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优秀5篇)

最新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优秀5篇)

小编:azure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篇一

19、山茶花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

以独立探究为主,教师适时予以指导,在重点处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并辅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山茶花的美,学习山茶花坚忍、顽强的精神。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山茶花的色彩、形态的美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山茶花吗?大家一定想看看美丽的山茶花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山茶花》,一起领略山茶花的美丽吧!板书课题:19、信任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四、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师生共同评议。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山茶花的美丽,大家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一起来探究山茶花到底美在哪?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思考:山茶花美在哪里?

仔细阅读课文,把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划下来,并多读几遍。2、教学课文2、3段。

(1)由学生回答导入。(教学第2段)从这一段中你都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山茶花树枝上有许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也颜色不同。读了这一段,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山茶花给你的感受吗?(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说得真好,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山茶花多美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2)教学第3段。

在众多颜色中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三种颜色,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呢?为什么? 小组交流,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①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朗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也感受到了山茶花的美丽,大家想看看美丽的山茶花吗?(出示图片)生齐读课文。

出示三句话,这三句话有什么特点。(都是比喻句)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像、仿佛、是)你能用这种方法描写红色和紫色的山茶花吗? ③

除了颜色,我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山茶花的美?

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山茶花花型的句子,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师:多美丽的山茶花啊!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它的美丽吧!(出示图片2遍)第2遍让学生随着画面齐读课文2、3段。3、教学课文4、5段。

多么美丽的山茶花啊!可它为什么会这么美丽呢?请大家默读课文4、5段,把你找到的句子或词语划下来,然后反复朗读几遍,仔细品位品位。

抓住“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么能不美呢?”引导学生体会山茶花坚忍、顽强的精神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板书:坚忍、顽强

出示“果真特别!”强调感叹号的用法。这里为什么要用感叹号呢?(引导学生体会,指导朗读)

教师小结:山茶花骨朵果真特别,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风吹雨打,它总是那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的准备着,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让我们再一次拿起课本,一起来感受山茶花那股特别的劲儿吧!

4、畅谈感受。

你认为山茶花最美的是什么?

师小结:山茶花美,山茶花的精神更美,山茶花正是凭着坚忍、顽强的精神才能开出如此神奇、美绝的花。我们忍不住要赞叹:啊,山茶花骨朵,好一股特别劲儿!生齐读。

三、拓展练习

1、教学两种不同的问句。

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么能不美呢? 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的不同。

师小结:像第一句这样自问自答的句式叫做“设问句”,像第二种这样不需要回答,答案已经在问句中的句式叫做“反问句”。同学们在今后学习中要注意两者的区别,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两种句式。

2、学了这篇课文,大家一定都很喜欢山茶花吧!谁能来夸夸咱们的山茶花!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四、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山茶花的美丽,更被山茶花那坚忍、顽强的精神深深折服,让我们以山茶花为榜样,学习它坚忍、顽强的精神,力争在今后的日子取得更大的成绩,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吧!

板书设计:

笑着面对一切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认读二类生字,并能理解由它们组成的词语;能用 “康复”、“意外”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体会到桑兰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段落是描写桑兰面对苦难的,仔细读一读,体会桑兰坚强的意志。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桑兰如何面对困难。教学准备:电子备课。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微笑着面对一切》。

2、老师板书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谁微笑着承担着一切?为什么能微笑着来承受呢?我们将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解决。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⑴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

⑴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出示:

省体操队

训练

人选

技术

摔下来

固定套

询问

治疗

脊椎

配合 毅力

瘫痪

气喘吁吁 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指导学生从平翘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几个方面加以注意。⑶去掉拼音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自由轻读,要求: ⑴读正确、流利。

⑵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⑶不能解决的作出标记。

4、检查,了解字词掌握情况。⑴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声痛哭

剧痛

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⑵提出不理解的词,同学们当场解答,答不出的共同查字典解决,或教师解答。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6、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谁微笑着承受着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可以用笔画出有关句子。交流。第二个问题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回答。

7、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并提示下节课的目标

我们通过初读,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也知道了桑兰以微笑承受着她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那么,她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桑兰在比赛中不幸摔下,导致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桑兰并不气馁,而是用微笑承受着这一切,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精读课文,回答我们的疑惑。

