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资本论》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

《资本论》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

小编: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全面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批判资本逻辑的划时代着作, 对资本在人类社会中的运行轨道, 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作出了详细的分析。虽然从其论证的入手点来看, 马克思主要是循着资本自我增殖的过程来完成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批判, 但是沿着这一思路, 不难发现, 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中, 《资本论》蕴含着一种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思。面对当代资本在人类社会中进一步深化的现实, 这一反思对于人们深入认识资本主义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必然勾连

从《资本论》的整个文本来看, 马克思着眼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构和运行展开论述, 根本目的是揭示这一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因而, 其分析主要从资本逻辑的现实运作中展开, 对于人们的生活与生活方式, 相对较少涉及。但是, 生产与生活之间并不是割裂与对立的状态。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已然将消费作为生产能够得以完成的必要条件, 在他看来, 无论是生产性消费还是非生产性消费, 都会被纳入资本的逻辑, 并推动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从社会角度来看, 工人阶级, 即使在直接劳动过程以外, 也同死的劳动工具一样是资本的附属物。甚至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 在一定限度内, 也不过是资本再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个人消费一方面保证他们维持自己和再生产自己, 另一方面通过生活资料的耗费来保证他们不断重新出现在劳动市场上。 (1) 这里所说的消费, 特别是个人消费, 在很大程度上就属于生活方式这一范畴。

如果暂且搁置马克思的批判立场, 单纯地看待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这两个概念, 可以说, 二者构成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面。从广义上而言, 人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就包含着生产方式, 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自身的生产, 都是以人最终的生活为目标的。尽管物质生产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础而存在的, 但是随着文明的进步, 人们越来越发现, 物质生产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生产本身, 而是人类自身的生活。简言之, 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 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更自由、更具有个性特点的生活或生活的可能性。马克思也认为, 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劳动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而不是谋生手段。

狭义上的生活方式概念, 首先来源于社会学, 例如, 凡勃仑提出:生活方式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生活理论 (1) ;在当代, 随着大众消费的出现, 生活方式又更多地特指消费方式, 以及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的某些个人风格。进入世纪之交, 学科交叉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趋势, 此时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概括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被加以研究与使用, 其核心问题就是人们应该如何生活。一些学者通过对这一概念的历史性把握, 最终对其作出了这样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念的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 (2)

从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基本内涵来看, 可以判断出,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 生产与生活原本就不是分裂的两个部分, 生产的结果必须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现实, 同时生活的基础性要素就是生产。由此可以看出,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必然互为影响。从当今的社会现实出发, 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证据。诸如,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活中对电子产品与智能化设备的依赖越来越深;符号化消费的兴起使得奢侈品行业日益繁荣。因而, 关于生产方式的理论一经产生, 就能从中透视出其对生活方式的种种判断与反思。那么, 以这样一种视角去重新审视《资本论》中关于生产方式的诸多理论, 就能进一步发现, 马克思不仅触及了生活方式问题, 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反思, 已然对当今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极具启发意义的思想资源。

二、《资本论》对生产与生活分离的批判

《资本论》中, 马克思在揭示资本的逻辑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的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 资本的唯一目的是不断地通过榨取剩余价值来实现自我增殖, 而剩余价值就存在于剩余劳动之中。因而, 从价值增殖过程来看, 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存在, 只是为了吮吸劳动, 并且随着吮吸每一滴劳动吮吸一定比例的剩余劳动 (3) .也就是说, 资本要想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就必须不断地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增加劳动, 从而使得剩余劳动不断扩大。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指出, 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 像狼一般贪求剩余劳动, 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 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人体的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 (4) .沿着这一思路可以发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实就是一种不顾及人们生活, 至少是不顾及人们生活的完整性的生产方式。这是一种造成劳闲对立的生产方式, 劳动在此是作为人们生活的负担和压力而存在的, 是一种异质性、压迫性的力量。因而, 对于生活的完整性而言, 这种生产方式是一种束缚, 使人们的生活片面化。

