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优秀8篇)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优秀8篇)

小编:文轩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篇一

文具

1. 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6~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10各数。

3. 初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正确地读、写6~10各数。

2、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谁来到我们教室了?(出示大象博士的图片)

生:大象博士。

生:有!

师:好!老师也为你们加油鼓劲!首先,大象博士先请你们拿出文具盒,打开看看自己的文具盒里有哪些学习用品?(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下面请一位小朋友上讲台,从自己的文具盒里大胆地提数学问题,请其他小朋友回答,注意要把问题出示在实物投影上。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引导,然后同桌互相提问。)

1、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各自观察思考)

2、小组交流图意。

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4、学生独立地数一数。

5、再连一连。(课件演示正确结果)

6、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7、写一写。

(1)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6~10各数。

(2)写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1~10各数,大象博士想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能正确,规范地写出来才给他看吗?谁写得好,大象博士就会表扬他。

师:刚才大象博士看了小朋友们写的数,太满意了,夸小朋友们真聪明,真能干。(课件演示)但是你们先别得意,大象博士还要继续考考你们,你们还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如果要向大象博士投降的小朋友请举手。好!我们奋勇往前!

1、看数画线。(完成书本第1题)

a、弄清图意,让学生说图中画的是什么意思。

b、让学生独立完成。

c、学生汇报结果,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数一数,画o,再写出数。(完成书本第2题)

3、填数。(完成书本第3题)

a、从10数到1.(同桌互数)

b、从10写到1.

文 具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篇二

课标内容:

感知两个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算式解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a+b=b+a”这一规律,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发现“a+b=b+a”这一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

初步体验

1、同学们,你知道哪儿有数学吗?那你能从我们身边找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2、这不,笑笑和淘气来到停车场,也发现了数学问题,请看:(挂图出示主题图)

他们俩发现了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从笑笑和淘气列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1、给学生创设情境,体验数学无处不在。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两个要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同时求知欲增强。

操作验证

--

深入体验

活动一、猜一猜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生猜)

活动二、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们想办法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也可前后两位同学合作交流解决。(边摆边算边写)

全班交流后,总结得到”a+b=b+a“这一规律”。

活动三、玩一玩。(练一练第1题)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根据我的手势列出算式,看哪位同学又快又对又多。

同桌玩这个游戏

活动四、试一试,你能列出更多的算式吗?(出示小兔拔萝卜图)

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对问题敢于猜想、验证。

巩固应用

--拓展体验

1、算一算,看谁做得既快又对(练一练2题):

做完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做这组题,你认为怎样想会更快?

2、比一比。(用手势演示出答案)

3、排排队游戏(25页4题)

4、看一看,填一填,说一说。(学生先看,再填,再说想法)

1、学生发现:利用这一规律可以避免重复计算。

2、体会从多角度思考的乐趣。

评价反思--再现体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这节课中你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篇三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5、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内容法制教育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情境图、实物

授课时数1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出现一所“美丽的小学”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还有一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在黑板上,并说明国旗的特征。教育学生:国旗是国家的标志和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借机教育学生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应该注意的纪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第十三条升挂国旗时,可以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私人住宅地方不得升挂国旗。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数10以内的数,有的小朋友很聪明,还会数比10更大的数,真了不起!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在数数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六)布置作业

练习写10以内的数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1、2、5、6、7、8、9、10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过程与方法: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出示第33页图。

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自学共思

1.先估一估,图上一共有多少只羊?

2.用自己的方法数数,图上有多少只羊?

合学共研

1.课件示例1。

(1)数数----一个一个(或一根一根)地数,从一数到三十;从一数到五十二;从一数到一百。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十根十根的数,数十次就是一百。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之间的关系。

2.课件示例2。

(1)明确几十的组成。(摆小棒)

(2)明确几十几的组成。(摆小棒)

展学共享

1.课本第35页“做一做”。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延学共促

1、估一估两种夹子各有多少个?p38练习八第一题。

(1)观察两种夹子,哪种颜色的夹子比较好数?为什么?

(2)数黄夹子有什么好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2、独立完成p38练习八第二题。

先圈出10颗,再估计并记录结果

检学共长

1.基础训练

(1)我能数出下面各数后面连续五个数。

二十七五十六七十三八十八

(2)在下面各数后面数出4个数来。

三十七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五十九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九十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能力提升

3个十和5个一组成()32个一是()

6个十是()8个一和1个十组成()

3.思维拓展:写一写。

51、53、( )、()59

38、()、34、32、()、()

90、()、( )、93、94、()

80、79、()、()、()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总序

主备人

曹鹰

审核人

刘亚萍、黄凤晖

课型

新授

课题

读数、写数

单元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篇五

上 下(位置)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

1、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 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 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 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 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1、 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 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 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1、 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 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1、 出示练习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 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前 后 (第2页)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生:前师:背对的方向则是----生: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左 右(第3页)

1、 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左右"的相对性。

计算机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 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 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1、找一找 (计算机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

2、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4、计算机出示图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点击电脑:出现7辆车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

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

知道晚上12时既是24时又是0时。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导入新课

1、师:上个星期六,我有个外地来的朋友来咱们这儿旅游,他提前一天已经买来了车票,第二天9点到西安我听了很高兴。第二天我一大早起来,9点以前赶到火车站,结果等到很久也没等到这位朋友,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猜猜看。

3、教师板书:晚上9时 上午9时

学生说说晚上9时是怎样变成21时的?

时刻。这种方法教普通记时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记时法,他比普通记时法更简单,它叫24时记时法。

二、 探究新知

1、关于24时记时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看书。

3、自学反馈。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一天有多少小时?

在一天里时针要转几天?

新的一天是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

4、接下来我们看看一天时间是怎样过去的?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怎样计算经过时间?

在书上找一找,可是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认识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反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数学书71页的2、3题。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

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篇七

p19——18页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讨论:从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请小组小朋友把算式写下来。

3、小组汇报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第单元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具体如下:

数学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

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

谜底是:三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

谜底是: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

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二、探究拓展题:

第4题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三、自主创作题: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鉴定(实用10篇)

下一篇:最新让文物活起来心得体会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