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实用9篇)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实用9篇)

小编:琴心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篇一

本站发布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例,更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例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实习报告频道。

本站实习报告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例,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本站频道。

1、实习概况:

2019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特别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近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实习总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篇二

在老师精心安排下,10级水利水电、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全体同学于20xx年11月17日前往大柳树工程坝址进行了实习,全程共12小时,同学们认真的听了老师的讲解。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收获颇多。

首先,在四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我们来到了黑山,之所以称之为黑山,是因为山体岩质原因,岩石呈淡黑色;在黑山的冰沟沟口下车后,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之旅。

我们的实习沿着冰沟一路走一路进行,第一站,是一个地质断层,该断层新老层分别为白垩纪和寒武纪岩层。具有很明显的区别。

老师为我们具体、详细的讲解了其中包含的知识,并就怎么区分认识做了详细说明。同学们也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接下来,我们现场学习了产状、褶皱山以及褶皱类型等地质地貌有关的知识。途中,还见到了部分残破的明长城,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

最后一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倒转褶皱,现象十分明显,老师还就此做了现场考察,提问同学们对于课本、讲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实习现场气氛活跃,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许多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现场学习了地质罗盘仪的认识和使用,同学们立刻在现场进行了实际操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地质罗盘仪的用途与用法。

经过简单的休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原路返回,在狭长的山谷里排成了一条由人做成的大龙,尽显龙的传人的雄风,特长。

同学们你追我赶,在返回的途中进行了体力的较量,你比他强,还有人比你更强。丰富了同学们课外生活,进行了体能锻炼,可以说是一举而多得。整个过程耗时两个多小时,虽然有些累,但同学们都显得很开心,很激动。

接下来,我们乘车继续前进,来到了大柳树工程坝址的河岸边。许多同学都对此印象深刻,因为这里有我们的母亲河,即使没有壮阔的奔腾声音,没有小桥流水的温馨浪漫,也没有清澈见底的美丽。有的只是浑浊的黄河水依旧如初的流淌。但同学们还是很开心,在河边拍照留念、打水漂。显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热爱山河和勃勃生机。

我们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并应该进行拓展,延伸就业范围,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用武之地的人才,而不是只知道什么也不会还只图享受的无用之人。

最后,老是留给同学们一些自由时间,同学们有的去爬山,有的在河边拍照,还有些同学和老师就此次实习进行了探讨。之后,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开始返航,虽然很累,但是在车上,同学们还是很有活力。在车上,有打牌的,有聊天的,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当然,也有睡觉的,比如说我,一上车就开始犯困了,不一会就进入了梦乡。就这样,为我们的实习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一次实习中,我学会了很多,不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当中,包括各个方面,如就业、生活、学习等。

首先,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为我们讲了我们专业及同行同学所学的专业的就业方向,前景等,让我们想了很多。首先,就业,不等于在专业方向挑一个岗位去打拼,就业是在一个岗位上不懈的学习,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这还不够,还要学习相关、相邻行业所需求的知识,让自己的就业硬件得到充实。其次,在就业的态度上,我们也需要重视,不能因为自己在学校学习了一些课本知识,就自傲、自以为是,应当放下所谓的傲骨,虚心的向前辈学习,向最基层的长辈们学习。

拿老师讲的实力来说,比如国外的一些工程队,在技术与设备上,他们毫无疑问的领先我们很多。但是在前些年,国内一些工程进行国际招标,他们以绝对的优势拿下了工程项目。但是后来,他们不得不因失败而赔偿退标。不是他们的技术与设备出问题了,而是因为他们一贯的施工条件、地质状况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出入,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工程作业。同样,国内的工程队之所以能完成并且提前竣工,是因为对当地的地质状况认知超过了先进国家的工程队,并且他们还向当地的土著居民进行了了解,加重了施工的有利方向的砝码。