二、精读课文第2--4自然段 出示句子:

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齐读。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轻读第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很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优秀 跨入 人选 多次参加 赢得荣誉

4、可当桑兰摔下后,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这对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

三、精读课文第4--7自然段

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轻读第4--7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再读第4--7自然段,画出具体描写“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讨论交流。

3、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呢? 指导朗读,品味。

4、通过朗读,我们体会到,桑兰真是个坚强的小姑娘。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的毅力,的精神,承受,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结构层次。(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结构层次。(2)讨论交流。

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写。(1)指名朗读。(2)师述:(略)

3、生想象作文,师巡视指导。

4、生交流、反馈。

三、作业练习

1、造句。康复 意外

2、在下面的句子上适当的词语。

⑴桑兰 忍着剧痛配合医生,轻轻哼着乐曲。

⑵ 前来探望的队友失声痛哭,桑兰没掉一滴眼泪。⑶ 桑兰是个坚强的小姑娘,她能微笑着承受一切。

⑷在桑兰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她 可以自己刷牙,可以自己穿衣。

21一次著名的冲刺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蹒跚”、“不胫而走”等词语。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通过重点词句激发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感悟。过程与方法:

1、抓住学生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情感,从而理解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阅读文章,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紧扣第2自然段,体会派特利那种不屈不扰的运动精神。

2、感受事件氛围,理解“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含义。教学重点:

抓住“在场的观众无不为派特利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这一句中“不屈不挠”理解。教学难点:

理解“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教学准备:电子备课。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课件

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的冲刺镜头——从多角度拍摄)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刘翔)

这些照片都是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竞赛最后冲刺的时候拍摄下来的。他冲刺的一瞬间将永远牢牢记在我们的心理,因为他标志着我们中国人也能站在运会的短跑项目的金牌领奖台上。(特殊的意义)

(教师出示语句练习“这是一次()的冲刺!”)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与“冲刺”有关。(出示课题《一次著名的冲刺》)我们将时间向前推移,来到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课件显示时间推移,并出现派特利的图像)他名叫派特利。

我们的课题《一次著名的冲刺》,就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引导自学: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词语读连贯,把句子读通顺。

2、用电脑检查学生生字的读音。

3、检查词语的读音:消耗

蹒跚

搀着

冲刺

霎时

掌声雷动

根据

成绩册

不胫而走

不屈不挠

4、游戏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说。

3、师小结。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刺

脚的写法 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读完后看看关于派特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学生回答:运动员,坚持跑完比赛,没获得金牌„„)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派特利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马拉松比赛的最后冲刺。没有获得比赛的金牌。

提问1:那么为什么派特利没有得到奥运金牌,他的名字却流传至今呢?

提问2:派特利没有得到金牌,那么你认为他是不是一个失败者呢?(引发学生的分歧)

(请同学们再一次阅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呢?(认为自己找到答案的同学,看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学生再读二、三自然段)

(坚持跑完全程、不屈不挠的精神„„出示“不屈不挠”)

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派特利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重点读第二段,开始找重点词体会派特利的“不屈不挠”。)

(蹒跚、五次、咬紧牙关、爬、一步、两步„„,再次晕倒、搀着

五次、爬、一步、两步„„,引导学生先说后读,联系学生实际体验,激发学生情感。)通过这个历史性的场面(出示“历史性的场面”)我们感受到了派特利“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个读、齐读、教师范读“历史性的场面„„跑过终点。”)教师小结

比赛结束后,有记者采访场外的观众:“你认为派特利的这次奥运之旅是不是没有意义的呢?”

你就是场外的观众。

(学生小组讨论,自由说——教师引导结合派特利谈,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教师出示例子王义夫„„)

教师小结(美国„„从此„„的名言“不胫而走”,简单理解“不胫而走”)(出示“在奥运会上获胜并不比参加奥运会更重要。”“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

二、回归整体,总结升华。

1、“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这句话蕴含着怎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2、为什么这次冲刺成为了著名的冲刺?

