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数学教育的中小学衔接问题分析

数学教育的中小学衔接问题分析

小编:

数学教育的中小学衔接问题分析 中小学衔接问题,不仅是教师关注的问题,也是学生及其家长关注的问题.教师和家长总怕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跟不上学习进程,学生在进入中学后会出现各种问题,以至于学习成绩逐步下滑,自信心逐渐消耗殆尽.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中小学衔接问题分析

1.学生学情分析.相对于初中来说,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内容少,课程不多,知识简单,学习方法单一,但到了初中后,知识容量成倍增加,课程也相应增加,学习时间更是紧凑紧张,而且学习的知识更为晦涩难懂,单一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情况.从小学进入中学,由于增加了很多新知识,由此引发了很多连锁问题,学生不仅要扩展视野,还要改变思维方法.按照思维方式的发展要求来看,思维方法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些学生由于不能快速改变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导致学习跟不上进度,而且因为初中知识的连贯性,使学生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开始下滑.

2.课标要求分析.对于中小学知识的区别对待,课标中有明确规定.若想有效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教师就要认真研读课标,将课标的要求落实到教学中,严格按照课标的要求设置学案,把握课堂进程.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和中学有很多知识重复的现象,但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知识重现,而是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比如,图形的认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第二学段,要求逐步加深,由辨认改为认识,同时要求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三角形的内容扩展为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图形的认识增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并要求认识它们的展开图.第三学段,三角形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增加,要求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此时的要求是探索并证明.此外,增加了其他三角形所具有的属性的认识、理解及掌握.四边形内容,对象依然是第一和第二学段学习的对象,但要求进一步加深,增加了对这些图形本质属性和相关性质的理解、探索及掌握.圆的内容也是如此.

3.教材内容对比分析.分析小学和初中的教材可以发现,小学的教材内容知识含量少,初中的教材内容知识含量多;小学的教材内容注重基础,计算没有过多的步骤,问题不复杂,综合的内容比较少,而初中的教材内容除了对概念有要求外,计算会有更多的步骤和深度,问题通常要分好几步来逐步解决,同时综合的内容也比较多.比如,数.在小学范围内,解决实际问题,可视为实物个数的数通过运算得出结论;升入初中后,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和实数,与小学相比难度增加,其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更难让学生理解.又如,方程.小学阶段学习的是简单的方程,也会用简单的方程解决问题;但到了初中后,要求学生学习的不仅有一元一次方程,还有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学生更难理解,纯粹用小学的思维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学习要求.

二、中小学衔接问題解决策略

1.培养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由于小学知识简单,教师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教学生,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接受知识,课外只需适当练习即可掌握知识,但进入初中后,知识容量成倍增加,学生如果课前不预习,课堂中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就容易脱节,从而导致后面的内容也不能有效掌握.因此,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2)养成记笔记的习惯.由于初中知识的增加,学生课堂学习很紧凑,稍不注意就会错过内容理解的关键节点.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即使课上听不明白,课后也可以根据笔记的记录重新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3)作业要有规范的格式.在小学里,学生不注意作业的规范书写,但在初中,学生要养成规范写作业的习惯.有些知识如果不规范书写,呈现出来就会是错误的格式,而错误的格式对知识来说就是错误的表达.

2.渗透思想方法.数学学习需要思想方法的帮助.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转化思想、抽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演绎思想、模型思想等.有些是小学接触过的,但在初中会用到更多的思想方法.要想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学会更多的思想方法,才能够提高接受知识的能力.

3.强化学习内容.中学的数学内容相比小学来说增加较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强化学习内容,必要时要强化练习,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中数学变形技巧在函数恒成立问题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