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小编: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从图书馆服务创新理念和馆服务创新手段探讨了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体育院校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数字化体育文献信息资源,在服务模式上应建立人性化的体育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完善体育特色教学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和服务支持。

关键词:体育院校图书馆;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171-02

我国体育院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丰富发展与建设,基本实现了适应办学质量条件的基础建设标准,有效地承担了文化信息文献规范化地保存、传递和利用。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体育爱好者日益增长的借阅需求,必须在服务模式上实行全面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体育爱好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优质化的图书馆服务,促进体育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播与繁荣。

一、拓展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功能的意义

社会进步离不开体育的发展,体育事业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体育院校图书馆的体育信息资源及服务仍处于未被社会最优化利用的状态,我国人民要想更方便、准确地了解体育信息和知识,就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平台的服务作用,缩短体育信息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因此,体育院校图书馆应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更新服务模式,拓宽国民的体育资源获取最佳途径,拓展体育专业服务领域,满足社会群众对体育信息资源的需要,促进我国体育院校图书馆事业健康的、稳定的、持续的发展。

二、体育院校图书馆现状

“文化知识是使人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化的重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而图书馆就是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体育院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体育院校图书馆事业取得较大的发展,都建有具有一定规模数量的图书馆:馆舍面积逐年增加、图书馆人员数量增加、教育职能和情戒动能加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体育资源利用率较低

体育院校的学生多数都是从文化课基础差的体育高考生、体校、运动队选拔而来,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导致体育专业学生基本图书素养偏低,阅读完后不按规定随意乱放书刊,导致图书乱架严重,无法被读者正确、准确地查找利用;有些读者不爱护图书,看到有用的书页就撕下,导致图书内容的损毁严重,产生缺页、少页现象,使读者不能完整的阅读全书有价值内容;部分学生过分注重体育专项技术学习,体育专业技能的教学大多在形象化教育和动态过程中完成,学生对图书馆的书籍依赖相对较少,因此理论知识兴趣淡化,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利用图书馆习惯。

(二)图书管理员业务能力欠缺

一些高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受传统服务模式理念影响较严重,在工作中不能够主动地为师生、体育爱好者提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个性化图书馆服务,一方面是因为图书馆的一部分工作人员不是图书馆相关图书专业毕业,没有经过学科体系的相关培训与培养,对一些原始的信息资料进行开发和加工的知识能力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图书馆硬件软件建设方面不健全,导致了一些高等学校图书馆不能够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借阅服务。

(三)“以人为本、主动服务”理念欠缺

体育院校的结构主要是体育高考生、体校生、运动队员组成,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体育院校的学生在对图书馆的使用上与其他普通高校存在一定的不同。多数学生在校期间过分注重专项体育技术学习,忽视理论学习。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图书馆都采用“坐等读者上门”服务方式(以书刊作为首要的管理对象,将读者服务处于次要位置),对于未到馆学习的同学就不能提供直接有效的的服务,没有针对体育院校的学生学习特点采取积极主动服务,没有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文献资源和体育专业书刊的利用率。

(四)体育图书馆建设滞后,无法满足馆藏需要

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对图书馆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基础性硬件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馆舍是图书馆办馆最基本条件之一,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体育院校图书馆都是老馆、翻修馆和废旧教室,建筑面积、布局设计都落后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有些图书馆建新馆舍且馆舍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在校生人均面积不到1平方米。

(五)图书馆工作重点不明确

最近几年体育院校图书馆为迎接国家本科质量评估,都在努力提高本院的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服务质量。然而在建设前期阶段,一部分高校为了完成标准指标体系中的藏书数量和种类,在短期内加大对纸质图书的购买力度,出现盲目采购,甚至重复购买,忽视了图书质量,造成图书仓库堆积无法上架;馆藏布局也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造成了体育资金的浪费和馆藏的低质量建设;忽视了结合学院特色和专业特点,使文学、艺术、社科类书籍泛滥,体育类专业书籍缺乏。

(六)高水平馆员缺乏,信息化平台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多数体育院校图书馆中图书馆专业人才欠缺、层次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技能的图书馆专业人员觉得图书馆工作无意义,对自己的事业发展起不到任何帮助,不能体现个人和专业价值而不愿意加入。目前现有馆员队伍中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员,一部分是从其他岗位、学科调来具备一定图书馆管理经验的图书管理工作者,一部分是没有计算机网络基础,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比较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体育资源提供,但是面对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图书馆的目标面前就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馆内技术情报信息处理能力偏弱。

