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实证分析

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实证分析

小编:

摘要:介绍了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理论假设、数据与模型,分析了其实证研究过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披露的每股收益指标没有传递预期会计信息,短期来看不具有信息含量。本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样本量小,按新会计准则计算的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一致,今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对策,从而更好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新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开始实施,该准则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和完善,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对相关规定进行补充和健全。具体来说,与以往规定不同的是,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指标。这是新会计准则的发展和进步,其中要求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是重要的一项规定,不仅符合当前实际需要,而且与国际会计准确接轨,是会计准则完善的重要表现之一。下面将应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沪深两市A股上市报表,查看其稀释每股收益指标是否具有信息含量,验证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指标对信息使用者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在验证和分析这些内容的基础之上,为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也可以为投资理论提供参考,对实际工作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理论假设

二、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数据与模型

三、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实证过程

四、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稀释每股收益指标对股票价格预测能力不强,新会计准则要求年报表中披露稀释每股收益指标。该规定不具有与股票价格相关信息含量,这些都是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能为日常工作开展和改进提供参考和启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一)样本量小,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

现有会计盈余理论研究方法照搬西方国家的,但公司治理结构、市场有效性等与西方存在差异,直接引用这些模型会存在一定偏差。2007年度多数上市公司不存在稀释性普通股,选择的样本量小,影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4]

(二)按新会计准则计算的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一致

新会计准则颁布是一次重大变革,新准则实施后要求公布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但细节方面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多数企业不存在稀释性普通股,未能引起投资者关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其它研究结论

年报中披露每股收益有与股票价格相关的信息含量,这是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注意和认真把握的内容,对有效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整个研究窗口内,基本每股收益对股票价格有预示效应,这种效应的出现是积极的,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指导意义,在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对股票相关工作进行更好的预测和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但在披露日后,市场对会计盈余指标反应弱,投资者不能获得超额收益。即使投资者全面掌握这些信息,为其作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但仍然难以获得额外收益,至多对其决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参考价值。[5]根据新会计准则,

为更好规范公司的日常活动和行为,为它们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启示和参考,公司应该披露信息含量。分析验证表明稀释每股收益指标的解释能力强,具备事前预测能力,并且存在延后反应现象,对企业做出相应会计决策的影响是全面的,有利于将其作为有效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新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的信息含有额外增量信息,除了每股收益指标之外,还要发布其他相关信息,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参考和依据,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现实工作顺利开展也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整体上讲,披露每股收益指标是必要的,对实际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因而应该对该问题足够重视和关注。

五、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的实证研究和分析,验证了新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稀释每股收益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能为投资者做出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它们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好指导投资者的日常行动。另外,上市公司也应该遵循相关规范准则,披露每股收益指标数据,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现象,确保信息披露质量,为企业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需要注意的是,“每股收益会计准则”的规定过于简单化,很多的条文比较笼统和概括,难以有效发挥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6]不仅影响其作用的有效发挥,还加大其应用难度,这是今后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地方。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考虑当前相关规定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促进相关准则完善,更为有效的指导公司日常行动。

(一)适当引入反稀释概念,更为有效的指导公司日常工作

反稀释是与稀释相对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应用非常少见,为更好顺应新形势,引入这一概念是必要的。但随着市场发展和变化,未来期间可能对每股收益带来反稀释影响,并且市场环境变化可能使原来具有反稀释作用的证券产生稀释影响。为此,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界定反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会计报表附注中规定应该披露的普通股。从而更好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促进相关规定不断完善。

(二)增加潜在普通股的列报规定

投资者应该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关注每股收益和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后的股本和每股收益。具体来说,在完善相关规定时,披露以下内容:潜在普通股转为普通股后的每股收益、股份数、股份总额增加比例;公司成长性分析信息,转换后对未来每股收益的影响等,从而更好指导企业和投资者的日常行为。[7]采取这些措施改进和完善之后,能更为有效的指导企业日常活动,推动公司有效披露信息,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增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收益计算和列报

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非常严重,有必要加大相关信息的披露,让投资者更加重视该项规定和内容,为决策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增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收益计算和列报,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能促进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接轨,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2]胡燕,卢宇琴.每股收益与每股综合收益的信息含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5):68-74.

[3]王旦娉.关于稀释每股收益会计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例[J].现代商业,2009(6):250-251.

[4]刘露露.新会计准则稀释每股收益披露的信息含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5):143-144.

[6]沈洁,黄翠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指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55-60.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企业资产重组涉税问题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