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成都散文诗 成都的天空散文(模板13篇)

2023年成都散文诗 成都的天空散文(模板13篇)

小编:JQ文豪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都散文诗篇一

不久前,去了趟成都。有关单位通知本人参加(列席)全国铁路的一个会议。

会期第一天,与往常一样,我拿着文件袋,在本人座席牌下正襟危座。过了中午,就有工作人员知会我,接下来会议您可以不考虑参加。主办方专门安排我与几位担任调研员的老同志外出参观。我从内心里非常感谢这种人性化的安排,我这个人比较死板,让我开会就记笔记,如果再让我开几天,不带个中篇回去是不会搁笔的。

现在好了,没有学习传达的任务了。接下来几天,我参观了成都杜甫草堂、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汉旺“5、12”地震遗址、落带古镇等去处,这些都是离成都不远的地方,不影响晚上饭局。

一、成都宽窄两条巷子。

陶女婿(仿韩剧中的叫法)在成都工作已有一年,据称小有成就。他知道我素来有逛市井、观民居的爱好,(其实他有所不知,我这个人主要喜欢游览免费项目,我以为:越是免费东西越是接近事物的本质。纯个人观点,不构成旅游建议。)于是执意请我与同事在“锦里”用了顿丰盛的晚餐,观赏了川剧变脸等绝活后,就带我找到了神往巳久的成都“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在成都,其实不少成都人也不全知道两条巷子的来历,有人告我宽巷子是以前富人住的,窄巷子是以前穷人住的,云云。等我实地一考察,不尽然。

据考,宽窄巷子是少城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今天成都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岁月奔走,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只留下这宽窄两条巷子。

当我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两条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得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表现的是老成都人“闲”生活:原住民遗址、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街檐下的老茶馆、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院落里的树上挂着一对画眉……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悠闲元素和成都语汇。在业态上,现实宽巷子,形成了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窄巷子则不同,它表现的老成都人的“慢”生活。”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窄巷子的院落,上感天灵,下沾地气。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就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分明体现出的是一种雅致的精英文化,不象是所谓穷人住的地方。现在窄巷子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透过橱窗展示其业态精髓。形成的是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目前已有大批国内外著名商家进驻宽窄巷子,老成都的闲适和新成都的时尚全都在这两条巷子交织而不冲突。我感到,宽巷子的“宽”是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窄”是安逸生活的回忆;逍遥安逸,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天府之国神韵所在。短短的宽窄巷子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历史印记,实际上它们就是成都这个古老而现代城市中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

这很客易让我联想起我的故乡武昌昙桦林民居和永远消逝的汉口百年花楼街,在返回酒店途中,我心中不觉吟哦起《城里的月光》那首令人感慨不巳的歌曲:“每颗心中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

二、成都三星堆。

早都听说成都有个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用武汉人话说“高鼻大相”,表情极为生动夸张。一度被富有想象力人认为是外星人的遗作。这次终于有个机会,让我近距离目睹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不在成都市内,位于成都东北部二十多公里的古城广汉。相传,当年刘备诸葛亮入川时,就是将大营扎于广汉,从而进取成都,终成三国鼎立之势。驱车出广汉城,沿鸭子河向西,不远处就是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博物馆建筑颇具特色,外观类似圆锥形,以三星托月为主题。馆中心是一棵四五层楼高的青铜神树。(是按出土的青铜神树真实原型放大的)展馆就分布在神树周围,我们环树拾级而上,既观赏文物,又暗合渐入佳境的意味。

形态硕大,手法夸张等是三星堆文物的共同特点。除了我前面提到“高鼻大相”的青铜面具外,给我印象深刻还有金杖和祭祀台,最有特色还是那棵青铜神树,高近四米,九条树枝上分立有神鸟,飞龙,仙果等装饰品。精美而又生动。其规模之大,必为当时之矫楚。

站在树前,我仿佛看到看到了在神树前祈祷的古蜀国先人,他们苦苦追寻着这棵通天的神树,是在梦想神树会将他们一直带往仙境去吗?据介绍,在我国各类神话传说中,神树是天地间的维系,其底为地,为凡人所居,其顶则直通天界。古代宗教大多认为神仙居于天上。为了升天或接近天神,不同的宗教演绎出不同的对高度的崇拜。他们尊神树为连接天地的载体,三星堆对树崇拜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看着看着,我豁然顿悟,这种由树上天成仙的意境,与中国道教中“羽化”升天成仙的追求,居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星堆是古蜀国的遗址。跨度大约是从中原的夏代延续到东周时期。从出土的文物看,当时所拥有的技术水平,尤其是青铜器,比中原地区毫不逊色。有趣的是,这样一个曾经非常发达的文明,在历史上竟从无任何记载。而且,出土的文物中也没有类似于文字的符号出现。这一切都大大地增加了三星堆的神秘之感。

三星堆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古城迄今只发现了三面城墙,北面临鸭子河的一面则洞开。有专家分析,鸭子河可能就是其天然的屏障。若果如是,古城的防御必然是松懈的。而且,在青铜器技术相当发达的三星堆,在出土的所有物品中,独独没有一件武器,那怕是一个长矛大刀!

