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礼”思想的传承和流变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礼”思想的传承和流变分析

小编:刘琚

一、礼的起源

什么是礼?所谓礼制,就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处理人与天与地以及其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自觉活动。礼贯穿着天道、地道和人道。礼,最早产生于人类社会初期,它本是祭祀神灵的一种行为和仪式,《说文解字》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原始社会中,人们对于神和人是不予区分的,而且神还包含着人的存在,礼除了是祭祀的制度体现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剥削制度和阶级制度的产生,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披上一层世俗权力和等级名分的色彩,礼也逐渐演化成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三代以来,礼一直发挥着其为政天下的功效。在西周末年至春秋,尤其是春秋后期,随着周天子地位的下移,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礼制开始遭到破坏,但是其为政的功能却越来越受到重视,统治者开始接受政治家、思想家们的建议,将为政运用到政治中,使其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

二、儒家礼思想的发展

(一)孔子之礼

孔子是十分重视礼仪制度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变得混乱无序,出现诸侯纷争,根本原因就在于礼制的破坏。在《论语》这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代表性作品中,有两篇是完全围绕礼展开的,一篇是《乡党》,另外一篇是《八佾》。前者主要说的是古人在礼仪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和约束自我的行为,如他在本乡地方上和宗庙朝廷上的样貌,在服饰和待人上的礼容。后者依内容可以分为二十六节,《论语注疏》云:为政之善,莫善礼乐,礼以安上治民,乐以移风易俗,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故此篇论礼乐得失也。诚如邢昺所说,此篇集中反映了孔子的礼学思想。孔子从维护周礼的立场出发,批评了多种僭礼行为,如季氏旅于泰山,王孙贾所谓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周成王为周公旦举行了帝祀等;同时,又对于能够遵礼而行的人事给予表扬和宣传,如对于子夏认同的礼后于仁的观点,孔子认为始可与言诗已矣,实际上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礼乐观。他是在一种时代大背景下,站在振兴礼乐的大旗下,肩负起一种重振乾坤的使命,礼乐就是他最有力的武器,礼乐思想也是他思想的核心,是重建国家秩序的基本大纲。他所赞同的就是儒家的礼乐导向,这种礼乐观既有对于周公制礼作乐的继承,也有新的生产关系下的变化和62发展,礼是为人和,乐是为政通。

作为殷人的后代,孔子从小就生活在保存着西周文明的鲁国。周礼尽在鲁,生活环境的熏陶对他的影响十分深厚,他认为礼法是不可缺失的,凡事都要有一定的规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我们要遵守它而不能逾越它。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必须对礼进行正名,对百姓进行礼乐教化。礼乐教化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正确观念和辨别能力,使人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仁。在孔子眼中,礼规范着道德仁义,德隶属于礼,用礼去要求仁,将天子和群臣的身份地位划分得十分清楚,天子为上,群臣为下,只有进行礼乐观的教导,人才能走向完善,等级秩序才能巩固,社会才能有序发展。《论语八佾》中,子夏问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的回答只有简单的四个字:绘事后素。子夏又问:礼后乎?孔子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孔子看来,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具备仁德,然后才可以谈礼仪。

面对乱世,孔子更注重的是对于社会的规范,是对已经被毁弃的礼的恢复和重塑,所以,他更多的是站在这个角度去认识问题,试图用德来约束礼,用血肉亲情来支撑礼。

(二)孟子之礼

孟子生活的年代相对于孔子来说缓和了许多,他没有亲眼目睹权力下移、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所以他少了几分愤怒与不满,相反,他从礼本身出发,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既有的等级制度。孔子提出以德治国,用德来维护政治和礼制,而孟子在继承孔子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加入了浓厚的民本思想,他更多地站在百姓的角度强调对德治的构建。

《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言论的代表性著作,全书涉及礼的就有三十二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从民本出发,把百姓摆放在首要位置,然后是国家,最后是国君。他认为作为君王,就应该先爱护百姓,保障他们的权利。德治思想在孟子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逐渐发展成仁政学说,仁政思想在后来也成为他政治主张中的核心思想。同孔子一样,孟子也是极力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关系的,他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有着明确的界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除此之外,他还把两者的关系比作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认为统治者应该像父母那样去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百姓也应该像对待父母那样去侍奉、尊敬统治者。在《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中,晋王询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的回答是: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没有百姓,怎么可能有王呢?只有得民心才能够得天下,失去民心就如同失去支柱一般,无人依靠。用这样一种关系来处理好民与王的等级关系,可以说,孟子的这一思想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的,这是对孔子礼制思想的超越,是值得肯定的。

