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演绎

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演绎

小编:孙宏放

在中华民国史上,同时对国共两党产生重要影响的传奇人物不多,他是其中之一,他就是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20世纪,孙中山及身边的早期国民党人(包括其前身中国同盟会)担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驱。五四运动时期,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不少贡献,也因此,虽忠心耿耿服务于国民党,却因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遭到国民党的批判和误解。也因此,因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始人之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筹备工作。但是1922年年底成都之行后,他完全走向反马反共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战线的头号敌人。目前学界主要关注孙中山逝世后戴季陶对三民主义的歪曲解读,对五四前后戴季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最终背弃马克思主义的渐变过程,学界目前研究成果不多,而这一研究的欠缺,对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理解是非常不利的,本文主要从对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最矛盾的一个视角阶级斗争学说出发,就戴季陶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做较全面地分析。

一、戴季陶在三民主义主导下走近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多年以后,中国遭遇主义问题的思考。1919年北大学生傅斯年说,人总要有主义的;没主义,便东风来了西倒,西风来了东倒,南风来了北倒,北风来了南倒。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1)中国的政治有主义吗?(2)中国一次一次的革命,是有主义的革命吗?(3)中国的政党是有主义的吗?(4)中国人有主义的有多少?(5)中国人一切的新组织,新结合,有主义的有多少?傅斯年关于主义问题的追问是当时许多有志青年共同思考和期待答案的一个问题。戴季陶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开始意识到三民主义宣传的重要性。戴季陶是个媒体人,对舆论宣传有相当的敏感性。他在《中外日报》、《天铎报》、《民立报》的撰稿经历使他看到了舆论宣传的威力,他称报馆集中的上海四马路望平街为中国真正之都城,认为报馆是真正之政府所以借助公共传媒来宣传主义是他的专长。二是他长期追随孙中山左右,已经奠定其在国民党内理论宣传方面的权威地位。为三民主义服务,是包括戴季陶在内的早期国民党人介绍、研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立足点。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不等于他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养料来对待。强化三民主义,削弱马克思主义才是戴季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动机。在《访孙先生的谈话》中,戴季陶认为必须要用温和的社会思想来指导社会上的多数人,以避免(那些做煽动功夫的人)拿了一知半解系统不清的社会共产主义,传布在无知识的兵士和工人里面发生出动乱来。从戴季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动机来看,他真正信仰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是本着为三民主义服务来研读马克思主义的。

二、积极撰稿,戴季陶传播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

中国知识分子是通过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而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态度也是围绕阶级斗争学说而变化的。戴季陶是依赖什么载体来介绍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对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理解了什么?

(一)戴季陶介绍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载体

戴季陶对社会主义的介绍,主要是在《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1919年6月8日《星期评论》正式在上海出版。《星期评论》周刊从1919年6月8日创刊,到1920年6月6日自动终刊,共出版了53期。戴季陶本人既是主编,又是主要撰稿人。接着,戴季陶又协助孙中山于1919年8月创办月刊《建设》。《建设》刊登各类文章110多篇,其中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33篇,其中戴季陶写了包括《从经济上观察中国的乱源》、《革命!何故?为何?》等共8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五四时期,《星期评论》与《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成为当时国内宣传社会主义思潮的三大评论,享有盛誉。

(二)戴季陶传播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内容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心理集中在阶级斗争学说上。戴季陶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态度分为两个阶段。起初戴季陶是反对阶级斗争学说的,尤其是反对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这个阶段,戴季陶主要就他本人反对阶级斗争学说的原因反复进行强调。在其《工人教育问题》一文中,戴季陶说,因为中国这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在近代文明上的价值,比俄国还不如,一旦爆发社会革命,国内乱事与外国的压迫真是想起来就令我们毛骨惊然,在《社会民主化的英国政治》一文中,戴季陶进一步说:社会民主主义是世界政治进化,社会进化的潮流逆了这个潮流的民族,没有一个不受流血、饥谨的惨祸。且看俄罗斯就是一个很大的榜样。巴)由此可见,此时的戴季陶是批判阶级斗争学说的,他更希望中国应该走英国式和平改良的道路,认为这才是世界潮流。

