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箜篌与宋词演唱

箜篌与宋词演唱

小编:

关键词: 箜篌;弦乐器;宋词演唱

摘要: 箜篌为源自中土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弦乐器,而汉唐之际自异域传入的弦乐器的加入,又丰富了中土“箜篌”类乐器。在宋代歌舞表演中,卧箜篌、竖箜篌、大箜篌、小箜篌、凤首箜篌等以其丰富多样的外形、多变的乐律、极强的适应性,活跃于多种场合,为歌舞表演增加了视觉和听觉魅力。箜篌成为宋词演唱应用的独特乐器,也是赏鉴宋词文本不可不考虑的因素。

Konghou and Performance of Ci Poetry in Song Dynasty

Key words: Konghou; stringed instrument; performance of ci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Abstract: konghou is an ancient stringed instrument originated from China. Other musical instruments from other regions were accepted by Chinese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they were named as Konghou by Chinese, too.Then in the Song Dynasty all kinds of Konghou played special roles in singing and dancing for its varied shapes, changeable tunes and great adaptability.Performance gained more charm in audio and visual aspects because of Konghou, which became particular in performance and necessary element for appreciation of ci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箜篌与宋词演唱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3卷箜篌是流行于汉唐的重要乐器,在宋代的歌舞表演中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嗣后,其使用渐少,最终成为日益少见的乐器。

一、箜篌的渊源

中国传统典籍所载的箜篌,指的是一类拨弹弦乐器,据其形制大致有三种: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卧箜篌源自中土,与传统琴瑟相近;竖箜篌和凤首箜篌则源自域外,传入中土后经过了一些本土化的改造。三者均曾流行于中土,是大众喜爱的乐器。在流通和使用中,三者称呼有时候并无严格区分,表现在文献中更是如此,以致给后人造成困扰。本文初衷为探讨箜篌与宋词演唱之关系,然为理清宋代歌舞表演中箜篌之形制、使用情况,则不得不先探讨三种箜篌之渊源。

1.卧箜篌

这种传统箜篌多用于雅乐,至南北朝则专用于楚乐,南北朝之际梁代沈约所撰《宋书》卷19“志第九”说:空侯,初名坎侯。汉武帝赛灭南越,祠太一后土用乐,令乐人侯晖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者,因工人姓尔。后言空,音讹也。古施郊庙雅乐,近世来专用于楚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56页。唐人杜佑曾描述其形状:“旧说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6]大约在隋唐之际,这种传统箜篌开始被称为卧箜篌,以区别于域外传入的胡箜篌(竖箜篌)。之所以将卧箜篌名称的出现断为隋唐之际,是因为初唐魏征等撰《隋书》,介绍“胡戎歌”的乐器,已经将其与“卧箜篌、竖箜篌”并举(卷15“音乐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78页);而中唐杜佑《通典》卷144“八音”中尚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者并举,中土传统箜篌依旧使用约定俗成的名称,还可不使用“卧箜篌”。

2.竖箜篌

《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杨泽新声》《神白马》之类,生于胡戎。[8]378

胡戎歌非汉魏遗曲,故其乐器声调,悉与书史不同。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其乐器有钟、磬、弹筝、o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长笛、小筚篥、横笛、腰鼓、齐鼓、担鼓、铜拔、贝等十九种,为一部。工二十七人。[8]378

3. 凤首箜篌

所谓“凤首箜篌”,是中国唐代史家对经印度传入中国之古代波斯弓型竖琴的变体乐器――维那(vina)的称呼。

古代波斯弓型竖琴,有两种不同的变体。其一是“琼(chang)”,即后称之为“哈甫”(Harp)、中国称之为“竖头箜篌”的乐器,其二是“温”(Vin),即后来印度称之为“维那”(Vina)、中国称之为“凤首箜篌”的乐器。其二者原始的形状,并无太大的区别,后来骠国人将“凤首箜篌”(Vina)也称之为“琼”(tsuan)的缘故正在于此。“哈甫”(Harp)和“维那”(Vina),如果细分起来,其主要的差别在于:哈甫(Harp)之琴弓,已分化为“音槽”和“肘木”两个部分,而且,后来因肘木插入音槽中部,而产生了音槽下部之称为“脚柱”的器件;维那(Vina)之琴弓则保守着猎弓的原型(弓型或角型),其皮制音槽,仅是穿插贴附于琴弓一半之上的附件。哈甫(Harp)因有肘木,因而成为张系琴弦较多的弦琴;维那(Vina)因其弓型、角型,只能容系较少的琴弦。哈甫(Harp)因其音槽长大,一般只能竖持,琴弦竖向排列,因此命之为“竖琴”“竖头箜篌”,维那(Vina)因其保持半圆弓型或角型,常将琴弓斜向横挟于左胁之下,使琴弦横向(或稍有倾斜)平列。哈甫(Harp),后因有“脚柱”装置,琴身可立于地上,而采取了双手“擘”奏的方法,维那(Vina)则大多固守着一臂(常是左臂)挟持,而以另一手只手演奏的方法。

