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金刚经有声播放

金刚经有声播放

小编:admin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金刚经有声播放篇一

只要用心修行,一切身心状况和外境(包括命运)皆可改变——因为佛力不可思议!

第一原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佛菩萨的慈悲,如果不能与此生大信心,如盲人不可见日!又心地下劣,故不见净土,更何况佛菩萨?岂是无有净土,无有佛菩萨?故内因很重要!

内心要起大信心,先要修敬,恭敬,亲近,供养佛菩萨,《金刚经》云:“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可见,佛经不是难理解,而是难信!

然后才能依照经中所教随顺修习,所修习皆为净心,就是要让内引起作用,这很重要!

第二原理:用心就象拉车,信心往前拉,疑心往后拉。经教“一行三昧”,就是直来直去,无有一念疑悔,无有一念旁心,方可成就。

第三原理:外因对内因的巨大影响。佛菩萨就象一轮太阳,对我们而言,不可缺。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旁生!佛菩萨为教导我等,令我等善愿速速成就,恶愿皆悉不成,处处贪著,皆拔除之!

所以我等求佛菩萨时,要记住这些道理。

金刚经有声播放篇二

经书的第一页上一般都有保宁勇禅师写的《警策文》(注一),告诉大家应该以什么样的心和身口意来学习佛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经书不用的时候应当放在干燥洁净的地方,结手敬拜。

千万不要小看这部《金刚经》,它所在的地方就相当于有佛有塔,修行功夫高的人会看到它在暗中是放着金光的,而这金光中还有很多天龙护法在护持。所以,有的人还会看到有龙在金光外围时隐时现,围着经书转。这是一种外相。法界这个东西,虽然是一不是二,但毕竟有二。从某些意义上来说,因果是存在的。在修证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应该以柔和的心态来圆融地对待佛法。

接下来是金刚经祈请部分。

首先是香赞(注二),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大德讲,寺院里一诵香赞,大殿中就会放金光,这里面就有好多放着金光的佛的化身。

在法界中,香跟烟这两样东西是通冥阳两界的,因此也叫作心香。在发愿时燃一支香,这支香就有直通你的心性的意思。一诵香赞,十方诸佛都能知道。

佛法要从细处学。

然后是净口业真言(注三)和净三业真言(注四),以及安土地真言(注五)和普供养真言(注六)。

这些对刚开始诵经的`人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身上还有着许多宿世间的业障。比如,虽然漱过口了,但是还会有口业。心表面上似乎很静了,实际上还有乱糟糟的意业。这些都是修学过程中的业障。有些朋友身上的业力非常重,不学佛还好,学佛时间一长,反而病了。这是因为对戒律和规矩不是很懂,类似于迷信地学佛,不懂法界的缘起造成的。

比如有人持楞严咒,本来楞严咒在法界中的法力是非常大的,但持诵者如果持戒不是很圆满,尤其是不能戒杀,反而会不自觉地造了很大的罪业。因为楞严咒是以大慈悲心为基础的,对杀生嗔心特别敏感。另外,诵完楞严咒后应该诵一下十小咒,送走法界一切佛菩萨和诸天神圣。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注意点。

一个人在诵《金刚经》时,身后是放着金光的,如果他身上的业力非常重,就会有很多众生被这金光超度到天上。那些宿世间的恶缘突然发现你竟然是一个亿万富翁了,而他还是个穷光蛋。这时他就可以要求你诵部经给他,然后你们之间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这是因为《金刚经》在法界中可以抵好几座不可思议的金山,这是《金刚经》不可思议的地方。

同时,我们诵《金刚经》时,地方上的鬼神也会非常惊惶:哪来的大德在诵《金刚经》!因此初学者需要念诵包括“安土地真言”在内的四句真言,来消除念诵金刚经时不如法的地方。

奉请八金刚(注七)四菩萨(注八)。这八大金刚和四位大菩萨都在宿世间发过愿,要一直护持《金刚经》的持诵者。

在法界中,愿力就跟契约一样,大家达成一个约定。就跟观世音菩萨一样,只要你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他老人家就立即来到你身后,寻声救苦。