从人类自身来看, 劳动, 或者说生产活动, 原本是其本质属性之一。人类通过生产劳动不仅能够使自己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 而且也是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关键性标识, 即通过生产劳动, 人类才可能使自身的生活具有属人的意义。通过生产劳动, 人们应该获得更多的存在感和价值意义, 而不是被生产劳动压抑、剥夺。然而, 在资本的运作逻辑中, 生产劳动丧失了为人的属性, 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 是维系资本不断运行与发展的手段, 这样的生产劳动势必远离人的生活。其实,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他指出, 异化劳动所导致的结果之一, 就是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的强制一停止, 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1) 结合《资本论》的分析, 不难发现, 正是在资本逻辑的裹挟下, 生产劳动开始成为生活的压力, 也就造成了生活与生产的脱节, 甚至是生活对生产的有意逃离。这种生产方式, 不仅遮蔽了生产对于生活的积极意义, 而且使得生产成为生活的负价值, 人们在其中体会到的是生活的丧失而不是获得。换句话说, 资本主导的生产方式其实是将本属于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即生产劳动, 从生活中割裂出去, 并使之成为生活的异质性力量。按照《资本论》所揭示出的这一事实, 可以分析出,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 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出现如下两种畸形的发展。

其一, 恶劳的生活。既然资本裹挟下的生产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负担, 甚至会对人们生活中的其他时间形成挤压, 那么人们就会本能地选择逃离生产领域, 规避劳动。在《资本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 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转变为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 都使工人畸形发展, 成为局部的人, 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 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 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 并且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这些手段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变得恶劣, 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屈服于最卑鄙的可恶的专制, 把工人的生活时间转化为劳动时间。 (2)

这段话反映出, 人们无法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寻找到个人存在的意义。这种生产方式剥夺了人的完整性, 特别是在机器大工业时代, 机械化操作使人们的价值变得非常片面, 资本逻辑内进行的分工将个体的人分解为不同的工具性功能, 人们甚至发现, 技术越发达, 智能化程度越高, 就越容易将人的某一功能强化, 而忽略人的整体性。那么, 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 人们越是从事某种劳动, 就越会觉得自己的价值片面化, 离自我实现的目标就会越远。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已然感受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更不可能获得劳动本应带给人们的充实感。这样, 人们必然会对生产劳动产生厌恶, 就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 人们会像逃避瘟神一样逃避劳动.换言之, 如果人类想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进步的话, 这样的生产方式显然构成了障碍。在畸形与局部的发展中, 人们普遍会好逸恶劳.这不是由个体的道德品质决定的, 而是因为生产与生活的对立, 生产肢解了生活的完整性, 使人们直观感受到劳动的巨大压力, 从而导致人们对于好生活的判断标准之一就是尽可能地摆脱劳动。劳动作为人的本质之一在此与人彻底分离, 生产也就被排斥在生活之外了。

其二, 生活的虚无化。如果说站在生活的一端去看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能够从《资本论》中解读出人们对这种生产方式的逃离与厌恶;那么, 从生产一端去反观生活的话, 会发现, 这样的生产方式将人们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手段。由于资本唯一的追求目标就是其自身的不断增殖, 因而资本是不希望生产停止的, 而是要将生产作为唯一有价值的活动, 使之不断运行。在这种运行过程中, 无论是延长劳动时间, 还是增加劳动的强度和效率, 目标都是让剩余劳动最大化。在马克思那个时代, 最明显的就是将生活时间转化为劳动时间, 具体体现为对产业工人所付出的体力与所创造的财富的直接剥削, 用马克思的话说, 就是无偿地占有剩余价值, 从而实现资本的目标。换言之, 就是让整个生活在各个方面都要以生产剩余价值为目标, 成为资本不断增殖的工具, 生活的个性化、与人自身直接相关的意义就此被资本虚无化了。在当代, 这种虚无化进一步表现为现实生活中的消费主义, 即将生活的意义捆绑于物质消费之上, 将消费作为生活的目的。

