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秋游》教学反思简短 秋游设计方案教学反思(6篇)

最新《秋游》教学反思简短 秋游设计方案教学反思(6篇)

小编:zdfb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秋游》教学反思简短 秋游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篇一

其实学生去秋游过,地点多数是游乐园,对郊外的情况相对陌生。在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说说郊外有些什么,他们的回答很笼统,“郊外有很多树,很多山”,我引导学生欣赏郊外的图片。图片内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五颜六色的鲜花,蓝蓝的天空等,这些图片从视觉上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郊外的美丽景色,激起他们对郊外的向往,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在欣赏了图片后,学生有了具体感受,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让学生说说天空的美,田野的美,同学们很会说。有的小朋友说“白云有时像棉花糖,有时像一匹白马,有时像一张白纸,有时像一架飞机等等”。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创设了朗读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请朗读较好的与一般的同学进行比较,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

在生字教学中,最难写正确的字是“兔”,很多同学会将“兔”中的点漏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这个点就是兔子的眼睛,眼睛没了的小兔子多可怜啊。还有生字“追”的第一笔容易写成点,我故意将“追”字写错,让学生发现,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在练习说话“有的……有的……还有的”时,应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下课时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小朋友们……,公园里的人们……等等。这样具体化之后,训练才会更扎实。在教学生字时,对他们的要求过低,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写字风格,应该让他们在写整洁的同时注意字的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与改善的。

《秋游》教学反思简短 秋游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篇二

《秋游》课文描写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乐心情。

上本节课时,我着力于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从图画,走进秋天,感受秋天的美好,并适时地进行说话训练。

第一处:

小黑板出示: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我说:秋天的天空是又大又蓝,小鸟在蓝天中快乐的游戏,几朵白云悠闲地飘呀,飘呀,一阵清风吹来,这些白云就像一个个魔术师一样,不时地变换着自己的模样,多有趣呀!你能说说白云还会变成什么吗?这时美丽的云彩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变成了可爱的图像:白马、老爷爷的胡子、山羊、腾飞的巨龙、棉花糖……白云的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轻轻地在课堂上空飘浮着。

第二处:

出示: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述:我们刚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的农田怎么样呢?请看(出示图)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秋天农田的景色吗?

马上,学生就想到了田野的颜色美:五彩斑斓、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等词从他们口中蹦出!

接着,我让学生给“黄”换词,如:黄灿灿、金黄金黄、金灿灿、黄澄澄,再说说稻子黄得怎么样?像给大地铺了一层金地毯。

对高粱、棉花,我也是让学生先给颜色的词换词,再说说红得怎么样?白得怎么样?学生说的都不错,如:

高粱火红火红的,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高粱乐红了脸,像是一把把高举的火炬!

棉花雪白雪白的,像天上的白云飘落到了人间。

棉花雪白雪白的,像草原上成群的羊儿在散步。

……

第三处:

农田很美,但是我和学生都不仅仅满足于秋天的田野美,我们联想到了果园的.美,果园的芳香。

我出示句式:果园里……

学生说到:果园里,苹果红了,梨子黄了,葡萄紫了,石榴露出了笑脸……

这时,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成语:瓜果遍地、丹桂飘香,丰收在望,想到了儿歌《秋天到》、《果园大丰收》,都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第四处: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紧扣“开心”,让学生说说同学们还会在草地上玩什么?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由于在一年级时有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起来很容易,内容很广,有联欢会的,有大扫除的,有大课间的,自习课的,还有菜市场上人们的行动,一个学生还说到了小朋友上学时乘坐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说话能力在不断提高!

总之,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训练。本学期,市局将我们将二年级的研究重点定为写话,要求我们积极进行“每天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教学探索,那我想我们教师首先要用好语文教材这本书,深入文本,开发教学资源,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秋游》教学反思简短 秋游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篇三

《秋游》这篇课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情景。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就在于我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学生的朗读为主,串起看图、想象、说话,让学生在读读、看看、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读的还不够多,学生在感悟的时候不够深刻,让学生说的少。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写了老师带领学生去郊游。我让学生用“谁和谁什么时间去哪儿干什么”这个句式说话,先整体感悟整篇课文的内容。学生能简单的把话说完整,把句子表达清楚。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通过写景来展示秋天的美,在这两段,我通过播放图片和范读,让学生感受秋天,感受各种色彩。并在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去思考与颜色有关的词语,如“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中的“黄、红、白”相关的词语,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并用这些词语来说话,如:稻子黄了,像————,这样也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用“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想象说话时,图片放得过快,对学生的说话没有起到很好地提示作用。另外,学生想象的内容比较单一,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因此,我觉得在低年级,老师适时启发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一些教学机智。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学生读出了庄稼的色彩美,但整句话读得不够流畅,欣喜的语气还不够。如果我在备课时能够充分研读教材,把场面和语言表达形式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朗读,那么学生才会在读中体会庄稼丰收时农民伯伯内心的愉悦!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是写了秋游时的人物的各种状态,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但是这句话让学生说的有点少,我自己也没有完全给学生点透,可能有些同学没有完全掌握。

我想,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自己把教材研读通透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上课也会更流畅,学生接受的时候才能更轻松,老师才能上好一节完美的课!

