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赴浙江省桐乡市考察的情况报告

赴浙江省桐乡市考察的情况报告

小编:

赴浙江省桐乡市考察的情况报告

为进一步拓展我县与外界经济合作与交流空间,学习东部发达地区在发展蚕桑产业、工商企业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探索贫困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和新举措,应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的邀请,我县组成以县委书记xx同志为团长,xx等7个种桑养蚕乡镇和相关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考察团,于20xx年9月25日至9月27日赴浙江桐乡进行考察访问。

xx考察团此行,得到了桐乡市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在当地政府的精心安排下,考察团先后走访了桐乡市崇德丝厂、同福桑苗基地、高桥银河家坊有限公司、濮院羊毛衫市场,并与桐乡市政府领导召开区域经贸合作交流会,双方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就加强经济合作,实现两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推进“东桑西移”工程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共识。这次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我们深深感受到在思想观念、改革气魄、创新胆识、工作力度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的明显差距,了解了他们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发展xx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桐乡市的基本情况

桐乡是浙江省嘉兴市所辖的县级市,位于沪、杭、苏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沪杭高速公路、320国道、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要道横贯全境,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特产丰富,环境优美,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总面积727平方公里,总人口66.3万。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最新排名中,位居全国第23位,已连续8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20xx年,桐乡地区生产总值达245.66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15.9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3.0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1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3元,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135.41亿元。

桐乡市注重突出“工业立市”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服装,皮毛化纤、玻纤特色产业基地,毛纺针织,化学纤维、丝绸服装、建筑材料成为四大特色支柱产业。规模企业是桐乡工业的优势,桐昆化纤、巨石玻纤、天女稀土永磁、京马电机、健民过滤材料、双箭橡胶、新澳纺织等企业凭借较高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成为全国同行业“单打冠军”。全市有销售超亿元企业60家,利税超千万元企业51家。

在优化传统农业基础上,围绕优质高效和都市型农业的目标,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优质水果、花卉苗木、加工蔬菜、特种水产和食草型畜禽等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桐乡市把招商引资作为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举措,引进外资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20xx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75个,合同利用外资2.66亿美元,外商投资项目从传统产业逐步向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延伸。

省级经济开发区——桐乡经济开发区内已落户外资企业154家,投资者遍及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和港台地区,成为桐乡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外商投资样板区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区。

二、几点启示

(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桐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发展的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放思想。当前,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针对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就需要认真做好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的文章,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倡导“先放后导”的管理模式。“先放后导”,就是先发展后管理,先流通后交通,先繁荣后市容,先生产后基础,先无序后有序。待具备一定条件后再进行“边放边导”、“先导后放”,抓管理促发展,抓交通促流通,抓市容促繁荣,抓基础促生产,抓有序止无序。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非公有制经济活力的自由迸发创造广阔空间,支持业主走向市场经济的主战场,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自加压力、永不自满、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想创业、能创业、创大业的良好局面。彻底打破传统思想观念和陈旧管理模式对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的束缚,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就积极引导、提供服务,鼓励其大胆尝试,不拘一格,各展所长。

(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桐乡市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了一批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走上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同时,大力 发展新兴服务企业、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聚集。这种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产业聚集、培育产业特色、促进产业升级的经验,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特色产业和资源招商,可以增强吸引力,在竞争中产生优势,形成突破一个、引来一串的联动效应。要加强对外商的研究和分析,了解他们的产业结构、投资意向和投资计划,选择那些与本地实际有结合点的企业,投其所好,有针对性地推介特色项目,力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大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坚持管理、规划与建设同步推进,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本来经营,采取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城乡建设,努力实现城镇建设投入的良性发展。以产业的集聚、促进城镇人口、空间布局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推进城镇化和实施富民工程的有机统一。