只要在诵《金刚经》时轻声称颂这十二位朋友的名号,无论你有没有神通,他们都会来到你身后护持你诵经。所以初学《金刚经》的朋友要诚心称颂他们的名号。

发愿文(注九)。对学佛者,愿力和智慧是两件宝贝。一个人的成就都来自于他的愿力;而要实现愿力,入无余涅槃(非无余涅槃,是名无余涅槃),则要通过般若智慧来实现。

这个发愿文是古时一个大德发的愿力,因为非常适合末法时期的众生修行,所以我们今天借用过来。这个愿力让一个人宿世所有的善缘恶缘,都能发心成佛,然后能一齐往生极乐国,非常殊胜。

云何梵(注十)和开经偈(注十一)。开经偈已经确定是武则天所作,云何梵传说也是她作的,这两个偈子都作得不错,表达了对佛法的恭敬心。

对学佛者来说,如果缺乏恭敬心,就很难学到东西。

以上金刚经正文前的这么一大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读经读得心很静了,就可以把云何梵去掉,再慢慢地可以把奉请那十二位朋友去掉。最后,可以把四个咒子和开经偈去掉。

但是香赞、发愿文和“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一般都要念诵。

拓展阅读:诵金刚经的特别诀窍

一、观想法会圣众;

二、修供养;

三、修皈依;

四、发菩提心;

五、安住;

六、回向;­

我们圆满了这六个窍诀来诵经典,这样就会获得诵经的觉受,这样才可以很好的理解经意法理。同修们啊!!!要知道,欲想出离轮回诸苦,就要在闻思经书教理时注重窍诀而实在的行持。

金刚经有声播放篇三

记住,唯有当你学会如何独处,你才能够去关联,在这之前是绝不可能的。唯有两个个人才能够关联,唯有两个自由才能够接近。

——奥修《般若心经

自由意味着你无法依靠任何东西,你只能依靠你自己?自由意味着所有的支撑都被拿开了,所有的支持都消失了,自由基本上意味着空无。

——奥修《般若心经》

你非常害怕空,而唯有空,神才会经过。让我帮助你变成空,然后那个天国的微笑就会出现——它来自空。当你里面是空的,你将会全身都有微笑。

——奥修《般若心经》

如果你真的有意识,那么就有洞察力,而没有思考,那么你就由洞察力来行动。当你看到一件真实的东西,那个看就会变成你的行动。

——奥修《般若心经》

唯有当你已经知道你自己,你才能够走到其它任何地方,那么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会带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喜乐、一种安和、一种宁静或一种庆祝在你的周围。

——奥修《般若心经》

如果你不能够单独,你的关系是假的,那只是一个避免单独的诡计,其它没有,而千千万万人就是这样在做,他们跟某人一起行动,他们握手,他们假装他们在爱,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唯一的问题是他们无法单独。

——奥修《般若心经》

唯一的避难所是智慧的完美或静心的完美,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任何一个成佛的人都是透过静心而成佛的。在静心里面避难,在空无里面避难。

——奥修《般若心经》

当你处于深刻的创造力之中,你是接近神的。神是创造者,如果你不是创造者,你将远离神。

——奥修《般若心经》

第一个爱就是爱你自己,然后其它的爱才随之而来。

——奥修《般若心经》

只有人把他们伟大意识的机会转变成自我意识。人有意识,如果意识成长,他可以带给你可能的最大喜乐,但是如果某些事情弄错了,意识变质了,而变成自我意识,那么它就创造出地狱。

——奥修《般若心经》

当你内在的男人穿透你内在的女人,就会有一个会合,你变成完整的,你变成一体,然后一切对外的欲望就都消失了,在那个无欲里就是自由、就是涅盘。

——奥修《般若心经》

直到一个人真正去看他自己的那一天,整个存在就成道了。

——奥修《般若心经》

般若既不是一般所了解的知识,也不是一般所了解的智慧,它是一个内在的开花。不是透过经验,不是透过别人,不是透过生活以及生活的遭遇,而只是借着在完全宁静当中向内走,让已经隐藏在那里的东西爆发。

——奥修《般若心经》

神只知道一种语言——创造力的语言,所以,当你作曲,当你完全丧失在它里面,某种神圣的东西会开始从你的本性渗透出来,那就是创造的愉悦,那就是狂喜!

