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登高散文诗通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登高散文诗篇一
- 登高教案 推荐度:
- 带有登高的成语 推荐度:
- 清明散文 推荐度:
- 春天优美散文 推荐度:
- 抒情散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对我来说,“登高”是个复杂的词。
以现在的眼光看,登高算是旅游的一种方式,但在我沉甸甸的记忆里,在那个偏远的乡村,农人嘴里所说的“去玩”、“去溜溜”则代替了“旅游”一词。如今哪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这词在乡下也备受冷落,这是在语言的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而在农人的娱乐中,大多时候都与传统节日有关,而传统节日往往又体现在“吃”的文化上。然而有一个节日不同,这个节日,便是重阳。而每到重阳,登高是必不可少的。
登高思远,无非就是省视着自己走过的道路,然后去探索将要走向何方。其中不乏是对历史的拷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便是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可以看作是登高后所引发的感慨了。话说远了,言归正传,我之所以会有复杂的登高情结,大抵是因为如今再也找不回小时候的那种登高的乐趣了。
那是一座山,海拔不高,在远近的乡村里颇有名气,它因了一个重阳,一座土庙而引得四方八邻的人前去顶礼膜拜。然而能够吸引小孩子眼光的,不是土庙,而是喧闹的人群,还有各种好玩的活动,再者便是比赛爬山的乐趣和上到峰顶之后能眺望远方所带来的快慰。游戏的乐趣,总是能让小孩子着迷的。
几年前,我便是那群小孩子中的一个,那时我奶奶还健在,而我们每次登高都是由我奶奶带领去的。如果把人生比作登山,那我的奶奶便是第一个把我引向一座又一座高山的人。可以说,我奶奶是我的引路人之一。最早登上那座山的,是各个村庄的小贩,他们大都是卖凉茶和各种小吃的,也有卖纪念品和香烛的。他们一般是在重阳节前一天就上山去了,他们在那里搭棚过夜,晚上峰顶上闪现出他们自带的灯火,在我们附近的几个村庄都能依稀可见。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也是带着神秘色彩的,那些灯光与星辰相映成趣,分不清哪里是灯光,哪里是星辰。
黎明的重阳节是忙碌的,挑山夫随处可见,叮咚的泉水顺着山石开始了不同寻常的旅行,它们唱着歌儿欢迎远来的客人。一批又一批的人从山的各条道路蜂拥而上,乡间自发的人群,学校组织的学生队伍,还有从很远地方慕名赶来的人,他们带着虔诚与欢乐,沿着小道一步一步向前,山路不是水泥铺就成的阶梯,不像如今大多数景区可以随处可见的“现代特色”。在那里,除了土庙之外,就没有其他人工特意雕刻的风景,而带着人工特色的土庙并没有多大的观赏游玩价值,它的价值,大多体现在供奉之上。
我们是自发的由我奶奶带领的一群,登山时,我们是结群而上的,可到了峰顶,我们几个同龄玩伴都脱离了队伍。我们从来不怕返回时找不到伴,顶上地方不大,而且很多是熟人,只要跟随在大人的后面,一般都不会迷路。
山顶上人很多,学生队伍是最容易辨认的,校服是他们明显的标志。小贩大多是为登高劳累的人服务的,没有恶性竞争,也没有勾心斗角,淳朴的民风在那里可以真正体验得到。记忆里,长这么大了,也吃过几次棉花糖,所以不会觉得这东西有什么稀奇。可那时我们几个,竟围着小贩那制作棉花糖的小机器发呆,好奇用这小玩意和白糖怎么会搅出一大团白花花的东西来,感觉好像它有魔法一样。其实我们也想买来尝一下是什么味道,可那时口袋里也摸不出一毛钱来,我们就只能干瘪瘪地望着,不顾人群的拥挤,而且总觉得看不厌,现在想起来,真是有些好笑了,假若当时我们都能尝一尝那棉花糖,我相信那将更是一件能让人怀念的事情。
外地来的人,一般也容易辨认,他们穿得得体,身上往往会挂着那时乡下还觉得是稀奇的事物——望远镜和傻瓜相机。胆大的伙伴敢向前去借望远镜去看,外地的人也豪爽答应,听那伙伴说,那望远镜能看得很远很清楚,我们甚是羡慕。我记得一个外地的阿姨还给我们拍了一次照,现在不知道那照片是否还存留在阿姨的相册里,可惜我们无法看到了,只是欣喜于那时的样子。这条记忆,它就像是我们小时候喜欢在竹子上刻下某个人的名字一样,即使走得很远了,只要那根竹子还没被砍掉,它依然会留在那里,只是那个名字可能会被竹子“撑裂”或被时光抹掉。
妇女和老人是朝着土庙去的。土庙建在顶上的最高处,周围有几块大石头围着,像是在护卫着土庙一样。庙里刻着几个仙人的佛像,具体是什么,现在却忘记了。我的奶奶和村里几个妇人大多会劝说我们去庙里烧香叩拜,让仙人保佑我们考试都能拿上一百分,这是迷信的说法,但我知道,他们迷信的初衷是好的,为求得心安,如果我们几个能让她们觉得宽慰,那儿孙的`我们糊涂一回也觉得有价值。
记得那几年的重阳都是艳阳高照的,但远眺依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总有一层雾笼罩着远方,而这样,也许很多人会说是一种朦胧的美,但相对于我们那个年龄,朦胧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我们甚至感觉有些扫兴了。但即使这样,我们能从另一个高度俯视自己的家乡,又觉得这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至少快乐是有的。重阳这样一个节日,除了秋,再没有哪个季节能够和它协调了,在那秋风飒爽的风和日丽里,登高望远,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然而,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登上那座山峰了,不知道它现在如何。我的奶奶,她也已经离世了。但是,在登山的记忆里,她的音容笑貌却是刻在了我的心里,她的不善言辞,像那座山一样沉默,可她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她总是默默地在前面引路,不喊累,也不抱怨路途陡而远。当我们停下休息,她不会让我们坐太久,坐太久了容易使人懈怠下来,从而会忘记前面的路,这就是她的哲学,然而却能让我记住一辈子。以至每当我向高处前进,她的身影就时时盘旋在我脑海,使我浑身来了力气。以上便都是我的登高记忆了。
