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春节风俗英语手抄报(七篇)

春节风俗英语手抄报(七篇)

小编:大雷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春节风俗英语手抄报篇一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街上买东西准备做年夜饭.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家家户户贴着“倒福”、挂着灯笼.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纷纷面带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场,有的购物,有的游玩.这样热烈祥和、繁华喜庆的节日气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共享新春之乐.当晚,烟花怒放,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到半夜零时,爆竹齐鸣,欢庆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呀!我想此时此刻,全国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欢庆新年的到来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汤团,即希望“年年高、团团圆”的意思;大年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们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时,首先要到最亲的长辈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辈间互相拜年.长辈们都给我们小孩子发红包,我们可高兴啦!哦!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的房子里都要放两三根甘蔗,因为甘蔗代表“节节高”;年夜饭中也总有一道菜是鱼,因为“鱼”和“余”是谐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当然,在春节里,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被长辈埋怨,说你不懂规矩的.

过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们之间那种纯洁无瑕的友情.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的红包,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们想知道吗?

古人曾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在欢乐的节日过后,在20xx年的开始,向着新的目标前进,开创我的美好未来!

春节风俗英语手抄报篇二

每年春节都很多传统的春节习俗,比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给压岁钱……而每年最难忘的春节习俗应该就是扫尘了,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这次,我和老爸“光荣”地领到了擦玻璃的任务。我们家住在4楼,我一站上窗台,立刻吓得浑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万丈深渊”的景象。但是,事情总是要干的,我连忙和老爸商量了一下,他来擦“风险极大”的外面,而我,则擦我力所能及的里面。

开始擦了,我先用沾过洗洁精的抹布擦窗户的内侧,但是,由于一年没擦了,窗户的边边角角已经积了一层灰尘,我先用手指尖套着抹布,从窗户的四周边缘用力地抠了一圈,紧接着,我把那块布洗干净,再沾上一点洗洁精,开始对窗户“发起进攻”。

我用那块湿布轻轻地擦着窗户,等到窗子上有了一点洗洁精痕迹时,我拿来一块干净的干布,一小块一小块慢慢地擦拭着窗户上的污点,但是,一块又一块的污点向我“俯首称臣”了,唯独这几块污垢还是在窗户上,做起了“山大王”,仿佛在对我说:“哼!就你这个小孩,还想来拿下我,没门!”我不服气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洁精水,再用干布用力地擦,但是,这么几块顽固的污点就是不下来,我急坏了,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不要这么费力,这时,爸爸窗户上抹了一些洗洁精水,再用指甲轻轻一刮,那些顽固的污垢个个“举手投降”了。

后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户又干净得类似新的一样。这时,妈妈在屋子里的卫生也打扫完了,旧的也“辞”完了。望着焕然一新的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明年,我们每个人的运势都写着“胜利”。

春节习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春节重要性的标志,让我们的春节过得更加有趣,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些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

春节风俗英语手抄报篇三

在中国那么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

春节的名字洋溢着幸福的味道,总能令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它象征着新年的伊始,同时也代表去年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已谢幕,化作记忆留在生命的史册上。

尽管是寒冷的冬日,可是春节的出现仿如一轮暖日,高挂在空中,融化了街道两旁的积雪。路人们的脚步踩着 轻快的节拍,飞扬的嘴角写满了无法控制的喜悦心情。

过年了!过年了!

爷爷奶奶从老家赶回来,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乐得我合不拢嘴。爸爸妈妈商讨着需要购置的年货,列了一张长长的单子。喜爱干净的外婆指挥无所事事我和舅舅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然后摸了摸亮得能映出人影的窗户,点了点头,欣慰地说:“这样才好,除去了去年的污垢,干干净净地迎来新年。”

春节的味道是多元的香。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到头来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例外的是那些勤劳的主妇们。妈妈把从超市买来的花生倒入锅内,熟练地翻炒它们,出锅后再撒盐入盘。夹上一颗,脆脆的外皮裹着乳白的果仁,香浓四溢。她还想炸鱼,可是对生熟情况掌握不到位,只好请来奶奶作指导。奶奶笑眯眯地接过铲子,演示起来。奶奶站在一旁认真虚心地接受奶奶的言传身教。客厅里放着大小不一的果盘,里面堆着小山一般的果干和水果。我满足地吸吸鼻子。走在阳台上看下面,几个小孩子在玩小烟花,火光流离之间燃出快乐的花朵。一阵轻烟消失在空气中,我在二楼闻到了那种专属烟花的清香,心情在闲情逸致中得到了放松,我开心地笑了。

