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日本两栖作战能力浅析

日本两栖作战能力浅析

小编:

美军假定,中国介入一场地区性重大冲突时,会利用现代化武装力量将美国和其盟友遏制在某个区域之外。所以,美国五角大楼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基本是针对中国设计的。在这种战略设计中,日本作为美国盟友的作用凸显出来。

同时,日本拥有局部地缘优势,也不甘心于自己的亚太海空的作战实力全面落后中国。因此在加强与美军的军事行动一体化能力之外,日本也在提高自己各项作战能力,特别是两栖作战能力。比如,日本正在考虑在中国海军通往太平洋的重要水道附近部分岛屿部署反舰导弹,企图封锁中国海军出入岛链的通道,这种动向值得中国警惕。

2010年日本主动挑衅,实施钓鱼岛“国有化”,严重恶化中日关系。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海上执法船只逐渐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执行任务,随后两国海军舰艇还在东海发生过对峙和火控雷达照射的情形。近日,中国和日本军方又都公布图片,显示双方战斗机最近距离只有30米。因误判对方企图,很有可能引发难以想象的局面。这不禁让人担忧,日本主动挑事,到底想干什么?

因此,在美国设计的战略格局中,日本两栖作战力量的发展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

宙斯盾争夺海上制空权

虽然中国军事力量进步很快,能对其形成有效震慑,日本当前的海空作战实力却不容低估,某些装备的作战性能当属世界一流,值得中国严密关注。

在水面战方向,两艘“爱宕”级导弹驱逐舰堪称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战斗力最强的水面战舰,设计用于执行多重任务。该舰的满载排水量在10 000吨左右,从这一指标看已经接近日本二战时期的巡洋舰。由于配备了美国“宙斯盾”雷达系统,该舰看成是一个移动的防空平台,具备击落飞机和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

“爱宕”级驱逐舰是此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金刚”级驱逐舰的升级版,这两型舰艇的特征是都搭载有“宙斯盾”防空雷达系统,然而,“爱宕”级驱逐舰最初并没有配备“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升级系统。着眼于朝鲜和中国的弹道导弹威胁,日本还将建造两艘“爱宕”级驱逐舰,今后这4艘战舰都将接受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软件升级。这将让日本海上自卫队可执行反导拦截任务的战舰数量提升到8艘。

一旦完成升级,“爱宕”级导弹驱逐舰将成为令人畏惧的防空作战平台。在美日的战争想定中,中国很可能针对美国和日本战舰、空军基地和军事设施发动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袭击。日本的“宙斯盾”战舰将可以树立反导屏障,拦截这些攻击。从能力上看,“爱宕”级驱逐舰还可以担负防空任务,凭借着SM-2 Block IIIB防空导弹的90海里射程,可控制565平方海里的空域。

直升机航母

担纲两栖作战

近两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向是大型直升机航母陆续下水服役。从作战能力上看,这些2~3万吨级的大型水面舰艇目前虽然只能搭载直升机,但一旦日本从美国购进F-35短距起降型战机,便可变身为轻型航母,发挥不可估量的海空协同作战效力。这其中,“出云”级多用途战舰就是典型代表。

与此前尺寸稍小一点的“日向”级战舰类似,“出云”级与直升机航母非常相似。“出云”级将被日本海上自卫队作为一艘多用途战舰。该舰具备直通型飞行甲板和机库,每艘“出云”级可搭载最多14架直升机。该舰配备有SH-60型反潜直升机,因此每艘“出云”级可担负大范围海域的反潜任务

日本的直升机航母还可以扮演两栖攻击舰的角色。在2013年夏季美日举行的联合演习中,“日向”号就曾作为陆上自卫队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CH-47运输机的海上平台。如果有必要,“出云”号可以搭载从第一空降旅或西普连抽调的一个营的士兵,通过直升机将他们投送到岸上。

最后,已经有猜测称日本可能会订购第二批F-35战斗机,这一次以F-35B型为主(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国海军采购的型号)。F-35B型战斗机虽然可以在“出云”级和“日向”级战舰上起降,但这两型舰艇还需要做出大量改进,包括可支持固定翼飞机的强化飞行甲板,以便承受垂直起降时发动机尾流产生的高温。携带十余架战机在海上执行任务,是一项花费高昂的举动,而且在政治上有一定的风险。不过如果日本认为这一举动对钓鱼岛和琉球群岛地区十分必要,花钱就不是个问题。

两栖岛屿防御部队

意在夺岛登陆

在日本防卫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所谓“离岛安全”已经成为其关注的重点,而且日本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岛屿防御”能力。

日本认为发展统一的两栖力量非常重要,在当前日本防务大纲中有所反映。2010年10月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公务船发生碰撞之后,日本政府立即出台了防卫计划指针,指出未来“防御部队”将具备“良好的战备能力、机动能力、灵活性、持续作战能力和多用途”。 日本在防务上的思维本质上还是倚重美日同盟。日本两栖作战能力的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意味着一个机会。美国海军陆战队与美国海军一道,用现成的经验和理论来帮助日本自卫队发展这一能力。在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同时,强化合作,将进一步提升美日同盟的作用。最终,一支由自卫队中海陆空三个军种的“精英”构成的两栖作战力量或将“破土而出”,该力量拥有空中和海上运输能力,能够在突发危机中投送精锐武装部队。