到如今,我很少有机会去登高了,而且登高的那种乐趣也找不到了。像今年五一我去了一趟衡山,我感觉我纯属是为了爬山而爬山了,不仅身体累,也心累,更别说有什么乐趣了。我们现在的大多数人都喜欢住在城市的森林里,在那里连座像样的山都找不到,有的只是高楼大夏。人们以为住得高就可以望得远,其实能有多少个人能真切地领悟到登高望远的那种情趣呢?又有多少人还会记得有重阳这样一个节日?怕是少之又少了,现在的人们连仰望星空都会觉得是一种奢侈,霓虹灯早已让我们都患上了夜盲症,月亮和星辰都是多余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现实的原因也让我感到力不从心,登高也可能会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而那些陪伴过我一起登山的伙伴们,也都长大了,有些已经成家。那时候我们理想多伟大呀,我们千辛万苦都想着往外面跑,一门心思地想逃离自己的家乡,可是到了外面,却常常碰壁和受苦,这时,我们才深深地想起家乡的亲人呀。
我终于领悟到了王维的那份情怀: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知道,诗人后面还隐含了这样一句:遍插茱萸的又何止仅是少了一人呢?
s("content_relate");【忆登高散文】相关文章:
忆的散文05-26《忆》散文04-16忆大连经典散文08-19忆大学-经典散文06-03经典散文:忆缘07-01《忆夏》经典散文05-22经典散文《忆母校》05-23忆爷爷-经典散文05-27经典散文忆难忘11-16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精选
- 元曲精选
- 古诗十九首
- 小学古诗
-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 写景的古诗
- 咏物诗
-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描写夏天的古诗
- 描写秋天的古诗
- 描写冬天的古诗
- 描写雨的古诗
- 描写雪的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
- 描写花的古诗
- 描写梅花的古诗
- 描写荷花的古诗
- 描写柳树的古诗
- 描写月亮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水的古诗
- 描写长江的古诗
- 描写黄河的古诗
- 描写儿童的古诗
- 山水诗
- 田园诗
- 边塞诗
- 含有地名的古诗
- 节日古诗
- 春节古诗
- 元宵节古诗
- 清明节古诗
- 端午节古诗
- 七夕古诗
- 中秋节古诗
- 重阳节古诗
- 古代抒情诗
- 伤怀的古诗
- 咏史怀古诗
- 爱国古诗
- 送别诗
- 离别诗
- 思乡诗
- 思念的诗
- 爱情古诗
- 励志古诗
- 哲理诗
- 闺怨诗
- 赞美老师的古诗
- 赞美母亲的古诗
- 关于友情的古诗
- 关于战争的古诗
- 忧国忧民的古诗
- 婉约诗词
- 豪放诗词
- 人生必背古诗
- 论语
- 诗经
- 孙子兵法
- 三十六计
- 史记
- 周易
- 山海经
- 资治通鉴
- 黄帝内经
- 了凡四训
- 梦溪笔谈
- 千字文
- 世说新语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庄子
- 鬼谷子
- 老子
- 孟子
- 墨子
- 荀子
- 韩非子
- 列子
- 淮南子
- 管子
- 尉缭子
- 吴子
- 伤寒论
- 天工开物
- 素书
- 汉书
- 文心雕龙
- 吕氏春秋
- 孝经
-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孙膑兵法
- 搜神记
- 笑林广记
- 楚辞
- 乐府诗集
- 论衡
- 百战奇略
- 战国策
- 三国志注
- 将苑
- 六韬三略
- 反经
- 公孙龙子
- 司马法
- 逸周书
- 黄帝四经
- 清官贪官传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贞观政要
- 金刚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水经注
- 农桑辑要
- 文昌孝经
- 六祖坛经
- 地藏经
- 徐霞客游记
- 弟子规
-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冰鉴
- 容斋随笔
- 智囊
- 围炉夜话
- 商君书
- 魏书
- 周书
- 三字经
- 子夏易传
- 笠翁对韵
- 公羊传
- 尔雅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宋书
- 北齐书
- 新五代史
- 陈书
- 金史
- 南齐书
- 梁书
- 旧五代史
- 辽史
- 北史
- 南史
- 续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浮生六记
- 高士传
- 大唐西域记
- 传习录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智囊(选录)
- 罗织经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太平广记
- 警世通言
- 镜花缘
- 醒世恒言
- 剪灯新话
- 隋唐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博物志
- 孽海花
- 三侠五义
- 穆天子传
- 二刻拍案惊奇
- 喻世明言
- 说唐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三刻拍案惊奇
- 四十二章经
- 心经
- 法华经
- 华严经
- 楞伽经
- 无量寿经
- 圆觉经
- 易传
- 抱朴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文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声律启蒙
- 随园诗话
上一篇:2023年雨夜归人图片优质
下一篇:代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