古诗诵读

《望天门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望天门山》描述的画面。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意和诗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二、初读诗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不错字。2、指名朗读。3、师生共同评议。

3、自由读诗文,把不懂的地方划下来。4、学生质疑。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和西梁山的总称。

楚江: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属楚国,因此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5、对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及时解决,不理解的诗句板书在黑板上。

三、自主探究,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

借助注释,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弄懂诗句的意思。2、指名回答。

(两岸清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联系学生游三峡来进行体会。同时体会课题中的“望”)3、教师小结。4、自由朗读诗文

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5、指名朗读

教师及时指导朗读。

四、背诵诗文。

语文乐园七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6组同义词。

2、积累8个与坚韧顽强有关的成语。

3、积累格言并感悟。

4、学习一则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成语的兴趣。

5、引导学生收集和积累富有激情给人力量的话语。

6、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培养自信的品格。

7、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致描写、抓住重点、突出特征的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

1、在读中自主探索、发现、体会字、词、句的特点。

2、在朗读与讨论中理解格言的含义。

3、学会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识字、学词、读句的兴趣。

2、培养与激发阅读格言的兴趣。

3、有乐于表达自己感受的勇气。教学重点:字、词、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致描写、抓住重点、突出特征的写作能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我来试试” 教学步骤: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词语,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词语。

3、交流我的发现。

4、教师总结:它们的意思相近。

5、比较:谁能辨认出这些双胞胎?

6、游戏:找朋友。二 读一读。

1、自由读词语,思考:这些词语在意思上有何共同点?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3、边读边回想:你曾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词语?

4、全班交流后齐读。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句子。

2、全班齐读句子。

3、小组交流体会。

4、背诵格言。

5、写一写。注意抄写时标点的打法,如“逗号”。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成语故事,想想: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学生小组交流。全班评议交流: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

二、探究与发现。

1、读一读桑兰的话,体会语言的力量,鼓励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气势来。

2、你能从书中在找出类似这样的句子吗?读给大家听一听。

3、谈听后感。三 口语交际。

1、读一读对话,想一想:你喜欢谁?为什么?

2、小组交流:你觉得自己勇敢吗?你认为我们班上谁最勇敢? 3 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第三课时

回忆:

我校开展的秋季运动会上,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项目?哪个运动员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观看有关录像)

二、指名交流后,出示本次习作的主题——我们的运动会

三、该如何写,才能把这些有趣的项目、这些了不起的运动员记录下来呢? 向范文学:《微笑着面对一切》《一次著名的冲刺》:抓住自己感受最深处写具体,不可面面俱到。

学生动笔写作。教师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篇二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复习

5、《北大荒的秋天》

1、(美丽富饶)的北大荒(物产丰富)的北大荒

2、《北大荒的秋天》通过对(天空、小河、原野)的描写,突出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

3、课文第四自然段通过(大豆、高粱、榛子)的描写,写出了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

4、从“哗啦啦的笑声”和“乐呵呵地演唱”这两个词,我体会到了(庄稼丰收了,人们很高兴)。

5、“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的意思是(庄稼丰收了,人们很高兴)。

6、我发现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很多,有(银灰、橘黄、血红、绛紫),我能照样子再写几个(碧绿、深蓝、金黄、粉红)。这多种颜色就叫做(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光十色)。

7、写出像“哗啦啦”“乐呵呵”之类的词语:(叮铃铃、轰隆隆、淅沥沥、笑眯眯、喜滋滋)

8、写出像“转眼间”之类表示时间短的词语:(一转眼、刹那间、一会儿、一霎时)

9、多音字组词: zhuǎn(旋转)(转弯)zhuàn(转动)(转盘)

10、课间的校园热闹非凡。(同学们有的在跳绳,脸上带者微笑;有的同学在踢毽子,嘴里还不停地哼着节拍;还有的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他们兴高采烈,个个玩得满头大汗)。

6、《西湖》

1、(风景如画)的西湖(美不胜收)的西湖(景色秀丽)的西湖

2、课文通过描绘(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近义词:格外(特别)、秀美(秀丽)

宛如(犹如)、硕大(庞大)

4、多音字组词: 华huā(中华)(华灯)华huà(华山)

5、形容山的词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秀美典雅)(崇山峻岭)(千岩竞秀)

6、形容水的词语:(清澈见底)(湖水荡漾)(水平如镜)(万壑争流)

7、形容游人不绝的词语:(游人如织)(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人流如潮)(络绎不绝)(水泄不通)

