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经济法语境下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的分析

经济法语境下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的分析

小编:

【摘 要】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大会上强调“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中央在宏观调控上一定要留有撒手锏”,撒手锏是宏观调控之手段,是深化改革之利器,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与桥梁。“撒手锏”的说法足以昭示我们的政府在处理问题深化改革方面的决心,这体现了我们目前在宏观调控方法中对于高效、彻底解决问题的手段的需求和目标的明确。

【关键词】经济法;宏观调控;改革

一、宏观调控的问题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不匹配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在发展速度上或是经济总量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而从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的方向的转变,表现出我国已经注意到GDP并非王道,而应更多的将财力发挥到民生、科研、教育文化、农业等领域。古今中外,对于宏观调控作用于国内改革,代价化的发展是宏观调控政策失灵的重要体现。比如涉及到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东西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从经济问题引发的人文环境的变化等等甚至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都是对于宏观调控手段的得当与作用效果的彰显。经济总量增长了,可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不见得就如同经济速度发展之蓬勃,幸福感的提升其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体现,而这,恰恰是我们改革一直想要实现的目标与努力的方向。

(二)两只手作用的配合不够协调

影响经济发展的两只手即市场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不同的经济状况、社会背景、历史时期的作用程度都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所以对于我国,要结合国情与现实进行解读,不能一味的用西化的发展眼光审视我国的发展。在大力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给予“看不见的手”真理性的尊重,同样又应结合“中国特色”给予这只可看见的手足够大的寄托。在市场规律面前,我们渴望更纯粹的市场规律。可是往往在问题出现之时,又急于苛责法制的不健全和宏观调控手段的不得当。对于一套科学的经济运行体制来说,从经济立法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需要二者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及强制规范的影响要求。作为“硬性”的程度把握上来说,在于提供为了保障自主而规范的框架是否足够规范。是否值得遵守、是否具有保障措施。而这个框架就是我们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调控的理论边界与操作界限,框架的不偏不倚、不增不减、不盲目不轻视,即可称为两只手的协调。

(三)关于目标方向的转型

从“大跃进”时期的快字当头,到后来的“又快又好”,直至今日追求的“好”字当头,体现了我国不断科学化的调控目标。这体现了一个国家运用经济、支持经济的成熟。同样,对于当今的我国经济的提升而言,看清楚方向,比寻找有用的工具甚至还要重要。

我们不妨看看近几年的热门经济词汇:“调物价”、“压房价”、“平衡需求与供给”、“捅破泡沫”这些都体现了时代性的调控方向。因此,对于在新经济形势下追求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看清宏观调控的改革着手方向本身就是改革的重要思考方面之一。我们谈及改革,需要法律的保障,但是如果不能做到方向的把握与目标的明确,只会造成市场依赖的基础失信于民。

二、深化改革的制度方法

首先,从改革本身来谈,包括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及户籍制度改革。从问题出发我们进行分析,不难发现,

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放到首位体现了我国当前的社会为和财政结构问题。学者楼继伟谈及这个问题时说“中国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本身是一个缺乏自我约束机制、有道德风险的制度,而且不适合中国当前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和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分析原因,我国目前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管理、筹集,由中央政府给予补贴,这一冗长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调控方法的不小挑战。

对于中央与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上,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低,而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更是低于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平,据此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保障水平低与中央财政支出率的不足二者刚好形成因果上的契合,对于提高政府支出比重这个问题,很有可能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其次对于个税起征点的问题,让人又期待又怀疑的是,是否存在可以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公式,即便有又是否利于操作?举个简单的例子,怎样将中国的贫富差距情况量化,又如何将其折算到公式之中,这恐怕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笔者愚笨,但是却想既然收集个人收入信息不容易,是否可以从其消费支出方面与个人资金储备情况来衡量?当然,对个税起征背后的矛盾的解决是任重而道远的,具体的解决方法是有待岁月考量的。

最后谈及对于该问题的认识,对于经济法的框架构建而言,经济法的创新要的是言简意赅、以简驭繁、化难为易的创新,而不要那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或把复杂问题更加复杂化的创新如果人们对市民社会、政治国家这些概念范畴本身缺乏真知灼见、不能驾轻就熟的话,用它们来解说经济法,恐怕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实无论制度怎样制定,其关键都在于保障权利的有效运行。这也是改革成果本身要惠及的部分,所以从宏观调控发端,出现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解决的问题也是逐层逐个的攻破的,不是一时之努力可实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度构建以及操纵规范的制定上做长远打算,方能成就百代之努力。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广告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