我们是否可以设想:此处曾经生存着一个和平的王国。没有战争,没有斗欧,没有“战斧式”巡航导弹,没有坏人袭击学校和幼儿园……。(笑谈!没有文字要学校搞么事啥?)富饶的四川盆地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虔诚的信仰带给他们心灵的安宁。古旧的城墙只是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但是,这个独立于中原文明的古蜀文明咋会突然湮没呢?也许是一次外族的入侵,也许是一次突如其来天灾,就让这个文明突然地消逝了。它就象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中华文明的天际,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它去向何方,永远留下的只是那瞬间而脆弱的辉煌!(后来我在参观距后几百年后的成都金沙遗址中,仿佛又看到三星堆文化的陈迹,只是更加绚丽,更为精妙)。

古蜀文明是个说不完的话题,我可以负责任对您讲,瑰丽神秘的三星堆绝对是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其实,有时候我们的造访,并非是要寻求一个历史的答案;更多时候,我们只是为了寻觅一个任自己遐想的'历史空间……。

三、成都洛带古镇。

洛带是个古镇,位于成都市东郊,龙泉驿区北部,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古镇”之称。洛带古镇又名“甑子场”,(“甑”的原意是过去农村蒸饭的炊县)走过“甑子场”的门楼,(所到之处没见人收门票)就进入洛带古镇老街,老街宽约10米,由一块块1米左右的石板镶嵌而成,约有一公里长的凹凸不平的石板街道,见证了古镇漫长的岁月和沧桑。明末清初时期的移民运动和“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使来自于异乡的客家人在四川洛带生了根。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洛带古镇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和客家文化。

洛带古镇上有着诸多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落,比较有名的有湖广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有几处标明是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湖广会馆有似曾相识之感,可能是儿时在汉正街上见过这种风格的会馆,馆内办有客家文化展览,展览很民间、也很简陋,让我大致了解近代史上一些知名人士均为客家人,如朱老总、叶帅等。

江西会馆位于洛带镇中街,又叫“万寿宫”,进门处可见一块牌坊,对面是一个大戏台,中间是个大院坝,前中后三殿,里面还有个非常独特小戏台和厢房,系江西赣南移民在乾隆年间集资修建。会馆的布局小巧玲珑,有曲径通幽的意境。

我高度评价此地商业文化特色,几乎每家商铺标识醒目,大多店前都有各具特色商业楹联,路过一个署名“游氏客家小吃”小店,店内有一小女孩在边打毛线边守店,该店楹联令人过目难忘:“蟹王河虾麻麻鱼鲜香,蝎子蜈蚣蝗蝗虫麻辣”。要是在武汉,或许有好事者,会加一横批“信了你的邪”!

洛带之名的由来,据说还有个传说:洛带原名“甑子场”,场内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以井水为东海龙王口中所吐,味极甘甜、泡茶馨香、洗脸美颜。一日,蜀太子阿斗率众太监到该处,忽见一条尺长大鱼随一白发老者鱼杆扯动,划一弧线,飞出井来。阿斗抓鱼,连人带鱼跌入池塘,慌乱中腰带掉入井底,回头找老翁算账。仅见老翁坐位处留一白绸帕上书“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而绸帕掉井中堵住海眼,井水从此变浑变苦。后人遂改甑子场为“落带”,几经演变,“洛带”故此而得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成都散文诗篇二

快尽午夜了,读完这几页心乱了许多。灯光愈加明亮,四周也已经沉寂了,不知道再过几时清霜便会俏然而至,触落那几片残存的枯叶。这些日子身休一直适,雨露沁寒,只在傍晚才出在近处走走,什么山间迷蒙自然跟我没什么关系了。家乡的初春或许就是这样,天色幽暗昏黑,暮色沉抑困闷,没有夕阳落霞数归鸟,只有远近炊烟几缕,枯草凋木一野,荷锄暗影几点。总希望有机会出去转转,暮色中绕进林间,踩着枯叶一个人静静地走着。想一想近些日子的寂寞。这寂寞有遗憾有苦楚有失落,惊落了一片片记忆,飘旋之间或碰出脆响。而这些记忆大约很远很远了,似梦似忆,或只在昨日或已逾十年,如这景象的残败。

十年?我似乎什么也记不得了。或许还是这样走在山间,想的是云的形状似乎有什么深意;梦的是这几颗星或许另藏柔情。那时的世界总是闲不下来,只有梦里才是安静着的。十年,的确是很长的一段时光,长的.连身边曾有些什么人都模糊了。惊雷电雨,愕然痛失亲友;激流巨浪,褪尽傲骨风芒。近些日子的宁静仿佛又让我触及了什么:记忆像一沟清彻见底的溪水,逝水不回,苔草徒增。

时间还让我忘记了多少不舍和美好?窗外悄悄地飘起了雨,静静地,我听到了枯叶坠地之音。记忆还是那样残缺。

听雨,听雨静静地下。我想明早应该会早起。或许,梦里能拾起这初春的枯叶,等到阳光灿烂的时候,面向着夕阳生起一堆星火。但愿能随烟升出几缕遗忘了的思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成都散文诗篇三

凡来成都的人,难说不见识成都的雨。我头次到成都是7年前的9月,送儿子上学,下了火车感觉湿热,住进学校招待所的当晚,辗转里便听到细雨沙沙。早晨起来看到的正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始相信古人早就总结出了成都的气候,不用我太担心受不了潮热难耐。后来到春熙路,去武候祠,看杜甫草堂,都遇到过阵雨。不过这雨大都细细地,让我这北方来的人感觉舒适极了,有时候就故意收起伞来,让雨水敲击着发丝。这次来成都,正到三伏,预想是会受些暑热的,但到了成都才知道,这里几乎天天细雨绵绵,温度被控制在20~30度之间。那天陈大哥带我们去广汉看三星堆,路上他就说,这里的雨正象老杜说的,都是“随风潜入夜”,晚上下,早上停的。极少有隔两三天不下雨的。这也是为什么成都养人的原因,因为这里的气候得天独厚呢。

