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小编: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丰富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精品源自化学科

论文关键词:列宁 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丰富和发展 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实践者和推进者。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从科学转变为现实,并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研究列宁的利益观,对我们更好地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利益观就是人们对利益问题的总的看法、总的观点。利益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而作为主体的需要和需要客体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矛盾关系的利益,也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利益观就是世界观在利益问题上的反映,或者说,利益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不同,利益观往往也就不同。利益观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不同阶级、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具有不同的利益观;同一时代、同一阶级、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人,其利益观也不相同。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由于实践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同,致使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在不同世界观的支配下,人们对于利益的认识和看法就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益观;另一方面,即使处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人,由于各自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分工不同,使得人们对社会发展、人生价值和利益追求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因而他们的利益观也会有明显的区别。虽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过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利益观,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即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和非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在非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又有进步的利益观和落后的利益观之别。非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历史上有些进步思想家所提出的诸如“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先义而后利”(《荀子·荣辱》)、“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等,皆是进步的利益观;非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的剥削阶级利益观包括奴隶主阶级利益观、封建地主阶级利益观和资产阶级利益观,以唯心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原则出发,用抽象的道德和政治说教掩盖其牟取私利的本质,把广大人民群众视为实现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工具,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强调利己主义,是一种落后的利益观。

与各种剥削阶级的利益观相反,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公开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不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人民群众是利益的创造者,是利益的主体:

“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活动和思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人,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决定思想,而不是相反:“‘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基础是生产关系:“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利益决定支配政治权力、政治活动: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无产阶级政党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绝无个人私利可图:“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可见,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不仅科学地揭示了利益的本质内涵而且深刻地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实践者和推进者,列宁在领

二.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将马克一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从科学转变为现实,并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第一,强调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途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一定的社会制度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更高级、更优越的社会制度应该表现为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基于这个原理,列宁根据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消除贫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劳苦大众尽快过上好日子。由于俄国原先的经济发展就相当落后,再加上战争和资产阶级统治,遗留给苏维埃政权的是极其严重的经济破坏、失业和饥荒,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困苦。所以,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列宁主张,为了尽可能地增加产品的总量,必须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即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根本任务。列宁说:“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一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不仅是增强国防力量,有效地抵御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大厦的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并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更是巩固苏维埃政权,维护社会基本秩序,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利益的需要。

第二,强调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在成为执政党之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既是党的新的历史使命,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为此,党必须制定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这一问题上,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也走过弯路,曾试图以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将俄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急于求成的政策严重地脱离了俄国的实际,特别是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战争结束后,这一超前政策的消极后果日益显现。在严峻的形势下,列宁坚决果断地以新经济政策代替余粮收集制,从而既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后来,列宁在谈到制定政策的原则时指出:“群众的人数有千百万……政策应当从千百万着眼,而不是从几个人着眼。只有从千百万人着眼,才会有实事求是的政策。同时,列宁认为,检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标准是:人民认为“是的,这比旧制度好”。列宁指出:“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必须使一切都经过检验,让广大群众,全体居民都来检验我们的道路,并且说:‘是的,这比旧制度好。 一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具有指导新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功能。同样,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益观的丰富和发展的理论成果对我们深人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首先,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深人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以后,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共产党员和领导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论贾谊的政治哲学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机关单位网络安全自查报告(通用14篇) 读卞之琳的《断章》,谈谈你有何体会?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