(六)着力营造发展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要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方便群众,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努力营造安居定乐业的社会环境。发展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人。在桐乡工作创一流、发展高速度、城乡大变化的背景后,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超常规的辛勤付出。因此,必须始终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事业选人,凭政绩用人,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群众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认清形势、找准推进地方发展的突破口

这次考察学习大家既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又找到了加快xx经济建设步伐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尤其是发展蚕桑产业、建设茶叶专业市场的信心和决心得到进一步增强。大家一致认为,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除了地域优势、政策优势外,关键是他们敢于在实践中不断有新的创造。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紧扣发展这一主题,开拓创新,注重实践,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形成xx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

(一)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1、我县发展蚕桑面临的机遇

蚕桑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富民产业、绿色产业,种桑养蚕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经过近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丝绸已从过去一段时期一落千丈的“地摊货”逐渐恢复为雍容华贵的“纤维皇后”,国际国内市场对原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蚕桑产业还可衍生出缫丝、织绸、绢纺、纺织服装等行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条,从而有力促进一方工业的崛起。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茧丝绸行业发展方面,国家提出“东桑西移”战略,明确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茧丝绸原料和原料初加工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利用“退耕还林”等政策,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扶持中西部地区种桑养蚕,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优质蚕茧资源基地。这为我们在推进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中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寻求合作伙伴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动力支持。

目前,东部传统蚕桑生产地区由于受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蚕桑种植面积锐减,蚕桑产业的生产发展面临强烈的冲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极大推动了东部地区劳动力向不同行业转移,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一花独秀的优势地位已不复存在,产业竞争优势逐渐减弱,许多桑农从事蚕桑生产的热情大不如前。桐乡市现有缫丝企业的蚕茧加工能力与当地蚕茧生产量的缺口相差达50%,20xx年全市桑园面积16.07万亩,较20xx年的17.22万亩减少1.15万亩。农户饲养蚕种33.51万张,较20xx年的50.99万张下降17.48万张,比历史最高年份1990年的75.74万张减少42.23万张,降幅达56%。蚕桑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劳动工值较低,在目前东部地区用工紧缺的情况下,产业优势还将进一步下降。此外,由于工业经济发达,建材企业较多,导致大气氟化物污染加剧,蚕茧质量有所下降,1993年桐乡春茧平均茧级为4.9级,到20xx年已降为6级。为此,通过对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东西部产业发展条件的深入分析,桐乡市政府部门积极鼓励引导当地丝绸企业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西部地区拓展蚕茧生产基地。些举既为丝绸企业开辟质量上乘、价格成本较低的基地,又能帮助西部地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双方共赢。

我县是全省确定的重点蚕桑基地县之一,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6℃,年降水量1300mm,立体气候、立体农业突出,加之环境污染程度低、适宜种植面积广,具备得天独厚的蚕桑发展优势。近年来,县委、政府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追加蚕桑生产前期经费投入,强化技术队伍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在市场价格的拉动下,广大桑农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收入不断增加。20xx年我县蚕茧产量达80吨,产值达120万元。今年仅春季亩桑产值就达700元。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在全县范围内已形成共识,正在变为基层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自觉行动。

2、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打算

一是扩大基地建设

我县种桑养蚕已有一定历史,但由于过去一直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真正建立抵御市场风险的有效机制,蚕桑生产几经起落,蚕农既享受到丰收喜悦,也承载过歉收的辛酸。往往出现市场好时一窝蜂种桑养蚕,一旦市场不好就盲目挖桑毁桑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后,全县毁桑种粮面积达9千亩以上,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此,县委、政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抓住“东桑西移”战略及东部企业发展需求的有利时机,于20xx年引进浙商到县内创建xx丝绸公司,培育龙头企业,科学引导广大农户逐步扩大种桑养蚕规模,目前,蚕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优化种植、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xx年全县桑园面积已达1.6万亩。况且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境内绝大多数土地为缓坡山地,种粮的比较效益明显低于种桑,只要切实做好“退耕还桑”的宣传发动工作,扩大桑树种植面积还有很大空间。为此,今年全县将在适宜区新植桑园1.4万亩,使桑园面积达3万亩以上,为扩大蚕茧原料产业规模打好基础。

