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宪法学者张君劢

宪法学者张君劢

小编:

一、清朝末年的“洋翰林”

张君劢名张嘉森,字君劢,1887年出生于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一个“不为名相,即为名医”的大家庭。

张君劢自少年时代即对社会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且学会撰写“策论”。此外,他还阅读了《资治通鉴》《日知录》《曾文正公全集》和大量西方名著,这对他了解中外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关心政治的传统,有很大帮助。

时隔不久,张君劢因学费问题而辍学,遂转入南京高等学堂继续求学。后来,他又因为参加拒俄运动被迫退学。退学之后,经友人介绍他曾经去湖南长沙当了一名中学教员。

1906年,张君劢与四弟张嘉一同考取官费留学资格,然后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和政治专业。第二年,梁启超在日本成立“政闻社”,提出了“实行国会制度,建立责任政府”等四大纲领,张君劢也参与其事。除此之外,他还在《新民丛报》上翻译发表了穆勒名著《代议制政府》的部分内容,有人认为穆勒的影响在张君劢思想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910年,张君劢在早稻田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他起程回国,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留学生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当时人们把留学生称为“洋学生”,因此张君劢就成了投身于清末立宪运动的“洋翰林”。

二、民国初年的立宪派

但是,突然爆发的辛亥革命中断了张君劢的“翰林梦”,于是他回到上海开始从事政治活动。起初他出任宝山县议会议长,与著名立宪派人士汤化龙组织了“共和建设讨论会”。后来该会与共和统一党、共和促进会等党派合并,成立了以梁启超为首的中国民主党。该党以“普及政治教育,拥护法赋自由,建设强国政府,综核行政改革,调和社会利益”为宗旨,与共和党、国民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1913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后,中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合并成立进步党,继续与国民党相抗衡。

民国初年出现的这种政党林立、分分合合的局面看似复杂,但仔细分析则可以分为改良和革命两大派:前者继承了清末立宪派的传统,主张用和平、民主、渐进的改良方式来推动社会进步;后者脱胎于清末革命派,企图用暗杀、暴动、战争等革命手段,创造一个全新的理想社会。对于革命派的做法,梁启超深感忧虑。因此当国民党因宋教仁遇刺而发动二次革命时,他便指出:这种暴民政治之祸,更甚于洪水猛兽。如果一个革命接着一个革命,那就只能是“国事日非”“生灵涂炭”。

1913年,为了躲避袁世凯的迫害,张君劢在梁启超的安排下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15年,他获得柏林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他曾经担任过浙江省交涉署署长、《时事新报》总编辑、段祺瑞内阁的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冯国璋总统府的秘书长等职务。1917年,他辞去所有职务,致力于唯心论哲学和教育问题研究。

三、国共两党的批评者

该书的第二讲是“吾国宪政何以至今没有确立?”张君劢在这一讲中首先回顾说:民国自成立以来,已经颁布过好几部宪法,但从来没有认真实行过。于是有人产生怀疑,认为中国没有能力实行真正的宪政。为此,张君劢从心态和心习两方面做了分析,从而找出阻碍中国实行宪政的七大病根。这七大病根是:帝王思想、割据一方、越轨为能、舞文弄法、治乱循环、人民愚昧、举棋不定。从表面上看,除了人民愚昧之外,其他病根都是统治者的问题。但如果分析一下,所谓“人民愚昧”也完全是统治者造成的。因此他认为中国的宪政始终未能确立,完全是统治者的罪过。

张君劢还指出:民主政治的要害是重在参与。参与的好处,不仅是可以行使公民的权利,而且还可以改变人们对政治所采取的袖手旁观的习惯。因此他认为对于人民来说,仅仅是摆脱愚昧远远不够,还要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参与政治的机会,其中包括参与竞选、批评政府、组织反对党、提出不同政见等内容。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养成大家的政治责任心,否则就会引来不负责任的批评或捣乱。

除此之外,该书还有“人权为宪政之基本”“国民大会问题”“行政权(总统与行政院)”“立法权(立法院等)”“司法独立”“民主国政党”“立宪国家财政”“朝野上下之大责任”“新宪法施行及培植之关键”等内容。因篇幅关系,这里只能介绍一下第十讲对战争与和平的议论。

张君劢说:制定这部宪法,是希望达到三个目的:一是造成国家统一,二是奠定国家和平,三是促成国家法治。由于没有统一就没有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法治,因此他指出,假定一个国家中的某些地区或党派可以掌握武力,与政府的军队相对峙,那么要想实现统一、和平、法制,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假如有人认为国内的政治只能以武力来解决,那么中国的政治就永远离不开陈胜吴广或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模式。因此他强调:一定要在政治上提倡容忍的精神,而各党派同时并存就是这种容忍精神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应该享有自由,但是不允许有煽动武装叛乱、依靠武力推倒政府的企图。

六、“不食周粟”的新儒家

热点推荐

上一篇:儒商与企业伦理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