在前面已经提到, 完整的生产, 或者说生产的最终实现是通过消费完成的, 资本的增殖也就必须通过消费来实现。然而, 资本所追求的是不断、永恒的增殖, 而且是最大化的增殖。在当代, 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与人们自我意识的增强, 资本对于人的剥削不会像过去那样直接, 但是只要其存在, 目标就不会改变。于是, 为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提高消费的效率, 以进一步促进生产的高速运转, 这个过程表现为大量生产, 大量消费, 大量废弃.当资本不能以强迫的方式榨取剩余价值的时候, 它就会引导人们主动投身其增殖过程。如此, 通过刺激消费的方式让人们不断进行生产, 不断推动资本逻辑的延伸, 无疑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代, 资本既不关心支撑生产的物质资源, 也不关心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它只考虑如何让生活变成一个纯粹的消费过程, 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久动力源。如此形成的消费主义其实就是将人生的价值与消费捆绑在一起, 认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消费, 就在于尽可能多地占有科技含量高且包装 (或装潢) 精美的物品 (商品) , 或享受尽可能高档次、高品位的商业服务, 人们只能用自己所占有的消费品去标识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通过消费档次的提升得到他人的认可。 (1)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资本甚至不惜耗尽资源与破坏生态环境以刺激生产的动力, 让人们认为只有通过消费才能实现生活的意义。当消费占据了生活的全部意义, 生活也就不再是多元的, 而是单调和一元的;而且生活也不再是个体独特的, 而是盲从扁平的。这样, 对于每个人来说, 生活也就失去了个性化的意义, 沉沦于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本运行中, 生活的本真意义就此丧失, 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变得十分脆弱, 这样的生活无论是在现实层面还是价值层面也就变得虚无了。

三、《资本论》揭示出生产的单一化与价值的片面化

尽管我们无法从《资本论》中直接得到有关消费主义或者生活异化的概念, 但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产与生活的割裂, 能够发现, 此种生产方式延伸出的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说, 生活的畸形发展是资本的逻辑由生产渗透到生活的一个现实结果, 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特质性要素, 及其对生活的具体影响, 才能进一步揭示《资本论》对生活方式批判的价值。

《资本论》开篇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2) 由此可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外在表现为商品的生产。商品的本质则体现为交换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假如商品能说话, 它们会说:我们的使用价值也许使人们感兴趣。作为物, 我们没有使用价值我们彼此只是作为交换价值发生关系。 (3) 那么, 通过简单的逻辑联系, 就能发现, 资本主义生产所指向的直接目标是交换价值, 也就是其生产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可用于流通和交换。进一步, 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时, 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目标就更为明确了---那就是货币。因为, 如果商品被投入流通的炼金炉, 没有炼出货币, 没有被商品占有者卖掉, 没有被货币占有者买去, 商品就会变成无用的东西 (4) .这种生产方式使产品的出售成为人们关心的主要事情 (5) .如此, 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逻辑也就变得简单而清晰了, 即生产商品---进入流通---换取货币。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的剩余价值, 还是个别资本在市场竞争中换取的超额利润, 它们最终的表现形式都是货币。而货币的多寡, 则直接与资本运行的成功与否相关。

这样一来, 一个显着的事实就是, 从社会现实来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唯一目标就是货币, 无论是人们的现实需要还是科技的发展方向, 在资本的逻辑中, 都不过是能够最大程度获得货币的手段。因此, 无论生产方式呈现出何种样态, 其追求的目标都是极其单一的。处于这种生产方式中的个体, 无论是资本家还是产业工人, 都被捆绑于这一特定的逻辑当中, 无论进行何种生产劳动, 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获取货币的多寡。所以, 在这种生产方式中, 会不断产生趋同的现象, 即一种新的行业或技术一旦产生利润, 马上就会出现大量的复制品, 进而造成生产过剩。从某种意义上说, 经济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如此。以货币为最终目的的生产方式, 其实很难摆脱这种恶性循环, 也就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那种内在的难以调和的矛盾。由此渗入生活领域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价值的扁平化, 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实现自我价值, 必须将自己的生产活动与最终获取的货币挂钩。个人的生活价值被货币绑架, 人们只能通过获得货币来感受相应的价值。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存在一种吊诡现象, 很多资本家或企业家将全部精力用于获取利润、积累财富, 却过着近乎吝啬的生活。个人资产几乎成为其衡量自己成功与否或者个人生活价值是否实现的最主要标准。《资本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的动机, 也就不是使用价值和享受, 而是交换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增殖了。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 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 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 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只有作为资本的人格化, 资本家才受到尊敬。作为资本的人格化, 他同货币贮藏者一样, 具有绝对的致富欲。 (1)