8、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9、杭州西湖十景:(苏堤春晓)(络绎不绝)(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10、城市与美称:南京(石头城)、昆明(春城)、哈尔滨(冰城)、苏州(水城)、济南(泉城)、广州(花城)、重庆(山城)

11、夸一夸西湖:“(啊,西湖你真美!不亏是镶嵌在“人间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就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我要用相机把你拍下来,还要用画笔把你画下来)。

12、造句:

*好像(1)秋天,柿子树上的柿子熟了,好像一个个红灯笼。

(2)红红的枫叶好像一团团火。

*犹如(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东方明珠电视塔犹如一个巨人耸立在天地之间。

*仿佛(1)深秋时节,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了,仿佛黄蝴蝶在飞舞。

(2)秋雨仿佛千万条线在空中飘洒。

*宛如(1)美丽的西湖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2)长江宛如一条玉带向东流去。

13、写两句赞美西湖的古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句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

7、《拉萨的天空》

1、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它还被称为(圣地)。

2、《拉萨的天空》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3、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

4、(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

5、反义词:(隆冬)——(盛夏)

6、描写蓝色的词语:(湛蓝)、(蓝晶晶)、(瓦蓝)、(蔚蓝)、(天蓝)、(浅蓝)、(碧蓝)、(纯蓝)

7、造句:不管 还是

(1)爸爸不管隆冬还是盛夏,每天都坚持长跑。

(2)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我每天都准时到校。

8、西藏是个(大高原),有很多高山,其中(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拉萨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住地),拉萨的文物古籍有(布达拉宫、大昭寺、这泵寺、色拉寺、罗布林卡、小昭寺)。

9、布达拉宫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相传为(松赞干布)始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练习2

1、字典中“漾”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水面轻微动荡),一是指(液体太满而向外流),在“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中“漾”解释为(水面轻微动荡)。

2、蔫(比喻性格内向,不好动),如:(蔫性子)

挎(在胳膊上挂着),如:(挎着篮子)

蹑(踮着脚,动作很慢),如:(蹑手蹑脚)

3、描写民族建筑的词语:(高堂广厦、玉宇琼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

4、描写山水风光的词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5、蓝晶晶(绿油油、黑乎乎、金灿灿、红通通)

层层叠叠(整整齐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来来往往)

6、口语交际: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当自己一人在家时,当有人敲门的时候,如果敲门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询问他的身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接着要设法核实,如打电话等。如果一时无法核实,却又觉得有疑问,甚至发现明显的破斩,那千万不能开门。如果是熟悉的人,那就要热情、有礼貌地接待。)。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篇三

第二单元说明

本组课文内容均选材于名人的优秀品质,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都是中外名人,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既要深挖课内人物优秀品质,又要适当延伸,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名人典籍,汲取精神力量。在教学中多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在读中感悟,复述课文等故事性强的环节既梳理了课文写作思路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能力,语感也得到加强。

同时还可结合课外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孙中山、刘顿等名人故事,把课内所学变成课外实践。

结合语文园地,让学生多积累名人名言,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5—17课时。

《灰雀》

2课时 《小摄影师》

2课时 《奇怪的大石头》

2课时 《我不能失信》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4课时 第二单元复习检测评讲

3课时

5灰雀

课型:精读课文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文的词语。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艺术渗透点: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教学方法:导读感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1).

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 读准“胸脯”、“白桦树”、“散步”,注意“诚”、“蹦”等字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最难写的是哪几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

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临帖、写“步、者”等字。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五、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做“日积月累卡”。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悟课文。

(一)多媒体出示灰雀歌唱的声音,突然一只剩下两只了,还有一只哪去了呢?列宁心里会怎样呢?(急)那时因为列宁喜欢灰雀呀!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预设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 的句子。

(二)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请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找一找。体会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 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4)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喜爱吗?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2、小结:

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又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三)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体会:(1)“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 鸟儿会回答吗)

各自练读第3-9自然段,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板书:宽容(2)揣摩“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3)听到:小男孩说:“他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4)所以列宁微笑着说,(生齐读---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

2、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四)还有哪儿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扩展延伸

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四、课后作业:收集名人故事。板书设计

灰雀

列宁

(爱小动物

尊重小男孩)

小男孩(知错就改

诚实守信)小摄影师

型:精读课文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教学难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德育渗透点:体会伟人的优秀品格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如:①小摄影师是谁? ②他给谁照相?