——奥修《般若心经》

——奥修《般若心经》

唯有当你生活的每一个片刻都非常尽致,而不需要去决定,那个全然的生活本身会决定,唯有如此,真正的自由才会发生。让那个全然的生活本身来决定,你就不会面临两个选择。

——奥修《般若心经》

你就是佛!这才是正确的开始,否则你会误入歧途。从这个洞见开始,不必担心说我是一个佛会产生某种自我,不必担心,因为心经的整个过程会使你认清自我是唯一不存在的东西,其它每一样东西都是真实的。

——奥修《般若心经》

如果你了解知识使人分裂、知识造成距离,那么你就已经了解了静心真正的奥秘。静心就是一种不知道的状态,静心是纯粹的空间,不被知识所打扰,是的,那个圣经的故事是真实的……人透过知识而堕落,人吃了知识之树的果实而堕落,世界上没有其它的经文能够胜过那一段,那个寓言是最后的话语,没有其它寓言可以达到那个高度和洞见。

那个圣经的寓言有很深的洞见,为什么人透过知识而堕落?因为知识造成距离,因为知识创造出「我」和「你」,因为知识创造出主体和客体、知者和被知者、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知识基本上是使人精神分裂的,它产生分裂,然后就没有办法连结它,那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变得越博学多闻,他就变得越不具宗教性,一个人受越多教育,他去接近神的可能性就越少。

——奥修《般若心经》

安全是内在的途径,因为在那里你知道没有人会死,没有人会受苦,没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只有纯粹的天空,云来了又去,但是天空依然存在,生命来了又去,形体来了又去,但是空无依然存在。

——奥修《般若心经》

如果你了解知识使人分裂、知识造成距离,那么你就已经了解了静心真正的奥秘。静心就是一种不知道的状态,静心是纯粹的空间,不被知识所打扰,是的,那个圣经的故事是真实的……人透过知识而堕落,人吃了知识之树的果实而堕落,世界上没有其它的经文能够胜过那一段,那个寓言是最后的话语,没有其它寓言可以达到那个高度和洞见。

那个圣经的寓言有很深的洞见,为什么人透过知识而堕落?因为知识造成距离,因为知识创造出「我」和「你」,因为知识创造出主体和客体、知者和被知者、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知识基本上是使人精神分裂的,它产生分裂,然后就没有办法连结它,那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变得越博学多闻,他就变得越不具宗教性,一个人受越多教育,他去接近神的可能性就越少。

——奥修《般若心经》

至少在最初刚开始,当爱还是洁白无瑕的时候。在那个片刻有真理,但是没有解释,那就是为什么「爱」依然是不能定义的。

——奥修《般若心经》

一个试着要上天堂的人是一个非常非常自我中心的人,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他根本不知道他自己内在的本质——没有「自己」。

——奥修《般若心经》

静心就足够解决你的难题,但是在它里面还欠缺某些东西……慈悲。如果慈悲也存在,那么你就能够帮助别人解决他们的难题。

——奥修《般若心经》

唯有当你快乐、无限快乐的时候,才是你接近神的时候。当你不幸的时候,你离神离得很远,当你不幸的时候,你是封闭的,当你快乐的时候,你是敞开的、流动的,你可以抓住神的手。

——奥修《般若心经》

唯有当思想不存在,真理才会被知道,就是思想使你和我分开,使你和别人分开,使你和存在分开。

——奥修《般若心经》

你进入空无的那一天,你将会被所有的佛欢迎,整个存在都跟着佛性在脉动,因为有那么多佛消失进入它里面,他们提升了存在的水准。

——奥修《般若心经》

静心就是关于所有这些:一个没有头脑的意识,一个无摇曳的意识,然后它就以它全然的美和祝福存在,那么真理就在那里。

——奥修《般若心经》

金刚经有声播放篇四

这部电影很早就开始宣传,在没上映之前我就看了预告片,也在电影院外面看到了宣传海报,因为我不是那种喜欢看文艺小清新片子的人,所以一眼就看中了这部片,想要看一看,因为没有时间,所以等到了上映几天后我才去看!只想说,结果没让我失望!

电影的导演我不知道是谁,电影的主要人物我不认识,电影的制作的原因我也不知道,抱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想法我走进了影院,很激动,因为是自己想要看的。

电影的开头,是电影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新发现,然后去探索。

电影的过程我不想过多的说,因为说一点什么并不能带给你什么震撼,影片中一群人去探索这个未知的地方,当然一群人不可能都活下来,陪同去看的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导演安排这些人死我也很好奇,想要从中找到规律,可是这些人有好人,有坏人,有我不清楚的人!要说好人死有他的原因,要给观众带来感动,坏人死为了共鸣,因为他该死,那不清楚的人呢?为了什么去描写他的死!

