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科学在我身边――水源枯竭,湿地必少

科学在我身边――水源枯竭,湿地必少

小编:

【摘 要】 现以原川东南北片区湿地减少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原因作一浅析,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原有湿地自然优势,养护好已有的水土设备,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尽量避免人为减少湿地,珍爱宝贵的地球。

【关键词】 身边科学 水源枯竭 湿地必少

1 农田渐少,水源枯竭

民国年间这个区域凡是种水稻的田都是水田,由于没有水库,仅凭少量的堰塘和溪流灌溉很难保收,又由于大多种田人家都是贫苦农民,都靠租田生产维持生活,不论天灾有无收成均要交租,因此不管水稻收割与否终年都要保持90G的水稻田为水田。为了保持终年有水,每年秋收以后都要把田坎加固一次。更重要的是播种前和收割后都要把田犁耙两次,这不只是为了保持常年蓄水,而且有利于土壤湿润,方便耕作;更为稳产高产创造有利条件。有了这样较大面积的蓄水量,地下水自然充足,湿地也显然较多。

进入1970年代,由于生活困难,为解决人们生活的第一大事――吃饭问题。于是逐年扩大种两季面积,达到高产跨农纲,大多数种一季小春(小麦,胡豆,洋芋),一季大春(水稻);长江沿岸还有的种双季稻,逐步扩大小春田达70,这样耕种虽说粮食有所增长,但同时削弱大量水田面积。由于水田减少,地下水也随之减少,下雨就有水,无雨水就断。溪流也是暴雨猛涨,无雨干涸。稍有旱天农村住户就无水饮,因而争水、抢水的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时间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时逢袁隆平杂交水稻试验成功的大量推广,播种产技术的不断改进(育秧技术,由水田育秧,改温床育苗,到旱地育秧,后为抛秧),又遇风调雨顺。真是天时地利,政通人和,粮食确实连年喜夺丰收。这一生产力的解放,使农民粮食得到保障,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过去一年种两季生活还靠救济,现在种一季产量就超过往年种两季。于是人们干脆每年只种一季水稻,水稻成熟即为干田,春夏秋冬一般旱天农村缺水饮的现象也平凡出现。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经济受市场调节的冲击,物价上涨锐不可挡,多数农民更认为在家务农经济收入较低,弃农打工者大批涌现,即使在家务农的都以种经济作物为主,这一来不只是常年为水田的少,就是种水稻的面积也加速减少。

跨入二十一世纪后。一是耕田技术的提高,采用机械化一次性耕作后就播种,这种技术无可非议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可这种耕作看似细作,实为肤浅。仅有的稻田本来蓄水量就少,又减少耕作程序,所以抗旱力极差。二是抓经济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有的县采取整村或整乡(镇)推进种经济作物,这就造成本是丘陵地带不多的水田几乎全成旱地。

2 穿山隧道,截断水源

穿山隧道也无形对湿地造成影响。随着交通网络迅猛发展,高速铁路和公路的建设逐步加快。由于这两种线路的特殊性,加之地形崎岖陡峭,不得不穿山直通,这就无形中使穿越较长的山岭的地下水被截断,有的水原本是此地段的主流,一经截断原引用的水源,自然枯竭,水源减少,湿地自然减少。

3 市镇扩建,良田减少

4 引水枯泉,削弱湿地

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第一个“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奔第二个“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时,农村饮水工程也由此推进,可在有的村组不从长远考虑,就地引水修池,凡是有水的水源全被引尽,这就造成原湿地下的泉水自然断绝,湿地因此大量削弱。

通过以上所述,虽说不是该地域湿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不知其他地方(原川东南北片区以外)有无此类现象。但也应有一个共识,水源枯竭,湿地必少。湿地减少,影响生态。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在宇宙长河的无数星球中可能有类似地球的星球供人类生存,但在还未探测到时,还得珍爱宝贵的地球。国家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五章第二节中强调:“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一章中指出:“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要想生态调节平衡,除扩大绿化覆盖面积外,还应保持和扩大湿地面积,尽量避免人为减少湿地。因湿地是保证绿化,调节气候,调节生态的必然前提。

参考文献:

[2]人民教育出版社《现行新课标高中地理教科书》.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对10KV降低配网线损技术的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