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

小编: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学术论文中出现“媒介融合”这个词语至今,[1]“媒介融合”已经提了十几年。从传统媒体触网,到传统媒体开通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从单一形态的媒体到全媒体集团;从建构全媒体新闻中心,到培养全媒体记者;传媒界进行了媒介融合的各种改革与尝试。“全媒体”的概念在媒介融合进程中被提出并付诸实践,为媒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现的有效途径。但是如何融合、怎样融合依然是传媒界和学者们探索的焦点。

“全媒体化,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从总体上看,报道便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单平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2]强调新闻报道在多个平台上以多种形态的进行传播。有研究认为这是最早对于“全媒体”的界定[3]。可见,全媒体实际上是媒介融合之后的结果,是目前各传统媒体变革的方向。

全媒体概念的提出,本质上是传媒界面对网络与新媒体兴起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也给新闻评论教学带来了挑战。

一、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变化

全媒体化或说打造全媒体的探索几年以前就开始了,以推出数字化报纸为开端,逐渐向多平台、多落点、多形态发展。2012年3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杨兴锋在接受《中国记者》杂志社访谈时郑重宣称:“全媒体是南方报业转型的具体形式和载体。”并详细阐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经过两年多的思考、探索之后,进行全媒体转型的具体做法和思路。[4]在传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媒介变革的同时,所有与媒介相关的一切,无不被卷入,被改变,新闻评论领域也不例外。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发生了如下变化:

1.新闻评论的边界泛化。

在传统媒体中,新闻评论有清晰的形态边界:文字形态的新闻评论出现在报刊上,结构完整,事理分明;声音或视频形态的新闻评论出现在广播电视中,或是一段微型新闻评论文章的播音,或是一期评论节目的录音/直播。

而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的边界变得模糊了,跟帖评论、微博评论、微信评论,这些只言片语的意见表达,还是新闻评论吗?按照新闻评论的定义: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5]而很多新兴评论形态如微博微信评论、跟帖评论中,的确包含了意见、评价和态度的表达,有些见解还很精辟,所议论的事物也确实是热门新闻事件,或者与现在有关,从新闻评论的定义来说,仍属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概念已经泛化。

2.评论传播渠道多样化。

传统新闻评论是在单个平台,以单一形态、单一传播方式进行的。纸质媒体上的新闻评论以文字形态存在,以纸张为载体;广播新闻评论以音频形态存在,以广播为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评论以视频形态存在,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基本上互不干扰,各自为政。

但在全媒体语境下,这种单一的传播、隔膜的状态被打破。如《人民日报》,既有报纸的评论版,也有人民网观点频道,还有微博@人民日报评论部,以及微信公众号侠客岛等等。新闻评论显然不再以单一形态进行单一平台传播。在纸质版、彩信手机版、广播版、微博版等平台上传播同一新闻评论,显然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评论形式或全部用音视频评论形式,而需要做成不同的、适合各传播平台的相应形式。微博微信版的新闻评论会力求简洁、形态丰富,纸质版的新闻评论会更注重文字表达和有理有据,广播节目会更注重生动活泼吸引听众……当各个传播平台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传播优势,同时发出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评价性信息时,就能更好引起受众注意并形成舆论了。

3.评论比重进一步增加。

在全媒体语境下,传播渠道更多,获取新闻信息更加便捷,然而也更容易迷失在海量的新闻信息海洋中,人们更需要意见性信息来帮助自己看清事实、对事物作出判断,新闻评论的比重也因此迅速增加。如报纸评论版兴起,“从2002年起,报纸言论版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并从党报、机关报向都市类报纸扩展,全国上百家都市报先后开设了言论版。”[6]

不仅传统新闻评论体裁在传播内容中的比重增加,全媒体建设还促进了新的新闻评论样式产生。如“微评论”已经成为新闻评论中非常受欢迎的新成分,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电脑还是手机,都充分引入“微评论”。《新京报》开设“微博大义”专栏;南方电视台的《马后炮》中有个环节“你来我网”,就是引用各种网友的议论。

目前,各个传统媒体开设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力争在新媒体平台发挥舆论影响力,必然需要增加新闻评论的比重。如@人民日报专门开设“你好,明天”等评论小版块,为提升微博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全媒体语境对新闻评论教学提出的挑战

