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的应用

浅谈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的应用

小编: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成为各国食品管理的难点。文章通过分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影响,建立各方协调的控制机制,研究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应用。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行业协会;消费者;创新

1 概述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食品数量安全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质量问题却频繁发生,影响范围和程度逐渐增大。例如:双汇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毒豆芽事件等均对人民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了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人们对高质量食品的期望与实际食品质量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因此,本文提出了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四者紧密结合,共同控制食品质量的管理机制,并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2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各方行为研究

2.1 政府管理

政府管理是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最重要因素。有效控制食品质量安全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通过发放各类生产许可证、发布行政法规和命令、进行处罚或奖励的手段,确保避免市场失灵,积极提高关系人民生活的社会福利。

2.2 食品生产行业

每个企业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理解与生产动机对食品质量影响很大。有的企业为了长期的利益,实施主动控制是效果最好的途径。但受到企业领导人素质、企业性质、生产背景等各方面影响,很多企业急功近利,为了缩减成本忽视食品安全问题。

2.3 消费者

消费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最终解决者,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理性解决这一问题。年龄、教育程度的不同造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有所差异。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导致多数人愿意为食品质量安全支付额外费用。

2.4 行业协会

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有限,需要行业协会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引导。相对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它的加入有利于“公私共治”的管理策略。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服务、自律、协调、监督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协助政府部门。

3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博弈论分析

博弈论是指某个主体在进行决策时受到一些有直接关系的主体影响,但它决策内容的同时也影响着这些主体的决策问题。在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政府、企业行业、消费者和企业自身之间的博弈关系,最终决定食品的质量。

3.1 食品生产企业间的博弈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食品供应链相对增长。食品供应链由生产资料供给、初级农产品生产、食品的加工、流通等组成,应用供应链上各环节的博弈关系可以分析各方合作的条件。

X:上下节点间能够合作共同抵御风险的概率;Y:上下节点间加强合作的概率;A:上游节点正常情况下收益概率;B:下游节点正常情况下收益概率;C:上游或下游节点遭受意外以为损失概率;(1-β)C:上下游合作时遭受意外上游的损失;βc:上下游合作时遭受意外下游的损失。

上下节点获利的期待值分别为:

如上式所示,x与(1-β)成反比,y与β成反比。因此在存在质量风险时,上下游企业合作,可以有效减小损失。

3.2 政府与食品企业间博弈分析

政府与食品企业之间存在博弈关系及政府通过收集食物供应链上各供应企业信息,例如,企业规模、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价格及质量、从业人员素质等,制定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制度。但政府部门的信息采集存在很多问题,生产企业的故意欺瞒、造假等行为严重,信息缺乏真实性。同时在政府制定出政策后,企业针对这些制度又制定合法逃避政策,造成安全监督部门执行困难。

通过博弈理论分析政府与食品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质量问题的管理成本与企业违法生产的成本成正比。因此为了减少企业违法生产成本,要适度降低安全监管成本;企业违法经营生产的概率与违法所得利润成正比,与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管理需要成正比;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对违法经营生产的处罚力度越大,企业违法生产经营发生概率越低;监督检查频率与违法经营发生频率成反比;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部门的监控能力越高,监管成本越低,违法生产行为成本降低,频率降低。

4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企业间互相激励的作用

“激励”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概念。食物产业链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间激励作用的核心是达到“双赢”。基于食品供应链上各节点的合作模式,食品最终的质量由体系整体决定。例如食品加工业、原料供应商和食品制造商分别在供应链上处于上下游节点上。对于食品制造商来说,他们希望上游的原料供应商能够按照他们的要求提供优质的原料,在不明确供应商的质量决策的情况下,制造商需要与原料供应商制定质量担保合同,这种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激励决策的制定可以有效地明确上下游节点企业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奖惩的方法,促进彼此达到最大的利益。在食品质量控制中企业之间的激励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激励目标具有针对性;实施激励的企业间关系分析明确;确定被激励方感应灵敏度;激励方法适当。同时也可以运用声誉激励的运行机制,如下图1所示:

图1 声誉激励运行机制

5 结语

随着人们食品质量意识的提高,食品质量要求逐渐严格,但实际生活中食品质量供给水平与消费者期待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自身和消费者。“政府管理失灵”和“市场调控失灵”将造成食品质量风险。将各影响因素紧密相连,通过博弈理论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优化关系。并通过各企业间的激励政策,互相监督促进,才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哲敏.食品安全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农

[2]刘文,王著,许建军.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

及对策[J].我国食物与营养,2005,

(5):36-38.

[3]李军鹏,傅贤治.基于市场失灵的食品安全监管博弈分

析[J].我国流通经济,2007,

(7):52-55.

热点推荐

上一篇: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