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新疆多岗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新疆多岗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小编:

摘 要:拜城多岗墓地是新疆西部发现的墓葬数量较多的墓葬群之一,墓葬情况复杂,葬俗葬式多样,是早期铁器时代的研究资料。本文对于采集到的该墓地41具人骨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多岗居民的饮食状况;并结合墓葬类型、随葬品种类,男女性别以及考古学分期等对不同条件人们的食物差别进行考察,为该区域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饮食结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拜城多岗墓地; 人骨δ13C、δ15N分析; 饮食结构; 早期铁器时代

拜城多岗墓地是新疆西部发现的墓葬数量较多的墓葬群之一,墓葬情况复杂,葬俗葬式多样,是早期铁器时代难得的研究资料。本文对于采集到的该墓地41具人骨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多岗居民的饮食状况;并结合墓葬类型、随葬品种类,男女性别以及考古学分期等对不同墓葬条件人们的食物差别进行考察,为该区域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饮食结构研究提供依据。

一、 引 言

新疆居民过去的饮食结构,一直为考古界、史学界等所关注。但由于新疆气候条件复杂,人员流动性大,加之历史上又为多民族聚居区,给这一问题的探讨带来困难。上世纪陆续开展的考古工作,特别是70年代开始大量遗迹遗物的发现为食物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比如1979年在孔雀河古墓沟墓地发现了随葬的小麦①,1979年在和硕新塔拉遗址出土了石磨盘,石镰等农具还有彩陶及麦、粟等②。后又在哈密五堡出土麦草,糜饼③,这使我们对于晚期青铜时代以及早期铁器时代新疆人的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更为具体的情况,比如其主食怎样,食肉的情况又如何,则由于发现的遗存数量有限,难以推测。

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出现的人骨碳同位素分析研究④,有助于对于上述问题的探讨。该方法通过人骨中碳稳定同位素的比值(δ13C)来探讨先民食物中的小米类和稻或麦类的食用情况。依据植物最初生成时不同光合作用途径的划分,小米类,即粟或黍,也被称为C4类植物,和稻或麦类,也被称为C3类植物,这两类植物的δ13C比值范围不同,当人类长期食用某一类植物时,人骨中就会有对应的δ13C比值,据此分析可以了解人们的食物状况。

本世纪初在国内开展的人骨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⑤,为古人食物中肉类食物多少的探讨提供了方法。人骨中氮稳定同位素的比值(δ15N)反映的是食肉或鱼的多少,蛋白的摄入情况,δ15N值越高,则表明食肉或鱼的程度越高,营养级越高。由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物链每高一级,δ15N值增加约3‰~5‰。δ13C和δ15N分析相结合,可以区分出样品出自一般旱作农业区、牧区,还是河海边。因而,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目前已成为古人类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通过与遗址考古背景相结合不仅使许多年代久远遗址的先民食物状况公诸于世,而且也在研究方法上弥补了以往仅是靠遗迹遗物对人们食用的食物进行推论的传统研究之不足,来自食用者本身的直接信息,使得研究结果更为清晰而具体。

本文拟通过应用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结合墓葬背景等考古发掘信息,对于新疆拜城多岗墓地出土人骨进行分析,以探讨该墓地先民的食物状况,并结合进行不同墓葬背景条件下人们食物之间的差别,为考古学关于新疆早期铁器时代人类饮食研究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二、 材料、方法与结果

分析结果见表一。由表一中的数据结果,除了2个样品数据有偏离,其余39个样品的C/N均处于2.9~3.6以内,表明骨样品骨胶原提取可满足测试要求,测试结果有效。

三、 分析讨论

1. 遗址背景

多岗墓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亚吐尔乡都干买里村。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与阿克苏地区博物馆和拜城县文管所发掘了多岗墓地100座墓葬。墓地主要分为两个大区,其中西部I号墓区数量少,规格较高的墓葬占多数;中部II号墓区是墓地主体,墓葬数量较多;东部III区比较零星的封堆,发掘的部分为魏晋时期遗存。

多岗墓地大部分墓葬为圆丘封堆竖穴墓,依据其封堆直径分大、中、小三类。直径9米以上为大型墓,9~5米为中型墓,5米以下为小型墓。从墓葬形制分,有椭圆形、甲字形、鞋底形双室墓等。埋葬习俗有一次葬和二次葬,葬式有侧身屈肢葬、仰身屈肢葬、俯上身屈下肢葬和仰身直肢葬等。按照墓葬中人骨个体的数量,又分单人葬、双人葬、多人葬等。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也有少量金属小件、骨器、石器、木器等。

发掘者认为,该墓地的文化面貌和轮台群巴克墓地、拜城克孜尔墓地比较接近,应当属于同一个文化,因此可以称为“群巴克文化”。绝大部分为公元前1千纪前半期的墓葬(公元前900~前500)。

