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中小学手机管理实施方案最新五篇

2023中小学手机管理实施方案最新五篇

小编:CZJ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不少同学都配有手机。学生携带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间的联系,但手机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2023中小学手机管理实施方案,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篇一:中小学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精神,切实加强学生手机规范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我校特制定《XXX附小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一、学生手机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校长、XXX书记

副组长:XXX、XXX、

组员:全体班主任XXX、XXX(保安)

二、主要原则

1、手机和智能电话手表一律不许带入校园

2、如学生确实需要带智能电话手表到校,需由家长写书面申请,说明必要原因,报学校审批,学校批准后方能带电话手表进校园。

三、智能电话手表管理

1、经学校批准的电话手表带入校园,在进校门后自己用封口袋装好,贴好姓名,存放在门卫室专门的手表保管箱内,并从保安师傅处领取凭条。放学后,拿凭条领回自己的电话手表。

2、如未经申请,私自带手机或智能电话手表到校,班主任有权将其没收,并通知家长,再交还家长。如一个学生出现三次此类现象,则没收其手机或电话手表,至学期结束后发还。

3、学校门房仅作为学生手机、智能电话手表管理的临时保管人,不承担其它责任。

四、学生在校期间与家长联系通道

1、学校门卫处外线电话,全天候向学生开放。

2、学生通过班主任和家长进行及时联系。

3、教师办公室电话对学生开放,如有急事,学生可以借用教师办公室电话联系家长。

五、其他保障措施

1、教师不用手机布置作业,培养学生自己记录当天的家庭作业的习惯。

2、教师不布置需要通过手机完成的作业。

3、家长对学生手机及智能电话手表的使用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六、对违规学生的惩戒

1、对违反学校手机管理规定带手机或智能电话手表到校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并和家长进行沟通。

2、批评教育达三次的学生,没收其手机或电话手表,至学期结束后发还家长,并取消其评选校优秀少先队员、校三好学生及其它评优的资格。

篇二:中小学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健康管理”(以下简称“五顼管理”)工作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合理安排上学肘间,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管理小组

校长手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全体参与,成立五项管理(手机管理)工作组,把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压实责任链条,做到人人有责,各司其职。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

以及各部门主任、年级主任、正副班主任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手机管理符合教育部《通知》要求,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工作内容

(一)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加强学生手机管理是基础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教育部年度重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全面梳理教育教学相关要求,营造手机管理工作合力,加强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的宣传教育,赢得家长对管理措施的理解和认同,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将手机管理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加强工作检查,建立通报整改制度,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二)精细管理,加强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将手机管理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明确手机管理规定,完善手机管理办法,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

(三)合理使用,加强指导,做好家校沟通。教育学生理性看待、合理使用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培养良好使用习惯,加强自我管理,在提升学生信息素质的同时,严防形成依赖和网瘾。指导家长履行监护职责,主动配合学校的相关管理措施,并加强学生日常使用手机监管,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具体措施

1、手机管理(含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等通讯设备)

(1)班主任老师将对班级里使用电话手表的同学进行摸查登记。

(2)学校将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广泛宣传放任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并结合现有手机造成的危害案例进行引导教育。

(3)学生进入校园,如遇紧急情况,必须与家长联系时,可使用学校固定电话,或求助于任何一位老师同家长联系。

(4)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直接联系班主任,如遇班主任上课或外出教研情况,可联系班级群中的任课教师寻求帮助。如情况紧急,可直接拨打学校固定电话或校长电话。

(5)如有特殊情况必须配备手机(含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等通讯设备)与家长保持联系的同学,需由家长填写《育红小学学生手机进校申请书》,由班主任上交政教处,经学校调查情况属实,填写代管登记表,方可予以批准学生按学校规定带进校园,且在教务处统一存放,并必须按照学校规定时间进行使用,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

(6)如有未经申请批准,私自带手机(含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等通讯设备)进校,一律没收后交由学校登记代管,至学期末允许本人或家长取回。

2、家校沟通顺畅

家长如有急事,可以打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的电话、或通过班级微信群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代为传达;如果家长确实需要每天或经常与孩子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和学习及表现情况的,可以通过微信群,请班主任代为传达。学生如需要联系家长,可借教师电话或者保安室固定电话进行联系。

3、课堂远离手机

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单独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如有家庭教育讲座、确认信息等事项,需要家长利用电子设备参与,要提前告知家长陪同学生完成,让学生的学习远离手机,不依赖手机。

五、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手机管理常态化。切实做好教育部《通知》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手机的禁入、申请、管理等工作良性发展。

注重宣传,形成合力,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严格管理,失职问责。全体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出现问题者,对责任人严肃问责。

篇三:中小学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学生手机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及班主任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手机管理符合教育部《通知》要求,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工作内容

(一)高度重视,加强宣传,落实落细落靠。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是基础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教育部年度重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全面梳理教育教学相关要求,营造手机管理工作合力,加强过度使用手机危害的宣传教育,赢得家长对管理措施的理解和认同,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加强工作检查,建立通报整改制度,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二)精细管理,加强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将手机管理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明确手机管理规定,完善手机管理办法,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私自带入课堂,从而形成共同遵照的良好局面。合理设置集中保管学生手机的设施设备,明确专人、健全制度、严格流程,确保手机不丢失、不损坏。同时,采取多种方式便捷家校联系,满足学生与家长沟通需求,提高手机管理工作水平。