(七)体育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

体育院校图书馆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色,是公共图书馆和高校系统图书馆所不具备的,开展社会化服务是必然发展趋势,是顺应时代需求的。部分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进程中成功探索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来满足师生、读者的迫切需求,如信阳市民可以与学校师生一样享受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2004年宁波高校园区图书馆打破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界限,合两者的功能为一体;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严济慈图书馆也并兼金华市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与大庆市图书馆合并;深圳大学图书馆、广州医学院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海南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也开展社会化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对策

(一)丰富工作内容

体育院校图书馆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吸引更多师生、体育读者走进图书馆,向更多层次人群展示体育图书馆,对馆藏和特色文献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揭示,以此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在服务内容上应着重信息共享和知识补给,注重利用图书馆网站,开展网上咨询服务;根据本校的主要学科、精品课程等及时开发与整合优质的网络信息资源,收集最新的中、外文体育报刊,让师生、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的各种网络信息资源。

(二)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服务观念上仍然是公益服务的性质。目前,服务工作是体育院校图书馆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信息咨询、网上服务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体育院校图书馆只有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进而满足广大师生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加强图书研究人员对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科学研究认识能力,有利于把图书馆的资源与其潜在或直接的服务等多种方式紧密地联系起来,馆藏从纸质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变,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体育院校学生思维较为活泼、好动,动手、专业技术能力较强,学科理论基础较差,理论自学能力、学术探索研究能力上欠缺,尤其是信息意识、信息处理等相对薄弱。体育院校图书馆应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建立一套有实际意义的信息素养教育系统,介绍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读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开展教育,使学生把握学习内容并提高研究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1)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课程或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开展;(2)根据体育专业课的学习要求,与教师共同修改、扩充和改善教学计划,将信息素养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四)增强社会服务职能

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国民对体育运动和知识的热爱,也促进了高校教学和学习模式的改变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已经面向社会开放,而体育院校图书馆转变社会职能可以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补充,它所提供的体育信息资源服务比公共图书馆更加专业化和知识化。体育院校图书馆拓展社会职能,不断提升信息的传播能力和获取能力,通过向社会体育爱好者开放书籍、免费办理借阅证,不仅提供书籍、杂志、报刊和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租借服务,还可以结合学校的科研特色学科整理创办网上数据库,师生、体育爱好者可以通过读书馆的网站快速便捷地查阅到相关学科的最新资料,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更便捷的图书服务。

(五)加强宣传力度

国家、群众对对体育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需要和要求,宣传活动也就应突显体育院校图书馆的特色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体育院校图书馆要适当加强各类宣传活动,以此扩大体育院校图书馆在社会的影响力,增强社会各界对体育院校图书馆的认知,增强对师生的吸引力。针对在校学生对图书馆利用率较低的情况,图书馆应利用板报、橱窗、简报、网络等多种形式,积极的宣传报道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馆藏动态等,应该通过入学、学中教育、文献检索课等,激发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和兴趣。

(六)引进人才,开发创新服务项目

体育院校图书馆是为教学、训练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工作人员的学历是衡量其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志,只有建设好一支有较高学历结构的专业人才队伍,现代体育高校图书馆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加强图书管理人员业务学习和计算机技术培训,引进体育学科、专业学科高素质人才。体育院校图书馆可以配合学院的教学工作重点、发展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服务内容,如大学英语过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图书馆可以针对每年报考方式、形势政策、参考资料及学习方法等作为创新服务来抓,一方面增加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机会。

目前部分体院对图书馆馆员结构重视程度不够,高层次专业人员缺乏;高层次专业人员缺乏,影响了图书馆的信息现代化;业务培训工作开展较少,馆员工作能力和素养不能持续提高;信息服务工作与教学、科研脱节;信息服务以传统借阅为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以传统借阅为主;师生信息意识淡化,信息能力处理不强。

体育院校图书馆是师生开展学习与科研的重要场所,是高校信息中心和数据中心,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院校图书馆区别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最大优势就是体育资源丰富,要想更好地满足广大体育工作者、体育爱好者的需求,就应该建立合理的信息资源结构,增强信息传播的主动性,实现向功能型转化,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立新的服务模式帮助师生、读者获得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体育信息。

参考文献:

[1] 王 芳.试论体育院校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拓展[J].图书情报论坛,2010(3):15-17.

[2] 汪 伯.体育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3):9-14.

[3] 郭洋波,秦玉峰.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1.

[4] 杨艾华.对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服务论坛,2008(6):34-35.

[5] 刘 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可行性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9(9):42-45.

[6] 吴以华.体育院校图书馆与学生就业服务[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7] 周德书.对新形势下体育院校图书馆事业深入发展的思考―兼论2003年以来教育部对体育院校图书馆的评估[J].图书馆论坛,2005(12).

[8] 游 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变革―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6).

热点推荐

上一篇: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特点及问题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