不问是非,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的、正确的学习,并且虚心的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多方面的了解,多方面的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就业提供最好的硬件。

其次,在身体素质方面,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总共在山中行走了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中,老师在前面讲解,我们在后面走,可是理应年轻力壮的我们,竟然跟不上老师的步伐。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我们却很少在意这一方面。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虽然现在处在和平时期,不需要我们冲锋陷阵,但是身体的事还是很重要的。无论在任何岗位,都需要我们有一个足够健康的身体来支撑我们完成各种工作任务,不管是轻是重,总需要我们有一定的体力才行,而我们现在的状况很是不容乐观。当代大学生,都在关注就业等等问题,从而忽视了身体的锻炼,导致了身体素质的日益下降,总体呈现出一代不如一代的趋势。先不说是否会有突发事件需要我们向革命先辈们一样,扛枪上战场,就我们的工作而言,很有可能需要我们在各种环境中进行地质勘测等,没有好的身体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为了以后的工作做好在各种环境中都不会垮掉的准备。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将锻炼身体完全抛之脑后,只注重课本知识而不注重身体。教育机构也应当将这个问题稍加关注,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的。

不能将革命的本钱置之不理。

在学习方面,总的来说需要我们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学的还不够扎实。只是随着老师在听课,而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加进去。也就是说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只停留在只知其一的层面上。对此,我们应该在学习态度上加以改观。不要只是在课堂上去汲取片面的知识。在课后,我们也应该去思考一下相关的只是,要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并且,在相关方面,要去探索,不能局限在课本中,要把思维发散出去,积极探索,这样才有创新理念的诞生。否则,我们仅仅是沿着别人走过的路一成不变的走下去。对于科学的发展有着消极意义。这不是我们对于人才的最终追求。因此,教育机构也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让学生真正的从书本中走出来,投身实践当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磨砺出自己的理论体系,成为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意义的知识分子。

第二,在课外知识上,我们缺乏还是很严重的。对于一些前沿知识、延伸理论,几乎是零了解。这对于飞速发展的社会而言,造就的知识分子,是停留在前沿之前的知识分子,说难听点就是不合格的知识分子,不能直接拉出来独当一面。仅仅是比非专业人多了一丁点的过去式的知识,已然不能直接投入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队伍中,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从学校出来就能上到岗位上出力呢?因为我们学得不够全面。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各个领域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而不是只有对自己所学专业有认识。如今的形式,已经要求我们在各个领域内都有了解才行,所以,我们要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小全能”,成为现代化需要的生力军。

总之,在这次实习中,同学们多多少少都有所收获。而这些收获,对于我们的发展是有利的。对于人才的塑造也是有利的。所以,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实习,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不足,能够及时的做出改正。力争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充满“战斗力”的知识分子,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生力军”。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篇三

1.实习概况:

20xx年x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 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特别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近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著名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实习总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篇四

xxxx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特别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近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形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特别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实习总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篇五

巩固和加深其次章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理论学问,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不同矿物的分类、形态、颜色、解理、硬度和鉴别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类岩石的形成缘由及构成和结构;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xx年5月22日。

土木工程学院楼岩土标本室。

(2).其次观看、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最终,依据观看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2.橄榄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颖面,然后观看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淡黄绿色至黑绿色,在阳光下观看,有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划不动,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观看解理面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由颜色、硬度、形态可知该矿物为橄榄石。

3.白云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颖面,然后观看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灰白色,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看解理面时有三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体。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石。

4.滑石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颖面,然后观看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看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试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颖面,然后观看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周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试验室),最终观看解理面,发觉无解理面、不规章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颖面,然后观看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终观看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看构造,再观看结构,最终观看成分。

(一)岩浆岩1.流纹岩先观看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确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觉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看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看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看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看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看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辨别,用手指研磨有略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留意观看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简洁,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猛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看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依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缘由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经过这次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熟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问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习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习时间有点短,学校应当多组织些这样的实习,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习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篇六

