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寇连材事件”:被捂出来的谣言

“寇连材事件”:被捂出来的谣言

小编:

1943年的一天,重庆市内的某家剧院,一部名叫《光绪亲政记》的话剧正在举行首演。偌大的剧场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这是著名编导杨村彬先生《清宫外史》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观众们在关注舞台上呈现的宫廷内争、帝后斗法等场景之余,还被一个小角色所深深吸引与感动。这位小人物叫寇连材,是名年轻宦官。本来他聪明能干,很受慈禧和李莲英信赖,后被派去监视光绪皇帝。孰料他反而同情了光绪,最后不得不走上冒死上书的不归路。这小太监如此爱国,这般勇敢,加上杨氏人性化的剧情设计,博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据说,“小太监寇连材愚忠幼稚,慷慨陈词,挽救危亡,引起全场掌声雷动。他被推出斩首时,台下观众唏嘘,泣不成声”。

话剧演出后,轰动了山城,观众们也牢牢记住了寇连材这个名字。

那么,晚清史上究竟有没有寇连材这个人物?

寇太监之死

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不过并非话剧中那番模样。

真实的寇连材事迹大致这样。他是北京昌平南七家庄人,祖父名寇怀璧,父亲名寇士通。寇连材原名成元,排“成”字辈,为独子,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七;15岁时与顺义张姓女子结婚;光绪十六年(1890年),其父与赵姓财主因地界纠纷输了官司,家破人亡。迫于无奈,寇成元遂抛妻舍子,进京自阉入宫,后改名寇连材。入宫后寇在奏事处当差,充最低级的使令太监;后经总管崔玉贵等奏请,才将其补储秀宫当差。由于专门为慈禧梳头,“侍西后久,颇得力”,寇连材颇受恩宠。据《凌霄一士随笔》载:“此差颇优,每年有二三千金进项。”可见寇在宫中混得着实不差,堪称新生代太监中的佼佼者。

那放着好端端的差事不做,寇太监为何要冒死进谏?难道单单出于爱国义愤,希望两宫能够警醒?翻检史料,一名当时老太监的回忆,给出了迥异于主流的说法:寇“素与太后掌案太监王俊如来往过密。王被珍妃卖官事牵连,发往奉天充军。寇连材异想天开,想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想上一个奏章,自以为如果太后采纳,可为升官之道,如太后不喜欢,仅是充军奉天,不惟可与王俊如聚首,也是发财之一途。因清朝太监充军外地,人还未到,当地就先有人代办沿路车马饮食费用,到了军所,将军以下的官长无不高看,因是近侍太监,谁也不敢得罪。岂知寇连材上了奏章,不仅没博得太后喜欢,反而获一死罪……奏章并不出奇,交司房存库了。”看罢这则回忆,真让人三观尽毁、眼镜碎了一地。寇连材提着脑袋上奏章,居然是为了升官发财,这与《清宫外史》中的形象实在是相距太远。不过,自古宫闱秘闻,似没有人比太监们知之更多。他们日日伴在统治者身边,目睹耳闻之大事件数不胜数,往往是现场见证者。况且太监不得私自出宫,所处环境单一封闭,即使事件经由彼此口耳相传,较之市井谈资、坊间传闻,也不至走样太多。具体到寇连材被杀一事,朝廷大员未能亲见真实过程,而奏章也“交司房存库了”,难怪身居中枢的翁同都未搞清楚事件始末,只是记道:“闻昨日有内监寇万材(连材)戮于市。或曰盗库,或曰上封事。未得其详。”不久恭亲王奕亦感慨慈禧将杀寇一事捂得严严实实,在写给翁同的信中叹曰:“吾等为旷官矣!”