金刚经有声播放篇五

在传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金刚经》被尊称为佛门的智慧之母,是佛教各大宗派的宗经宝典,诸法之母本,是般若类经典的总纲。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读《金刚经》感悟,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来世尊在《金刚经》反复使用“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的句式蜜意是告诉我们不要着相。

所以于文字语言不应执着,不着于相。 相由心生。无相即无心。无心者无所说,无所想。 所以世尊说此经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体相用实在为体用与相。 体用也是相。 因为相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所谓“相由心生”也。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菠萝蜜经》,是大乘佛教代表性经典之一,在佛教众经中起到纲领性的地位。《金刚经》主要讨论了破除妄相,见性成佛的智慧,如书名的题解:以金刚般的般若智慧去断除一切邪念妄执,认识本真的自己和实相的世界,从而能够最终达到圆满自足的境地。

在佛家看来,人生来就有烦恼和痛苦,这是因为因缘轮回所致。为了破除人的烦恼和痛苦,使其认识自己的本性,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世界。佛家把人所生活的世界总称为相,何为相?《金刚经》文中所说相者甚多,一切的论述都是围绕相来展开的。我认为,相就是见于眼、闻于耳、嗅于鼻、味于舌、触于体、感于心的一切物或非物。《金刚经》称为“六尘”、“六境”。人之所以有相的执著是因为人有耳目心意、感受计虑的缘故,《金刚经》的目的就在于把这种能动的意识打碎,使人完全处于与自身之外的一切物或非物相互绝缘的状态。佛认为一切物或非物之相就像遮盖在人面目之上的一层面纱,它遮住了心灵之窗,从而也蒙蔽了人的内心,即真如之性。这就如同老子的“涤除玄鉴”之论,老子以镜譬心,把物或非物之相比作镜上的尘垢,从而妨碍了观物体道的本心,故而要“涤除玄鉴”,开明自己的眼睛,檫亮自己的心灵。

如要破相首先就需要对相的否定。佛祖与须菩提的对谈每次都要落实到一句话,即非什么,而名什么,一切相都是非相,而是名相。非和名二字,在这里具有重要意义。所谓非就是表示否定,使虚相与实相之间有了区别。物或非物之相都是幻想,因缘而生,随缘而去,如若执著于相,就好比水中捞月,镜中观身,最终都是一场空。相之所虚妄是因为它的无常性。世间万物至始至终都是在变化之中,没有一个恒定之理,四季变换,岁月轮回,世间万象此消彼伏,永无穷尽。人的烦恼痛苦来源于执著,所执著的就是相,物欲之相,情感之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然痛苦的来源是因为执著于相,那么是否能够破除相的执著,返回到曾经那个纯真的自我?这就是《金刚经》所要追问的终极问题。非还表示动词扫。内心既然有了污点,眼睛已经被尘垢迷住,我们何不拿上一把扫把,拂拭拂拭。正如神秀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 拭,莫使惹尘埃”。

名是继非之后再次的否定。名是对相的称谓,而于本性而言,本无万相,所以相之称谓就是假名、虚称。相本来无有,何来名称?继着这里,就需要追问为何要返回纯真的自我?纯真的自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曾经思考儒释道三家之于艺术时,写下这样一段话:“为什么中国哲学注重万物淳粹未散时的干茂,而中国艺术却追求万物精气殆尽前的枯拙?道家哲学提倡初生之婴儿,儒家哲学看重长生之壮年,佛家哲学追求老生之垂暮。…”最终我把中国艺术的这种追求归于佛家的影响。在道家看来,婴儿是无知无欲,纯白凝定的,正是他的未开化的心灵使他能够在这个世界中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无所思索、无所执著,一切感官利害、痛苦伤害都如过往云烟,不留于心。我认为佛家是垂暮之年的老人,显然是住于相了。因为佛家追求的不是今世,不是来生,也不是过去。若心住于过去、现在、将来,痛苦烦恼便无所穷尽。佛祖是告诉众生,过去已灭,未来未起,现在虚妄,明白三世皆空,皆不可有所住,无所住便可了悟无相无法无心的真如之性。在这里,天地万物都化为了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时间停止了脚步,空间通透无碍,人找到了一个恒定、永常的住所,刹那便是永恒。这就是佛所说的超凡脱俗之后的彼岸。

