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科学发展观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小编:

科学发展观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那么实现科学发展观与民主法制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首先要对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定义与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定义与内涵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下去。科学发展观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

其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上述两条主线也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应当永恒探索的议题。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完整而系统的发展观,它所要纠正的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倾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忽视资源、生态和效率的倾向,以及忽视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倾向。强调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总之,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xx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

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

在这个阶段,社会消费升级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日益提高,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旧体制、机制的衔接又不及时、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社会无序、行为失范等问题。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独特的意义与重要性。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

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四)、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③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于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至关重要。

三、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前文已经论述实现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起步、腾飞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观呢?我们认为只有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才能够为实现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才能够为实现科学发展观保驾护航。

(一)、从本质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实现科学发展观有共同的诉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要目标。小康社会是崇尚法治的社会,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本质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与科学发展不谋而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有利于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使党和国家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造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调动和发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促进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二)、从工作进程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实现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同时将实现科学发展,而在实现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也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我们认为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总结历史经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果经济大起大落,不仅会打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必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

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5、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

6、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

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7、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而确保实现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制度保证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本质要求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不可能成功。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形式,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程与实现科学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重要一环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

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中组部、中宣部和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和监督,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落到实处。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和掌握十六大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学习依法治国基本理论,学习宪法和法律基本知识,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同时,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

1、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切为了人民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使政府工作人员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官僚主义和杜绝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2、建设法治政府,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完备的法制来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利益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调整,加入世贸组织也要求我们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建设法治政府,依法界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建设法治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政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要不负人民重托,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各项职责,至关重要的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建设法治政府,可以促进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可以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4、建设法治政府,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

我国行政机关负责实施大部分法律法规,政府必须带头守法、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才能越自觉越坚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科学规律谋划发展大计。

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促使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热点推荐

上一篇:纪检监察应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下一篇:保洁员的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拥抱世界作文800字 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通用8篇) 国企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21篇) 大学生流水线社会实践报告(实用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