于是我就会天天坐在窗前看雨。雨丝在绿色里并不清晰,我就往后边的湖里望去,往再后边的江安河里望去。湖里会暴出点点水花,河里会腾出浓浓白雾。特别是傍晚时分,雨把远处近处的灯光霓虹洗得更加璀璨,我就会沉浸在这无边的喧闹里――听着啪啪的雨滴、哗哗的水声,沙沙的车轮声,静静地看,静静地听。我会遥问雨丝,这,就是天地的吐纳、城市的呼吸。

走在路上,抹一把打在头上的雨水,就联想起一方水土来。是否雨水也于此地的人有关,或是人与雨水有关联呢?比如成都语言的如咏如叹,和小雨缠绵相似;成都火锅麻辣烧烤的兴盛,就如细雨里急争洒泼的阵雨。没有如火的天气,但有如火的性格,或许与辣椒有关,与火锅有关,与光着膀子吃得汗流浃背有关。天天看电视,成都台不时会出来因几个小事打起来的镜头,还总是制服打市民,再出来解释道歉的,就想这湿润的天气并没有完全盖过火暴的脾气,说天地人和,也难免会有偏差。

雨是城市的表象,真正的内里,是这样的天候养育出了特有的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特有的精神风貌。那天看三星堆,就很受震撼,为人类文明的起源中有蜀文化的贡献而倍感钦佩。5000多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有那么高明的能力水平、技巧思维,那玉器的精致、铜面具的奇思、金器的精美、陶器的巧妙,无不透视出在这细雨霏霏少见太阳的成都平原上生活的先祖们创造出了多么灿烂的远古文明。诸多疑团让我不得不猜想,难道是天上的雨水降给他们的灵感、是阴云密布的暗淡下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思索、或是因为河水充足、生产富足让他们有更多闲暇去探究和实践头脑里想到的种种可能?应当还是那句老话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方水土养育了给我们今天叹为观止的奇迹,还在养育新一代人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成都散文诗篇四

每个城市的冬天都不一样。北方的冬天是张扬的,它用一场鹅毛大雪来宣告它的到来。而成都的冬天是低调的,它悄然无声的来到人间,一点也不想引人注目。从碧绿的银杏树叶镶上了金边,再到整片叶子慢慢变成浅黄的颜色,直到有一天,一片片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飞舞,成都的人们终于察觉到冬天的到来。

成都的冬天其实并不是很冷。身强力壮的人们依然穿着短袖、短裤,在公园里跑步、运动;爱美的姑娘们却已经穿上了洋气的羽绒服,甚至还围上了漂亮的围巾;而那些怕冷的宝宝们早已经被爸爸妈妈给包成了“粽子”。可我觉得,成都冬天的早晨还是有点冷。每次我从热烘烘的被窝里爬出来都要经过痛苦的挣扎,那一丝丝寒气几乎让我失去了起床穿衣的勇气,温暖的被窝是多么让我依依不舍。

成都的冬天,太阳是很金贵的。太阳公公一定很怕冷,特别的娇气。它每天都躲在被窝里不愿意出来,整天都见不到它的人影,所以成都的冬天潮湿阴冷。偶尔在中午,太阳公公吃完午饭会出来散散步,可是一会儿,它就又开溜了。如果碰到一个大晴天,你会发现每一栋房子的楼顶上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被子,原来是人们抢着这难得的机会晒被子呢。

成都的冬天也是热气腾腾的。一到冬天,大街小巷飘满了火锅的香气。天冷了,人们懒得外出玩耍,于是都把聚会的地点选在了火锅店。一群人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高谈阔论、开怀畅饮,每个人都其乐融融。成都的冬天,温暖在人心。

成都的冬天很短暂,没有严霜大雪的`洗礼,到处依然是生机勃勃。除了少数落叶的树木,大多树木还是一片苍翠;竹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在枝头上唱着欢快的歌;碧绿的草地上还零星地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泥土里,新的生命正在萌芽,时刻准备着破土而出,迎接春天的到来。

成都散文诗篇五

一别成都二十多年了,我的青春年华是在军营渡过的。在这生涯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其中在成都就有六丶七年光景,现在回想起来沥沥在目。成都是我的青春,成都是我的留恋,成都是我的向往,成都是我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我的认识中,处在中国西南的这片神奇土地,像用墨汁在柔软宣纸上渗染出来的一幅水墨画,浓色淡彩间隐含着一种不同于北方雄浑和江南秀美的风韵。从三国时期诸葛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到唐朝李白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到在岷江一侧山壁上开凿出乐山大佛的鬼斧神工;从峨眉山寺庙香火、钟鼓悠扬、金顶佛光、猿猴啼鸣,到青城山的道观青烟、曲径幽深、神仙祖师、林海松涛;从川西高原的蓝天白云、雪山峡谷,到四川东部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国。这秀山丽水孕育的文化和风情,就像川剧中的变脸一样看似直白中透着诡异,幽默夸张中隐藏着真实。

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首都,一座千年古城。从古至今,名人荟萃,文化源远流长。市内现存的古文化遗址很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等。