由始至终,对于处斩寇连材的因由,朝廷采取常规的“冷处理”,未给出明确的答复。于是,这自然而然成为一个谜团,为猜度者提供了无限推测的空间,传闻这个雪球,随之越滚越大。

发酵的谣言

既然朝廷不给予合理解释,那民众只有自己制造答案。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对于政治的想象力,各种传言,自此不断发酵。

寇连材被斩首的当日,清廷仅给出其不顾“太监不得干政”的禁令上书言事的理由。当时京城既无人一窥奏章内容,又无人同寇连材熟识,故大家只有你猜我猜一起猜了。第二天,内阁侍读学士恽毓鼎便在西城拜客时听到消息,“昨日菜市杀太监一名,姓寇,名连瑞,通州人,素娴文墨,为两宫所赏。十二日请假五日,既销假,即进条陈,凡十事:一,颐和园不宜驻跸; 二,停止勘修圆明园工程;三,不宜使皇上日近声色;四,请立皇子;五,李鸿章不宜出使外洋; 六,武备废弛,沿边请练乡团;七,停止铁路工程;八,铸行银元(其余二条不得其详)。奏上,太后震怒,谓祖制宦官不许干预国政,立予斩决。至市,索袍褂着就,向东拜别祖茔及老母,云:‘我虽系内监,然所陈诸事皆忠君爱国之心,即骈首市曹,亦可见祖宗于地下。’帖然就戮”。几天后,上海《时务报》主笔汪康年接到京内挚友信件,云:“本月十六有宦官寇连材上封事,大致言上不宜驻跸园中,太上不宜黜陟官员,不宜开铁路,不可时召优伶入内,不宜信任合肥、南海,宜早建储等语。此是愚忠。前时曾跪太上前,泣谏不听,因乞假五日作十条,膺逆鳞之怒,交刑部处决。临刑犹整冠领,自言天下将送洋人,我总对得住祖宗云云。此真前古未有之名宦,士大夫都愧之。”无论恽氏所听传闻,还是汪氏接到的线报,都已经将未流出宫廷半步的寇氏奏章描述得有鼻子有眼。而且二者关于条陈的具体内容也颇为不同,想必当时京城关于寇连材奏章一事,流传着许多版本。不过,根据“帖然就戮”“前古未有之名宦”这样的评价,可知士林已借助内心的想象,无意识地替寇连材建构起一副忠义爱国的正面形象。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寇氏被杀次日,京城又爆出一大轰动事件:力主维新的内阁侍读学士文廷式被朝廷革职。此举无疑激化了朝野众多清流与维新人士的不满情绪,于是自然而然地将对寇连材的推崇与对文廷式的惋惜结合在一起:罢黜文廷式意味着慈禧打压维新派势力,那诛杀寇连材就是警告同情改革的人士。很快一副“寇太监从容临菜市,文学士驱逐返萍乡”的联语不胫而走,本来与维新变法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寇太监,也在众人的情感投射下,被一厢情愿地附上了“改革派”的标签。

作为彼时政治漩涡中之当事人,文廷式曾坦言自己并不认识这位寇太监:“丙申二月十六日,上在颐和园。是日午刻诛太监一人于菜市。闻其罪坐私递封奏、语言悖谬云。后乃知太监名寇连才,昌平州人。其奏乃谏游行,请建储,停铁路,练乡兵。又请勿听用李鸿章、张荫桓等共十条云。”就连他对寇氏的了解,也属道听途说。试想一个粗通文墨的宦官,怎么可能对于朝政的建言如此头头是道,更不可思议的是,他批判的矛头,居然都是朝向慈禧、李鸿章、张荫桓等后党派系,这哪里是小太监的见识,分明是清流与维新人士的心声。换言之,他们只是借着寇连材的名号,在发表对朝政的诸多积怨。交口称颂寇连材的背后,隐伏着激烈的派系矛盾与利益纠葛。寇氏之死恰恰为他们开启了一条倾泻愤恨的渠道。 而与此同时,清政府居然对沸沸扬扬的谣言置若罔闻,任其散布,不作出一丝一毫的解释。不能不让人赞叹:慈禧老佛爷的心还真够宽的!