《秋游》教学反思简短 秋游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篇四

《秋游》一课文质兼美,从“秋”字落笔,着力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以“游”贯全篇,表现了孩子们的欢乐情怀,显得切题切意。本文通过叙写同学们在教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活动,描绘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动人秋色中的愉悦感受和欢乐心情。

第一次读到《秋游》,心里就非常喜欢。景美、情美,文美,如诗一般,如画一般。

全文四个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与田野的美丽景色,描写秋天的天空时,突出抓住蓝天“一望无边”与白云形状变化多、奇、美的特点;描写田野上稻子、高粱、棉花时,则抓住了它们色彩的特点,五彩斑斓,美不胜收。而第四自然段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在草地上愉快嬉戏的情景,充分展现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的心情。

如何让孩子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秋天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字里行间情感之美?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是复习导入,主要是检查文中相关词语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特点。

二是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让孩子听课文朗读的录音,在听的过程中了解秋游的路线——课文写作顺序。

三是细致感悟课文,逐节细读,体会秋天的景色特点与秋游时的快乐心情。其中,第一自然段扣住“凉”“郊”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秋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把握郊外是怎样的环境;第二自然段赏图说话与读文结合体会蓝天与白云的特点;第三自然段读文与说话练习相融合,体会秋季田野“丰收在望、色彩斑斓”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孩子去切身体验:你在草地上怎么玩呀?心情如何?让孩子的心真正进入文本,体验情感。

四是整体朗读,升华情感。

同时,在设计ppt课件时,也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课文特色,努力做到图文结合,色彩鲜艳,童趣盎然,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兴趣,启迪孩子思维,提升孩子能力。

下面撷取教学中的片断来阐述一下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与思考:

师:让我们继续去秋游吧,这次我们来到哪儿了?(出示田野的图片)

生:农田里。

师:是的,我们一起来到农田里,看到了什么呢?谁能来说一说?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出示课文第三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你最喜欢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生:我喜欢棉花。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棉花白。

师:嗯,连起来说说呢。

生:我最喜欢棉花,因为棉花白白的。

生:我最喜欢稻子,稻子里有米,可以吃。

师:嗯,稻子可以让我们吃饱肚子,很实惠。

生:我喜欢棉花,因为棉花白。

生:我喜欢高粱,因为高粱很鲜艳。

师:嗯,高粱的颜色是——红红的。

生:我喜欢稻子,因为稻子看上去金灿灿的。

师:好像……

生:好像是金子。

生:我也喜欢稻子,因为它是金黄色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有没有发现,农田的色彩可真——

生:多,鲜艳。

师:农田里有——(黄灿灿的),有——红澄澄的,有——白花花的。

师:(出示句式)谁再来说说呢?

生:农田里棉花白白的,稻子黄黄的,高粱红红的。

生:农田里有白白的棉花,黄黄的稻子,红红的高粱;

师:刚才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呀?引读,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现在我们怎么说的?稻子——黄黄的,高粱——红红的,棉花——白白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再读读比较一下。

师:感觉稻子黄黄的,更黄了,高粱更红了,棉花更白了。有时我们说话时,也可以将某个词这样重叠起来,加深感觉。

师(出示句式)谁再来说一说呢?

生:农田里棉花雪白雪白的;

生:农田里稻子金黄金黄的;

生:农田里高粱火红火红的;

……

师:啊,感觉稻子更黄了,金黄金黄的,高粱更红了,火红火红的,棉花更白了,雪白雪白的。同样是写它们的色彩,感觉上色彩更鲜艳了,农田里更漂亮了。

师:(出示新的句式)现有有点难度,谁能来说?

生:高粱红了,红得像太阳;

生:高粱红了,好像笑红了脸;

师:说得真好啊!

生:棉花白了,白得像雪一样;

生:棉花白了,好像天空上的几朵白云。

师:嗯,好像天空上的几朵白云飘落到了农田里。刚才躺在草地上看白云的情景仿佛还在脑海里,现在蓝天上有白云,农田里仿佛也有白云了,真美呀!……

师:农田里还有什么呢?把书上没有描写到的农田的景色来说出来。

生:青菜绿了,绿得像翡翠一般;

生:柿子红了,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红的太阳;

师:真不错!