12月29日—12月30日。

金牛山公园后山。

学习并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地的野外实习,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并现场认识风化、滑坡、泥石流、断层等地质现象。

实地选择一处断层,用地质罗盘测量其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并对其定位。

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观察岩石标本,了解矿物及岩石的种类及其物理性质。

地质罗盘、铁锤。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主要由岩浆岩构成。我们上山实习的道路旁可见多处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还有山体出现的多处滑坡,崩塌,断层以及随之出现的马刀树,公路裂缝等现象。

(一)概况:

12月27日上午10:30在学校北区4号教学楼201教室,老师统一教授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并且到教学楼下进行实践操作教学。12月29日上午8:30全体同学在金牛山后门脚下集合后上山,开始实习。实习过程:上山过程中,老师实地教我们辨别风化壳、滑坡、马刀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现象,并为我们讲解它们的一些主要特征;到达高处后,我们进行了对断层产状的实地测量。11:30基本完成任务。12月30日上午8:30在岩石标本实验室观看各种类型的岩石,分析并记录各岩石的物理性质与特征。

(二)内容:

1、风化壳。

我们对岩石还不能很熟练地用肉眼辨别,老师便让同学拿着锤子,敲击岩石,生动地让我们看到、听到、理解了岩石风化的一些基本内容。当用锤子圆头一端敲击岩石,能明显听出有的岩石声音非常沉闷,有的却非常清脆。当用锤子剪头一端敲击岩石,发现有的岩石一击,表面就掉落了下来(全风化);有的岩石却只是在表面留下痕迹(中等风化);还有的用脚轻轻一踢就全都散落下来(残积土)。这些岩石中,声音沉闷,一击就掉的岩石几乎都是颜色较深,说明它们由于温度的影响,膨胀和收缩幅度大,风化严重。后来我们了解到,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大部分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还有很多岩石的风化程度不一样,所以有的岩石比较坚硬,有的比较酥脆。

2、滑坡。

在山上水泥路的某处我们发现了一处小型的滑坡,它应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上面已经长满了杂草、灌木(滑下来的路径上没有树木)。在该处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见证了真正的“马刀树”。但由于滑坡很小,所以该处基本很难看出滑坡完整的形态。

3、泥石流。

我们发现了一处早期形成的泥石流(在金牛山里没有近期形成的泥石流),它大多已经被矮小的灌木给盖满了,没有很明显的迹象。但我们会很明显的看出那里有一个很狭窄,很深的沟(靠近公路处有唯一的一颗已经枯萎的树),说明在此处是泥石流的流通区。由于后期的公路建造破坏了地质地貌,泥石流的堆积区我们已经没办法看出了。

4、崩塌。

在金牛山上的马路后壁有一处岩体裸露的特别明显,整体斜坡较大能看到明显的棱,下面有岩石的堆积物。走进观察知道岩体较为破碎,多数岩体被裂隙切割成小块,经了解该处的岩石是一些厚层灰岩、砂岩、砾岩和喷出岩。该处的坡度很高,很陡峻。

5、断层实测—–测定岩层产状。

确定山体旁两颗很明显的大树为盆架,记左边第一棵棕树为树1,右边最高的树为树2.测定图中的断层位置相对树1的位置为sw230,对树2的位置为sw256(如下图所示)。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可知道是逆断层。

6、岩石标本的观测。

1、黄玉。

黄玉又叫黄晶,是含氟硅铝酸盐矿物,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石的标志。黄玉一般呈柱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或块状,颜色有多种多样,一般为黄、蓝、绿、红、褐等浅色,有玻璃光泽,有的无色透明。其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形态多呈斜方柱状,柱面常具纵纹,集合体形态为柱状、粒状、块状。黄玉的颜色在阳光长时间曝晒下会发生退色。黄玉可作为研磨材料,也可作仪表轴承。透明且漂亮的黄玉属于名贵的宝石。