马克思这段话的本意是要说明, 在资本推动下的生产力不断发展, 为最终超越资本主义提供了基础。但从中不难看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规模运行中, 整个价值体系被资本化与货币化了。于是, 在其延伸出的生活中, 人们的价值判断也是资本化的, 即人们对于生活的价值认知与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人越是融于这种生产中, 越是在这一生产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资本, 其生活就越被认为是有价值的。那么, 所谓生活的意义, 就在于能够占有资本, 运用资本, 并积累更多的资本。当这种价值观被人们普遍接受时, 生活的意义也就被片面化了。因为, 绝大多数人会将生活还原为资本或货币, 如此, 人们所有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就来源于对资本的占有程度与货币的消费过程。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消费主义, 也就是说这种生产方式所支撑的生活价值观念就是一种消费主义价值观。人们只有在不断的资本获取与货币消费中才能获得存在感, 进而将自我价值的实现简化为自我货币价值的实现。尽管, 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一生产方式的现实运转中, 某些拥有足量货币资本的个人能够转而去追求独特的、非物质的生活价值, 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消费的不断扩张使得绝大多数人的消费欲望也在不断增长, 所以这种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只会进一步加强, 成为一种单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最终导致的将是对生活丰富性的解构。正像艾伦杜宁指出的:人类满足的两个主要源泉---社会关系和闲暇, 似乎在奔向富有的过程中已经枯竭或停滞。 (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资本论》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 也揭示出这种生产方式其实已然构成了一种意识形态, 它将人们的整个生活禁锢在资本的逻辑当中, 使这种生活方式完全为资本服务, 从而传导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与畸形的生活态度。在现实中表现为典型的拜金主义, 强调金钱至上, 并且将生活等同于货币的使用与消费, 仿佛只有通过对货币的不断获取、积累和消费, 才能支撑起生活的全部意义。无怪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评判:获得最大利润的, 大多数是最无用和最可鄙的货币资本家。 (3) 因为, 一旦被货币捆绑, 人越获得利润, 就越远离生活的真正价值, 因为货币所打开的欲望之壑是无法填平的。

四、《资本论》反映出资本对外部生活环境的破坏

如果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生活方式的基础, 经由《资本论》的解读与批判, 能够自然地诠释出马克思对这一生活方式的批判性分析;那么, 需要注意的是, 《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还有另一个维度, 即揭示出这种生产方式对生产的物质基础的破坏。这种物质基础恰恰也是生活的环境基础。因此, 可以说, 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维度的批判中, 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生活批判。

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个事实, 就是对于生活特别是整个人类的生活而言, 真正的基础是什么?人们究竟依赖什么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契机?在当今时代, 人们似乎总是强调经济基础是个人或团体生存发展的根基, 但是, 绝大多数人对这一基础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在某种意义上, 这是资本逻辑已经深入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体现。只要稍加反思, 我们就能够发现, 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或物质基础, 全部来源于外在的自然环境。从人类生理层面所需的各种营养, 到社会发展所需的全部能源, 都来源于各种实体性物质。因而, 人类无法脱离外部的自然环境而生存。

然而, 问题也恰恰出在这个层面, 当货币在资本的逻辑中, 从一种单纯的一般等价物转变为资本的代言者时, 似乎具有了一种魔力:它将各种物变成手段, 将自身变为目的, 进而成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扮演着整个资本社会运行基础的角色。这样也就很容易将人们的生活同其息息相关的外在自然环境割裂开来。在《资本论》中, 有这样几段论述值得注意与反思:

漫长的生产时间 (只包含比较短的劳动时间) , 从而其漫长的周转期间, 使造林不适合私人经营, 因而也不适合资本主义经营。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 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 对比之下, 它所起的相反的作用, 即对森林的护养和生产所起的作用则微乎其微。 (1)

瀑布和土地一样, 和一切自然力一样, 没有价值, 因为它本身中没有任何对象化劳动, 因而也没有价格, 价格通常不外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在没有价值的地方, 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货币来表现。 (2)

大工业和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共同发生作用。如果说它们原来的区别在于, 前者更多地滥用和破坏劳动力, 即人类的自然力, 而后者更直接地滥用和破坏土地的自然力, 那么, 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 二者会携手并进, 因为产业制度在农村也使劳动者精力衰竭, 而工业和商业则为农业提供使土地贫瘠的各种手段。 (3)

