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美篇(3篇)

2023年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美篇(3篇)

小编:admin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美篇篇一

古文记载“六月中,解见小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因此,好多的古文中对大暑节气都有过讲述。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就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相信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是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不是有句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对于小暑来说,天气更加的炎热。

在《1971~20xx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30年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正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时期。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俗话说:“东闪闪无半滴,西闪闪要来雨”意思是说在夏天的时候,闪电若是出现在东方出现,雨一般都不会下的,但如果闪电出现在西边,那么雨马上就要来了。

知识链接:

大暑为什么最热

夏天的高温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形成,从小暑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活跃,一旦控制,就出现高温,前段时间的高温正是如此。

所谓高压控制就是热气流在压力下往下沉,而不是上升,热量不断地在地面积聚,白天吸收的多而晚上散发的少,到了大暑的时候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节气最为炎热。

这一现象持续到立秋以后,副热带高压开始南移,晚间的热量散发增多,才会出现“昼热夜寒”的现象。

大暑和三伏天的关系

三伏天是我国农历用来表达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的计算比较复杂,而且有的年份三伏是30天,有时候是40天,今年的三伏有40天,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

有一点是肯定的,大暑小暑基本在三伏天内。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美篇篇二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我们知道,在高气压系统控制下,高压产生的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使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烈。

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的活跃期,它时常盘踞在我国东部地区,强盛的时候,可西进控制到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如四川东部、重庆等地。

同样,在夏季,我国大陆许多地区常常受大陆高压控制,同样是下沉增温,晴空少云,滚热的地面,烘烤着大气,使气温居高不下。可见高压系统是高温天气产生的基本条件,高压的维持意味着高温天气的持续。

一般来说,在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气象上称为“炎热日”),中暑的人明显增多。而当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时(气象上称为“酷热日”),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又大,更令人感到闷热难当。

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每年的“炎热日”平均达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 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 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1、防情绪中暑

按照中医“天人相应”之说,气候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这是“情绪中暑”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气温、气压和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气候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功能,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症状。

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恶心等中暑先兆,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高温作业或易中暑人群,为了以防万一,平时也可以适当吃点藿香正气水。

为防“情绪中暑”,一旦火气上来,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2、补水宜喝粥

在大暑节气养生,首要是补水。此时节喝药粥能补气清暑,健脾养胃。

李时珍曾言,“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度暑粥”常选用粳米、绿豆、薏苡仁、赤小豆、南瓜等健脾养胃的谷物为主料,辅以百合、莲藕、黄瓜、冬瓜、西瓜、豆芽、冬菇、紫菜、番茄等寒凉清热蔬果,加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凉益气、滋阴补血的肉制品煮熬而成。

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大暑期间,还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淮山药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药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精力旺盛。

3、冬病多夏治

大暑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冬病夏治”使用最多的是敷贴疗法,它是利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盛的`节气特点,采用穴位敷贴的方法,使用有特殊作用的中药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敷贴的药物最常见的是选用一些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复方中药,结合透皮给药技术,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肺俞、膏育、大椎、百劳、定喘等穴位敷贴治疗。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美篇篇三

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时令有著名的三候,即“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它的意思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所以在这个时节可以见到萤火虫,其实是萤火虫将卵产在草丛里。而土壤浸润,空气湿热,盛夏给人的感觉就是又闷又热。由于强对流频繁,冷暖空气交汇,所以雷雨天气横行,大家出门要做好防雨准备。

1.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暴晒,夏天的阳光紫外线十分强烈,最好带上遮阳伞或帽子,做好防晒工作。

2.不能一直呆在风扇口或者空调口,避免患上空调病,着凉感冒,应经常开窗通风。

3.切忌过度食用冷饮,虽然冰镇的饮料和雪糕是很受欢迎的,不过吃多了对肠胃不好。

4.避免缺水,应随时携带水壶或者矿泉水,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

5.尽量不洗冷水澡,否则会影响汗液排泄,对皮肤的刺激也很大,建议夏天洗温水澡。

6.忌讳吃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大暑属于肝火比较旺盛的时期,避免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需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健康的养生方式。

大暑和三伏天的中伏较为接近,今年就在公历的7月22日星期四,炎热的天气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农民会希望多一些晴朗的天气,因为这样有利于土壤温度升高,庄稼喜欢高温环境,会加速生长,对于秋后的收获很有帮助,所谓“大暑不暑,五谷不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这个时令对于人们的影响又是巨大的,大家会避开最热的时间段出行,或者到清凉的地方进行避暑。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给妈妈的一封感谢信100字 给妈妈的一封感谢信500字(14篇)

下一篇:大学生贫困申请书(汇总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