那样温暖的情绪还残留在我心间。然而,曾几何时,这份浓郁的春节味道淡了些许。

近年来,西方的节日传到中国。年轻人一到万圣节、圣诞节或者情人节,激动的劲头不亚于中了头彩。而对于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提不起多少兴趣“噢,又过年了?”而后凑和着和家人吃一顿年夜饭,再继续他们直线一样的.生活。

其实呢,他们总有一天会发现,那些“洋节日”就是图个新鲜,戴上面具跳一场假面舞会。真正经久不息的还是我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那种温馨和幸福是经过岁月的沉淀酿成的蜜,能够甜到你的心里。

春节风俗英语手抄报篇四

新疆本是维吾尔同志们的天地,但许多为生活拼搏的汉族年轻人们从五湖四海来到新疆,与维吾尔同志和谐相处。为生活打拼的同时,汉族青年们在忙也忘不了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新年。

新年本是应该各自回老家与父母亲人团圆,可一些因为繁多原因而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汉族人们,就在新疆过起了新年。

虽说不是在家乡过新年,可这里的年味可一点也不比在家乡淡。

瞧,这离新年还有一个月左右呢,这大街上竟都是火红火红的一片。不用说了,肯定是小贩们在大街上摆的小摊。中国结、红灯笼、门神、红烛、各种各样的对联,都是火红色的,把整条街打扮的喜气洋洋。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火红色的长龙,威严的卧在这条大街上,默默的接受着人们的祝福。

这时候各大商场统统被堵死,大人们带着小孩去商场买年货,装饰用的、吃的、喝的、玩的、看的,都要买齐了。

新年前半个月,在家里就隐隐能听见外面有少数人放的鞭炮声了。大街上看不见太多人,许多店铺也已经关门,准备回家过年。

新年前两天,外面的鞭炮声比前几天频繁多了。大街小巷的上空都悬挂着盏盏红灯笼,有大有小,马路路灯上也不例外的悬挂上了一串串灯笼。一些小区上方还挂着贺新春的红彩带。

还有一些性子急的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等到新年那天了,他们拿着父母买给自己的新春礼物去外面玩了。

大家好不容易挨到了新年这天,人们天未亮就开始热闹,贴对联、放鞭炮、亲朋好友串门拜年送礼,忙乎着。孩子们大早上起床梳洗完,有的窝在家里玩,有的跟父母一起串门拜年,有的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

听,外面是什么声音?

哦,有是鞭炮声。这一天呀,鞭炮声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

忙碌又快乐的度过了白天,这天一黑,鞭炮声夹杂着烟花声,一家子都围在电视边,看《新年联欢晚会》,一家子笑一起笑,感动就一起感动,乐此不疲。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伴着欢乐与感动,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旧的一天;美好的一年再次起航。

春节风俗英语手抄报篇五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家乡的春节挺有特色的。虽说与别处无多大差异,可特点,却更突出。

除夕前一天

在这个时候,外婆总是早早地起床,拿起抹布干了起来。许久未擦的家具早已积了一层厚的灰,却在外婆的巧手下重获新生。待大家都起床后,外婆就将床单,被单洗净,并放在阳光下晾晒。实在无聊的我率先找到了活儿——拿出几张红纸,毛笔在墨水中一蘸,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一挥而就,一副对联就写好了。将它贴在大门上,邻居纷纷夸我有才。妈妈将剪好的窗花贴在玻璃上,心满意足地点点头。爸爸和爷爷也不甘示弱,一个拿拖把,一个拿扫帚,加入了净化地板的行列。

除夕

一大早,大家驱车赶往老家,在那儿要待一天。还没到目的地呢。周边的村庄就已显现出浓浓的年味儿。

晚上,大家坐在大桌上吃团圆饭,饭菜特别丰盛,且色、香、味俱全。

首先是小辈向长辈祝福,接着长辈再晚辈陈述他们的期望。总算等到爷爷开始吃这一命令,早已按捺不住的我操起筷子便大吃特吃起来。

团圆饭过后,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看春晚。

小品,相声让我捧腹大笑,歌曲舞蹈赏心悦目。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上下眼皮开始打架。好不容易熬过十二点,早已困倦的我倒头便睡,也算是圆满地迎来新年了吧。

大年初一

新年的阳光冉冉升起,耳边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好奇的我穿上新衣,迫不及待地跑了出去。

原来,这是咱们这儿传统的春节风俗——打年糕。新奇,脑中只蹦出了这个词。于是,我也跃跃欲试地打起了年糕。

首先,将糯米磨成糯米粉,并按一定比例加入水。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会影响口感。其次,等糯米粉吸收了水分,过筛。接着把过好筛的糯米粉放入蒸笼蒸熟,并放入石臼。终于打年糕啦,可我空有一身好力气,却无技巧,总是打在石臼上,后来,积累了经验,才步入正轨。打到软硬适宜后,出臼,做年糕。将一长条年糕切条,吃个年糕头,预示新年节节高!自己打的虽没机器精致,可毕竟是自己打的,吃起来喜滋的!