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在学习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多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光盘出示生字和词语,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三、细读感悟第一——五段。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投影出示“高尔基”,介绍高尔基生平以及他的著作。

3、有个小男孩非常想见到他,可是高尔基的秘书步不让他进,他用了什么办法? 比较句子: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扔到了桌子上。

4、你觉得他的这种举动怎么样?

5、高尔基看到这张纸团为什么没有生气,是什么感动了高尔基?

6、投影出示纸团内容,小组讨论。

7、全班交流。如:“亲爱的”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崇拜、敬仰高尔基; “您、请”写出了孩子的有礼貌和态度的诚恳;

“让他们放我进去”向高尔基解释自己为什么用扔纸团的方法实在是迫于无奈;

“我 照完相,立刻就走”他特别强调了 孩子迫切的心情同时不会耽误高尔基工作,等等都是高尔基感动的原因。

8、朗读指导这张纸团的内容。

如果老师就是高尔基,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我感动吗? 学生自由练——指名读,评议——齐读。

9、如果你是高尔基,此时此刻会怎么想?

10、对啊,高尔基非常想见见这位聪明有主见懂礼貌的孩子,学生自由朗读2——5自然段。

11、分角色对话。

从对话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

如“鞠躬”可以看出 小男孩很有礼貌。等等。

12、学生表演朗读对话。

13、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 “著、鞠、躬、胶”

第二课时

一、检查

认读词语(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二、细读课文。

1、小男孩见到高尔基是怎样的表现? 读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体会这句句子。

为什么会仔细打量?为什么咧嘴笑了 ?说明了小男孩什么样的心情?

3、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这些句子,体会高尔基积极配合孩子的工作,对孩子的极大耐心。

4、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指导读好这句话,5、此时小男孩为什么会哭?

6、小男孩跑了,高尔基怎么做,怎么说?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高尔基为什么要喊?

(指导读好这句话。)

7、觉得孩子听到高尔基的话了吗?那他为什么不回来向高尔基要胶卷?

三、演读入境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

四、质疑拓展。

1、小男孩还会回来吗?高尔基希望男孩再来吗?

2、自由读课文最后 4个自然段。

3、交流所得,重点理解高尔基说得最后一句话“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说说话中前一个“他”是谁?后一个“他 ”是谁?为什么列宁要这么做?

4、拓展。

如果小男孩真的来了,见面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哪? ◎

同桌互相编编故事,也可演演故事。◎

指名演故事,请同学注意语言表情神态。◎

续写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小摄影师

有礼貌

聪明

高尔基

爱护少年儿童 7 奇怪的大石头 课

型:精读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奇怪”等20个词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写字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音形义,正确认读、书写,提高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体会作者是怎么把内容写具体的。教学难点:

1、掌握生字音形义,正确认读、书写,提高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体会作者是怎么把内容写具体的。艺术渗透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然后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注意指导学生读准“震、坑、秦”的读音)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及资料袋中的内容先让学生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老师再小结。

2学生谈谈自己在预习中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3.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3.教师指导个别字形复杂生字的书写(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4、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听写生字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学生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

(1)

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巨石”、“孤零零”理解、体会。)(2)

李四光和小伙伴是怎样围绕着大石头捉迷藏的?(3)

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这是为什么?

三、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四、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让学生仿照用“直到„„才„„”说话。并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先小组交流,再请个别学生谈谈。)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发现、探索、、、、、、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大石头)

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

——震惊世界 8﹡ 我不能失信

型:略读课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词。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从对话中分析其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诚实的重要性。学习重点:

1.培养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宋庆龄的诚实守信。教学难点:

1.培养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2.理解课文,学习小宋庆龄的诚实守信。艺术渗透点: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板书设计

宋庆龄

诚实守信

受人尊敬

语文园地二

习作内容: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习作兴趣

2、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3、引导学生搜集名人故事,汲取优秀品格。

4、掌握引用人物语言的不同形式

5、积累名人名言和词语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学习难点: 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课前准备: 老师印发的写人的文章。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由朗读范文,找出有关的词语填表。

人物

及特点外貌动作心理活动表情、说话语气

二、指导学生总结写人物的一些基本的章法

三、用a4纸画一张你熟悉的人肖像。

第二课时

一、让学生拿出画好的肖像。

二、出示介绍肖像的要求:(1)他是谁?