第二度塑造

人们对政治新闻的关注与消费往往是暂时的,一旦出现更劲爆刺激的事件,之前的便会渐被淡忘。戊戌变法期间,政情跌宕起伏,其紧张程度与戏剧性,皆赛过当时任何一部戏剧,众人自然不再理会区区一个小太监的死亡。

有趣的是,戊戌政变后,作为海外流亡者,不甘失败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了坚持变法的合理性与维护保皇的正当性,开始极力编织一套悲壮凄厉且激荡人心的政治神话。寇连材虽不是主角,但却占据了不小的戏份,尤其是梁启超所撰《烈宦寇连材传》,堪称神来之笔:

甲午战败后,君(寇连材)日愤懑忧伤,形于词色,时与诸内侍叹息国事,内侍皆笑之以鼻。乙未十月,西后复专政柄,杖二妃,蓄志废立,日逼皇上为蒲博之戏。又赏皇上以鸦片烟具,劝皇上吸食。而别令太监李莲英及内务府人员在外廷造谣言,称皇上之失德,以为废立地步……至十五日,乃上一折,凡十条。一请太后勿揽政权,归政皇上。二请勿修圆明园以幽皇上。其余数条,言者不甚能详之,大率人人不敢开口之言……书既上,西后震怒,召而责之曰:“汝之折汝所自为乎?抑受人指使乎?”君曰:“奴才所自为也。”后命背诵其词一遍。后曰:“本朝成例,内监有言事者斩,汝知之乎?”君曰:“知之。奴才若惧死,则不上折也!”于是命囚之于内务府慎刑司,十七日移交刑部,命处斩。临刑神色不变,整衣冠,正襟领,望阙九拜,乃就义。观者如堵,有感泣者。

……

陆象山曰:我虽不识一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其寇黄门之谓乎?京师之大,衿缨之众,儒林文苑之才,斗量车载,及其爱君国、明大义,乃独让一不识字之黄门?呜呼,可无愧死乎!八月政变以后,皇上之内侍及宫女,前后被戮者二十余人。闻有在衣襟中搜出军器者,盖皆忠于皇上,欲设法有所救护也。身微职贱,无由知其名姓……呜呼!前者死,后者继,非我皇上盛德感人至深,安能若此乎?呜呼,如诸宦者亦可随六君子而千古矣。

在梁氏魔力无穷的笔下,慈禧与光绪原本充满温情的母子关系,被描述成赤裸裸的政治死敌。为了揽权,慈禧对光绪,坏其心志、纵其欲望、毁其身体、败其名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更加独到的在于,梁氏花较大篇幅详细描述了寇连材冒死奏事的全过程,俨然将其列为光绪的亲信之一。尤其是结尾一段,大字不识几个的寇连材人格崇高、胆量过人,其地位已堪比“六君子”了!不唯如此,尚有不少忠于皇上的内侍和宫女,个个于衣襟中藏有兵器,这哪里还是禁卫森严的宫廷,简直就是一出晚清版的“步步惊心”!

经梁启超塑造的“烈宦”形象,于清亡后愈发深入人心。无论是野史、掌故、小说,还是京戏、话剧、电影,但凡涉及这段历史,都不忘搬出寇连材,对其人其事进行一番演绎。于是,在艺术形象趋于成熟的同时,人们已不再在意真实的寇太监是何种模样了。

百余年后,我们回首“寇连材事件”,其实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案子。一个不听话的小太监,坏了规矩,犯了忌讳,被统治者处以极刑,如此而已。然而,时值甲午海战大败、维新运动兴起、清廷政治权威严重下降之际,最高统治者处理政事,理当谨慎持重,开诚布公。寇案虽为帝王家事,但于敏感期还是应该给民众一个满意透明的交代,以减少政治谣言的出现。恰恰是慈禧漫不经心的一个决断,留给士林无限演绎发挥的空间,赏给政敌诋毁自己的素材,其结果便是自己的形象被妖魔化,其公信力亦随之暴跌。

说到底,谣言止于知者,充分尊重百姓的知情权,就等于少给自己添麻烦。捂着不如公开,堵塞不如疏导,人家信不信你,关键还是看你掌权者的自身表现啊!

热点推荐

上一篇:女王的宠臣:商人海盗大臣约翰·霍金斯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