尽管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在《资本论》中都是伴随不同的问题出现的, 而且, 其主要目的也只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运行逻辑的现实影响。但是, 当我们将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分析的话, 其实反映出资本对自然环境的虚无化, 这种虚无化如果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而言, 会造成生产的不可持续;而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 则意味着将生活根基抽离, 将生活方式抽象为货币的运行。当资本的逻辑开始渗透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时候, 货币就成为横亘在人类与支撑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外部自然环境之间的障碍。绝大多数人认为一旦拥有足够多的货币, 就拥有了足以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因而, 整个社会就会以非理性的方式不断将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货币化。森林、瀑布、土地等资源环境, 要么因为没有直接的货币意义而被忽视, 要么因为没有成本而被随意对待。无论哪一种情况, 最终结果都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自然环境被透支, 进而恶化, 变得脆弱, 直至无法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 甚至会被这种生产方式所解构。

如果从更为深远的意义上来分析, 人类的生活方式还具有一种横向的延展性, 即随着人类的发展, 生活的内容应该越来越丰富, 人们不仅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还要尽可能地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 例如审美、情感体验、闲暇与舒适感等等。这些精神层面的需要与外在自然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罗尔斯顿的荒野哲学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中, 都得到了充分论证。总结起来,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价值观念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个多元的系统, 人们生活的幸福与否在于尽可能多地去获得不同层次与类型的价值。但是,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 由于价值都货币化了, 相应地, 生活世界中的价值也就变得单一和扁平化。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 货币可以置换出所有价值。在这样一种思路中, 货币进而就会从价值层面对外在自然环境形成一种入侵, 解构其多元化的意义, 进一步造成自然环境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虚无化。这样无疑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那么, 一方面, 在资本的逻辑下, 自然环境的实体层面被其生产方式所破坏;另一方面, 在这种生产方式形成的意识形态下, 自然环境的价值层面也被解构。这样也就意味着人们的生活被资本全面入侵, 整个生活对于人类而言将成为一种异化的存在。

资本对生活基础的这种破坏力, 在现实中演绎成当今的生态危机。因为所谓的生态危机, 其实就是人类生活的危机, 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资本的裹挟下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的生活, 对人类生活的支撑力在衰退。这一点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似乎无可避免, 正如福斯特指出的, 只要我们的社会经济秩序把追求个人财富增长作为个体自由的手段, 那么增加效率只能意味着对环境更有效地开发, 并给生态系统的生存带来灾难性的威胁 (1) .《资本论》中所反映出的资本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 恰恰也是今天生态危机的表现, 只不过今天的生态危机比《资本论》写作的时代更为普遍和深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这种资本逻辑下的生活是不可持续的, 基于此, 对于人类生活的应然指向, 他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2) 显然, 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资本对于外部生活环境的破坏, 而且还基于这种现实, 从其特定的立场上描述了未来理想生活的一种应然状态。简言之, 只有超越资本主义, 人与生态环境才能在一种彼此相互适应的状态下实现二者的充分发展。

五、结语

在我国, 早有学者指出, 马克思首先将生活方式作为科学概念提出, 并将生活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前提。 (3) 因而, 可以推断, 马克思在其后来的论述中在很多方面都涉及生活方式这一问题。以此深读《资本论》, 不难发现, 尽管就其文本而言, 核心在于揭示资本的秘密, 但是在当代, 资本的力量更加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 资本的运行逻辑及其形成的意识形态, 一旦被揭示, 就能够被运用于解释当今时代人们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进言之, 由于生产与生活的必然勾连, 我们越是了解生产的本质, 就越能从中找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根据。因而, 《资本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构成反思当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生活方式研究。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661-662页。

2 [美]凡勃仑:《有闲阶级论》, 蔡受百译,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页。

3 王雅林、董鸿扬:《建构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9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30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8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743页。

8 参见卢风:《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页。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47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01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35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第43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683页。

14 [美]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 毕聿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19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第272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729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919页。

19 [美]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 耿建新、宋兴无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928-929页。

21 马惠娣:《社会转型中的生活方式》, 载《晋阳学刊》2013年第5期。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借鉴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