武侯祠是蜀汉丞相诸葛孔明的胜迹。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墓相毗连。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为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因其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名匠鲁建刻字,均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

对中国历史我虽然了解不多,但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还是看过的。在刘备军事集团创建蜀国这段史诗般的故事和人物中,有三个人物最为重要。第一个是权利最大、职位最高的蜀主刘备;第二个是谋略和智慧超人的诸葛亮;第三个是忠肝义胆、勇冠三军的关羽。然而,经历了一千多年之后,这三个人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却发生了完全的改变。关羽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神,大概世界上有华人聚居的地方都会有关老爷的神像被供奉和祈求他神灵的护佑。诸葛亮则变成了半人半神、智慧的化身,成为了人们推崇才华和谈论智慧的代名词。刘备虽贵为蜀汉皇帝、真龙天子,如今却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人。我们常常感叹自然界沧海变桑田的巨大变化,而我们人类自己的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走到武侯祠门前入口处,你一定会感到诧异,因为牌匾上的字明明写的是汉昭烈庙,此处应是刘备死后的庙堂,如果没有导游的解答,你会自问是否走错了地方。诸葛亮生前是蜀主刘备的军师、宰相和臣子,君臣之礼莫大于序,臣功再大莫盖过君。然而,这对君臣死后共同居住的这片庄园却渐渐被人叫成了武侯祠,这恐怕是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想到的。假如刘备还活着,这位以仁义道德凝聚人心、治理天下著称的蜀君,也一定会迁怒于天下。

成都“雅”在杜甫草堂、“雅”在武侯祠、“雅”在望江公园。但凡到过成都的人,无不为它悠久的文化氛围所叹服。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的`故居,方圆24公顷,坐落在成都市西郊。安史之乱后,杜甫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营建了杜甫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其间檐廊结构布局紧凑,位于诗史堂中的铜色杜甫像,恢宏古朴,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让人顿生敬慕之情。草堂内,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庭中,另有春之梅,夏之荷,秋之菊,冬之兰可赏,置身其中,让人可发思古之幽思,又享大自然之浪漫。

杜甫的一生多坎坷曲折,生活上颠沛流离,政治上不得其志。从甘肃流落到成都后,据说是靠朋友帮助盖起了那处竹屋茅棚,占地只有一亩半分地。杜甫一生写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诗歌,对当时的昏暗的社会现状和劳动人民疾苦做了深刻的剖析和揭露,其诗歌的文学、艺术和社会价值,至今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其中,在成都以自己居住的破茅屋为题写的《秋风为茅屋所破歌》最为有名。在这篇作品里他写出了大地秋风的冷酷无情,写出了屋顶茅草被秋风飞扬零乱的场景,写出了自己当时生活的穷困和窘境,写出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并大声为天下和自己一样穷困潦倒的人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他这一声呼喊,喊出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责任,喊出了一个伟大诗人的高贵品格,从而至今受到了人们的敬仰。然而,他不会想到一千多年后自己住过四年的小小草堂,如今被扩建成了占地三百多亩的秀美园林,而且有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到这里追忆和崇拜他的精神。

成都也是一座美女之城。这里自古到今盛产美女文人,盛产特别能欣赏美女的诗人。成都之水养育了茶文化、酒文化和美女文化。美女又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文人来此呤哦,才有了这么多千古留芳的诗篇。历史上有花蕊夫人、薛涛、卓文君,这几位美女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各有其美,但她们又有一些共同点:她们都是诗人,她们都美艳绝伦,她们都对成都这座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丰碑和名片。近年享誉全国的由王扶林执导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的主要演员宝钗(张莉饰),王熙凤(邓婕饰)(以及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还有超女张靓颖,李宇春,都出自成都!!成都及其周边的女子娇俏靓丽,眼大肤白,话语轻柔文静,内涵风雅,穿着时尚,婀娜袅倩。俗话有:少不入川!这也是成都市貌的一大独特美景!

在成都,小吃已是名扬四海。成都川菜选料严、刀工精、调料鲜、烹制巧、造型美。讲究色、香、味、形;注重味多、味广、味道变化多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誉;有麻辣味、红油味、椒麻味、鱼香味、豆瓣味、酱辣味、怪味等。烹调方法多样,而且每样都有自己独特的工艺要求。除此之外,还有赖汤元,夫妻肺片,龙抄手,担担面等好多名小吃,再加上永远吃不厌的成都火锅,你可以在这里大饱口福!成都的辣椒,看着很红,但并不很辣,一般人是完全可以消受的!到了成都,一定要到琴台路去吃!那里洁静典雅,古色建筑,川味飘香,已是成都有名的享受川味的名街。吃在成都,可谓是名不虚传!