二是健全技术服务网络

一是县级推广服务中心继续开展好全县蚕桑技术总体指导、培训和新蚕种、新桑种、新蚕具、新型肥料农药及其它新技术的对比试验和推广工作;二是在乡镇级根据蚕桑基地的规模和区域范围建立公司中心技术服务站,配合中心进行培训辅导和推广工作;三是在村、组设立公司中心技术辅导员,具体负责对农户的辅导工作;四是在农户中建立科技示范户。

三是建立收购机制

企业负责统一向农户提供优质保量的蚕种,同时及时开展对农户种桑养蚕、防虫治病技术扶持。在坚持“随行就市、按质论价、现金兑付”原则的基础上,由公司对蚕茧实行统一收购,并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即行情上扬时随行就市;行情低迷时价格保底,切实保护蚕农的长远利益,保持蚕桑产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建设缫丝厂

我县生产的蚕茧具有个头大、净度高、色质佳的优点,上车率、出丝率、解舒率、丝长、茧层率、匀净率等各项指标考核优良,是缫4a级以上优质丝的良好原料。几年来,桐凤丝绸公司为全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但由于没有兴建属于自己的缫丝厂,仅能开展单纯的鲜茧收购及加工业务,为省外缫丝加工商提供原料供给。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延绅产业链条,增加市场份额,实现规模化经营,根据市委、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结合市内xx、xx等县区种桑养蚕规模普遍扩大的实际以及xx公司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我县打算以其为主体,筹建缫丝厂。该项目以10万亩桑园为依托,总投资概算为5260万元,其中蚕桑基地建设投资2075万元(包括苗圃基地投资75万元),蚕茧收烘站建设投资249万元,小蚕共育室投资156万元,缫丝厂一期投资1180万元(包括建筑和附属工程640万元,自动缫丝生产线500万元,运输安装40万元),二期建设投资1500万元。按目前价格水平计算,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23530万元,蚕农增收13125万元,企业收入22418万元,开辟税源1785万元,增加就业岗位500多个。

(二)建设茶叶专业市场

1、建设茶叶专业市场的前景分析和潜在优势

就近建立专业市场,构建“小商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的区域化特色产业是经济强区发展的共同轨迹。20xx年浙江省年成交额十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14个,超百亿元的市场达9个,市场成为连接该省85%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桥梁,带动各类工业企业的高速发展。“建一处市场、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模式的财富聚集效益日益明显。桐乡市拥有濮院羊毛衫市场、崇福皮毛市场、南方家园装饰材料市场、青石鞋业市场等多家专业市场。濮院羊毛衫市场是“全国百强市场”和国内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年成交各类针织服装5亿件,崇福皮毛市场是全国三大皮草市场之一,全国近一半进口蓝狐皮在这里加工,生产量占世界20%以上。特色明显的区域产业也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造就了“中国羊毛衫名镇·濮院”、“中国化纤名镇·洲泉”、“中国家纺布艺名镇·大麻”等一批特色城镇。

