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大山回声

大山回声

小编:

大山回声

——谨以此剧本献给为中国的民办教育事业

作出贡献的人们

字幕:一九九四年六月十四日至十七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确立了发展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字幕完)

秀丽神秘的武夷山脉。

一列火车在山间穿行,钻过隧道。呜呜北上。

山峦起伏中推出片名:大山回声。

一节车厢中靠窗户坐着一个年轻人,神情有点兴奋和执着。

飞快的火车轮子,跑动中变成了汽车轮子。

一辆汽车在一条沙石土路上行驶,路两边是刚刚栽过晚稻的农田,禾苗在水田里随风摆动,时不时有农民牵着牛在田埂上走。

(以上陆续映出导演、制片、主要演员等)

在一个路口,年轻人提着简单的行李下了车,走进了被暮霭笼罩着的村庄。

年轻人姓张,叫张学柱,今年26岁,高中毕业后去南方打工,如今已有五年了,这次他回到家乡,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有关报道。村支书张兴泉也叫他回来。

第二天,张学柱来到了村委会,支书张兴泉在办公室里看报纸。

学柱:“张书记,看报呢!”

支书:“哎呀,你总算回来了,你看,报纸上都登出来了,国家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我想来想去,还是想叫你回来办一所学校,现在我们本村的学校很不好,村民有很多意见啦。”

学柱:“书记,你看,我能行吗?”

支书:“有啥不行,你有高中文化,教小学还成什么问题?”

学柱:“可我一个人怎么行呢?”

支书:“你放心,人我都替你物色好了,跟你同学的王光璐,还有张洪林都在家里,还有邻村的李子仁在广东打工,我打个电话他就会回来,你再邀上几个人,不就可以?”

学柱:“我们开办学校,上面会同意啵?”

支书:“有啥不同意,报上都登了,大林县不也有一个吗?”张兴泉又翻出一张报纸,“你看,一个代课老师,租用民房办学校。”张学柱看完报道后,望着支书期待的表情,心里顿时也有了信心似的。他坚定地走出了村委会办公室,

学柱家里。灯下。

学柱在写办学的申请报告,在他写的同时(画外音)

祥水镇中心小学,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这几年在外面打工,知道了教育水平是地方和国家发展的基础,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看到和听到这几年我们村公立学校的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心中非常焦急,现在党和国家明确说要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因此我特地回到家乡,决心邀上几个同学办一所民办学校,具体事项报告如下:

清早,一轮红日升起在东方,虽然到了8月,但这一年的秋老虎逞威,天气还非常热,即使是早晨,后背上就有了汗涔涔的感觉。

学柱吃过早饭,骑着一辆自行车朝镇上去。

镇中心小学大门口。

四、五伙卖零食的小摊,守在门口,摊位上横七竖八地放满了大包小包的食品,苍蝇在上面乱飞,摆摊的在那里闲聊。

张学柱走进去,问了一个正在打篮球的老师“校长办公室在哪里”,就径直走去。

校长姓吕,叫吕锦声,三十五六岁,中等身材,微胖,开口说话时,一颗金牙露出来。张学柱说明了来意,并把那个申请报告递给了他。吕校长半开着被香烟曛到的眼睛,边在那里看,也没有叫学柱坐下。

半天的功夫,吕校长说,“你这个办学校,应该要批啊,不经过审批那是不行的。”

张学柱:“当然要批,我这不是来请示你吗,你给我写个意见,你看,我们村委会都盖了章同意了。”

吕校长:“我的意见有什么用,你要到镇里去,如果镇里同意了,我马上给你写意见。”

张学柱:“你可以先写嘛,你看,现在国家都鼓励我们办学。”

吕校长:“说是那样说,但还是要有条件的嘛。”

学柱:“要什么条件啊,你跟我说说,我们好去准备筹办。”

吕校长不耐烦的说:“这个嘛,我也不知道,你去问镇里。”

张学柱没办法,拿着那份申请书到镇里,虽然镇政府不大,但要找人却不容易,主管教育的是一个姓涂的副镇长,已经上午10来点钟了,他才在家里慢悠悠地走来。张学柱在他的办公室门口已经等了好久了。

学柱:“是涂镇长吧?”

涂镇长边看看学柱,边掏钥匙:“恩,有事啊?”说着打开了门。

张学柱:“是啊,我们准备办一所民办学校,现在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我们村里也同意了,我写了一个材料,向你汇报。”

涂镇长接过报告,随便翻了一翻,说:“中心小学的意见怎么样?”

张学柱:“他说要你先出个意见。”

涂镇长:“办学不是乱办的,国家鼓励是不错,但我们还得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你在报告里写的未必就是实情,这事还得找中心小学,他先出个意见,我们才好办,要不你从上到下也行,先到县里,县里如果同意,那我们是没有话说的。”

张学柱只好出了镇政府,时近中午,他也顾不上回家吃饭,在街上随便买了两个馒头,就坐车到县教育局去了,当他走到教育局时,教育局已经下班了,他只好回头,在县城街心花园下面的沿河街的柳树下坐着,由于昨天坐了将近20个小时的火车,昨晚又写报告到很晚,今天一大早就起来,所以他十分疲劳,靠在树上竟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当他醒来时,已经下午3点多了,他赶紧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朝教育局走去。他找到局长办公室,办公室里有几个人在里面,学柱不好进去,他站在走廊上,等里面的人出来后,张学柱才走了进去。

县教育局长是一个姓史的五十岁上下的人,不像其他当官的都显胖,这个人偏瘦,并且开始掉头发,他坐在一张转椅上,手上的烟快烧到指甲。学柱敲了两下门。

史局长见张学柱进来,把眼一抬,同时把烟头放进了烟灰缸,说:“你有什么事吗?”