此岸是烦恼痛苦的深渊,只有脱离此案,达到彼岸,才能获得人生解脱。想要从此岸到达彼岸,要有所依托,所依托的就是佛法。佛法何来?于佛言说。但佛一再声称自己实无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不仅否定自己的言说,还警告若有人说佛有所说,就是谤佛。心念于言说之法就是住于相,佛说之法是无为法。无为法,无形无相,无所可取。而有为法则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也是《金刚经》的一个要旨,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佛的言说。任何语言的或概念的解说都是住于相,是心有执著之念,而佛土的究竟之地,是空无一物,而又万象俱现。佛家讲究“缘起性空”,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既是缘,事物因缘而产生。而一切事物的本性又是空无的,是了无所见的。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因缘而起的万象,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这一切都是虚假之像,最终我们都要归于诸法实相,即空相。佛之所以说法,是为了普济众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本性。而我们一旦认识了自己的本性,也就没有法可言了。之所以说法,是因为我们还是众生,之所以说非法,是名法,是因为我们已经征得佛果,心明见性。

佛祖一边立言,一边又在破言。立言是为了能与众生更好的沟通,只有有了语言文字,才能使那些误在迷途而不知返的众生有所依靠。但真正能够明心见性立地成佛并不能靠语言文字来得到。如佛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灭度者。”这句话一方面是说本来实无众生,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圆融自足,本具佛性,之所以有众生只是暂时的被幻相迷住。另一方面也是说一切众生除灭妄见,证得佛果,都不是佛祖所为,而是自为。佛祖以无言的态度来言,则名为言实为非言。

《金刚经》旨在破虚相,明性空。然而佛之究竟是不住于相,也不住于非相,不住于有,也不住于无,不住于实,也不住于空。即是说,达到空无,还不是佛的目的。佛并没有完全否定物或非物之相,说是虚幻、空无,只是说物或非物之相没有自性。这种没有自性的幻有会因为因缘的作用变动不居、回返往复的存在。既然物或非物之相至始至终都会存在,而证得佛果的众生却也要生活在这个相的世界,那么在相与非相,即内心看透了非相实相之后的心灵状态是什么样的呢?佛说清净、虚空之心,必定不是像枯木顽石、寒灰死寂的一颗“冰心”,而是于枯木顽石处见出生意,于寒灰死寂中显出温暖。在这样一个把色空都涤除之后而达到的圆融境界,应该是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在这里,我们见相不住于相,生念不住于念,自适自足,周游无碍。佛不是告诉我们要把我们的心打碎,毁灭,而是注重碎、灭之后的心灵状态。

这种心灵状态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生的是清净心。这颗心清静寡欲,无染无垢。要得到这颗清净心首先要认识到世间的一切物质现象与烦恼痛苦都是幻想,要试着放下一切华而不实、如幻如影的物或非物之相,自己的本性本来一无所住,湛然清净。再次,要放下这个心中的“我”,即破除个体的我、住相的我、生念的我、有善恶取舍是非对错之分的我。如果能够放下这个心中的“我”,就可以做到于物而不物于物,于念而不生于念的自由心境。此时,如有物所遇于我,就如一阵夏日的清风,扫去了身上的灰尘,带来了一阵丝丝的凉意。一见本性,心便清净。清净是心灵的一种境界,是明白了事事皆非事,物物皆非物的人生感悟之后的生命回归,是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心灵境界,也是王维“行到水穷处,做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的灵觉顿悟。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繁琐嘈杂的世界,当想要寻得心灵的一份安宁时也变成了一种奢望,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扣问自己。我们之所以想要清净却始终不得是因为我们无时不在动,我认为,《金刚经》的要旨不仅是让我们明白空无、实虚、凡相虚妄、痛苦无尽等等这些人生现实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的视角,我更愿意把这个视角定义为得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舍得。《金刚经》没有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而是希望我们有所减去,佛祖通过言说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就是明示我们不要只看重自己所得。同时《金刚经》也启示了我们对舍得的重新看法,舍去的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一切问题的零界点都是对人生、命运、生命、精神等诸如此类问题的终极关怀。

2页,当前第112

热点推荐

上一篇:商铺房屋租赁合同免费

下一篇:大学生贫困申请书(汇总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