xx是世界著名滇红之乡,种茶制茶历史渊源流长,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拥有茶园20万亩,通过实施高优生态茶园建设和老茶园改造,茶叶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20xx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7600吨以上,以“x牌”xx茶、“xx冠”绿茶为代表的茶叶品牌享誉国际国内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受茶价攀升的利益驱动,每逢茶叶上市,本地茶农纷纷自发“以路为市”进行茶叶买卖,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茶产品交易的本地商人,火爆的市场同时也吸引了大量邻近市县出产的茶叶到此交易,茶叶市场供销两旺,四方客商云集xx。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县内毛茶交易量达7300吨以上,成交金额超过8700万元。但是由于缺乏政府引导,规范经营,茶叶市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太明显。加之,茶商之间的交易多属“暗箱”操作,相关监管部门难以介入交易过程,不同程度存在“以次充好”情况,茶叶质量无法保证,后果令人堪忧。同时,由于没能真正引入市场价格调节机制,茶叶价格往往由部分茶商操纵,一度的压价、降价,也挫伤了广大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专家普遍认为,市场要形成和发展壮大,由三个关键因素决定,即消费需求、交通物流和产业支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沉淀,我县已充分具备相应条件。其一,近年来,茶叶销售市场始终保持上升态势,名优茶、礼品茶消费逐年增加,红茶、绿茶、普洱茶市场增幅明显,有力推动了茶叶消费市场的开拓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茶叶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学术研讨交流及茶文化宣传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茶叶消费的增加;其二,我县茶叶生产收购及初制加工已形成健全的网络体系,无公害茶叶种植管理技术已被广大茶农悉心接受,茶农质量意识明显增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县、乡、村三级交通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有效解决了茶农“卖茶难”的问题,农村茶叶货运队伍孕育而生。 xx、xx、xx等主要公路干道的提级改造,加强了我县与周边市县之间的物资交流和贸易往来;其三,xx公司、xx集团等一批省内知名制茶企业进驻我县,县内xx集团的改革重组以及其它制茶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基本实现了茶叶制造行业大产业、大集群工业发展格局的形成,这为建立茶叶专业市场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为充分发挥茶叶产业的集聚效应,构建以商促工、贸工联动、产销链条衔接紧密的发展格局,我们认为先人一步,建设茶叶专业市场势在必行,是加快xx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坚信,通过县委、政府的因势利导和积极培育,茶叶专业市场必将为提升xx茶文化内涵,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建设茶叶专业市场的相关措施

一是以招商建市场

通过精心准备,茶叶专业市场的选址及前期规划工作已经完成,我们拟引进外商按规划要求进行综合开发,既推进城市拓展,解决市政建设中资金不足问题;又确定了市场管理主体,明晰管理者的责任。目前已与xx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磋商,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该公司按滇西南最大的“茶城”予以定位开发,科学规划、个性设计,于20xx年筹建完成。该项目地处县城商业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区位明显,功能配套齐全,服务措施完善。建成后将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载体,有效解决广大茶商“交易难”的问题,同时极大促进

二、三产业的兴起。

二是以政策引茶商

在完成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我们将着力开展软环境建设,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秀的文化作为茶叶专业市场的内涵。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发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茶商到市场创业发展,实行三年内零税费的扶持措施,免除投资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媒体宣传造势,开展经贸交流、茶艺展演、文化讲座等活动,不断提升茶叶专业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以服务兴商贸

今年9月颁布实施的茶叶市场准入制度对茶产品质量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规范的交易秩序,不断满足茶商需求。成立专门的工作服务机构,适时组织工商、公安、质检、城管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市场运营的各项服务工作,帮助建立科学的市场价格竞争机制,培育明礼诚信的从业人员,打击坑农害农、欺行霸市的违法行为,维护客商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茶叶检测中心、网络咨询平台、银行储蓄网点等服务实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是以市场促工贸农一体化形成

商业资本的累积带动产业资本的集聚,产业大发展又为市场提供更强劲的支撑。茶叶在我县乃至周边市县人民生活中一直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专业市场的建立真正实现了茶叶生产地与销售地的对接,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茶产品销售市场的准确信息,在市场杠杆下合理组织生产经营。不仅将扩宽茶叶销售渠道,搭建企业发展平台,同时也将刺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达到茶农、企业、经销商及市场各方面的共赢,最终促进工业、农业产业、贸易商务一体化的形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对三轮汽车违法载人调研报告

下一篇:平面设计师的个人工作计划与目标(模板14篇)

独立户口申请书(热门18篇) 鉴定意见填写(精选18篇) 混凝土教案设计(通用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