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广播剧录音创造中的基本概念问题探讨

广播剧录音创造中的基本概念问题探讨

小编:

摘 要 众所周知,广播剧是一种听觉艺术形式,其通过音乐、语言及声响效果向听众诉诸戏剧故事,将对听众的听觉感染力发挥到了极致,从而用声音本身的魅力打动听众,引起听众共鸣。在广播剧录音创造中,要求录音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亦能准确领悟导演、编剧的创作意图,录制出最具听觉艺术美感的作品。这就需要录制师掌握录音创造中的基本概念。本文就广播剧的特性及基本概念进行了解释及论述。

关键词 广播剧;录音创造;基本概念

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广播听众有近8亿人,而喜爱广播剧的听众占据了近45%,将近半数的占有率说明广播剧是广大听众关注的焦点。广播剧如此之受欢迎,因此广播剧的录制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对其从创作、设计直到音乐及音响的设置,到最后播音员的发声一系列环节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力求将最完美的广播剧呈现给广大听众,其创造性的录音也将为其带来更多的忠实听众。

1 广播剧的特征

广播剧在所有广播形式中,因其独具一格的听觉形式而出众。广播剧最大的特点即是“闻声而知情”,即听众仅仅依靠听觉就可以判断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1.1 广播剧是独特的听觉艺术

广播剧属于戏剧,但又不是仅仅将舞台剧广播化,而是一种独特的听觉艺术。舞台剧中,观众可以欣赏演员曼妙的肢体动作、精美绝伦的舞台背景以及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通过视觉直观了解剧情,体会表演者的感情;而广播剧却大不相同,没有任何视觉享受,只能通过听觉倾听读者的感情,感受特殊的意境。部分舞台剧,如《椅子》、《北京人》、《等待戈多》等,我们无法将其转换为广播剧,因故事情节过于乏味,没有戏剧所具备的戏剧冲突,因而听众无法接受剧中人没有目标、无趣的整日讨论昨天的土豆如何、今天的土豆如何的情节。也没有将其转化为广播剧的必要。

一方面,听众在倾听广播剧中,因剧中无明确的背景环境,这就导致了听众对剧中背景环境的主管臆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使得广播剧中环境具有任意性,且随听众的想象而改变:另一方面,其不同于舞台剧,观众只能在剧院欣赏,因剧场对舞台剧具有特殊的意义,场景设置、背景音乐等无法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完成,就导致了舞台剧所包含的局限性。而广播剧因其先进的电子手段,改变了听众的接受环境,即听众可以随心所欲、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对广播剧进行欣赏,完全解除了艺术表演对大众欣赏形式的约束。

1.3 广播剧具有任意假定性

舞台剧因场地的制约,严重束缚了创造力的发展,且演员虚拟的情节动作严重阻碍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交流、观众的想象力。而广播剧突破了传统的表演模式,更加自由的表现,不限时间、空间的行动最大自由化,具有无穷的想象空间,拓展了听众的想象力,更在剧情与听众之间建立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听众深入情节,感受与众不同的艺术形式。

2 广播剧录音创造中的基本概念

2.1 人物的声音形象塑造

在广播剧中,人声、音乐及音响是其重要的三要素。人声在其中的作用最为突出,人声主要是用以描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1]。因此,广播剧人声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此次广播剧录制的成功与否。这就需要录音师前期准备工作做足,提前熟练阅读剧本,与导演及编辑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及效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根据剧情的变化,针对不同的场景,创造出若干场景变化,或是外景,或是内景。并充分处理好听觉效果,根据远景、近景、中景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声像位置。真正做到让听众身临其境。

例如,笔者于2013年在成都电台录制的广播剧《天爱》中,是如此表现的:

(环境音响:2008年汶川地震现场。房屋山体倒塌声,人们哭声叫喊声一片)

兰辉(背着一位老人):大妈,你不要慌,我很快就把你送到安全的地方去。

大妈:兰县长,你别管我了,赶紧逃命吧,瞧这山摇晃得多厉害呀,再不跑就来不及了。这大地震死了那么多人,我这把岁数死就死了,你救我搭上自己的命不值呀。

兰辉:大妈,别放弃!全世界派来了那么多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咱们,你可得挺住呀。(房梁重重倒下的声音。)

这场戏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剧情是十分简单的,主要表明在地震发生时的混乱场面和兰辉抢救大妈的急切心情。通过一系列地震的声音,房屋崩塌时房梁发出的音效直接告诉听众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及地点。仅仅通过声音就能判断出如此之多的细节,说明广播剧的富有戏剧性的声音是有内涵的。

2.2 音乐的渲染和烘托

在广播剧中,音乐的表现力最具渲染性,有人将其视为广播剧中的血脉,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广播剧的创造及制造过程中,音乐常常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感情及思想。当剧情产生冲突时、剧情氛围需要渲染时,音乐就发挥了其功效,优美的旋律、高亢的篇章都能表现剧情的深入发展[2]。

广播剧中的音乐主要包括:主题曲、背景音乐、抒情音乐及片尾曲。它们均起到了描绘场景、渲染氛围及对人物的形象刻画的作用。比如,在广播剧《天爱》中 ,故事情节发生在羌族人民聚集的北川地区,这里拥地域性很强的民族音乐。由此,整部广播剧选用了歌曲“羌家姑娘绣金匾”作为该剧的主题音乐,并贯穿每一次对话式旁白,不仅让天地对话这种表达方式,起到拖动全剧主线的作用,更渲染出兰县长对女儿对整个北川的人民,深沉的,质朴的爱。

而在选取背景音乐时,主要由音乐主编进行编辑,但这并不意味着录音师可以静等着开始,录音师在录制前期,应尽可能的熟悉音乐,将自己的对白融入音乐中,感受音乐,还应主动与导演、编辑、音乐编辑沟通,提出合理建议,使背景音乐的使用恰到好处,最大程度上烘托出广播剧的背景及人物的内心情感。

2.3 音响描绘剧情场景变化

大自然中、甚至是人类社会中,音响的使用是司空见惯的。绝妙的音响效果可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广播剧中的音响使用亦是频繁而多用的,音响在广播剧中的作用主要有:使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描述剧中人物动作的对象;激发听众无穷的想象力;表达不同的时代感、空间感等。

电影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主人公乘坐飞机远赴他乡,飞机开走了,屏幕变黑,但是飞机的轰隆声仍然在观众耳边回荡,使观众想象联翩,意犹未尽,这就是音响效果对于剧情的影响。广播剧亦是如此,音响能对广播剧的效果产生难以言表的增强。例如,在广播剧《天爱》中,表现紧急时刻用到的泥石流和地震发生时的崩塌声,将广播剧的音响效果应用到了极致,艺术效果亦是极佳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广播剧的完美录制离不开人声、音乐及音响的综合效用。只有当同时具备这三个元素时,所录制的广播剧才是精妙绝伦的。完整的艺术品不但需要极佳的艺术设计,还需制作人的娴熟的技能及丰富的经验,广播剧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在这三个方面的需求更是旺盛[3]。这就需要编辑别具一格的创造设计,录音员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及娴熟的录音技术,能灵活使用各种各样的音频设备,并对各种声音进行需求性处理。当然,录音师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同时掌握所有技术,录音师也是需要深入学习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学习,为广大听众带来完美的听觉盛宴是他们义不容辞的。

参考文献

[2]曹璐, 张苹.听觉信息的累积呈现与深度传播[J].广播电视研究,2011(5).

热点推荐

上一篇:以栏目发展促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