全媒体的发展给新闻评论带来的影响,也相应对新闻评论教学提出了挑战。

1.对传统新闻评论教材的挑战。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新闻评论教材大概有二十多种,但是可以这样说,没有一本教材是专门针对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教学而编写的。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毕竟全媒体本身正在发展中,从实践层面沉淀到理论层面形成教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教学上不能等待,即便缺乏教材指导,新闻评论教师也需要自己去收集掌握相关知识和材料,将最新的业界动态加入到教学中。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挑战。

全媒体建设对新闻评论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写作能力到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传统新闻评论中,写作教学是大头,主要训练各种评论文体的写作。这个惯性思维也体现在教材上,很多教材建立在新闻评论写作的基础上,围绕构思、表达等“如何写”的主题来展开,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一笔带过,更不提如何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特性去制作新闻评论节目。

在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学需要转变重心,从单纯培养评论写作能力,转变到写评论、说评论、制作评论节目、策划评论专题等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此方可培养出能适应全媒体多平台、多形态传播的人才。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就以评论视频制作来说,需要培养策划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出镜能力、摄录节目能力、编辑制作能力等。

3.对教学思路的挑战。

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教学,也面临打破单

一、独立、分头讲授的教学思路的挑战,应该转变到多种评论样式融合运用的教学思路。

全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是多种信息多种形态同时进行有机融合、有效搭配的传播,新闻评论将作为重要的影响舆论的因素穿插其中、无处不在。因此,不仅需要上述全面动手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能综合运用、有效搭配各评论样式,以达到整体良好传播效果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境,灵活运用。

三、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1.专业交叉与教学内容扩展。

在传统新闻评论教学中,新闻学专业侧重报刊新闻评论教学,广电专业侧重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教学,网络传播专业侧重于网络新闻评论教学,这样的格局显然不适应全媒体的要求,应该打破专业细分的藩篱,克服专业细分带来的隔阂,进行专业交叉,拓展教学内容,而不再强调专业界限、专业特点。

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教师,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索融合各种传播符号的新闻评论教学。借助报排实验室、电视演播厅、广播电视编辑室,打破专业界限,要求学生在新闻评论课程中学习文字、音频、视频这三种传播符号的新闻评论写作或节目制作。将教学内容从新闻评论写作的局限中拓展开来。

2.全面设计新闻评论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全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评论能力,教学中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重构。对一门新闻实务课程来说,无论课堂教学内容有多丰富有多详尽,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目前新闻评论教学中,一般都会含有实践学时,但学时较少,难以达到有效的培养能力的目的。

因此,笔者在实践学时中注重训练学生较为全面的评论传播能力,让学生经历“三个一”:出品一份原创性的新闻评论特刊、策划制作一则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和一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使学生能以多种形态、多种样式、在多种传播通道进行新闻评论信息的有效传播,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同时借助“五个一”工程,即承担着湖北省新闻传播重点(培育)学科平台的一报一刊一台一网一中心,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实践。尤其是其中的“一中心”,也就是新成立的“融媒体传播实验中心”,可开展专项实训来培养学生成为全能型评论人才。这种探索还仅在初级阶段,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方式方法,科学地进行全面设计。既要避免与业界脱节,又要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

3.提升教师自身全媒体评论运作能力。

既然要培养学生掌握报纸、广播、电视评论方面的动手能力,教师自己也必须熟悉这些评论内容的制作,还应该在这些方面有亲身经历和经验积累,才能教好这门实务课程。笔者曾经前往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调研,并参与其评论节目制作,因而亲身体验到与报刊评论完全不同的感觉。在广播新闻评论节目中,选题具有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主持人对节目的掌控、对节目进程的安排影响到节目的整体风貌,而谈话嘉宾的善谈与否、普通话标准与否、声音是否适合广播等因素都能影响到传播效果……很多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是无从体会的。而如果教师没有这些方面的能力提升,就无法指导学生来培养全面动手能力。笔者因而非常赞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新闻评论教学中“教学型+科研型+实践型”的教师队伍建设。

热点推荐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编辑“慧眼”何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