判断,也有利于规范课堂行为。

  3、指导学生做好自学笔记,填写好“重大疑难表”(此表交给小组长在下一环节组织小组研讨)。

  4、注重老师的组织性和辅导性,老师应很好地组织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行为优劣表现。

  (三)小组研学

  这一环节就是针对上一环节产生的疑难问题,由小组负责人组织小组研究讨论,这实际上属于小组自学。

  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专注《学记》中也早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研学,同学彼此间进行讨论交流,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研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主持人,有规范的程序,不能“胡言乱语”;

  2、要有明确的来自学生方面讨论内容(一般以“疑难表为准”);

  3、要鼓励全员参与,各抒己见;

  4、要做好讨论记录,填写好“小组研学记录表”;

  讨论过后,要做好自学、研学汇报,汇报时一般由小组代表和个人代表两个进行,汇报重点应放在学习过程和学会了什么这两方面。

  对自学、研学两环节的评价应重在参与过程和“两表”质量、研讨情况、汇报情况四方面,以定性评价为主。

  这里必须强调两个问题。一是教学观、知识观问题。因为这样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难免会给许多老师带来一些担心:学生“烧野火”、“不着边际”怎么办?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一堂好课。本人认为,一堂课并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教会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教学目的决不仅是字、词、句段等纯知识性的,而应是多元化的,包括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只要学生积极投入,认真参与,这个实践性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知识,“会烧野火”岂非本领?“不着边际”,终有着处。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问题。德国教育家盖期多德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发现他们"。杜威也提出:“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教材,善于从教材中找到主要和主导的思想”。“烧野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只会烧野火。教师要精心设计学法,认真指导、训练学法,让学生心有成法、学有得法、课课得法。例如本人教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人的文章时就教给学生用一种“纲举目张”法来学习。“纲”即纲领,主要要求学生抓住三个问题:(1)主要人物是谁?(2)人物特点怎样?(3)所写事实为何?“目”即细节,主要要求学生抓住分析四个方面:①肖像描写;②语言描写;③动作行为描写;④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心中本有“纲”“目”,自学时自然会“纲举目张”,岂会“烧野火”、“不着边际”呢?当然,学法指导要依据教材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要体现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本身的规律。

  (四)质疑评学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四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根据自学、研学所把握的教材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及其他知识,向其他同学质疑,并随意指名其他组的同学作答或自由抢答,然后由大家对其作答作出评价。其基本形式是“我问你答大家评"。

  这一环节具体组织可采用有序性和无序性。有序性指教师按小组顺序让学生代表质疑并随意指示其他小组同学作答;无序性则是抢答性的质疑、作答、评议。

  这一环节实质上是自学、研学的扩大深化,“问”“答”“评”式的研讨教学具有以下教学优势:

  1、便能促进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每一个学生都要时时紧绷思维的弦,即要考虑提什么问题,又要考虑别人会用什么问题来“考”自己。

  2、更能够促使学生主动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对前面学习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为提问、答问、评议的人选都是随意不定的,这一环节的高质必需自学、研学的高质才能实现。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质疑的习惯和能力。

  5、有利于训练、提高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提问”是美国著名创造教育家托兰斯倡导的一项教学法规,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思想主流进步主义学派认为:“好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我国宋代心里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如何“教有疑”和“教无疑”则是关键。是老师设疑让学生思考式的“送疑"、“注疑”,还是让学生主动思维式的“生疑”?是教师提供答案式的“消疑”、“取疑”,或是让学生通过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式的“化疑”呢?“送疑”、“注疑”者,不“送”不“注”,则永“无疑”;“取疑”、“消疑”者,若不“消”不“取”,则“疑”长在。“注疑”者,须忧“注”之苦,“取疑”者,则怨“取”之难。相反,“生疑”、“化疑”者,自生自灭,顺人理,合自然,无“忧”之苦,免“难”之怨。何乐不为?笔者正是因怕“苦”畏“难”,才出此招一“我问,你答,大家评”。

