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枕头人》与《阿甘正传》中的悲剧原型比较

《枕头人》与《阿甘正传》中的悲剧原型比较

小编:

[摘要]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来比较《枕头人》与《阿甘正传》里的悲剧原型。《枕头人》中的卡图兰和《阿甘正传》中的珍妮有着相似的悲剧,都能在希腊悲剧神话中找到原型。卡图兰和珍妮有着相似的命运悲剧以及童年创伤的悲剧。

[关键词]悲剧原型;卡图兰;珍妮;希腊神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原型概念是由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他提出“集体无意识”说,认为原型是反复出现在我们经验当中的意象,而且我们经验当中的意象也同样出现在我们祖先的经验当中。加拿大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诺思洛普・弗莱(1911-1980)站在心理学家荣格的肩膀上,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为基础,把原型与文学结合,通过《批评的剖析》提出了原型批评理论。他认为原型是不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单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

戏剧《枕头人》是由爱尔兰剧作家马丁・麦克多纳所著,讲述的是一名寓言作家卡图兰由于写的虐童作品与现实生活中的虐童案如出一辙而被抓去刑讯的故事。故事最后得知所有的虐童案是由他从小受父母折磨的智障弟弟所为。童年时,为了救受折磨的弟弟,卡图兰杀害了亲生父母,为了保护他的弟弟,卡图兰最后成了替罪羔羊。在电影《阿甘正传》里,珍妮也是从小受到父亲虐待的悲剧角色。成年后,珍妮生活放纵,吸食毒品,最终患上艾滋病。卡图兰和珍妮都有着相似的悲剧特点,他们的悲剧原型都能在希腊神话当中找到。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悲剧和童年创伤的悲剧。

一、卡图兰与珍妮的命运悲剧原型

卡图兰与珍妮的命运悲剧原型植根与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在这个悲剧中,王俄狄浦斯对于命运的嘲弄无能为力,无论做什么都不能逃脱杀死亲生父亲并与亲生母亲结为夫妇的噩运。与俄狄浦斯王一样,卡图兰和珍妮的命运也充满着悲剧与无能为力。

卡图兰的父母为了培养他的写作天赋,年幼时的他被强制住在他弟弟的隔壁房间,总是能听到从隔壁传来的受折磨的哀叫声。当卡图兰发现他们两兄弟成了父母的实验被试时,他杀害了自己的父母并救出了智障弟弟。从此,卡图兰遭受着精神痛苦。是由于他的父母才使得卡图兰的作品充满了虐童和恐怖;写作本身无罪,是他的弟弟把作品中的虐童实例在现实生活中实施;然而命运的悲剧在于卡图兰最后却成了一切的替罪羔羊,成了悲剧命运的受害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犯什么错,只是因为命运不幸而陷入了无限的痛苦,那么他的命运就真的是一个悲剧了。善良可爱的小珍妮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着一个会对自己进行性虐的酒鬼父亲,成年后又遇到了对自己有暴力倾向的男朋友。作为美国1950-1960年“垮了的一代”,珍妮不得不跟随别人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骚乱动荡的社会,珍妮滥吸毒品,性生活放纵,最终患上艾滋病。是由于她的父亲才使得她对自己如此放纵,是由于这个动荡的社会才使得她走上了一条艾滋的不归路。无论如何努力,珍妮都摆脱不了悲剧命运的魔爪。

二、卡图兰和珍妮童年创伤的悲剧原型

希腊神宙斯是卡图兰和珍妮童年创伤的悲剧原型。神宙斯的父亲克鲁诺思认为自己将会被子女杀害,所以他把他一生下来的孩子残忍地吃掉了。然而受到了母亲的保护,宙斯免于受难,侥幸得生并由姑母带大。成年后的宙斯便亲手把父亲杀害并救出了他的兄弟们。然而受到了童年创伤的他变得与父亲如出一辙,残忍、暴力,最终也难免于悲剧的结局。卡图兰和珍妮的悲剧同样是由于他们的童年创伤。

童年创伤将会引发抑郁、焦虑、饮食紊乱以及暴力行为。实际上,正是由于童年创伤才使得卡图兰无意识中爱上了写恐怖的虐童小说。通过写这些残暴的小说来转移注意力,卡图兰由童年创伤造成的压抑才能得到释放和舒缓。卡图兰既恨他父母的残暴无情,又对自己亲手杀害父母感到内疚。他的精神斗争在他“路口的三个死囚笼”故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路口的三个死囚中有一个是强奸犯,一个是谋杀犯,中间囚笼中的囚犯知道自己犯了罪却忘记了是什么罪,囚笼的上方有个牌子写着但他却看不到。即便是强奸犯看了他的牌子都忍不住愤怒地向他吐口水;修女经过为其他两个囚犯祈福,看到他却掩面哭泣无法原谅。故事的结尾给读者留了悬念并没有告知他的罪。但根据卡图兰的经历我们可以猜到这个囚犯的罪名不是杀害亲生子女便是亲生父母。因为一方面卡图兰恨透了自己的父母虐待他们两兄弟;另一方面对自己杀害亲生父母又心存内疚,无法原谅。他是如此的遭受着精神折磨,他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是否正确,心灵的挣扎促使他写出了这么一个他自己都无法确定罪名的故事。

珍妮的悲剧同样源于他的童年创伤。儿时的珍妮曾和阿甘一起跪在庄稼里祈祷:“上帝啊,让我变成一只小鸟吧,这样我就可以飞翔,飞得很远很远,离开这里。”珍妮被父亲伤害得如此之深以至于她迫切地想远离,也导致她成年后一直不安定,不断的搬离一个又一个地方。然而,无论她走得又多远,无论她做什么,她都无法找到内心的平静,无法忘记被父亲性侵犯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她成年后还有着自杀的念头。正是由于童年创伤,她害怕组建家庭,尽管她爱着阿甘也不愿意选择留下来和他在一起,而是成为“垮了的一代”成员,过着放纵、糜烂的生活,最终走上艾滋的不归路。

《枕头人》中的卡图兰和《阿甘正传》中的珍妮这两个悲剧角色有着相似的悲剧原型特点,这让我们对两部作品有了新的鉴赏角度。这也充分证实了弗莱关于原型的观点,即原型是与文学紧密相连并不断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的。同样这也支持着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即我们的思维无意识中是与祖先的思维相似的,很多意象都能从古老的希腊神话中找到原型。

热点推荐

上一篇:解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黑奴角色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