但是1919年10月美国国会否决了中国山东问题的提案以后,戴季陶终于放弃了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幻想,他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思想开始发生改变,他大量著述介绍阶级斗争学说,与各种反对阶级斗争理论的错误观点进行辩论,并用阶级分析法思考中国革命问题。这个时期,他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研究可以说达到了顶峰。第一,戴季陶运用剩余价值理论揭露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的秘密,分析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的原因。他认为资本家财富的积累是因为货价销路增加而工银不增加,一般的生产费比例缩小而工作时问不缩小 资本家是要管理劳动者、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来做什么?来养资本家戴季陶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离开了生产机关的劳动者不能占有土地和一切工具、原料品建筑物,而专赖工银为生活的农工业劳动者在这个以私有财产、自由竞争、工银制度为基础的商业的世界经济组织下面,一方面是完成了经济的自由人的地位,同时就沉沦到最低的社会阶级里面去了。他有什么?他只有制造工具,和应用工具制造物品的两只手,和潜伏在身体里面的一个劳动力通过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戴季陶得出结论,这一种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是从何处生出来呢?不用说,就是近代产业革命后所发生的资本家生产制的结果。第二,戴季陶与各种反对阶级斗争学说的错误观点进行辩论。针对有观点认为阶级斗争学说使得资本、劳动两个可以互助的阶级,开始相互对立和仇视,调和的方法变得无用的观点,戴季陶反驳道:互助的基础是要站在平等上面。两个绝对不平等的阶级要他们讲互助,这是一个笑话。而且阶级斗争的事实,并不是由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说而起,不过,这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实被马克思的灵心炯眼认识了,从一切历史的社会关系里面,抽象了出来。这更不能倒果为因,说是因为马克思主张了阶级斗争说,于是资本、劳动两阶级,便受这个学说的影响,冲突起来。马克思既不是魔法师,他也没有这么大的本领。戴季陶认为,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因为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而制造了这种矛盾,而是马克思将这一规律揭示了出来。第三,戴季陶对于如何解决阶级斗争的方法进行思考。阶级斗争,是阶级的社会组织下面不可免的运命,要想免去阶级斗争,只有废除阶级的压迫,只有废除阶级。阶级存在一天,阶级的压迫继续一天,阶级斗争,就要支持一天,第四,他用阶级斗争理论分析中国问题。他说,现在中国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不是自然的,无意识的E volition,是人为的,有意识的E volition。因为中国人今天在世界上如果不图急激的进化,在世界文化生活当中,将要失了存在的地位。戴季陶还从劳资双方关系的角度呼唤工人要觉悟起来。他大声号召:工人呵!大家要明白点!政府不分中外,法律不分华洋,是他们的,是他们处罚我们的。戴季陶还形象比喻:雇主和工人同一个公所,好比老虎和羊子同一个牢,于老虎有好处,于羊子是丝毫没有好处的。戴季陶号召工人尽快觉醒,中国的劳动者,倘若要得良好的劳动条件,除了自己的奋斗外,再也没有第二条路。想靠资本家和资本家培养出的政府来保护劳动者,恐怕是一辈子做不到的呢。这时期的戴季陶完全抛弃了早期的改良主义和阶级调和的论调,果断提出阶级斗争的问题。戴季陶还主张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要团结起来改变自己的地位,有知识的心力劳动者应与知识缺乏的体力劳动者联合一致,组织无产阶级的大同盟,以最善的努力谋全劳动阶级地位的向上戴季陶对阶级斗争学说的介绍和研究,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出重大贡献,成就了他人生思考与实践的高峰,他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列。陈独秀曾说,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甚笃,而且有过相当的研究,因此把他当成中共建党的主力来对待。

三、军阀混战等同为阶级斗争,戴季陶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

1922年8月,孙中山在两次护法斗争失败后全面反思了自己领导革命以来的情况,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随后,孙中山调整救国策略,决定走和平统一和兵工救国的道路。因为四川省省长刘成勋的代表向育仁带来四川各将领向孙中山表示慰问的信函,孙中山希望戴季陶回四川实践和平统一和兵工救国的道路,并希望四川能给全国以示范。戴季陶入川的首要任务就是游说各方,停止战争。结果回川途中了解到的尽是川军各帮购买军火,策划内战的坏消息,这使戴季陶对国家、革命和个人的前途悲观绝望到了极点,他跳江自杀以求解脱。后来被人所救。回到四川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戴季陶无论如何努力劝说,四川军阀混战的情况依旧,和平统一和兵工救国使命无法完成。戴季陶1926年所写的《八觉》说道,这一件事(投江自杀被救)中国民族的生机中国民族几千年传下来的高尚优美的道德,也是只有在这平民社会里面,才看得出来此时不努力做实业教育,培养这些生机,只是争权夺利,斗气私争,真是良心所不容的了。至于一些自从这几句西洋的共产口号,借来遮盖自己个人性欲食欲的放纵的共产党人,说什么为无产阶级谋幸福,为世界人类造文明,真是一群野兽。这样下去,真要把中国民族仅有的一点保存在平民阶级里面的优美德性,也都破坏干净,造成洪水猛兽的世界。回想当年我们糊糊涂涂,把中国人的优点,看得太轻,胡乱输入西洋的学说,以为便可以救国救民,不只是太过无识,而且真是}一分罪过。这里,戴季陶错误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他错误地认为是阶级斗争的罪过破坏了中国民族仅有的一点保存在平民阶级里面的优美德性,造成洪水猛兽的世界。而且他把军阀混战,社会险恶等问题全清算在马克思主义的头上,他错误地忏悔自己当初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他的思想从之前的矛盾、犹豫,彻底地转向反共反马克思主义,此后的戴季陶主义的出炉便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四、结语

多年革命屡战屡败,国家和个人的出路在哪里?点滴改良已经不能满足戴季陶,他也在寻求一种根本解决的途径,加之俄国革命的成功示范及苏俄友好宣言表现出的友好姿态,更是对戴季陶思想产生了影响,借鉴和吸收其营养成为他研究阶级斗争学说的动力。而后来戴季陶反对阶级斗争,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也与对苏俄曾经承诺的美好期望落空有关。1919年7月的对华宣言文件,北京政府在1920年3月才收到,而且相继出现两个版本,尤其是其中之一删去了把中东铁路无偿归还中国的关键性语句,因为交通通信的落后及中东路归属问题,中国政府没有及时就1919年7月的对华宣言做出快速反应。而这也成了日后斯大林改变对华政策的借口,既然中国政府没有就对华宣言及时做出回答,那么苏俄政府过时不候。到1922年夏,俄共决定不再依据1919-1920年问对中国的宣言来处理对华关系了。中东铁路主权回归中国的愿望落空,对戴季陶的态度转变影响至深。戴季陶成都之行后的反思,将军阀之争、社会险恶统统归于阶级斗争,并与马克思主义的彻底决裂,与这一时期的中俄外交政策有密切关系。从此,戴季陶开始用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孙中山逝世后戴季陶主义的作为反对国共合作的理论依据,正是戴氏利用了民族主义的消极内容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热点推荐

上一篇: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浅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