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学校文化汇报总结(3篇)

最新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学校文化汇报总结(3篇)

小编:zdfb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学校文化汇报总结篇一

我不希望这成为一篇游记,或是被称为总结;这里所记录的只是我在那十五六天里的心情和想法,我宁愿把这称为随笔,或是杂感。

我初到美国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的。这种紧张不是由于听不听得懂英语,或是吃不吃得惯西餐,这也是我回国之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而是由于一种未知,一种介于相异与相同之间的未知。我们常对外出的人说,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看看他们与我们不同的地方,但这也正是最令我们矛盾的——我们一方面害怕差异太多,而自己难以融入,一方面又怕没什么差别,仿佛只是进了一条讲英语的唐人街。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并没有必要紧张——我有一个老友一样的counterpart,九位可爱的同学,以及不时能让我听到亲切的母语的老师们。

这种紧张感随着我在park city的生活而逐渐消失,紧随而来的是一种惊异。我原先认为park city只会是很小的一座城,认为那里会成天下雪;我原先认为他们的学校不会很大,认为上的课会颇有难度;我原先认为住在他家交流会很成问题,认为他们的家庭会像我们的一样严肃;我原先认为我会好几天倒不过时差;我原先认为滑雪会很容易;我原先认为他们会认真地做好计划,带我们四处游览参观,就像我们做的一样——可惜我错了。于是我感到惊异,惊异于park city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开阔,惊异于这里的积雪只有一两英尺厚,惊异于他们的学校甚至要比我们的更加敞亮,惊异于他的数学课最多只有初中的难度,惊异于我竟爱上了那个爱说爱笑地家庭,惊异于我竟适应了那里的生活,惊异于滑雪让我栽的跟头,惊异于那里近乎透明的天空,惊异于他们甚至没有为我们的到来特意准备些什么。于是我不再惊异了——因为我在他们的生活中看到了真正的生活。

生活本来很简单,只是活在中国,活在高速运作的大城市中的我们把它搞复杂了。我们本没必要提前想得太多——那只是些无用的枷锁,反而让生活变的僵硬而缺少生气——开车在街上闲逛,饿了就去吃一点甜食或是曲奇,想去见朋友就先开车到他家,想去滑冰就去滑,不用管会不会摔跤,想吃冰淇淋就尽管吃,不必用冬天搪塞自己,这就是生活。

住在哪里,天气如何,讲什么语言,都不过是生活的外在形式,而真谛则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来面对生活。到了一个新地方,可以看到差异,只不过差异使我们区分出界限,而共性则让彼此的生活交融起来。既然都喜欢滑雪,就无所谓谁说的是是么语言,既然都喜欢热心人,就不必在乎我楼上那家是不是比他隔壁的邻居要更加友善。生活的外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环境里想要做些什么。在这十几天里,我们或许结识了几位一生的朋友,于是谁住在park city,谁住在京北,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刚回国时心情也是有些紧张的,不是因为开学,或是作业和考试。我恐怕回国后,又要重新融入那种近乎疯狂运转的生活之中。中国的高速高效的生活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因为人们总能想出办法挤出哪怕一两秒的时间。走在路上,随处可以听到汽车鸣笛,催促前面的“笨车”开快一点,或是按照鸣笛者的意愿或是想方法拐弯、掉头或是停车——这是在美国很难听到的;长途飞机上,人们总是习惯在飞机停稳前的最后几秒多做些事情,比如在听到提示音前就匆忙取走行李,早早地等候在门口——这与美国人宁愿多等几分钟大相径庭。我们的民众总是充满创造力,因为人们总能想到各种方法来破坏规则,或者至少是钻空子,而不是简单地服从;比起美国人更多地想到自己,我们则更多地思考社会、党派或是国家,只不过是美国人考虑的是如何做好自己,而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让社会更好地迎合自己的需求。这样说来,其实我们的国民才是真正的追求自由——而且是在其他人都想象不到的时间和地点追求自由,比如在海关试图逃避行李抽检。

此时此刻,和我前面所说的恰恰相反,我们的国民的生活异乎寻常的简单,在自由和规则面前,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随心所欲的生活,于是我只能把这归结为:不会生活。我们在该放下的时候想得太多,却又在一些不能妥协的问题上随心所欲,这也就是我们与他们的差异,同时也是我们与自由之间的距离。

有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这虽然不是我的信条,但话还是有道理的。

从美国回来后的几个晚上我都睡不好,我怀念那里的天空,怀念带给我感悟和感动的人和事,怀念那些共性带来的美好;我希望它们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而且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但同时我又希望这十几天只是一场梦,希望一切都只是虚构的,这样我便不会因为差异而感到难过和自责。就像我在告别晚宴上所说的,共性是交流的基础,同时也是友谊的基础——我们在“同”中体会交流的美好,又在“异”中看到现实的差距。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异同,就如同此地与彼地的时差一样,而我们能做的,或是痛苦地铭记,或是轻易地淡忘,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学校文化汇报总结篇二

本次出访美国索罗马学院虽说只有短短14天的时间,但现在细细想来,却有很多的收获与感悟。

美国的文化核心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我在一抵达美国机场之后就立刻有了答案。美国人的文化核心,是他们好像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与自由的思想。美国人欣赏幽默与智慧的言谈,所以,即使是在美国海关这种严肃的地方,检察官也会和我们开开玩笑,甚至抱怨工作的辛苦。这其间便可一窥美国文化特点。

