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城市建设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建设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小编:

摘要:中国城市在汉唐时期就发展成熟,历经发达的封建统治,城市已经成为一个显性的文化载体。时至今日,现代化的大都市成为城市发展的模式和理念,在这种环境下,城市建设尤其要注重文化内核的加固。本文从现代城市建设的理念入手,以临汾城市建设的两处节点为例,分析在现代城市建设与设计中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文化 临汾

一、现代城市中文化建设的意识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成果,是世界上自成系统、独特的文化。人类步入现代社会,全球化横扫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工业文明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同时也导致了传统地域特色的严重缺失,现代化的城市风貌趋于一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艺术表征,结果是大为痛心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们接触到的道路、场所、设施,都有文化的体现。现代城市建设更是如此,它要求我们有现代的眼光,有与时俱进甚至是超越性的意识,这给每个领域都带来强烈的冲击,也因此拥有了更多创造性的发展。设计理念的转变、建筑技术的变革、设备材料的更新都有浓浓的现代性气味。当然,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还有文化意识的参与和渗透。建筑工作者在思考规划与设计方案时,应当积极培养现代意识,同时加强方案的文化内涵,即让我们的作品丰富起来,厚重起来。一方面要适应和学习技术的变化更新,一方面要努力寻找自己本土文化的落脚点,使设计内容有精神价值。当人们对城市的认识由高楼大厦、立体交通转向对文化层面的探寻、追问时,这就是现代城市意识的大进步。目前,学科领域内对经典作品和城市范例已经有了成熟的论证阐释,而对中小城市在规划、建设中的文化忽视现象仍然缺乏认识。

二、临汾城市建设中的弱文化现象

临汾在上古时期帝尧即建都于此,它与华夏文明同长,为国内著名的根祖文化区。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各部门加大了修建力度,在城市的功能规划、街道拓宽、市容市貌等方面卓有成效。市区范围不断拓展,从前仅有几条主干街道,如今已有相当大的改观,如开发区的整体建设、新东城的立意规划、滨河路腹地的拓展等,另外加大绿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着重体现在汾河生态公园相继落成。针对城市的文化定位,政府曾主打过一些很有影响力的品牌,如“蓝天碧水工程”、“三源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以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政府在文化发掘方面曾做过很多努力,然而处在转型期,人们对文化的深层认识并不理想,很多规划和建设现象还缺乏文化的感染力。从建筑物与设施建设来看,这座城市里鲜有几件优秀的作品,现状令人担忧。

曾作为城市中心的大中楼(鼓楼),始建于北魏,历史上是晋南的地标性建筑,在鼓楼四个方向的拱门上分设扁额,“东临雷霍、南通秦蜀、西控河汾、北达幽并”,楼上一口大钟,从前凡遇政治事件或重大节日,地方官员们以不同方式鸣鼓,可使方圆数里都清晰可辨。目前大中楼仍为国内最高的鼓楼。鼓楼因城市的扩建已不再发挥它地理的作用,作为风格独特的古建筑文物,对它的保护利用转向了文化功能的层面。可以看到,城市里以鼓楼为核心的修建工作从未休止,围绕鼓楼曾经修建过仿古风格的商业店面,有书店、综合商店、照相馆、饭馆等,它们都在外观上仿古包装,以配合鼓楼的古建筑主题。但修建后的效果和实际上发挥的功能都不理想。鼓楼本身是制作水平较高的清式建筑,而周边的仿古门店竟是显而易见的徽派样式。而且门店内部各式各样,牵强附会,杂乱无章,尽无整体感,更不必去谈文化品位。几年后相关部门将这个主题否定推翻,在鼓楼的东北侧新建了鼓楼广场,以周边市民的文娱活动和政府进行组织宣传为主要功能。因为周围老居民很多,与市区唯一一个大型广场――平阳广场距离也较远,所以建成后受到了市民普遍欢迎,顷刻之间人们在休闲活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释放,晨操至夜舞,不乏热闹,平日小团体集会、节时花卉灯展都汇聚在这片有限的空间上,另外小商小贩也跻身其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广场面积过小、位置与路面交通缺乏基本的过渡、半商业性半公益性的环境氛围等,经常会造成人员活动拥挤、中心主题难以突出、四周违规停车等尴尬景象。环视鼓楼,它周边时有整修,同时也在大力招商。由此看出在翻新的理念中,有关周边规划和疏导的工作并没有跟进,烦扰日常活动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仍带给人一种分散、薄弱与混乱的印象。这就是一味追赶利益最大化,而对核心文化的无知和疏离。这让人想到同样作为城市核心建筑的西安大雁塔,不论从整体气度还是从功能规划上,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古老文化的尊重、推崇,同时还能有效积极地发挥它的旅游、交通、休闲作用,为市民造福,利用了文物资源,也保护了文物本身,并形成一道新的文化景观。再观临汾的鼓楼,它的周边拥挤错落拼凑着各式建筑,住宅、商铺、学校、饭店、还有拙劣的凉亭,鼓楼已经弱化了、变“小”了,或者隐形了,当我们从它身旁走过,已察觉不到它的伟岸和沧桑。

位于城市南郊的景区尧庙宫,是临汾市区的首要名胜,始建于西晋,这里曾遗有珍贵的宫殿建筑和年代久远的古松古柏。1997年不幸被烧毁后,政府随即大力投资和规建,在旧址上新建、扩建,成为今日我们看到的尧庙宫和尧庙广场。这里先后又修建了华门、“天安门”、“天坛”、海洋馆、古玩城等附属建筑。华门号称“天下第一门”,建成之初,这里曾举行过轰轰烈烈的文娱活动,如世界小姐巡演等。然而日久天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虽为国家AAAA景区,但来参观的游客甚少,相反由于缺乏古文化主题经营和后期管理,这里竟变成了附近村民活动的集市和露天游乐场。每年正月,这里举行大型庙会,各种商品各地小吃,围堆在这里,环境极差,喧嚣不绝。作为城市最大的文化品牌和形象工程,它的主题、功能的丧失成了最根本的问题。来这里的参观浏览,神圣与崇敬之感丝毫未觉,尽充斥着拙劣的商演和无秩序的小摊小贩,游乐设施大肆入侵,快劲音乐震耳欲聋,特色小吃与旅游纪念品市场品种匮乏、未见出地域特色,远方来的骆驼在用疲惫悲哀的沉默等待着和路人的合影。仿古的建筑也变成了一种戏仿,“天坛”上写着“恐怖城”,“天安门”旁侧的游廊名为“地宫”。这些都是我们对文化的无知和轻视,对古建文明和城市建设缺乏基本的尊重和理解。

三、结语

民族的文化传承是血脉,是本质,是根,城市建设不能缺少文化感、文化参与、文化气息,建筑不是冷冰冰的砖瓦钢筋,建筑是凝固的史诗,是历史的见证,是人居的环境。每个城市都有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它最好的保护就是充分良好地运用,以它为核心规划、建设主题功能区。在这个时代里人与城市体现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越来越多的设计方式都体现着人的视角和人的思考;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也要与城市规划、建设互动起来。因而人、文化、建设争取做到三位一体,凝集成一件有价值、有意义、有品位的作品。本文只是在设计思路上浅层的思考,而要更好地呵护历史文化,彰显今古合一的魅力,还需对文化本身和现代设计进行深入地认识学习,需要建筑设计者的共同努力。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现代图形设计的商业意义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