(2)说说他有什么特点?(3)什么事令你喜欢他?

三、生介绍。

(1)生个别介绍。师指导。(2)同桌介绍。(3)再个别介绍。

四、读题、审题。

五、填表,写题纲。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题目

写谁

外貌

特点

写什么事情

备注:写作要求:

1、要把事情写具体。

2、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人物写得生动

3、根据表达的需要,在文中正确使用冒号、双引号。

六、检查修改提纲。

七、学生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名人名言

2、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3、掌握引用人物语言的不同形式。教学过程:

一、出示几组对话,观察形式的不同

二、师生共同总结

(1)

提示语在前,语言在后,说字后面加:和“”(2)

语言在前,提示语在后,说字后加。

(3)

提示语在中间,语言在两边,说字后面加,三、出示名人名言,学生自读理解,教师点拨。

四、出示形近字,小组组词交流。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篇四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设计理念 :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1-15课时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名人的故事,譬如,一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下册的《爱迪生救妈妈》。不同于前几册教材中对名人故事的零散安排,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 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即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 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做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 中“口语交际” 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教学目标设定: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7.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6 难点:目标3、4、5、7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1—15课时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

1、会写34个生字、会认20个生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2—15课时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五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且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正确的观察方法。

本组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指导思想。比如,专题是“细心观察”,在教材导语中提示了本专题,又提示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而“宽带网”则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从中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落实教材要求。目标设定:

1、会写40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正确读写5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4、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

5、“习作” 则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教学重、难点:

重点:目标1、2、5 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2—15课时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1、2、3

2、难点:目标3 教学时间:15-17课时。

第六组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颁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

4、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5、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1、2、3

2、难点:目标4、5 教学时间:12-13课时

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和本组的专题密切相关。在口语交际中尝试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习作中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只会按老规矩办事,不知对变化了的情况应该作出相应变化的人和事。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1、2、3

2、难点:目标3 教学时间:13—15课时。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4篇课文。其中《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为精读课文,《好汉查理》为略读课文。

课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同学们友爱的掌声改变了一个自卑的残疾女孩的命运;教育家的“逃生”实验,在同学们的合作下获得了成功;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给予了一个陌生女孩盼望已久的洋娃娃,也给予了她同情与爱;自称“好汉” 的小男孩查理,在帮助一位残疾小女孩的同时,也改正自己的缺点。一个“爱” 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问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课文中有所涉及,但本单元内容有所扩展,内涵更加丰富。从爱家人到爱朋友、爱同学、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些爱都包含着更多的时代内内容。例如,一次成功的实验在“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的关爱主题下,还含着合作、讲求秩序才能成功的现代意识;好汉查理在帮助残疾女孩的同时,自身的不足也得到改进,在爱的主题下还蕴涵着“信任与理解” 的思想。

本单元的各个环节的教学都体现了爱的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感情。例如,导语告诉学生: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所选课文都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爱的故事;口语交际也是通过夸奖身边的同学来表达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围绕专题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41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正确读写50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我们献出自己的爱,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1、2、3

2、难点:目标3 教学时间:13—15课时。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篇五

鄂教版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参考教案 雷鸟太太的时装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问理解相关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上了怎样的衣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9、24自然段。教学重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季和春季服装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雷鸟太太服装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透过课文生动的语句感受自然界的奥秘。教学准备:电子备课。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时装),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学生发言)。

出示雷鸟的图片,雷鸟和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变化,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质疑:看了课题,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梳理问题,教师小结:雷鸟怎么会有时装呢?它的时装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1)指名朗读。(2)师生共同评议。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 们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1段。

创设情景,课件演示第一段有关冬景的描写,师配乐朗读第一段。师:你们喜欢这雪白的世界吗?你最喜欢什么? 师:冬天的雪景很美,这段话写得更美!谁来读?