  不过,教师要在“教”上下苦功。“教有疑”若离开了教或教不善,则会“乱疑”;“教无疑”,若离开了教或教不善,则可能会误疑,所以,教师要根据各方实际为学生质疑指路。必要时,教师要辅以优质问题引导学生,以提高其质疑质量和水平。

  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训练也很重要。新课标明确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时在学生中开展相互评价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反思、批判等能力,有利于养成学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对学生这一环节的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肯定,体现激励原则;

  2、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影响学生;

  3、要看重合作态度和参与情况;

  4、特别重视肯定具有创造性的评价;

  5、要着眼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五)精练赛学

  这一环节即开展书面练习比赛活动。这即是练也是学,这一环节中练和传统式的“练”有本质的区别,传统式的“练习”是为书本,为问题而练,为教师为考试而练,形式上是苦练,无所不练,而这里的练是一定意义的练,是本节课整体活动的变换形式,是趣味性、思维性、知识性的另一融合体。在形式上表现为比赛活动与知识练习的统一。

  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一是练习的数量要精,一般不超过三道题;二是内容要精,充分体现该节课的主要内容思想;三是题型设计要精典,要有代表性、综合性;四是要注重内容的拓展性和趣味性。

  练习的内容可来自于老师,也可来自学生,可统一内容,可不统一内容;有独立性练习,也可有研讨性练习。

  其次,要把批阅、评价渗透于练中,视为另一种练。“练”的批阅、评价可由老师,也可在学生中进行。整个比赛活动要考虑到可操作性。

  (六)总结说学

  这是课堂的最后环节,开展总结性说话练习。这一环节可分两步进行。先由学生自我总结,口头发言,总结本节课所学所获所感。形式上有抽答和抢答两者的结合,这一环节实质也是学生学习训练的另一内容和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反思、表达、推理、概括等能力。再就是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应突出以下内容: 1、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2、同学们的参与情况;

  3、整体活动的结果,激励学优者;

  4、今后的要求。

  二、注重“一体”形式,优化“小组评价”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把活动教学法喻为“当代新的教育方法’’的皮亚杰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的引路人,善于把教师的要求化为儿童的自觉自愿的主体主动的活动";杜威也主张“教学中要使学生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活动。”把一节课的各环节用比赛评价这条线牵起来变成一个活动整体,更能使学生时时保持偷度的注意,时时进出兴趣和思维的火花,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提高参与效果。

  进行小组化教学,把小组当作一个整体(个体),以小组进行评价表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意识、集体意识、进取意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思想。当代优质教育思想学派主张:“教学的优化就是使人人获得成功的教育,人人享受优质教育。”小组一体化评价教学有利于小组内各学生间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和互补,从而获得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力量,实现整体优化和人人成功。

  小组评价的内容一般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学习行为过程,学习效果变化。评价的原则要注重小组一体原则,优劣并兼,重优轻劣原则,定性定量兼包原则,终结与过程相结合原则,评价的形式常有以下几种:

  1、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等进行定性的口头肯定、描述、表扬或提示批评。

  2、量分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效果等逐一定性、定量量分公示,以小组核算,终以分高为优。

  3、图表评价:用统计或统计表的形式进行评价公示,方法同。

  4、游戏式评价:设计具体的游戏显示每个小组的成绩。如夺红旗游戏图示:山上有一面红旗,山顶到山脚的曲线表示石级,学生在学习方面每成功一次,便可上一级台阶,最终看哪组先登上山顶夺得红旗。

  5、学生性评价:这是指评价的来源,方向来自学生之间,而不是教师。

  李岚清同志指出:“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位开发人力资源的科学家、专门家”,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师的职责、地位、还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不是一位优秀教师,但我将朝优秀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六学一体,小组评价”课堂模式,立足于学,注重于评,强调一体。六学之间,自学是基础,研学是提高,评学是升华,赛学是激励,说学是总结,彼此既统一于“学”,又区别于“学”,共同在“学”的整体效益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热点推荐

上一篇:治理庸懒散心得体会

下一篇:保洁员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最新小学生心理健康家长会教案设计 家长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10篇) 2023年十二岁生日宴会开场白(优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