维那(Vina)一器,之所以传入中国后被命名为“风首箜篌”者,一是因其“龙身凤形”,其弓样曲形恰似凤鸟之状的缘故;二是因其琴弓上部或有“凤首”之饰的缘故,唯“凤首”之饰,并非维那(Vina)之必需具备的器件。维那之为器,有不具“凤首”之饰的。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下卷“敦煌莫高窟壁画乐史资料研究”第四部分“弓形竖琴之属”之“凤首箜篌与竖头箜篌的区别”,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二、箜篌在宋词演唱中的应用

宋代箜篌的使用不复汉唐之盛,但因其表现性强、音域宽广、音色既适于表现华丽高远风格也适于抒发忧伤缠绵之情,因此就宏观而言,在宋代尤其是北宋宫廷用于内外的礼乐中,箜篌算得上频频出场的主流乐器。详参谢瑾《箜篌在宋代宫廷中的运用》,《音乐研究》2009年第3期。而在宋代歌舞表演和宋词演唱中,箜篌更是不可忽略的存在。 其一,竖箜篌尤其是大箜篌,无论从器形还是音质上看,都是高大华丽,的确可以和大鼓、琵琶等相媲美合作,在燕乐、法曲等的演奏中成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河北正定龙兴寺的大箜篌乐俑雕塑,箜篌高过人头,气势宏阔,乐伎流畅的弹奏姿态,令人千年之下依旧感受到磅礴而来的乐音,便体现了箜篌视觉、听觉的双重表达效果(图1)正因为此,大箜篌在宫廷大型歌舞表演中经常出现。它和拍板、琵琶、大鼓一起,构成群体协奏的主音部,担任部分指挥功能。

如北宋十月初十日徽宗赵佶生日(天宁节),十二日,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赐宴,宴中歌舞:

教坊乐部列于山楼下彩棚中,皆裹长脚幞头,随逐部服紫绯绿三色宽衫黄义[,镀金凹面腰带。前列拍板十串一行。次一色画面琵琶五十面。次列箜篌两座,箜篌高三尺许,形如半边木梳,黑漆镂花金装画,下有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手擘之。以次高架大鼓二面。彩画花地金龙。击鼓人背结宽袖。别套黄窄袖。垂结带。金里鼓棒。两手高举互击。宛若流星。后有羯鼓两座。如寻常番鼓子。置之小卓子上。两手皆执杖击之。杖鼓应焉。[11]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

在中小型的表演场合,箜篌也经常出现,如北宋徽宗赵佶政和二年蔡京再相,三月八日,赵佶赐宴太清楼,箜篌出现于诸乐合奏中:

上曰:“日未晡,可命乐。”殿上笙、簧、琵琶、箜篌、方响、筝、箫登陛合奏。宫娥妙舞,进御酒。上执爵,命掌樽者注群臣酒曰:“可共饮此杯。”群臣俯伏谢。上又曰:“可观。”群臣凭陛以观,又顿首谢。又命宫娥抚琴擘阮。已而,群臣尽醉。[12] 蔡元长《太清楼特燕记》

图2宋人《奏乐图》 明代仇英临宋人本《奏乐图》(部分),引自郭树荟《中国音乐鉴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文字记录之外,我们还可见到宋人留下的箜篌与笙、笛、筝、v篥等合奏的图像记录,如图2宋人《奏乐图》就展现了大箜篌参与的小型表演,图像线条柔和,色彩醒目,从演奏者沉醉的表情、祥和的姿态,我们同样能感受到那跨越时空而来的赏心悦目与自然谐和。

其二,在小型宴会上的浅斟低唱中,竖箜篌因其携带方便、似瑟似琵琶而兼具两者的优势,也被乐工经常使用。某些时候,也成为高人雅士的抒情之具。箜篌乐器本身有时候都会为乐妓的表演带来新奇之感:

秦少游在扬州,刘太尉家出姬侑觞。中有一姝,善擘箜篌。此乐既古,近时罕有其传,以为绝艺。姝又倾慕少游之才名,偏属意,少游借箜篌观之。既而主人入宅更衣,适值狂风灭烛,姝来且相亲,有仓卒之欢。且云:“今日为学士瘦了一半。”少游因作《御街行》以道一时之景曰:

银烛生花如红豆。这好事、而今有。夜阑人静曲屏深,借宝瑟、轻轻招手。可怜一阵白O风,故灭烛教相就。花带雨、冰肌香透。恨啼鸟、辘轳声晓,岸柳微风吹残酒。断肠时、至今依旧。镜中消瘦。那人知后。怕你来]u。[13]

瘦筇访隐,正繁阴闲锁,一壶幽绿。乔木苍寒图画古,窈窕人行韦曲。鹤响天高,水流花净,笑语通华屋。虚堂松外,夜深凉气吹烛。乐事杨柳楼心,瑶台月下,有生香堪掬。谁理商声帘户悄,萧飒悬鸣玉。一笑难逢,四愁休赋,任我云边宿。倚栏歌罢,露萤飞下秋竹。(张炎《壶中天・养拙夜饮,客有弹箜篌者,即事以赋》)

缥渺神仙云雾窗。说与苏州,未断人肠。带湖烟月堕苍茫。唤醒嫦娥,春笋纤长。马上琵琶半额妆。拨尽相思,十二巫阳。疏□清梦入潇湘。佩玉鸣鸾,吹下天香。(韩W《一翦梅・闻箜篌》)

在张炎笔下,深山中客弹箜篌,抒写高雅之情,箜篌声如天外飞仙音,与山中花月、空中飞萤,共同融汇成隐士所处的高雅之境。而韩W听着箜篌的演奏,眼前同样幻化出“马上琵琶半额妆。拨尽相思,十二巫阳。疏□清梦入潇湘。佩玉鸣鸾,吹下天香”的画面,可见,箜篌的叙述性和描述性都很强。

赴节金钗促。爱弦间、泠泠细雨,非琴非筑。别鹤离鸾云千里,风雨孤猿夜哭。只雌蝶、雄蜂同宿。汀树诗成归舟远,认宫眉、隐隐春山绿。歌宛转,泪盈掬。吴儿越女皆冰玉。恨不及、徘徊星汉,流光相属。破镜何年清辉满,寂寞佳人空谷。人世事、寻常翻覆。入塞新声愁未了,更伤心、听得江南曲。呼羯鼓,醉红烛。(《贺新郎・箜篌曲为良佐所亲赋》) 其三,南宋民间流行的应该是十四弦小箜篌。“十四弦”在当时甚至成为箜篌的代称,和琵琶、琴、笛一样成为词人寄托特定情感的意象之一。陆游《长歌行》:“世上悲欢亦偶然,何时烂醉锦江边?人归华表三千岁,春入箜篌十四弦。”勾画出锦江畔蜀人云集,弹箜篌游春的场面。若干年之后,陆游依旧难以忘怀箜篌所象征的蜀地欢乐:“十年前在古梁州,痛饮无时不惯愁。最忆夜分歌舞歇,卧听秦女擘箜篌。”(陆游《秋雨渐凉有怀兴元》)危稹《渔家傲・和晏虞卿咏侍儿弹箜篌》则说明箜篌乐音可听之外,女子擘箜篌行为本身也构成箜篌演奏不可缺少的部分:

老去诸余情味浅。诗词不上闲钗钏。宝幌有人红两靥。帘间见。紫云元在梨花院。十四条弦音调远。柳丝不隔芙蓉面。秋入西窗风露晚。归去懒。酒酣一任乌巾岸。

侍儿弹箜篌的魅力,北宋才子秦观挡不住,南宋的老危稹也为之着迷:“老去诸余情味浅。诗词不上闲钗钏。宝幌有人红两靥。”“十四条弦音调远。柳丝不隔芙蓉面。”乐伎的高超技法,把十四条弦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宋代箜篌的形制

宋代歌舞表演使用箜篌,虽不如魏晋隋唐之盛,但也基本上涵盖了中土箜篌的所有种类,即卧箜篌、竖箜篌(大箜篌、小箜篌)和凤首箜篌,具体形制如下:

1.卧箜篌

这部分文字摘自宋代高承《事物纪原》[15]乐舞声歌部:箜篌,高承既然说杜佑《通典》所载之卧箜篌“非今器”,而汉时之二十三弦胡箜篌“正今物”,按高承为北宋神宗赵顼元丰年(1078―1085)中开封人,则卧箜篌极有可能此时已少有人用。