2、钟乳石。

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於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钟乳石”。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3、石英。

石英,无机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如al2o3、、cao、mgo等,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一般乳白色,质地坚硬。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石英砂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石英砂的颜色多种多样常为乳白色、无色、灰色。硬度为7,性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相对密度为2.65,其化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具有明显的异向性,不溶于酸,微溶于koh溶液,熔点1750℃。具压电性。

4、黄铁矿。

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摩氏硬度较大,达6-6.5,小刀刻不动。比重4.9―5.2。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黄铁矿分布广泛,在很多矿石和岩石中包括煤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一般呈黄铜色立方体。黄铁矿风化后会变成褐铁矿或黄钾铁矾。黄铁矿可经由岩浆分结作用、热水溶液或升华作用中生成,也可产于火成岩、沉积岩中。黄铁矿化学成分是fes2,是提取硫、制造硫酸的主要矿物原料。其晶体属等轴晶系。成分中通常含少量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立方体晶面上有与晶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结核状。

对于这次实习,虽然时间不是特别长,但感触还是蛮多的。

首先,刚开始上山走的都是小道,加上雨天路滑,有的同学都滑到了。我觉得这无形中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土木工程尤其是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是以能吃苦耐劳而深受施工单位的喜爱,虽然这次爬山没有吃什么苦,但是我觉得从细小的地方就可以联系到以后更大更远的方向。我们必须培养起这种精神,并一直把这种好品质带到学习中、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去。

接着,老师在上山途中给我们讲解、教我们判别了许多地质现象。这让我感触很大。比如风化:以前看山上的石头,只是觉得它们长得不一样,从来没想过它们的声音、硬度会不同。没想到只是敲一敲它们这样很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有很多的收获。外表看起来都是石头的岩石其实内部有这么多的不同。再如滑坡: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山上有些区域是不长树的,更没想过为什么这些地方不长树。看到树歪了也从来没有产生过一点的质疑。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深深地觉得工程地质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它一点也不“难”。

最后,在山上实测断层的产状。在测量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顺。比如之前没有注意到在测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通过实践,我们小组的成员互相讨论解疑。当自己亲手用地质罗盘测出断层产状的时候,有一种成就感。再一次觉得工程地质就在我们的身边。顿时我对工程地质这一学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与此同时,我觉得这次的实习活动让我们更加贴近大自然,而通过对工程地质学知识的掌握,让我们对近在眼前的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里,我想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外出实习的机会,更感谢老师一路对我们的教导。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篇七

1.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资源环境地学基础》或《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2.实习任务:

(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1.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接触关系以及地质体的变化规律,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变迁、古生物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实习区内各类岩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观察、鉴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和野外地质填图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掌握编制地形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等主要地质图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学会在地质观察、编图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地质报告编写的要求和方法。

每个阶段进行之前,都要上课对本阶段的要求以及方法进行介绍。

第一阶段:由老师带队进行踏勘,分别到xx山东南麓以及xx山和xx山交汇处、xx工厂及xx寺一线、xx山、xx山、xx山、和xx高地等地,共计x天。

第二阶段:分组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包括绘制地层剖面图、编写地层剖面说明书),共计x天。

第三阶段:地质测量填图,共计x天。

(2)、实测地层剖面图x张;。

(4)、xx地形地质图x张;。

(5)、xx构造纲要图x张;。

(6)、x千综合地层柱状图x张;。

(7)、xx图切剖面图x张。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篇八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是为了更加充分通过实践了解地质,在课堂上听老师介绍神奇的地质现象总有一种想亲临其境看看的冲动,我们都知道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

教学。

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我们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相信经过这周的实习,我会对工程地质有一个全新、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七月四日早晨迎着晨曦参加工程地质实习动员大会,李老师、徐老师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周的详细实习日程、实习的目的、实习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工程地质实习是巩固和深化理解书本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希望每个同学认真对待,好好实习,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教学模具和实验室,并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黄土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地下水地貌、地震地貌、石油和煤地貌、重力地貌、沉积岩地貌、丹霞地貌、风蚀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及特征。

