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教化与青春: 对《平凡的世界》的一种教育学理解

教化与青春: 对《平凡的世界》的一种教育学理解

小编:

摘要:《平凡的世界》这部现实主义作品的境遇,是当前文学写作、文学批评乃至整个人文建设困境的一个保守性状况的缩影。对小说文本的批评反映了现代派的孤执心态,对电视剧版的批评则凸显了一种保守的受众心态。以小说文本来评判电视剧,不如各取标准将其并置并评;在剧本与文本的对比分析中,进而指出贯穿其中的是一种对青春的教化精神,这种精神折射出文艺作品作为教化载体,对其评论需要建立起一种聚焦于个体成长的历程和因素分析的小说分析方式。这种以青春教化为核心的精神,也是一种新教育学的核心立场。

关键词:教化;劳动;爱情;青春;成长;《平凡的世界》

一、文艺教化:在娱乐与励志之间

当前人文困境的表现可以概括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励志功能被凸显的同时,有从属于励志作品的倾向;以娱乐的形态出现的同时,无厘头作品也容易流行。其实,小说文艺作品以其社会功能和人文情怀的教化为解读视角,可能突破理解界限。

1.两种文本的差异

从小说文本完稿到电视剧呈现影视剧本,经历二十余年积淀的《平凡的世界》这部公认的经典,搬上屏幕不久受到了不少“先入之见”式的质疑。网络在线版从第5集开始,“小说里没有这么写”的批评在互动荧幕上出现得非常密集。这种挑剔反应的观众心态,是教条式地对待文艺进步的心态。分析起来包括以下几个理由:其一,文学文本与影视文本,仅能算是近亲,从小说到荧屏必有编剧这一环。编剧这个环节的存在发挥着对文本和情节的改造作用,就决定不能以小说为价值尺度评价电视剧;相比之下,编剧的改编功夫如何,拍摄的电视剧究竟怎样,才更有意义。电视剧的评价标准可能依据的是两个条件:艺术水准和大众心理,而不是“小说里不是这么写”之类。过份追究小说原来写的是个什么样子,只不过因教条心态和崇拜心理在起作用。其二,成功的编剧与原作的构思比较。细看电视剧,可以看到编剧的二次创作把握原作的意图,不少细节处超越了原作的构思。可以想见,在路遥为创作小说耗费巨大的精力搜集资料和构思写作奠定好的基础上,且在原作出版20多年的时间后,编剧在进行二次创作时,对于原作和整个陕北黄土地文化的理解和表达,都有更为充沛的空间;在具体情境和细节完善方面,体现出来的艺术水准有所提高。艺术水准没有问题,问题可能只是受众心理;受时代和潮流影响的这个惟一未完全确定的心理因素才值得琢磨。其实,受众心理的完善和改进,是传媒学和大众教育学这个层次的问题。

2.观众心态及其批评和意义

观众心态的意义。“拍摄时,我只想了一个观众,那就是路遥”,导演的意思很明确:电视剧是忠实围绕路遥的“意”。这个表述,避开了是否忠实于路遥的小说的提问;但另一方面,观众以小说为惟一衡量依据判断电视剧,却是模糊了具体观众的面孔问题。其实,小说也有“留白”,小说本身还有没写而确实不大适合见诸明确的文字,大概可以形诸读者想象和文艺评论。而这些在电视剧中以可视的场景出现,想象空间大增,远远超出小说单位文字想象。

“忠实”之外,电视场景超越小说文字的地方也不少。电视剧的数处场景拍摄完全对接了小说的细节描写,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感,更符合情节逻辑。少安去往山西相亲和拒绝前往县城见心上人在电视中是并列处理的,改变了小说文本前后出现的线性感觉。少平为了郝红梅而全心付出与对顾养明的态度更显示了“不平凡的人”的可能高度。这些细微处的改变,直指人心的善处和温良处,正是教益的力量!黄土地的苦日子赋予作者以悲剧怜悯意识,整个小说描写过程中洋溢的却是人的情怀!高扬的是人的力量和精神!

读小说,看电视,存于内心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个标准是文字不能穷尽,是长时间无言积淀的结果。它摒弃教条式的“小说没有这么写”,也不屑于“想怎么写由读者说了算”。那种为人类福利的改进和集体的健康人格的塑造,也许是文艺和教育的共同意义所在。长时间以来,纯粹娱乐功能和极端政治功能以及新时期以来励志功能的过分功利主义倾向,都需要在兼具社会功能和人文情怀的教化功能中得到释放和涵括。

二、教化:劳动成长与爱情神话

教育学视角出发的小说阅读手法,将青春、成长以及劳动等问题纳入到教育学视角中来,这是对陷入教学言说困境的旧教育学的调整:将教育思考聚焦于青春和成长等本土视角,分析青春成长过程中的诸因素及其作用形式。这种阅读手法源于小说评论,但在为小说重新扩大主题和视界面的同时,也为教育学本土化拓宽发展思路。

1.劳动:青年成长叙事的“中国式”

孙少安和弟弟孙少平的成长过程叙事,在小说中的情节安排分分合合,构成了小说的两条纵贯线。出场时,少安相当于今天大学生毕业年龄,小说以回述的方法写出少安当年初中毕业即辍学但坚持最后一堂考试的经历,这种精神和场景令人动情;接下来八年少安在劳动中成长的诸多事件小说都以浓墨重彩叙述开来,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少安“茁壮成长”。少平以原西县高中学生的身份出场,尽管是文革中的高中,两年制,文化课少,劳动多,成天听新闻广播社论,但不容否定这是正式学制系统中的学校。少平在家人的苦撑下实现了高中毕业,那是少安无法实现的高中梦想。但是少平的成长同样也不是在高中完成,甚或不是在家教书的三年学校生活中,而是在黄原地区的劳工市场和铜陵的煤井矿山中,完成了爱情洗礼和精神成人。近现代完备的学制从小学到研究生层次建立以后,青少年的成长仍然不是主要在学堂中完成。

热点推荐

上一篇:民事权利本质及实现途径探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