在成都,要吃小吃,不必去富丽堂皇的星级酒楼,只管找那些古朴小巷钻去,随便进一小店,都有几十种任你挑捡。好酒的可以要一壶成都全兴小曲,酒性醇绵,初入口稍嫌麻辣,一下喉便觉舒坦。酒后如要面食,可点一碗龙抄手,皮薄如纸,馅嫩似泥,堪称佳品。成都小吃名称最怪异的莫过于“三大炮”,出于好奇心,在热闹繁华的春熙路,我们专门点了这道小吃。小师傅从掌盘内扯下三坨糍粑打在案板上,“叭叭叭”三声响亮,果真如连响“三大炮”,然后见准确地滚落到案板前装有豆面的大簸箕内,吸引人们围观和品尝。

在成都访古,建议你去那些或宽或窄的老巷子,而不是杜甫草堂或者武候祠。一个人走在巷子的青石板上,看两边平仄低矮的房子,会不自觉地触摸古建筑中特有的滴水檐,象哲人似的和先辈对话。屋顶上小巧的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大多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深绿而暗黄,似在向你诉说它太久的忧郁和寂寞,也在向你展示着这座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遗韵。倘若走累了,会有各色茶楼横在眼前等你歇脚。轻轻移步进去,在不自觉中你已经走到了巴蜀悠远的茶韵里。我喜欢成都的“盖碗茶”,盖碗茶由茶盖、茶碗、茶船三部分组成,为成都茶馆所独创。茶水须趁热而饮,以茶船托起茶碗,擎而斜扣或半扣茶碗,从茶碗与茶盖缝隙间细吮茶水,不仅免使茶叶入口,又十分优雅惬意。最能体现老成都古朴韵味的茶馆,要属“顺兴老茶馆”了,那古旧的铜环,老式的风谷机,一推就“咿咿呀呀”响的鸡公车,处处流露着明清时期川西坝子上的民俗风情。在这里,茶艺师特色独具的茶艺表演与品茗者的自在闲悠相映成趣,茶者闲闲,品者闲闲,时光似乎一下子全落进了茶了,眼光停留处,尽是茶的氤蕴和茶的清香。

成都是美丽的,也是多情的。早在二十几年前,同年应征入伍的几位成都战友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淳朴、厚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铸成了我们之间浓厚的友谊。在过去半世人生中,我着意去想成都的时光或者说并不多,而成都却实实在在嵌在我心里。

成都散文诗篇六

自古诗人多入蜀,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又是文化之邦!李太白从这里仗剑狂饮愉吟远行。杜工部在此地望月怀乡,陈子昂,苏东坡,陆放翁,张大千怕如灿烂的人中明珠,辉耀这这片浪漫的大地,更彰显出天府的风景毓秀。刘皇叔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六出祁山,唐玄宗剑阁闻铃,多少忠臣怨主,几许盛衰起落,全部都沉淀留给了亭台楼榭。

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度是西部重镇,古有:“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现在也是西部金融中心。虽然重庆和西安也当仁不让,但是我想成都沃野千里,其实力决不在重庆,西安之下。

曾几何时,冯某亦莫名的喜欢上了这个熟听而却不曾涉足的都市,李白有“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如画图”,是的成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就连这个名字都有着一种莫名的魔力,它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富足,悠闲,时尚,快乐,浪漫……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后来才发现是赞誉了成都安逸,惬意的生活。间接描述了唐时成都的繁华跋扈。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喜之地,记得画家齐白石一生漂泊作画,古稀之年入蜀。対蜀有着特殊的情怀。张艺谋说:“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诚然,不论是诗仙李白还是诗圣杜甫,曾经都无限深情款款地讴歌过这座独具风姿的城市。

她宁静却不失繁荣,安逸力压四方。宜居指数在中国居首,世界小吃城,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成都散花楼,锦江畔望江楼,杜甫草堂,武侯祠声名远播,都江堰,青城山更是闻名世界。据说成都人喜好吃,好玩,也很好客,成都人是真正的生活家,搓麻将,泡茶馆,吃火锅悠闲地好像晚上不睡觉,白天不上班一样。

成都散文诗篇七

暑假生活开始了,我妈妈对我说:“我们要去一个地方去旅游。”我问妈妈:“妈妈,我们要去哪里旅游呢?”妈妈说:“我们要去的旅游的地方是成都。”收拾好行李我们就出发了。尤其是我,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成都了。

在路上,妈妈告诉我:成都,是一座“旅游城市”,它的景点有宽窄巷子,有青城山,有杜甫草堂,有武侯祠,有天府广场,有九眼桥,金沙遗址,有环球中心……数都数不过来了。

第一天,我们就来到了成都最有名的地方-锦里。这里有着非常著名的文化气息。沿着整条街道,两边的古屋建造的古朴典雅,造型美观。我们也参观了店铺里面非常漂亮的各种摆件。各个都惟妙惟肖,吸引的我的脚都要抬不动了。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这条街道的小吃了。谁然给我是一个小吃货呢,只有美食才让我乐不思蜀。

第二天,我们就起程来到了另外一个景点,阆中古城。在这里,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我。群山连绵起伏,这里的水也碧绿碧绿的。美丽的旅游船在河面上慢慢的行驶着。我和爸爸妈妈也一起坐船欣赏着这片美丽的景色。享受着这暑假快乐的时光。晚上我们在古城的街道上游走,看各种各样新鲜的玩意,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短短的假期这次旅行,让我收获了很多。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成都散文诗篇八

不知有多少的人和我一样,因为赵雷爱上成都,因为一首歌,向往一座城,背上行囊,远离家乡,义无反顾。

在到成都的两个小时飞程中,我看着飞机外面的云朵由耀眼的白色渐渐变成了灰蒙蒙的颜色,此刻距离家乡1449千米的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蜀犬吠日”,即便如此,没有太阳的成都也很迷人呢。

来到成都的第二天,我便迫不及待的坐上去市区的公交,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竟也一点不觉无聊,看着窗外陌生的成都街道,感受着空气中飘荡的成都的感觉,车窗外的树刷刷的往后退,来来往往的人群穿织如梭,看那路上的人,总把他乡当故乡。