(三)合理使用,加强指导,做好家校沟通。教育学生理性看待、合理使用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培养良好使用习惯,加强自我管理,在提升学生信息素质的同时,严防形成依赖和网瘾。指导家长履行监护职责,主动配合学校的相关管理措施,并加强学生日常使用手机监管,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具体措施

(一)有限带入校园

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取回。

学生手机申请入校规定:学生家长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提出申请。班主任明确告知学生手机入校的使用管理规定。

(1)学校将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广泛宣传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并结合当前小学生由于使用手机造成的一些案例进行引导教育。

(2)学生进入校园,如遇紧急情况,必须与家长联系时,可使用老师办公室电话或老师手机。

(3)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直接联系班主任,如遇班主任上课或外出教研情况,可联系班级群中的其他任课教师寻求帮助。

(4)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有家长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学生将手机交给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放学时,班主任将手机进行归还。

(二)家校沟通

家长如有急事,可以打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的电话或通过班级微信群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代为传达;如果家长确实需要每天或经常与孩子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和学习及表现情况的,可以通过微信群,请班主任代为传达。学生如需要联系家长,可借教师电话或者保安室固定电话进行联系。

(三)课堂远离手机

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单独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如有使用手机的要求需通知家长知晓并陪同学生一起完成,让学生的学习远离手机,不依赖手机。

(四)细化管理措施

学校的管理人员,包括领导、老师等,一旦发现学生携带和违规使用手机,一律收缴,收缴的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封存,期末结束后交还学生家长。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手机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少先队大队部、级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手机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通知》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手机的禁入、申请、管理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体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出现问题者,对责任人严肃问责。

篇四:中小学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二、细化管理措施。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三、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四、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篇五:中小学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决定对学生手机实行专项管理。为了把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且卓有实效,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远离手机,健康成长”为主题,结合“杜绝学生带手机到校园”为活动宗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发挥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之心,提高学业成绩,从而使学生成人成才。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清“小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问题。

2、让学生认清网络游戏的危害,早日跳出游戏的深渊。

3、杜绝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状态。

三、活动时间安排:

20XX年3月至20XX年6月(第四周-第十八周)

四、学生手机管理领导工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五、重点治理方面:

1、在家玩手机、打游戏,家长要履行好监督责任。

2、在家以查阅资料为名,乘机玩手机。

3、杜绝学生带手机到学校。

4、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六、实施途径和方法:

1、成立“手机管理领导小组”。

2、召开班主任会议,学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文件,强调手机管理的重要性。

3、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发出“严禁携带手机入校园”的倡议书。

4、召开全体教师会:严禁教师上课期间耍手机、打接电话,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5、严禁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否则,在校园里一旦出现手机将会被没收,期末后才领回,同时通报家长。

6、张贴、悬挂标语,营造氛围。

7、不定时巡查教室出现手机的情况

8、开展各班开展“不玩手机游戏”的集体宣言活动,排查学生爱上网打的游戏名称、本班爱玩手机、爱上网打游戏的学生名单。

9、召开全体家长会,明确监管手机使用的职责。

七、方法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第四周)。

1、各班学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文件。

2、分发《关于手机管理的致家长的一封信》,并交回执单。

3、成立“手机管理”领导小组。

4、召开班主任会议,强调手机管理的重要性。

5、召开学生大会,发出“严禁携带手机入校园、严禁玩手机游戏”倡议书。

6、召开教职工大会:严禁教师上课期间不得使用手机、打接电话,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7、各班上交班级“手机管理”的承诺书。

8、收集各班学生爱上网打的游戏名称、爱上网打游戏的学生名单。

9、高年级手机突查。

10、召开全体家长会,做好家校沟通。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的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二)学习阶段,营造氛围(第五周):

1、各班开展“手机危害”主题班会,并上交心得体会,学校微信推出优秀文章。

2、张贴、悬挂标语,营造“手机管理”氛围。

3、各班主任自查学生携带的手机,并上报自查情况。

4、中午级手机突查。

(三)、检查落实阶段(第六周):

1、红领巾监督岗查同学手机并上报自查情况。

2、值班老师查。

3、校门口保安查。

4、体育课老师突查。

5、低年级手机突查。

(四)、检查落实阶段(第四周至第十七周)

1、发动手机管理小组、红领巾监督岗常规巡查。

2、鼓励学生相互监督。

3、设立“手机管理”检举信箱。

4、下发“手机管理”举报电话(XXX、校长、XXX、副校长、XXX、总辅)。

5、不定时抽查各班教室的手机管理。

6、随时通报手机管理情况。

7、开展“手机管理”演讲或征文比赛。

(五)、评比、表彰阶段(第十八周):

1、每月对手机管理情况进行评比。

2、评选手机管理优秀班级。

3、评选手机管理优秀教师、优秀家长。

【2023中小学手机管理实施方案最新五篇】相关推荐文章:

2023年工作手机使用管理规定 单位手机管理使用规定(十九篇)

2023年销售管理部总监岗位职责(13篇)

2023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范文5篇

2023年员工管理考核制度的实施方案(7篇)

2023年销售管理岗位述职报告(5篇)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幼儿园小班活动反思总结上学期 幼儿小班活动反思(12篇)

下一篇:最新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