生:苹果红了,好像鲜艳的高粱;

生:葡萄紫了,好像一串串的紫色的珍珠;

生:桔子黄了,好像一个个气球。……

师:真好,秋天的景色可真美呀!让我们有时间再到田野里走一走,再来说一说。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先读读文中的话,再读读我们自己说的话。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自己来创作的,也像一篇文章一样,写得非常美,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位小作家!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写出美的文章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段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说话练习:

a稻子黄黄的,高粱,棉花。

b稻子金黄金黄的,高粱,棉花。

c稻子黄了,好像笑弯了腰;高粱红了,好像,棉花白了,好像。

当时在设计这个说话环节时,曾有一点担心,觉得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太难了。所以还设想,如果学生有困难就进行前两个说话练习,后一个作为机动。没想到,课堂上孩子积极性非常高,他们的精彩回答让我深深折服。回想起来,图片的观察,课文的朗读,加上老师的积极引导,孩子表达的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了,所以他们你争我赶,纷纷说出自己最精彩的回答。

在这个观图、读文、说话的环节中,不仅让孩子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农田里色彩的美,丰收的美。同时,在练习说话与朗读中,引导孩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有机渗透了语言文字的韵律美与用词、修辞的美。这样学习,读、说、悟交融,孩子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妙语不断,学得既有情有趣,又扎实有效。

初次尝试低年级教学,对一直任高年级语文的我来说真是一个挑战。首先是语言关,发现自己的教学语言那么成人化,缺少童真童趣。比如导入部分,我这样设计: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进入秋季,在你眼里、心里,秋天是什么样的呀?后来就改成这样的导语:夏姑娘悄悄地离开了我们,现在是谁来了。嗯,是秋姑娘来了。她给我们带了什么呢?这样开头,感觉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了?对其它各个环节的过渡语,也进行了琢磨,试着用儿童话的语言来串联。同时,在设计ppt课件时,都注意配上合适的图片,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即使这样,由书面的备课到真正的课堂,自己说话的语气、姿态等自我感觉还是有些生硬,不太自然,看来,要真正上好低年级的语文课,自己还是得好好磨砺。

《秋游》教学反思简短 秋游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篇五

1、让幼儿知道出游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

2、和家长讨论,并且能大概的制定好秋游计划,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

引导:今天上午我们去了秋天田野逛了一逛,但是老师对小朋友的表现很不满意,首先没有好好的排队,然后小朋友们很吵,几乎都听不到老师的解说了,所以老师决定在下一次出门秋游之前,要好好的想一想出发前我们要准备什么!

1、教师出示挂图,一份秋游计划的表格。

(1)教师明确目的地,班级,人数。

(2)依次让从成员,交通工具,携带物品,注意事项等方面逐步引导幼儿讨论。

(3)并按照表格内容逐步填写。

1、将事先准备好的计划表发放下去,让幼儿知己找到自己的家长,在家长的协助之下,认真的填写相应的内容。

2、教师轮流查看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环节,对于不当之处要及时的纠正。

1、让幼儿从家长的讨论区会到自己的座位,然后请个别的幼儿上台互相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秋游计划,安排,注意的事项。

2、教师要对于幼儿的阐述及时的进行点评,不对的要纠正,正确的要肯定。

3、讨论完毕之后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事宜。

本次活动是以秋游为主,让幼儿在讨论环节之中能够合理的安排外出计划的相关事宜。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可以经行的。但是在本次活动之中,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很合理的做好一个事例,在之前出示事例的部分,交代的不够清楚,以至于后来家长的讨论环节之中,秋游计划的目的地被限定,而不能展开更好,更广的联想。

本次活动之中,对于幼儿的回答,几乎都给予了坑定的答复的,并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合理的点评,从而使得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回答,造成答非所问的情况。

对于课堂的调控也并不是很好,之前的气氛所致,使得幼儿特别的兴奋,从而到最后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必须反复的强调纪律才可以。

《秋游》教学反思简短 秋游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篇六

《秋游》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情景。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就在于我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学生的朗读为主,串起看图、想象、说话,让学生在读读、看看、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当学生把白云的变幻,田野的五彩斑阑描述得很美时,我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小朋友说得可真美呀!谁来把这美景读出来?”这时我有意先让一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再让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当一名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进入课文的意境中,然后让学生评议他们的朗读。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创设了朗读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有的孩子喊:“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有的孩子喊:“我们多么开心呀!我爱这美丽的秋天。”学生完全被感染了,“开心”在课堂上空飘荡着。这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课文,在读体会、感悟,表达这种心情。

1、在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时,学生说得不太好,我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来说说:你来到草地上,会做哪些事情,再启发学生将话说得更具体些,这样的训练才会更扎实。

2、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学生读出了庄稼的色彩美,但整句话读得不够流畅,欣喜的语气还不够。如果我在备课时能够充分研读教材,把场面和语言表达形式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朗读,那么学生才会在读中体会庄稼丰收时农民伯伯内心的愉悦!

3、在指导学生用“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想象说话时,图片放得过快,对学生的说话没有起到很好地提示作用。另外,学生想象的内容比较单一,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因此,我觉得在低年级,老师适时启发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一些教学机智。只有这样,一堂课才会更完美!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幼儿园找规律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找规律说课稿14篇(优秀)

下一篇:最新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方案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