本文所分析的样品涉及20座墓葬,其背景情况见表二。

2. 多岗居民饮食状况的考察

再结合看一下多岗墓地出土器物的情况。随葬物中主要的器物为带流杯,带流釜,圆口釜,深、浅腹钵,化妆棒,料珠,铜针、铜刀、铜饰件等小件器物、砺石,个别的还发现了铜马衔等;随葬牛、羊骨也较多见,其中有两座墓葬中发现了随葬的粮食。由出土器物的种类、器形等,再加之牛、羊等骨骼来看,游牧的特征比较明显。从随葬器物来看,典型的农具并不是太多见,但是有个别墓葬有随葬粮食的,所以,生业活动中有可能也会有农耕的成分。关于这一点,还可结合与之基本属于同一种文化类型的群巴克墓地、克孜尔墓地出土情况进行比较。

由这两个墓地出土遗物来看,其中既有典型的牧人所用生活器物,也有农业用生产工具,因而推测此处的先民应该是兼营牧业和农业的,由这一点看,多岗墓地先民或许也应有一定比例的农耕生产活动。

上述几处墓地中人骨分析结果显示,畜牧业特征较明显的区域,人们肉类食物食用均较多,其δ15N分析值也明显较高。在植物类食物的食用上,不仅食用C4类植物,而C3类植物也有明显比例的情况也比较多见,这些均同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等以C4类植物为主食的区域形成明显对照19。

3. 依据墓葬背景条件的比较

由于该墓地墓葬虽然在其上有封堆,下为土坑竖穴的部分大致一致,但其余结构方面仍存在多样性,葬俗、葬式也有不同,发掘者认为这有可能源于不同的文化,或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希望能通过人骨稳定同位素的食物分析,尝试进行探讨。

在结构或葬式等方面的不同与差别,本应作为多因素来处理,但考虑到所分析的墓葬数量有限,人骨个体数有限,且有些墓葬由于被扰,本身随葬品等情况也比较模糊,此处仅能选取少数条件进行简略分析。

① 有无石围或积石以及有无棚木

对于20座墓葬中其墓葬条件有无石围或积石的以及有无棚木的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见表三。

有无石围或积石

有无棚木

再看有无棚木的情况。有棚木,δ15N分析,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早,前者低于后者0.81‰;δ13C分析,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早和二期晚,其绝对值前者低于后者1.68‰。

② 不同墓葬类型之间的比较

将不同类型墓葬个体按照分期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列入表四。

③ 男女性别之间的比较

将男女个体按分期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列入表五。

由表五,先看一下男性和女性各自由早到晚随时间的变化。男性分期之间最大差别者δ15N分析为一期和二期晚,前者低于后者0.74‰;δ13C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早和四期,其绝对值前者高于后者1.57‰。女性分期之间δ15N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晚,前者低于后者1.19‰;δ13C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二期早和二期晚,其绝对值前者高于后者1.49‰。男女之间的差别,相对较为明显者为二期晚δ13C分析值男性绝对值较之女性高0.88‰。

④ 不同分区之间的比较

将不同分区的墓葬按照分期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列入表六。

由表六,I号区分期之间最大差值δ15N为0.75‰,δ13C为0.5‰。II号区分期之间最大差值δ15N为0.90‰,δ13C为1.61‰。两区之间差别较大者,δ15N分析,在三期晚I号区高于II号区0.38‰;δ13C分析,在四期其绝对值I号区高于II号区0.8‰。

另外,这里还做了只考虑分期,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比较。这样的比较显示,二期和三期其分析值绝对值略高于一期和四期。δ15N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晚,前者低于后者0.91‰;δ13C分析最大差别者为一期和二期早,其绝对值前者低于后者1.34‰。

由上述不同条件下的比较可见,由于有的比较值来自的样本数量有限,因而其中虽有些相对稍明显的差别,如分期之间δ15N分析一期略低,二期略高,δ13C分析其绝对值也呈一期略低,二期略高的趋势。当然,其中不应排除个体差异因素,但同样也不能排除由于可能的文化、环境适应策略等的差异所导致的差别。然而其结论性的认识仍难以得出,有待于今后积累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

⑤ 墓向及葬式的筛选比较

将筛选出的个体平均值与未经筛选个体平均值一同列入表七作比较。

将表七中筛选前和筛选后的结果分别做相关性考察进行比较,见图二和图三。得到图二中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6,图三中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26。两者比较显示,后者的相关性略高于前者。