除了仁政思想之外,孟子还进一步探讨了礼的具体行为规范,如丧礼中的厚葬思想。

丧礼是凶礼之一,作为极其重视礼节的儒家学者来说,丧礼也不例外。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孔子从礼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孝道,用礼来规定孝道德标准。孔子对久丧十分重视,他对于宰我提出的改革三年丧礼极其反对,认为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孟子同意并继承了孔子的这一观点,但他并没有泥古不化,他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于客观上不能达到守丧时间的予以理解。同时,对于厚葬,他比孔子更为重视。孔子不同意将自己死去的孩子和弟子实行厚葬之礼,而孟子却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在父母身上省钱。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所以当他们老去时,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隆重的仪式。古代有中古棺椁制度,上古时期是厚薄无度的,到了中古时期,便有度了,所以说,从天子到百姓,其葬礼在棺材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孟子提倡厚葬制度,从侧面反映出他的民本思想、仁政之道。从厚葬的目的在于表达生者对于死者之情、子女对于父母之孝来看,我们能看出厚葬产生、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总之,孟子坚持了礼的宗教等级制度,肯定了礼的政治价值和人生价值,同时,在继承孔子礼思想的基础上,又将礼与仁政思想相结合,进一步体现了民本思想。这是他探索礼制的重大价值所在。

(三)荀子之礼

荀子生于战国晚期,其卒年与孟子生年接近。此时的社会环境和孔孟生活的时代比起来,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雄崛起,力量(人力、物力、财力)成为争霸的资本。道家、墨家、法家不满足于王天下之道,于是分别以道、兼、法对抗和抨击礼,而此时,只有儒家坚守着礼的观念。诸家批评礼的无用,甚至有害,而荀子,身为此时儒家的代表,从论证礼的价值,也就是礼的有用入手,来维护礼制。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礼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全书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个人修养;政治;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第一篇《劝学》作为我们初中课本的必读篇目,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这些虽然看上去是在劝告大家学习,本质上却是劝人学礼。《荀子修身篇》中: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就很明确地点明人不守礼法就无法生存下去,做事不守礼节就不能取得成功,国家没有礼制就不可能安定,将礼和政治、治国联系了起来。《荀子》体现了荀子明确的礼学观,他将礼和治结合,既坚持了儒家传统的礼教精神,又符合当时社会人人思治的现实追求。用礼来完成治,这是荀子礼学上最大的成就。荀子不再像前人那样站在维护周天子正统的立场上来认识世界,因为他知道,此时,力量已成为争霸的资本,所以原封不动地把前人说的礼摆出来,是不会被重视,而且是极容易被扼杀掉的。所以,荀子适应了时世的需要,把礼用于富国强兵之道中。他冷静地注视着这个社会,从法的角度入手,深入地思考礼与法之间的关系:《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在他看来,礼就等同于国家的根本大法,礼制的若干条规定就如同法制的各项条例纲要一样,起着规范法律的作用。只有合礼入法,才能发挥其强制作用,规范社会的秩序和百姓的行为,去除一切不利因素,使国家更富更强。

荀子的这种思想不但没有违背礼的属性,还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使礼在当时的发展获得了较大的可行性。当然,它的约束意义,不仅仅针对平民百姓,对统治阶级也同样适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荀子的礼学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哲学倾向,他打破了传统礼学对天命的信服,强调客观事实。总之,礼,在荀子这里既融入了道德上的爱民之心,又以法的强制性指导和规范社会秩序。

三、总结

礼一直作为中国古代制度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被不断完善和传承。孔子《论语》中的礼侧重道德,对德礼和情礼关系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孟子》中的礼侧重政治,强调对礼的内在性的证明,以及对三代礼丧中厚葬久丧特征的坚守;《荀子》的礼学包括礼的价值、礼的本质、世界观、人生观等哲理问题,重视和法制之间的关系。不同时期,儒家学者对礼的认识都有不同的深入和发展。儒家的礼乐观不仅是中华礼乐文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中华社会结构力量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一个参照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哲学教育重在培养哲学思维能力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