围绕两栖作战,日本的战略运输能力相对有限,而且关键能力覆盖的范围较近,例如从舰到岸的连接部分,就反映出战后日本在两栖作战能力上的缺陷。1957年,日本国家防御基本政策针对海上自卫队方面的重点是,执行反潜战,保护海上交通线并防御来自海上的“入侵”。海上自卫队被允许部署数量有限的坦克登陆舰,主要用来向北海道运输援兵,以防止苏联可能发动的突袭。不过,1960年,日本国内就有人提议建造直升机航母,用来执行反潜战。最初,东京计划建造排水量为6 000吨左右的直升机母舰,后来又调整到1.1万吨。然而,最终这项计划被否决,主要原因是当时日本二战战败不久,社会上下对介入军事事务还是有所顾忌。冷战后,苏联威胁消失,日本试图借助美国遏制中国崛起之机,实现所谓的“正常国家化”,因此小动作频频,甚至不惜主动挑起事端,为自己的“再武装”寻求“名正言顺”的借口。

日本自卫队高度依赖部队的快速机动能力,尤其是在西南方向。两栖作战行动本质上是一种远距离出击行动,涉及到的部队必须能够立即以整体化的方式展开部署。日本认为,沿“西南岛屿”海岸附近,迅速机动是自卫队“必不可少”的能力,便于在危机中“控制节奏”。

日本防卫省的一名高级战略制定人员表示,“在打造强有力的防御力量的概念下,我们正考虑发展跨兵种能力,包括海空、海陆和空陆能力等。跨兵种能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极富挑战。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机动性”。

在2010年日本防卫计划大纲中,有关自卫队组织、装备和部队安排的内容中曾强调“强化联合作战能力”,以此作为对“敌人攻击日本离岸岛屿的回应”。而运输能力被描述为重中之重。尽管一些“强有力防御部队”在机动性方面受到一些制约,事实上,这个概念应该不仅仅围绕对不可预知的紧急状态的反应。陆上自卫队的装备更加轻便,而且部队机动性更强,比如,他们淘汰了为冷战设计的武器装备,正在采购更新、更轻的10型坦克,该坦克可采用模块化装甲,可适应多种不同的威胁。

自卫队具备有限的向岸上运送登陆部队的能力,不过需要升级。3艘“大隅”级两栖登陆舰,每艘都拥有一个船台甲板,可以搭载2艘登陆艇、气垫登陆艇(LCAC,该艇可搭载多用途两栖攻击车),或一辆陆上自卫队的重型坦克。海上自卫队目前使用的LCAC和通用登陆艇可以提供广泛的用途。在低端层次上,可维护港口安全。最近美国海军陆战队太平洋地区负责与日本陆上自卫队联络的官员表示,这两种平台都不能很好完成从海上“强力介入”的任务,其缺陷也影响了执行民事任务时所需的通用性。陆上自卫队需要从舰艇到目标区域之间的“竞争性登陆”机动能力,也就是一旦上岸就可以展开行动的战车。2013年4月开始的财年中,陆上自卫队已经开始计划采购4辆两栖攻击车(AAV-7),是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现役使用的登陆装备,但是有迹象表明采购数量可能有所削减。

目前,日本陆上自卫队中唯一可以称得上有“两栖攻击色彩”的部队就是驻扎在长崎的西部方面普通科连队(步兵团),其功能与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比较相似。从部队的特点和角色来看,西普连已经可以称之为日本的“海上陆战队”,该部队已经可以坐着直升机进行机降,进行垂直登陆作战。

西普连实际上是日本自卫队中数一数二的特种部队――“离岛特战部队”,从2004年开始,该部队以钓鱼岛为背景进行了多次模拟突击演习,并多次与美国举行联合夺岛演习。

美国角色值得关注

美国在全球范围部署了陆战远征先遣队,其中部署在冲绳的是第31陆战远征队。而且,第31陆战远征队也在美国海军“第76特遣队”(第七舰队的一支两栖部队,部署在日本佐世保)的舰船上作为海上前沿力量存在。在一些投送兵力的作战想定中,第31陆战远征队被指定为“第79特遣队”(第七舰队的登陆部队)。虽然台海局势有所缓解,但第31陆战远征队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美国可能会在对在台海爆发冲突时进行武装干涉。

美国日渐强调“空海一体战”,第31陆战远征队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空海一体战”概念旨在减少美国前沿基地和部队的损失,保持指挥与控制网络及作战补给系统。这其中,陆战远征队能作为先遣部队,在对手“反介入/区域封锁”环境下提供战术空中力量支援,支援美国空海军的行动。此外,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还能直接行动,并实施特别侦察任务。

美国海军陆战队派驻西太平洋,本身也是为日本“撑腰”:任何针对日本的“敌对行动”都可能直接牵涉到美国。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冲绳驻军,更会对美日安全体系之外的地区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热点推荐

上一篇:韩国国产战斗机的新篇章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