2.竖箜篌、大箜篌、小箜篌

竖箜篌是宋代最流行的箜篌品种,也为宋教坊所通用,宋人所称“箜篌”一般指竖箜篌(图6),竖箜篌一般为木制,宋代一般为三角形,所

图6宋代陈D《乐书》之竖箜篌[16]565

张弦数量如前所述以十四弦、二十三弦为主,其他大致与汉唐无别,如陈D所云:“竖箜篌,胡乐也。其体曲而长,其弦二十有三,植抱于怀,用两手齐之,俗谓之‘擘箜篌’,亦谓之‘胡箜篌’……后世教坊亦用焉,去之可也。”[16]565

根据不同的形状大小、不同的张弦数量、琴弦的粗细,竖箜篌之外又有大箜篌和小箜篌大小箜篌之别,自唐以来即有,如唐贞观中张文收所制燕乐,其乐器中所用箜篌即“卧箜篌

一、大箜篌

一、小箜篌一”(唐代杜佑《通典》卷146);辽国太乐乐器所用箜篌,“卧箜篌、大箜篌、小箜篌”各一(《辽史》卷54)。(图7)。有了大小箜篌的存在,箜篌的表现空间更大,陈D对此描述道:“故燕乐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随弦成,盖若鹤鸣之嘹唳、玉声之清越者也,然非夷狄之制则郑卫之音,非燕乐所当用也。”[16]565

图7宋代陈D《乐书》之大箜篌 、小箜篌[16]564

宋代大小箜篌形制的具体差别,虽因文献阙如而难以尽知,但清人刘文藻所撰《清朝续文献通考》对大小箜篌有详细的描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大箜篌,其形如凤。左右共七十一弦:右面之弦三十六,配七音;左面之弦三十五,配六音。如鼓犯调乐曲,可拨制音板,使左面之音升高一律。右面第二十六弦,另装按音板一条,长一尺一寸二分,可以使用圆音指法,兼收琵琶之妙。自脚至顶,高六尺。一弦至十七弦,俱长四尺六寸八分,以下随音箱之斜度逐渐收短,最高一弦长九寸,音箱斜形,上宽四寸八分,下宽九寸。弦之粗细有五等。

3.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与竖箜篌的最大差别,在于音箱放在了下方,详情本文第一部分依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一书中“凤首箜篌与竖头箜篌的区别”已经做了详尽说明。 宋代陈D《乐书》所绘凤首箜篌图像(图8),竖柱顶端雕作凤首形状,音箱在下方底座上,可调琴弦的轸在上方,这是凤首箜篌的典型特征。

图8宋代陈D《乐书》之凤首箜篌[16]566

四、宋词之后的箜篌

宋代之后,箜篌的使用继续减少,至元明之时,它虽在宫廷礼仪之乐中继续发挥作用,但在民间更多的是作为文人雅士所惊赏的、比较稀罕的乐器而出现。此时的箜篌制作非常重视装饰性,如明代工部营造所制作的、为大乐所用的箜篌:

箜篌八把,用梓木为身,阔五寸,厚六寸,直长四尺八寸,并柄上雕龙头,中花板雕盘龙一,俱沉香色描金,附以乌木引条系二十弦,下横施引首,并描金沉香色龙头,通长二尺二寸五分,上施乌木轴子二十,中有柱手,用乌木制成竹节。两末雕龙头描金,长一尺二寸五分,两龙头下,各垂彩线J。[18]

在民间,箜篌音响渐稀,精于箜篌甚至成为深山隐士的绝技,清末刘鹗在其小说《老残游记》第十回“骊龙双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声叶箜篌”中用很长的篇幅叙述了箜篌、角、铃、啸合作的场景(文长不录)[19]。虽然稍有艺术夸张,但却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传达了箜篌弹奏之际的神采,可谓最详尽的箜篌演奏现场实录。经过小说作者的传神描述,不禁令人感叹这崛起于中亚、风靡世界数千年的乐器,确有其独到之处。

参考文献:

[4]刘熙.释名: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6-107.

[6]杜佑.通典:卷144[M].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3680.

[8]魏征,等.隋书:卷15 [M].北京:中华书局,1973:378.

[9]刘d.旧唐书:卷29 [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68.

[13]杨.古今词话[M]∥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33.

[15]高承.事物纪原:卷二 [M].北京:中华书局,1989:98.

[17]刘文藻.清朝续文献通考:第二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热点推荐

上一篇:唐教坊俗乐二十八调与白石歌曲旁谱宫调关系考论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