两者比较可以看出,经过墓向和葬式条件筛选的,其相关性稍好一些,表明这一因素对于分析数值的有序程度具有一定的影响。

⑥ 不同年龄个体之间的比较

按照年龄组考察其δ13C、δ15N分析结果。为了使分析结果直观、易比较,这里将δ13C分析值转换为C4类植物百分比平均值列入表八中,并作入图四。

比较结果见图四。

四、 几点初步认识

1. 多岗人的饮食特点

对于新疆比较典型的游牧民族食物的研究中,比较关注的是人们食物中的植物类食物的比例情况,这也涉及到是否有农耕存在的可能。通过考古学对于墓葬出土遗物的观察,认为一些区域中发现了石镰,石磨盘28,以及器物中的平底器类型29等,这意味着有可能的农耕;而体质人类学家也在多处墓葬人骨的研究中观察到一般被认为是同食用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相关的龋齿的发生也比较明显30;而且由于发现的许多墓地均规模较大,且排列有序等31,显示出明显的定居特征,由此推测有可能的农耕的存在。本文通过对于食用者的直接分析,显示植物类食物中40%左右的粟或黍,以及部分青稞、小麦应该来自直接食用,而且其植物种类比例的大致固定,这样的结果可以有利于与龋齿类症状的发生相对应(据体质人类学家对于多岗墓地出土人骨的检测,龋齿的发生率为5%),并对农业是否存在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参照性。

2. 与墓葬背景条件比较相关的问题

① 关于墓葬有无石围以及棚木等条件的比较

通过对于墓葬中有石围和无石围,有棚木和无棚木的比较发现(表三),有和无两者之间的δ13C、δ15N分析值并没有明显差别,似乎表明尽管在此处有可能存在不同文化因素,或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但在食物的获取或利用上,更多地是受当地资源环境的制约。当然,在趋同的总趋势下,细微差别的存在也不可否认。比如对于其中墓葬的朝向和葬式条件的筛选的比较结果可以发现,这种墓葬的大致的西向和墓葬中头西,侧身屈肢葬式所代表的文化因素有可能在其食物特征上也有一定体现。 ② 关于墓葬大、中、小型条件的比较

按照考古学研究,大中小型墓葬显示的是不同的等级,多岗墓地不同等级墓葬人群之间食物差别不明显,这一点同中原一带明显不同。

在中原一带,一般较大型墓葬、随葬品数量较多、品质较优的,被认为属于较高等级的人群,其δ15N分析值一般较之墓葬相对较小,随葬品较少且品质较低劣的人群的分析值高。这种人群δ15N分析值同墓葬等级之间的大致对应与比较,已逐渐在社会阶层分析中发挥作用。而多岗墓地不同类型墓葬人群的δ15N分析值的趋同,表明大致的食肉程度没有明显差别,因而通过食物所体现的阶层差别也就不像中原一带那么明显。这同墓葬中随葬品的情况也比较吻合,尽管不同规格的墓葬随葬品在其数量和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大型墓M101,虽被扰动仍发现有深腹钵、带扳耳的釜等5件器物;特大型墓M109,也已被扰,但仍发现玛瑙、海贝、铜环等各种项饰,以及陶壶、钵、釜、木纺轮等器物10余件。其中不仅有石器,陶器、骨器,还有小件铜器等,而小墓有的只有零星小陶罐,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器物。但这种差别还是难以同中原一带不同层次人群随葬品的较大差别相比较。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各自区域、不同文化丧葬理念上的差别。因为有些学者认为,墓葬中随葬的主要仅为墓主人随身所用之物36。实际这一问题目前也是一重要的关注点,人骨食物方面的分析,也可以为此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

③ 关于墓葬分区的比较

依据发掘者对于多岗墓地分区的考察,发现在所分出的I区和II区中,规格较高的墓葬在I区占多数。由其分析结果比较可见(表六),虽居于不同的区域,但两个区域中的分析结果没有明显差别,表明居于不同区域的人群之间,其食物上的差别不明显。由于处于I区的基本均为较大型墓葬,II区则中小型墓葬多,这实际同前面不同规格墓葬的比较是类似的。

尽管分区间在食物上的差别不甚明显,但通过分期比较可以看出,墓区的使用并非是按照其早晚来排序的,而是可能在相同的时段中两处墓区均在使用。这似乎意味着虽然由人骨δ13C、δ15N分析角度上并未看出不同规格的墓葬存在明显食物上的差别,但实际的阶层、等级依然存在,各自形成自己的群体圈。他们生前处于不同的阶层,死后也分处各自的墓地,这似乎也同有学者提出的贵族、平民等的看法相对应37。

④ 关于男女性别之间的比较

⑤ 关于墓向和葬式筛选前后的比较

由表七以及图二、图三显示的结果,表明经过墓向和葬式筛选后墓葬人骨个体随分期其δ13C和δ15N的关系更为有序,由此显示人们的食物状况很可能还是受到了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只不过其影响程度较小。