喀斯特地貌是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丹霞地貌是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水平构造地貌。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黄土地貌有以下特征:沟谷众多、地面破碎;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风蚀地貌是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有:风蚀石窝、风蚀蘑菇、雅丹地貌、风蚀城堡、风蚀垅岗、风蚀谷、风蚀洼地。火山地貌是地球内部处于高温和高压的状态,地下的炽热岩浆将沿地层的破裂面或背斜轴部喷出地表,形成火山。根据火山喷发的特点和形态特征,划分以下类型:盾形火山,多由熔岩组成,因坡度平缓、顶部平坦宽广而命名。锥形火山,由火山碎屑组成或由火山碎屑和熔岩混合组成,呈圆锥形。马尔式火山。只有低平火山口,喷发中只有少量火山碎屑在火山口周围堆积,形不成火山锥,火山口常积水成湖。

七月五号今天我们首先观看了纪录片《超级工程》,它详细介绍了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过程,从构思、设计图纸、做模型、选料、开工到2016年完全竣工。历经八年,这座集无数人心血的摩天大楼终于呈现在所有人眼中。

整体来看,上海中心大厦与绝大多数现代超高层摩天楼一样。不只是一座办公楼,而是一幢综合性超高层建筑,以办公为主,其他业态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大厦分为5大功能区建造,包括大众商业娱乐区域,低、中、高、办公区域,企业会馆区域,精品酒店区域和顶部功能体验空间。其中“世界之巅”即是功能体验区,有城市展示观看台,娱乐,vip小型酒吧、餐饮、观光会晤等功能。另外,在大厦裙房中还设有容纳1200人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它处在上海浦东一个冲积层,上海中心的建造地点位于一个河流三角洲,土质松软,含有大量粘土。在竖起钢梁前,工程师打了980个基桩,深度达到86米,而后浇筑60881立方米混凝土进行加固,形成一个6米厚的基础底板。从顶部看,上海中心大厦的外形好似一个吉他拨片,随着高度的升高,每层扭曲近1度。这种设计能够延缓风流。风环绕建筑时会形成涡旋脱落效应,导致摩天楼剧烈摇晃。对按比例缩小的模型进行风洞测试后发现,这种外形设计能够将侧力减少24%,这对于经常经受台风考验的上海建筑来说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工程建造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经过多次思考与推敲与试验,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才能完成这个超级工程,切不可有一丁点的疏忽和错误,否则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出现严重的工程事故。

告资料,目前分设战备库和对外借阅库,并正在进行地质图文资料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工作。在这里不仅以饱览地球运动造就的自然奇迹,而且会让你如置身过去,地质演变的过程如亲身经历一般。这种美妙的感觉只有等到下学期来博物馆参观时感受了。

七月七号冯老师老师特地为我们请来河南水利与环境技术学院的赵主任给我们衷心的做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地质概况报告。在赵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充分了解到南水北调是一个为了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有着巨大非凡的意义。1、解决北方缺水现状;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使中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经济意义: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高了国内gdp。2、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短短一周的工程地质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增加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理状况的意义。实现了从书本到实地实物,而且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建筑行业首先是对地质的勘探与开发,学习好这门课程还仅仅不够,还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接触更多的地质,以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全面的发展。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篇九

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根据教学安排,学校为我们路桥专业安排了为期1天的卧虎山水库地质实习。主要学习罗盘的使用及对各种地质构造的认识。

1、排除干扰,专心听。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踪。

3、熟练操作罗盘。对地质罗盘,要求了解其结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积极参加现场讨论和及时整理野外记录。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企业执行力的心得体会(优质9篇)

下一篇:2024端午节活动前致辞 端午节活动致辞发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