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谨毛失貌”论在科学歌唱训练体系中的应用

“谨毛失貌”论在科学歌唱训练体系中的应用

小编:

摘 要:“谨毛失貌”一词是一个中国画术语,原意是指画家在绘画时刻意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又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思考绘画构图的整体布局,从而影响了画的整体结构布局。后用以比喻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艺术创作中刻意注意去关注细节而忽略了大局。“谨毛失貌”论是目前所知的中国古代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理论,在当时被广泛认同,该理论的形成不仅对绘画产生了影响,而且对汉代的整个美术领域都产生了巨大作用,从而形成了汉代美术注重表现整体气势的美学风貌,为后人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且,在声乐艺术的科学培育和中国歌唱科学训练体系的完善以及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均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谨毛失貌 中国画 科学歌唱 二度创作

“谨毛失貌”一词是一个中国画术语,原意是指画家在绘画时刻意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又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思考绘画构图的整体布局,从而影响了画的整体结构布局。后用以比喻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艺术创作中刻意注意去关注细节而忽略了大局。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之“寻常之外,画者谨毛而失貌。”意思是说绘画不能细微逐毛,若然,便会使画面的大貌(整体)有失。又清代王昱亦言:“画失大貌为大失,失细节为小失,小失易改,而大失难救,画者不宜不慎。”“谨毛失貌”论是目前所知的中国古代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理论,在当时被广泛认同,该理论的形成不仅对绘画产生了影响,而且对汉代的整个美术领域都产生了巨大作用,从而形成了汉代美术注重表现整体气势的美学风貌,为后人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绘画艺术与歌唱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艺术学科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从其他门类学科中独立出来同时又跟很多学科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就拿艺术这个大门类学科中的绘画课程与声乐课程来说,在美术绘画及声乐演唱这两个学科的教学研究的内容方面就与医学这个学科中的解剖学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绘画中的动物和人体画离不开了解动物与人体的骨骼与肌肉的解剖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而歌唱艺术科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歌唱的机理与技巧的教学环节中,首先就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歌唱发声器官的解剖方面的知识;由此可知,中国画的古代绘画的重要理论―― “谨毛失貌”论的观点不仅仅对中国画绘画技能风格有其非凡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声乐艺术的科学培育和中国歌唱科学训练体系的完善以及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也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一门古老的艺术理论直到今天依然能对相关的艺术创作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

2 “谨毛失貌”现象在中国歌唱艺术教学中的体现

长期以来,我国在声乐艺术的科学教学方面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导致声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人才培养周期长,甚至最终难以成才,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大批声乐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声乐学术界的专家教授们感到非常头疼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在声乐教学中重视歌唱的技术训练而轻视或忽略了艺术修养的培养训练与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歌唱技术能力的提高,一味的追求歌唱的技能训练而忽视了与之密切相关的艺术修养的提高;只注重解决学生的嗓音潜能的开发并以此应对声乐艺术作品中技术难点而忽视了声乐艺术作品内涵的准确诠释;因而,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无法打动人心,而在这方面,歌唱家刘欢在《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中评价歌手的演唱时多次提到“他(她)所唱的打动了我”“她(他)唱到我的心里去了”“她(他)们让我很感动”,由此可见“艺术作品的内涵的诠释不仅仅是歌唱的技术能力的高低”,而在于感动人;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和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作为教师他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

2.2 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忽视歌唱发音的技术训练

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带领学生对声乐作品的表演以及二度创作上进行研究和训练,从而忽略了学生歌唱嗓音潜能以及技能的开发和应用,忽视了学生歌唱的基础能力的训练,造成无效率教学,由于学生很多歌唱的技术没有有效地解决,很多自己喜欢的作品无法完整演唱,逐渐的就会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歌唱艺术的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必须要打好扎实的基础一样,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高楼是无法真正建立起来的。很多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而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忽视了声乐教学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的重要性。

2.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声乐理论的指导与学习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必须要求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理论来指导实践,这才是科学的声乐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唱,还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么演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在处理声乐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时,就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代替学生唱,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唱好,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学说”和经验服务,这样十有八九要失败的。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要替学生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音乐处理等,只要把握总的原则和要求,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办,因为最终是他上台演唱,我们不能叫他上台去受罪。沈湘教授还极力反对在课堂上对学生强行灌输,他认为有些感觉决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叫学生接受,要让学生自己有所体会后,用他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这才是重中之重。

3 建立科学的中国歌唱训练体系,树立正确地教学与科学演唱的观念,彻底解决“谨毛失貌”的现象

声乐艺术是情感化的发声技术,高超的发音技术是精确化的歌唱艺术,阐释的都是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且声乐教学是一门内涵丰富的艺术,声乐的教学本身就富有创造性,也是一门具有极强规律性的实用性技术性很强的边缘科学;古人的“谨毛失貌”论就是要解决声乐教学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分析和研究歌唱艺术的各个局部,最终是为了研究歌唱艺术的整体,以便从全方位搞好我们的声乐教学,更好地为建立中国的科学歌唱体系而努力,只有把握好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将其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正确认识歌唱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局部构成的,声乐艺术也不例外。因此,只有搞清了声乐艺术教学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声乐教学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否则,轻者事半功倍,重者南辕北辙。

4 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该文就从中国画的“谨毛失貌”论与声乐教学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进行客观的科学分析,以期对声乐教学及逐步建立科学的中国声乐教学体系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2] 张黔.艺术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 李维渤.声乐杂谈[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