都说“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来到人民公园的鹤鸣茶馆,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清风徐来,茶香弥漫。来之前了解过成都的茶博士,他的斟茶技艺,可是老茶馆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戛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齐平,碗外无一滴水珠。此行并未见到传说中的茶博士,虽遗憾没有一睹其风采,但也总算深切领略到了“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的意境。在成都,闹市有茶楼,陋巷有茶摊,公园有茶座,大学有茶园,处处有茶馆,可真算是“锦城一绝”。

再说成都必不可少的是火锅和串串。四川作为火锅的发祥地,吃火锅的历史悠长。古书中“日暮汉宫吃毛肚,家家扶得醉人归”说的正是这。试想,在冬日里天寒地冻,朔风凛凛,找一家热气腾腾的火锅店,将牛杂往卤汁里涮一涮,蘸着调料大快朵颐,等到美味穿肠过,整个身子在辣和热的双重呵护下也变得暖和起来,而在高温酷暑的盛夏,即使是光着膀子汗如雨下,只要三五成群围成一桌,大啖火锅,那种无拘无束的'痛快劲儿,更是羡煞旁人。

守着一个火锅,多少呢喃细语,柔情蜜意,尽融在这锅中袅袅腾起的热气中。

茶馆,麻将,蜀绣,川剧,酒,火锅,熊猫等等都是成都迷人的标签,在来成都之前,18岁的自己总以为自己很强,其实我还只想做个孩子,与成都的相遇后让我不得不学会自己生活,这里不仅有美食美景,更有我们的成长故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游走在这天府之国,忽感这青春就像锦里,喧嚣过后,仍会留下一片灯火阑珊,爱情就像茶馆,走马观花,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茶,回忆就像春熙路,念或不念,都已经印在你的心里,人生就像宽窄巷子,时窄时宽,然而总有路通向心中的罗马,总有惊喜出现。

不知四年后,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以一首歌怀念一座城,曾经的宽窄巷子,文殊院,昭觉寺,春熙路,武侯祠,锦里,天府广场,杜甫草堂,国色天香,都成了相遇的后来。

成都散文诗篇九

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先生的诗确是做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宫。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磨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闷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清得怪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成都散文诗篇十

放暑假了,正是去旅游的大好时机。我在这个炎热的八月去游览了有天府之国之美誉的四川成都。

成都是一座拥有着浓厚蜀地文化气息的悠久古城,也是一座现代文明交融的城市。在市中乘车漫游,清洁的路面,路旁苍翠的绿树,整洁的市容,热闹非凡的市场,车多但却有序的交通,一座座高楼大厦和它们底下繁华的大街上古老的成都小吃店,都给我留下了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不过,成都良好的市容不是我要游览的重点,参观成都有名的蜀地文化的'景点才是我此行的目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武侯祠楹联穿过几条车水马龙的街道,我就来到的此行的第一站——武侯祠。武侯祠的大门前聚集着许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一步迈进大门,只感觉一片绿的世界代替了外面的喧嚣的世界,安静代替了喧闹,缓慢的步伐代替了城市里急促的脚步,清新的空气代替了汽车的尾烟。怀着悠闲的心情,穿过一道道门,我终于看见了这里真正的核心:轻摇羽扇的诸葛亮,让我们看到了他富有才智的本色;刘备表情严肃地坐着,仿佛还在思索着蜀国的兴与衰,安与危;旗下大将们一个个威风凛凛,仿佛随时帮助刘备成就大业与这种仁德。不管是谁,都生动地演译出蜀国的风风雨雨和蜀地人应有的这种不畏一切的精神。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杜甫草堂大廨对联接下来我来到了著名的杜甫草堂。同样,一迈进杜甫草堂,是有一片更绿更广阔的世界出现在眼前。鸟的飞鸣,蝉的歌唱,树的翠绿也更为耀眼。走了将近大半个园林,我才看见了杜甫当年学习生活的地方,虽然有些简朴,但它似乎向游人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越是简朴,越是安静的环境,学习就越会有成效。

也许,杜甫也想这样通过他的草堂,他的简朴、专注,以及他的成就,来启示后人学会去走向进步。回到长沙,我思索着长沙的市容是否能精制一些,希望有星城美称的长沙能以地方之优势来继续地锦上添花。美化市容,是美化星城长沙的外表,也是美化人民对城市的热爱和环保的素质。

成都散文诗篇十一

人多。

千个人,万个人,

街上到处都是人。

车多。

千辆车,万辆车,

大街小巷全是车。

楼多。

千幢楼,万幢楼,

高高低低像音符。

成都什么多?

路多.

千条路,万条路,

路路连接像张网.

桥多。

东一座,西一座,

东西南北千万座,

大车小车桥下过。

树多。

东一排,西一排,

东西南北千万棵,

出门就要把它摸。

花儿多。

千朵花,万朵花,

公园广场都有花。

鸟儿多。

千只鸟,万只鸟,

鸟儿在树上唱着歌。

面条抄手和火锅,

东一家,西一家,

东西南北千万家。

楼多。

千幢楼,万幢楼,

高楼大厦好景象,

美好家园好生活。

树多。

千棵树,万棵树,

绿树成荫空气好,

鸟儿喜欢来做客。

成都散文诗篇十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讲的就是我的故乡——成都。

这可不是当今的成都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已经是了,成都正在争创田园城市,一切都是那么静然。

田园的意思是田地和田圃,借指农村的意思。而城市却截然不同: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这可是水火不相容啊!如果田园与城市融合在一起,又会是怎么样呢?我也想知道知道,我相信一定是美好的,奇妙的。