(二)学习第2段

过度: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第2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自读,重点体会第4句。

(三)学习3-7段。

1.过度: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联系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出示“他那蓬松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帮助他(稳稳地)落在雪地上,(一点也不摔不疼)。的填空联系,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体会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的动作

(四)学习课文8-9自然段。

1.过度: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又会说什么呢?(教师读)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课件演示雷鸟在雪地里通过自己的白大衣躲过猛兽的镜头!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一夸雷鸟的白大衣!5.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的10-14段。

6.生反馈,师相机出示:“白色的羽绒密密的,又柔软,又暖和。”“。。。和周围的雪地融成一色。不仔细看,还真的分辨不出来呢!”

24、雷鸟太太的时装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与关键词语。3、默读课文,能完整地讲这个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样的服装。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地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适时加以指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续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上了怎样的服装,引导学生探究其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准备;电子备课。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会穿上不一样的服装。那么,她在夏天和秋天会穿怎样的服装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24课《雷鸟太太的时装》 板书课题:雷鸟太太的时装

(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指名朗读课文。(4)师生共同评议。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3、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4、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样的服装? 指名回答。

2、它为什么要穿这样的服装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找出雷鸟太太换装的原因,把找到的句子划下来。2、小组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和原因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交流学习收获,探究原因。

(1)雷鸟太太夏天穿什么服装?为什么? 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评议。

(2)如果你是雷鸟太太,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服装。(3)秋季来临,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雷鸟太太的新衣服究竟是什么颜色呢?指名描述。4、雷鸟太太为什么一年四季总要换衣服呢?(1)小组交流、讨论。(2)教师随机采访,学生汇报。

三、拓展练习;

1、同学们,你们想对雷鸟太太说点什么呢?

2、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雷鸟太太的时装》这个故事。

3、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变换“衣服”的颜色?

板书设计:

雷鸟太太的时装

(二)夏天————像浓浓的树影

避开敌害 适应生存

秋天————像秋天的落叶

古诗诵读

赠刘景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会认“擎”、“犹”。

3、能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意和诗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初读诗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不错字。2、指名朗读。3、师生共同评议。

4、自由读诗文,把不懂的地方划下来。

5、学生质疑。

(刘景文:名季孙,字景文,苏轼的好朋友。擎雨盖:指荷叶。)

1、对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及时解决,不理解的诗句板书在黑板上。

三、自主探究,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

借助注释,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弄懂诗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

4、自由朗读诗文

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

5、指名朗读

教师及时指导朗读。

四、背诵诗文。

语文乐园

(八)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含多音字的词语;了解汉字一词多意的现象。描学四季的词语;背名言;读一读描写雪景的美文。过程与方法:

在读一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含多音字的词语。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带点字的音。2.同位交流读。

3.说说,你还能用这些字组成别的词吗? 4.复习一些以前学过的多音字,拓展延伸。

二、认一认描写四季的词。1.自由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读词语。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四季风的感受,理解词语。3.多种形式读词语,注意读出四季“风”的不同特点。4.比一比,谁先记住这些词语?

三、积累名言。1.自由读,把句子读通读顺。2.小组交流,对这两句话的体会。3.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4.写一写,鼓励同学们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二课时

一、阅读短文。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勾画写的美的词句。2.同桌合作读,结合生活体验交流自己读短文后的感受。3.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出感情。4.鼓励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拓展延伸,再去找一找描写雪景的文章,进一步体验雪景。

二、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2.联系小伙伴的提示语,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3.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你还能说出哪些与季节有关的词语。看谁说的多?说的好。

5.出示四幅“春、夏、秋、冬”的画,把刚才的这些词语写到恰当的话下面。6.选择一个季节,向大家介绍以下,用上同学们刚才说的词语或词组。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景,师:我们在前面学习的许多关于“风”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二、今天,我们就来给风图上颜色好么?

指导学生读一读,题目中人物的对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三、请学生说一说,你希望风是什么颜色的?

四、小组交流:假如风有颜色,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五、小组推荐或自荐2名学生上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教师引导评议。(重点评议:话语是否清楚、具体。想象是否奇妙,是否表现了美好的愿望。)

六、假如风有颜色,世界将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那出画笔,画出这奇妙的世界吧。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安全生产管理知识5篇(通用)

下一篇:六一文艺汇演校长致辞稿范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