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产权正是对创新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逐步加强,目前正在进入一个历史性转折点,文章试图揭示这一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创新;知识产权;转折点;历史性变化;世界模仿者;世界创新者;观察点
一、改革开放30多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以上事实表明我国是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积极参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履行国际义务,同时加强国内立法。在知识产权执法方面,也逐步加大力度,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增多,对一些涉外案件的判决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逐步认可。政府工商部门每隔一段时间开展打击侵权盗版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逐步加大,进步是显著的,这应予充分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正视存在的问题, 侵权盗版现象仍很严重,立法不完善,操作性不强,执法也存在问题,社会大众对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以前这在计算机软件侵权盗版、飞机、高铁、医药侵权等高端领域,涉外侵权受到国际上质疑、诟病,而现在发展为国内企业之间专利、商标侵权严重。
我国知识产权市场的乱象,一个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经济技术落后,和世界经济技术有巨大差距,而内部经济法律环境没有形成创新的机制,民众对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二、由世界的模仿者变为世界的创新者
从高科技到日常生活的各种用品,我国正从世界的模仿者到世界的创新者变化中。例如高铁是从国外引进、吸收,再创新,我国在高速铁路又有许多创新点,现在我国的京沪高铁、京津高铁、京广高铁、郑西高铁、哈大搞铁等已建成运行,高速列车以30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神州大地飞驰,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改变了生活方式。在IT领域,华为、联想、北大方正等公司已和世界一流公司可比肩,拥有许多自己的知识产权。就是日常生活用品,我们走进超市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多是我们自己的品牌,精致美观,一改以前中国产品的产品粗形象,走进家居超市,品牌林立,目不暇接,都是我们国内品牌,产品精细、高档,美观时尚。在餐饮服务行业,我们会惊喜的看到中华饮食已和世界对接,越来越精致,环境高雅,走品牌、连锁化的路线。在知识界,硕士、博士论文、职称评审论文,审查更加严格,抄袭处罚严厉。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上文所述,目前各种市场主体正涌动着创新的欲望、创新的冲动,“风雨欲来风满楼”,市场的充分竞争必然荡涤民众的思想观念,重塑我国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
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创建的微软公司是世界计算机软件领域的领先者,正是因为它的成功,它在业界占有绝对地位,2001年它收到了美国联邦法院的反垄断调查,面临拆分的危险。微软之所以由大学辍学的比尔・盖茨等几个人创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软件业的巨无霸,正是由于美国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法律环境,现在美国反垄断法要求拆分它,也是美国法律促进竞争、促进发展的考虑。
但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2013年恐怕是一个重要观察点。我们仔细观察研究就会看到,适应于我国经济环境的改变,我国最近几年知识产权的保护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首先是社会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经济在微观层面上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个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深切感受到创新才能占有先机,赚钱、发展,“不创新等死”,是这种市场状态的生动反映。这样,创新的技术专利、多年在公众中形成的良好商标、各种著作品就是财产的观念会深入人心,当我们团购品牌商品时,当大众购买畅销书、观看热播大片、欣赏美术摄影作品时,当我们上传、下载电子书籍、影视作品时,我们都在享受着他人的智力成果,如果这些智力成果不被尊重和保护的话,侵害了创新者的利益,也会侵害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势必影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这样在社会微观层面必然荡涤民众的思想观念,改变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漠视,树立用正版光荣,盗版剽窃可耻社会氛围、知识财产权的观念。
第二,经济环境的改变、民众观念的改变必然重塑我国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该文件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处理的问题千头万绪,而且都是重大问题,而就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专门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知识产权法院”,这是前所未有的事,表明高层领导已对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性的深切认识。对于十八届三中全提出的这一新构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进行研究部署,积极推进该项工作。
我国近几年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化作了研究。当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面临严重的任务,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加强、改进,例如加大赔偿额、惩罚性赔偿等,但从整体上看,微观经济层面已经深刻变化,知识产权的财产性质已为社会民众认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正在发生转折,这是一个历史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