张学柱有点紧张地,说:“我是祥水镇的,我想办个学校,写了个申请,请您过目。”

史局长接过报告,又从旁边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烟,待要点上:“你到你们当地出个意见,弄个证明过来。”

张学柱:“我们村里不是盖了章吗?”

史局长:“那怎么够,要你们镇里和中心小学的才行。”

张学柱:“可是――――”

史局长:“就这么说了。”

吕锦声家里。

吕锦声坐在中间,旁边坐了

四、五个人,都是大山村公学里的老师,一个叫张彪,他是校长,是顶替他父亲的班的;一个叫张添德,是部队里复员回来的;一个叫张化庆,是个民办教师;还有就是李红英和李芳,都是代课老师。

吕锦声吸了一口烟,故意装着不着急似的:“知道为什么叫你们来吗?”

这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事。

吕锦声又说:“有人要端你们的饭碗,你们不知道?”

张彪:“谁要端我们的饭碗?又怎样端我们的饭碗?”说罢,他朝其他老师看了看,那意思是说,怎么会有这回事呢!

吕锦声看着张彪:“我问你,你们村有个叫张学柱的是不是?”

众人:“是啊,一直在外面打工,前几天才回的家。”

吕锦声:“知道吗?他要在你们村办一所民办小学,也就是私立小学,要跟你们抢生源,你们的学生要到他那里报名读书,那你们还吃啥,这不是抢饭碗是干啥?”

张化庆:“吕校长,学校也是说办就办的吗,也像商店那样想开就开吗?”

张添德:“开商店也要批吧?!”

李红英:“吕校长,你可得为我们做主啊,只要你不批准,他们就办不成!”

吕锦声:“所以今天找你们来,让你们有个思想准备。今天,张学柱来找了我,我叫他找镇里,镇里也没有同意,听说他又去了县里。你们也要活动活动,不要到时候弄得很被动。”

几个人有点惴惴不安,又似乎很有把握似的从吕锦声家里出来。

张学柱找到了王光璐和张红林,他们也很愿意办学,张学柱又找到了李子仁的电话号码,并打了过去,李子仁说很感兴趣,并准备马上回家。

张学柱家里。

他们在商量。他们认为反正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事,再错也错不到哪里去,于是他们决定一边打报告,一边张罗办学的具体事宜,因为马上就快到9月份了,这事拖不得。

8月22日,由张学柱起草的一份《告大山村全体家长书》便贴了出来,贴在村俱乐部门口,一张大红纸,十分引人注目,不一会儿,就站满了人,有人还在那里念: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根据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精神,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在本村办一所民办学校,与公立小学竞争,通过竞争来提高我们村的整体教学质量,今后你们可以想去哪里读书就去哪里读书,哪里好就去哪里,给你们一个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和机会-------”

群众甲:“这样好哇,省得公校整天那样,课又不上课,还整天收钱,今天三块,明天两块的。”

群众乙:“就是要办私学,他们公学才不会那样,他们老师教什么书,上课时把锄头、药水桶放在教室里,下了课就去地里锄地打药水,他们真勤快啊。”

群众丙:“可不是吗?反正你要读书就得到他那里去,上不上课有什么关系,工资照拿,现在好啦,有人要办私学,他们焦到头了,也快烂到尾了。”

群众的意见张学柱听在心里,这几天也有不少的学生家长向他反映公学里的老师如何不上课,如何不批改作业,如何乱收费,公款吃喝,还有虐待学生的情况,看来这事一点不假,这让他愤愤不平,更使他觉得有一种责任在身上。

这几天,张学柱他们在紧张地张罗办学的具体事情,没有校舍,就临时租民房,挑来挑去,挑了几家村旁边的房子,这些房子大部分都是新做的,暂时还没有人住,比较宽敞,外面的空地也多,比较适合学生活动。他们为学校正式命名为“者三私立学校”,张学柱说,“者三者,三者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私)焉!”还选了校长,就是张学柱;制定了办学章程,他们把这些情况都一一向上面反映了,还递交了具体的材料,尽管上面根本不愿意听或者接受他们的材料,但他们还是做了。

经过几天的准备,张学柱他们在8月28号正式贴出了开学报名通知,通知贴在村里的各个商店门口,不一会儿功夫,全村几乎都知道了,外村也有了消息。

群众说:“私立学校的学费比公立小学的要便宜一半多,公学要130多快钱,而现在人家私学只要60块。”

张彪家里,公学里所有的老师都坐在那里,他们正在商量对策。

张彪:

1 <

热点推荐

上一篇:解放

下一篇:庆祝2024年第六个医师节座谈上的讲话稿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