⑥ 关于各年龄组之间的比较

3. 其它相关问题

① 关于墓地中殉人

② 关于墓地中的二次葬

据考古发掘者,多岗墓地一些墓葬中有二次葬的现象,被埋葬的人骨有些骨骼零散、有些则甚至还有部分缺失。而这一现象在新疆的许多墓葬中多有发现。据考古学研究,这是游牧迁徙到另外地方去世的人,再被搬回到此墓地进行埋葬而常见的现象42。这在一些葬有多人墓葬的清理过程中,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这种二次葬的过程43。这样的墓葬一般是多人二次合葬墓,骨架是分先后不同时期葬入的。

游牧民族的生活是逐水草而居,为了保护畜群,维持草料供应,牧民需带着畜群 “按照不同的时间赶往不同的季节草场”44。由于迁徙所到之处,其食物环境有可能同最初所居之地有差别。而迁徙到不同季节草场的游牧者之间,由于经历了不同的食物环境,其体内相应的同位素的比值也就有可能随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导致虽居于同一墓穴中,但其一次葬和二次葬的人骨个体之间其δ13C、δ15N分析值可能会有些差别。所以墓葬中那些一、二次葬个体之间较明显的差别有可能也同这一因素相关。

③ 关于多岗墓地的年代

饮食状况的讨论是基于一定时空框架条件下的。由前述,据考古学研究,多岗墓地大部分墓葬考古学文化面貌与轮台群巴克、拜城克孜尔墓地相类似,属早期铁器时代45。关于其绝对年代,当年群巴克墓地测定的碳十四数据有14个,具体见表九。

另外,关于群巴克墓地年代,有学者认为因在其他墓地所发现的多人葬墓葬多见于汉代以后,而群巴克墓地也有这种多人葬墓葬,因此应对群巴克墓地所测得的年代持谨慎态度47。而此次多岗墓地测年所取样品恰是来自一座多人墓葬,该墓葬共葬有4具人骨,所测定的是标号为第2号人骨。因而,多岗人骨测定的年代对于多人葬墓葬的年代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而且,人骨测年比之木头标本更可以避免偏老的可能。 五、 结 语

同先前所分析的中原等地仰韶文化以来到商周前后一些遗址先民的饮食状况相比,早期铁器时期的多岗墓地人们的食物明显不同,其食肉程度明显较高;植物类食物中粟或黍的比例相对较低,麦类的比例相对较高。而且,人们所食的植物类食物中,间接食用的比例应高于中原地区。这种明显的差别是同两个区域间气候环境、资源条件,以及不同群体之间文化背景等的差别相互关联。

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导致了人们一定的生计模式,形成了特定的食物背景。所以,反过来,通过人们的食物探讨,不仅可以了解其饮食,还有助于生存条件,生存方式的研究。

考古信息的发掘是这一研究的必要条件,充分的考古学信息有利于数据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注释:

② a.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硕新塔拉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5期。b.王炳华:《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试析》,《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④、⑦ 蔡莲珍、仇士华: 《碳十三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年第10期。

⑨ 阿克苏地区文管所:《新和县文物普查资料》,《新疆文物》1987年第1期。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轮台县群巴克墓葬第二、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8期。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轮台群巴克古墓葬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第11期。

1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新疆大学历史系文博干部专修班:《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9年3期。

22 Yimin Yang, Anna Shevchenko, Andrea Knaust, Idelisi Abuduresule, Wenying Li, Xingjun Hu, Changsui Wang, Andrej Shevchenko, Proteomics evidence for kefir dairy in Early Bronze Age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4,Vol.45:178-186.

26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

27 a.张雪莲:《碳十三和氮十五分析与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及其新进展》,《考古》2006年第7期。b. 张雪莲、王金霞、冼自强、仇士华: 《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考古》2003年第2期。

29 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第445~4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1 a.陈戈:《新疆察吾乎沟口文化略论》,《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b.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周金玲、刘学堂:《察吾乎文化的物质生活之探讨》,《新疆文物》1995年第3期。

32 张雪莲、仇士华、钟建、梁中合:《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考古》2012年第9期。

3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西坡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

35 张全超、常喜恩、刘国瑞:《新疆巴里坤县黑沟梁墓地出土人骨的食性分析》,《西域研究》2009年3期。

36、44 陈戈:《新疆察吾乎沟口文化略论》,《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

38、39 周金玲、刘学堂:《察吾乎文化的物质生活之探索》,《新疆文物》1995年第3期。

43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静县文化馆:《和静县察吾乎沟西一座被破坏墓葬的清理》,《新疆文物》1994年第1期。

46 该数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碳十四实验室完成样品的前处理,由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测定。

47 肖小勇:《西域史前晚期墓葬类型研究》,《西域研究》2013年第1期。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殷墟铸铜中的“一模多器”现象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