接待我的伙伴是一个很有特点也很纯粹的美国男孩squid,他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虽然他有非常随性的衣着和发型,但是squid是一个很喜欢古典音乐,并且办事非常严谨的人。和他相处让我收获很多。

美国的学习生活并非我想象的那么轻松,同样有大量的作业和阅读任务,不过有一点与中国不同,索罗马学院很强调轻松的学习氛围,并不提倡以作业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而更多的是以课堂的讲解来实现更佳的效果。每一个索罗马的学生都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对自己喜欢的科目会付出很多的努力,仅仅以squid为例,他喜欢吹小号,每周二他都会花整整五个小时去练习,并且每周六都会参加三个小时的合练。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索罗马学院小斯坦福的称号。

周末我与接待家庭一同去了斯坦福大学,感触很深,这所自由之风劲吹的学院,有极高的人文素养与浓郁的学术氛围,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但是刻苦与创新同在的学术思想是他们共同的勋章。斯坦福的科学思考与学术追求没有禁区,但是他们对技术应用的禁区却是十分清楚,不论何种发明,并不只为美利坚所用,这就是斯坦福的理念。

斯坦福外围,就是举世闻名的硅谷,当初斯坦福大学捐出近一千英亩的土地为校友开创公司之用,硅谷由此产生,并有了今天的辉煌。斯坦福的校园所洋溢着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为所欲为,而是追求自由的学术与知识,追求思想的自由。他们不追求所谓的财富与名声,但是从斯坦福中却走出来28位亿万富翁,9位美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6位来自斯坦福。不必追求成功,只追求卓越,这样,成功自会尾随而来。这就是我在斯坦福学到的。

在美国的两周,也算是见到了美国的各色人等,美国也有贫富差距,成功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是美国的成功的定义和中国的大相径庭,并非财富能代表一切,智慧是美国人所更看重的,这一点从美国人日常开玩笑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喜欢用一些双关语,而不是用一些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来取乐。

这次美国之行,让我见识了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意识形态。受益匪浅。

中学文化交流活动总结 学校文化汇报总结篇三

美国,这个地方,在十几天前,对于我来说还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图形、新奇的行政区划分方式以及航海家的惊奇发现。

出发之前,我无疑是兴奋的,脑海中构建出无数个美国的样子。这些迷梦般的景象里有着欧式的古典、京北的新潮、云南的风光……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坐在缓缓降落在la的飞机上,我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不是因为坐飞机带来的恐惧,而是即将踏上美国土地的兴奋。下飞机,过海关……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除了机场的工作人员是外国人之外,我几乎找不到美国和中国的区别。在洛杉矶的几天里,我们在旅游景点间穿梭,满眼都是中国人。我甚至还碰见了几个初中、小学的同学!在感叹世界真小、中国人真是世界景观的同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失望,以至于嘴里抱怨着:“咱这是出国了?这哪里是美国!”

但一切似乎又变得不同了,不那么繁忙的街道上,只能见到飞驰的汽车,行人少之又少;即使是在城市里,空气依旧是那么清新。之前的幻想似乎是破灭了,美国的大地上,没有像欧洲一样古老的建筑,没有像云南一样秀丽的山水,也没有像京北一样随处都是崭新的建筑。但这才是美国呀!不像任何其他地方一样。而美国又有什么呢?

美国有的是陈旧建筑里的先进科技,有的是允许市中心有“纸盒广场”存在的宽容,有的是面对陌生人时热情的笑脸。

三天后,我们告别了两人一屋的宾馆,住进我们在美国的家,我们的host family。当ricki和mark笑着问我是不是张蕴时,我心中尚存着即将住进陌生人家里的恐惧,在他们的笑脸中融化了。坐在车的后座上,听他们飞快的讲着美国的文化,他们的生活……“美国”突然从一个符号、一个“京北郊区似的”的地方真正变成了一个国度,一片生活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的土地。看着窗外的农场、酒庄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树木、形形色色的小房子。这是一个和中国完全不同的地方。

与izzy在一起的第一个周末,我们去了市中心。说实话,旧金山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所谓市中心,就是临近渔人码头的那一片丘陵。从金门大桥上下来,从自由岛旁驶过,在渔人码头停下,我们坐cable car上山。说是上山,其实也不光是往上走,一路上cable car就像是减了速的过山车,只差没在空中来个“转体三百六”!这时,忽然想起京北的市中心——一马平川的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天安门……都与眼前连地基都倾斜着的一排排民居、一栋栋高楼不同。由于位于地震带上,京北常见的高楼大厦在加州仿佛销声匿迹了,只有市中心才会有大财团建些抗震的高楼,而围绕着它们的风格迥异的小房子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我还有幸见到了西海岸著名的游轮——伊丽莎白号,像一座海上的中国式大酒店,停靠在码头上,仿佛是码头的延伸。

这十三天无疑是充实的,美国的形象一天天的丰满起来,即使我对美国的了解依然只是片面的,但她却又立体了起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四月,我们将迎来美国学生的回访,我相信四中的人文气息也会使他们心中属于中国的符号变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学生违反纪律保证书50字(四篇)

下一篇:最新刘秀祥事迹观后感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