我要切身体验一下,那个我的故乡,那种奇妙的感觉。

我静心地用耳朵听,听到了鸟儿在嬉戏时清脆的鸣叫,人来人往都是那么亲近自然,微风轻轻吹过,传来“沙沙”的声音,这是树木在歌唱。“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我用心地看,看见了田园与城市的融景,小孩子在清澈的湖水中玩耍,大人们也忙于自己的工作中,老人在田园中体验着另一番景象,每个人的脸上都绽开着美丽的花朵。

我静静地闻,闻到了这树的味道,如同淡淡的兰花香;闻到了成都那独特的乡味;闻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味道,如同露水一样浸湿了我的心灵,是那么的柔和,那么的美妙。

这一切让我感受到成都:美,恬,静,和。这些都源于自然:房子各种各样,有的像花,有的像草,有的像树。更可贵的是,每一座房子下,都有几排绿油油的小草,还有几朵小花、一个小池塘,犹如一个精致的小花园,又有如世外桃源。

成都的一切,与我们,与自然相连,每一个人都像穿越在一片森林里,自由自在。我想:远方来的客人到这里,也会从这里感受到我感受的一切。

清清的水,红红的花,绿绿的树,白白的云,蓝蓝的天,暖暖的情,天衣无缝地连在了一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诗,我觉得也恰好形容了田园成都。

田园成都,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切皆有可能,在这时。

我相信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能够实现,我们能够创造自己的田园城市——成都。

成都散文诗篇十三

有道是血浓于水,而情又浓于血。有了一把年纪,有了一番阅历,过了无数沟坎,有了几回伤心欲绝,你才能深刻体会到那浓浓的故乡情,就像炊烟般永远缭绕在你的脑海,与亲情、友情、爱情缠绵不绝;就像血液般永远流淌在你的血管,与成长、生命、良心相依相伴。

人之初,性本善。而故乡情比血缘的传承还要长久,比亲情的胸怀还要博大。有了浓浓的故乡情,才会有拳拳的报国情,才会有天生良善的人文情怀,才会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济世远志,才会始终心存太平盛世人类大同的美好期盼。

故乡情浓,是因为故乡是每个人祖祖辈辈生存养息的地方。尽管我的故乡没有家族祠堂可以训诂,没有族谱可以显耀,但我相信自己诞生的这片故土下面,深深掩埋着祖先那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相信在这片土地之上举首三尺有神明,即使是我一个人走着,我仿佛看到有千百双智慧的眼睛在盯着我,鞭策着我要我虔诚学好,努力做人做事。人的一生会懂得很多道理,但根深叶茂的道理千万不能忘记,祖先是我们的根,这根就深深扎在故乡那片泥土里。

建国后经历了那么多次政治运动,很多传统的好习惯也被当成封建迷信给烧没了割尽了。比如族谱,那是家族这棵大树的成像。我是二十五岁那年,才在亲戚家看到厚厚一本《陈氏族谱》,那古色古香泛黄的草纸令人望而起敬,那祖辈传承的清晰脉络,令人习而震撼!那一刻,我想到了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回家我就问父母家里有没有族谱,父亲摇头后告诉我,他小的时候也关心过族谱,听爷爷说我们这一支人是从李虎庄迁移来的,李虎庄距离我村不到十公里,父亲去那里问过,从祖上的名讳看的确是同属一个老祖先的,但没有查到族谱。因此,你从哪里来的问题,我只能从家里敬的牌位上知道高祖、曾祖的名字了。后来,我留心问遍了村里的老人,有李、宋、陈、楼几家原来是有族谱的,文革中付之一炬后再难恢复了。四年前,我再次为没有族谱而遗憾,就征求众兄弟意见,由我起草了《王氏家族占字辈拟定十代族谱》:辉县市吴村镇王展村王姓多矣!而与我一族有血缘关系的仅三支,可从目前所敬祖宗牌位获知。经查,自新中国建立后,顺应破除封建迷信的政策,我王氏一族已无家谱可考,仅从家族所敬祖宗牌位知晓高祖名讳王柏林、曾祖名讳王清连。从祖父辈起才略知详情:祖父辈兄弟二人,祖父王名禄育有四子,曰太运、太平、太亮、太广;祖叔王名寿早夭无嗣。至我占字辈兄弟盛达16人。经众兄弟倡议,决定自太字辈起排列出十代族谱。王氏姓名历代以三字为准,辈份区别在中间一字。因太字是四划,以每代增一划拟定如下:太、占、宇、寿、奉、胜、真、爽、富、煜。

我终于知道我是谁了,我是王氏家族里面,是具有血脉传承的这样一个人。我是从我的父亲那里来,我的父亲从我的爷爷那里来,然后我的爷爷从我的曾祖、高祖这样一路下来,从自己的祖先那里来。我更知道我要到哪里去了,我也将进入祖庙,我也会成为后来人的祖先。所以当这三个哲学基本问题解决了以后,人的生命就得到了安顿。人的生命得到安顿以后,整个社会就比较地少一些纷争,少一些戾气,多一些祥和之气。所以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一说。慎终、追远这两件事做好了,老百姓的灵魂生命都能够得到安顿,那么这个社会才会是和谐的,老百姓的品格才会是忠厚仁义的。浓浓的故乡情就是如此淳厚的情感。

如果说家族亲情是血脉相连的`关系,而毗邻而居的乡亲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浓浓故乡情,使我很早就明白了唇亡齿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喜欢思考的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同村不同姓的一千多口人,即使是文盲,也能叫出来那么多人名,也能分得清相互之间的辈分,这就是超越血脉的传承!或者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能同村而居该是多么传奇的缘分啊!