不知不觉中,春节已悄悄溜走,在欢声笑语中完美收场。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都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春节风俗英语手抄报篇六

第一个步骤是:除尘,过新年前几天家家户户开始打扫屋子里里外外,古代诗人王安石的诗句中有这样一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这句诗句是说: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第二个步骤是:贴对联,跟除尘差不多,也是在过新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贴对联、贴门神、贴福字,说到here贴福字我疑惑不解,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爷爷走过问我怎么了,我说:“爷爷,福字为什么要到这贴呢?”因为把福字倒这贴说明了福气到了,爷爷说。哦,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个步骤是:摆供桌,供桌上面美食、香烟等是为了接神,供神的,到了年终岁时对神佛的感谢和酬劳。其实,这些我也不知晓是听我爷爷说的,据说摆供桌和上坟是一样的,如果摆供桌了就不用上坟。

第四个步骤是:备年货,就是说在过新年的前几天要准备过新年的东西,过新年的东西一般就是买些吃的、穿的、用的这些,这些东西是必备的必需品缺一不可,尤其是年菜哟。买这些东西一般都是妇女们该做的事情。

第五个步骤是:放鞭炮,这也是家家户户都要有的。尤其是小孩子们放鞭炮,晚上就是放烟花,这是代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家家户户开始放鞭炮迎着新春的到来。那样的场面充满了喜庆和热闹,也代表庆贺。

第六个步骤是:穿新衣、吃年饭、拿红包。大年三十一早起床,都要穿上干干净净的新衣服,也就是表示辞旧迎新的意思,喜喜庆庆的过节。家家户户都围在餐桌是吃年饭,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吃完饭后,家里的长辈会给晚辈红包,也就是压岁钱的意思。

第七个步骤是:守岁,一家人坐在沙发上看联欢晚会或者出去耍。一直到午夜才睡觉。因为到午夜的时候才叫真正的新一年来到了。

过新年真是好呀!大街上人声鼎沸热闹极了。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提,小贩们也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过新年前夕,许多人都十分忙。许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向家走去。

春节风俗英语手抄报篇七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这一年中的春节中国的人民们都在欢欢喜喜的度过!虽然每个家乡过得方式不同,但欢乐却在他们心中荡漾!

按照我们这个四川老家的话,家家户户都会买来许多吃的、喝的、用的。学校还会让小朋友们放假,让小朋友在一起欢乐的玩耍,大人们也忙来忙去的,真是一个繁荣的节日!

一转眼,我们家乡春节除夕夜也到了。

当天晚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公、舅婆、舅舅、舅妈都来到了我家,还有许多邻居家的小孩也来我家玩,我家都快成了一个繁华的市场了!首先来我家的亲戚,以及邻居家的小孩都在我家等着吃父亲母亲烧的一桌好菜。大人呢在闲谈;小孩们在打电脑。

不一会儿,菜烧好了。我们来到餐桌前,开始吃了。呀,菜太丰富了。有红烧牛肉、番茄寿司、蟹柳面、炒年糕、麻辣豆腐汤,和炒鱿鱼……。我尝了一口红烧牛肉,真好吃,太棒了!这时我觉得有点口渴,就用勺子舀了一口汤,不好了,我的喉咙要遭殃了,太辣了!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全桌的人都哈哈大笑,说:“这是麻辣味的汤。”我恍然大悟。接着父亲就对我说:“年糕年糕,年年高。儿子你吃一口年糕吧。”话音未落,只见父亲夹了一块年糕给我吃。这是,奶奶就对父亲说:“儿子,你家一口鱼吃吧!祝你年年有余!”我又只见父亲夹了一口鱼吃。

吃完团圆饭我们看了一下闹钟,已经8:00了春节联欢晚会要开始了。全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边谈谈家常,边观看精彩的节目,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好一派其乐融融的家族

孩子们都在为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祈祷,希望祈祷的人能长命百岁!

亲戚们在我家待了一会儿,我就得到了许多压岁钱,我得到的钱却来越多,一下子就得到了1000元。母亲叫我不要说压岁钱,但亲戚们却硬要给我,我也装了一副不要的模样,但我心里却想要。等母亲阻止不了亲戚给我压岁钱时,我却拿着钱笑眯眯的走到了卧室。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一响发出“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吵死了,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装!大家都子享受新年的沐浴!新年里,红包是红的,鞭炮是红的,灯笼是红的,对联也是红的。这真是一个红色的兔年,希望大家的生活也能过的红红火火。

热点推荐

上一篇:欺骗的拼音优秀

下一篇:小学2024年暑假实践活动倡议书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