这种浓浓的故土情,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有更多生动的记忆。那时候有太多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街坊邻居都是相互帮衬着过日子。比如谁家生了孩子,乡亲们这家送一升好面,那家送一升小米,有的送二十个鸡蛋。记得我小妹出生的时候,就收了乡亲两篮子鸡蛋,妈妈看一眼就能知道谁家送的鸡蛋有几斤,等人家坐月子的时候,妈妈就一定要多送还几个。原来,大一点的鸡蛋,8个一斤,小一点的鸡蛋,10个一斤。正是这样的相互照顾,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投桃报李,互通有无,浓浓亲情葳蕤绵延,使那些坐月子的母亲们才难得有一个多月的好日子过。就是平时过日子,谁家都有揭不开锅的时候,谁家都有家里来了稀客没有好东西招待的时候,街坊邻居相互挪借是很寻常的事。还有农具、交通工具,更是在大忙季节救人于水火的援助。正是这千丝万缕的亲密交往,将故乡情编织得如锦似缎,清香溢远。

在咱老百姓的心里,更有一个很厚道的标准,因为饥饿在地里吃了别人家的黄瓜啊茄子啊红薯啊什么的,都不算偷,只有拿到自己家里才是偷。记得那时候,还有一样东西,偷到家里也不算偷,那就是棉花。因为那时候不计划生育,家家都是孩子多,靠人头分的布票和一斤棉花根本不够一人一身衣服的,那就要靠偷棉花多织些粗布。那时候我还小,摘棉花的时候也学着大人挑好的棉花往夹袄里塞。可是生产队长在收工的时候会很严厉地说:“有的社员很不自觉,往自己衣服里塞棉花,这是小偷的干活,我希望你在路上悄悄地掏出来算完,我就不点你的名了。”天呀,我以为队长看到我了,吓得出冷汗。谁知往别人身上一瞅,我直想笑,明明是大男人,腹部塞了棉花就像怀孕五个月的孕妇了。原来这叫“队长该说要说,出了问题自己负责”。因为乡里在收获季节都派干部下乡突击检查,谁要是碰上了就活该倒霉了。记得二队有一位大婶在村口被乡干部逮住了,她篮子里的野菜下有几块红薯,就被乡干部监督着游街示众,还把她偷的红薯串起来挂在她的脖子上。我记得大婶一路都在哗哗地流泪……那时候我心里可恨乡干部了。

在村干部“家和万事兴”的长期熏陶下,村里虽然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但街坊邻居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骂打架的还是时有发生。尤其是那些四合院杂居几户的,更容易因为鸡娃丢了、狗不见了、猫没影儿了而相互猜疑,开始是指桑骂槐继而引起明确指责,从而纠纷频生。尤其可笑的是,一年夏天有一位我叫大娘的,和邻居一位年轻大哥吵架,大哥恼羞成怒,竟然把大娘按倒在地,大娘毫不手软,两只手攥紧了大哥的命根子,疼得大哥连连求饶,大娘在下面还高喊着“掐住你的喉咙系,不让你出气!”逗得前来劝架的乡亲笑个肚子疼。从此两家再没发生过纠纷了。

正因为故乡情人人都很在乎,所以有时候也会被她伤害。我终生难忘的就是村支书因为误会对我家多年的报复行为。我13岁那年晚上从外村看电影回来的途中,和村电工发生口角,电工把我的布衫扔在沙坑里,我父亲去找电工说理,村支书竟然诋毁我父亲打了电工要捆绑我父亲法办,幸亏有群众见证没有得逞,支书又指使电工装病要我家拉着他三次去医院为其看病;村支书还把我家房后种的树归了公;在我和四弟当兵问题上百般刁难。还有一件事,是我祖奶奶去世的时候,邻居李大爷不让祖奶奶的灵柩从他家门前过……更有一件令我寒心的小事,那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去王叔叔承包的果园买杏子,他称杏子的时候秤杆高高低低竟然添添去去三五次,当时我真是眼没流泪心却在流血啊!他是个老实人不会做生意这我理解,可是那会儿真的是伤心了,后来想明白了,原来故乡情和亲情一样很容易被无意识的薄气伤害至深的。但故乡亲情无论因为什么造成过伤害但都能自然修复抚平,亲情是永远割不断的。后来我参军每次探家,都会去村支书家里坐坐,他对我家的误会慢慢就消除了。村支书老的时候我还请假回家为他吊孝送了挽幛。邻居李大爷病卧在床的时候,我还买了一篮子鸡蛋去看望他老人家。

原来父母在世的时候,我每月都回去住十天八日的。现在父母不在了,但故乡还有很多亲人,家里有喜庆的事或节日还是会常回家看看。从村头一路走到四弟的家有二三百米远近,每次都会遇见很多乡亲,他们都会喊着我的乳名亲切地和我打招呼,询长问短,那一刻心里的暖意就像寒冬坐在暖炕上一般惬意,甜美!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柔情蜜意;故乡的一山一水都孕育着含情脉脉;故乡的一砖一瓦都浸染着丰富故事;故乡的一颦一笑都呈现着幸福温馨!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个人自学心得 自我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下一篇: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